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尤其是一種可拆裝的紡織羅拉。
背景技術:
紡織羅拉廣泛用于牽伸、梳理、輸送等機構,起喂給、牽伸、輸出等作用。傳統(tǒng)羅拉通常為鋼制材質,表面較為粗糙,摩擦系數較大,在使用過程中,易與纖維摩擦產生靜電,經常造成斷線、纏線、打結等現象。為提高羅拉的抗靜電性能及耐磨性能,不少設計者通過組合不同材質,對紡織羅拉的結構進行改造。然而,這種組合結構的羅拉,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配合一致性差,配件易損壞等缺點,造成生產維護成本高、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保證抗靜電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運行平穩(wěn)、拆裝方便、易于清理和維修的可拆裝紡織羅拉。
為了實現上述的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拆裝的紡織羅拉,包括羅拉軸、羅拉體、彈性層、陶瓷外殼以及端蓋,所述羅拉軸外表面套接羅拉體,所述羅拉體外表面套接彈性層,所述彈性層外表面套接陶瓷外殼,所述陶瓷外殼的兩端套接端蓋,所述羅拉體為中空結構,內外表面沿軸線方向均設有若干凸臺,所述內表面凸臺形狀及大小與羅拉軸外表面凹槽相適應,所述外表面凸臺形狀及大小與彈性層內表面凹槽相適應,所述端蓋內腔直徑與羅拉軸外徑相等,并設有內螺紋,外周沿軸線伸展,壓住陶瓷外殼,所述羅拉軸上設有兩個與端蓋內腔內螺紋相適應的外螺紋,所述兩個外螺紋的間距與羅拉體長度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羅拉體與凸臺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羅拉體內表面凸臺截面形狀為矩形,凸臺數量不少于4個。
進一步地,所述羅拉體外表面凸臺截面形狀為倒梯形,凸臺數量不少于4個。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內表面凹槽深度不大于彈性層厚度的1/2。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層材質為橡膠。
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羅拉體內外表面設置凸臺,將羅拉軸、羅拉體、彈性層以及陶瓷外殼緊密連接為一體,并通過兩端端蓋緊固限位。外殼設計成陶瓷材質,使得本紡織羅拉具有光滑、耐磨的外表面,還能防止靜電,避免纖維斷頭、纏繞、打結等現象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2之一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羅拉軸1、羅拉體2、彈性層3、陶瓷外殼4以及端蓋5。具體地講,羅拉軸1外表面套接羅拉體2,羅拉體2外表面套接彈性層3,彈性層3外表面套接陶瓷外殼4,陶瓷外殼4的兩端套接端蓋5。羅拉體2為中空結構,內外表面沿軸線方向均設有數量不少于四個的凸臺21、22,且羅拉體2內外表面的凸臺21、22在羅拉體周向均勻分布,其中內表面凸臺21截面形狀呈矩形,外表面凸臺22截面形狀呈倒梯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凸臺與羅拉體是一體成型的,這樣能夠保證在與羅拉軸和彈性層連接時,具有足夠的結合強度。優(yōu)選地,羅拉體2內外表面的凸臺21、22各設有四個。
羅拉體2內表面凸臺21與羅拉軸1外表面凹槽過盈配合,緊密套接為一體,進而實現羅拉體與羅拉軸的聯(lián)動運行;由于彈性層3具有一定的彈性,特意將羅拉體2外表面凸臺22截面形狀設計成倒梯形,使得凸臺22緊密的嵌套在彈性層3內表面的凹槽內。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羅拉體2與陶瓷外殼4間引入材質為橡膠的彈性層3,使羅拉獲得一定的彈性,在壓力的作用下能夠產生可恢復的彈性變形,避免羅拉表面硬度過大而造成纖維的損傷或羅拉的磨損。為保證彈性層3本身的強度,要求彈性層3內表面凹槽深度不大于彈性層厚度的1/2。
端蓋5外周沿軸線伸展,壓住陶瓷外殼,安裝端蓋5后,陶瓷外殼被牢牢扣壓在彈性層3外表面。端蓋5內腔直徑與羅拉軸1外徑相等,并設有內螺紋,羅拉軸1上設有兩個與端蓋5內腔內螺紋相適應的外螺紋,并且兩個外螺紋的間距與羅拉體2長度相等,端蓋5與羅拉軸1通過螺紋連接,進而將羅拉體2、彈性層3以及陶瓷外殼4在軸線方向進行限位,在設備運行時,保證羅拉體2、彈性層3以及陶瓷外殼4不會發(fā)生軸線方向的偏移和錯位。
當羅拉軸1、羅拉體2、彈性層3以及陶瓷外殼4中的任意一個部件發(fā)生磨損甚至損壞時,只需將端蓋5擰除,就能夠直接將陶瓷外殼4、彈性層3以及羅拉體2沿著軸線方向抽出,對磨損部件單獨進行更換,而其他部件可直接回裝使用。
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教導,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