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向拉力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體育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種方便、實用、便于攜帶的雙向拉力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公認的拉力器包括兩個圓形的力臂、彈簧和手柄,力臂上固定有對稱分布的彈簧扣,通過拉彈簧起到鍛煉臂力的效果。但是這樣的拉力器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鍛煉手臂的拉力,而不能鍛煉壓力,同時它也不能測量出拉力和壓力的大小,不能讓人們對自身臂力的壓力和拉力有準確地認識和定位。公開(公告)號CN20M704名稱彈簧拉力器,包括兩個圓形的力臂、彈簧,力臂上固定有對稱分布的彈簧扣,可以在同樣長度內(nèi)安裝較多的彈簧,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容易、 不易變形的特點。但是這些彈簧拉力器在實踐和應用中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點,如功能單一,不能同時進行拉力和壓力的鍛煉,也不能測出自身手臂拉力和壓力的的大??;此外,這些拉力器攜帶起來也不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為了克服上述拉力器的缺陷,本發(fā)明拉力器提供了一種功能新穎、便于攜帶并且結(jié)構(gòu)簡單、體積較小、制造容易、體重較輕的體育器械裝備,它主要由筒蓋、筒身、握柄、壓拉桿、彈簧、固定橡膠套、滑動活塞、普通螺紋、指針、刻度、滑動槽等組成,其主要特征是壓拉桿可以在筒身內(nèi)自由活動,彈簧均勻分布在筒身的環(huán)形四周內(nèi),并且指針兩側(cè)也同時均勻懸掛有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因此彈簧可以在擠壓和拉伸時都會有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同時進行手臂拉力和壓力的鍛煉;并且我們通過指針和刻度可以顯示拉力或壓力的大??;由于筒蓋可自由拆卸,因此方便了彈簧的安裝和拆卸,使該雙向拉力器便于攜帶;此外,我們也可以只放置一邊的彈簧,來專門進行拉力或壓力的鍛煉。本發(fā)明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連接筒蓋和指針所用的彈簧是可以隨便安裝和拆卸的,同時我們提供多個勁度系數(shù)相同的彈簧,訓練人員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可以來安裝, 可以將彈簧安裝在指針的一側(cè)專門進行拉力或壓力訓練,也可以安裝在指針的兩側(cè)同時進行拉力和壓力的訓練。在指針的每一邊分別設有相同數(shù)目的多根彈簧,兩邊的彈簧一段與滑動活塞相連,另一端分別與兩邊的套筒筒蓋相連,并且指針兩邊的彈簧還要繞著套筒內(nèi)部呈環(huán)形四周分布,此時能夠使兩邊受力均勻,更加方便我們進行鍛煉;此外,我們既可以拉握柄也可以壓握柄,并通過套筒上的指針所指的刻度進行讀數(shù),讀出自己手臂所用的拉力或壓力的大小,合理的定位自己的實力;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在指針的兩側(cè)分別均勻地放置合適數(shù)目的彈簧,由于所用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都相同,所以當彈簧數(shù)目增加時,力的大小也會成比例的相應增加,據(jù)此,該拉力器材設置了不同的檔位。由于壓拉桿在左右移動時,會受到壓拉桿與套筒之間摩擦力的阻礙,為克服這一缺點,我們特意增設了滑動活塞裝置,由于它緊緊的固定在壓拉桿上,與套筒之間的接觸非常光滑,因此極大的減少了滑動時需要克服的摩擦力??紤]到人們的安全,本雙向拉力器設置有套筒,由于它將彈簧包圍在其內(nèi)部,所以能有效地避免彈簧可能對人造成的傷害;此外,由于該拉力器在套筒兩側(cè)均分布有彈簧,起到了充分利用彈簧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安全防護作用。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結(jié)構(gòu)簡單、制造容易、制作成本低、便于攜帶、適用性強、安全性好,同時我們既可測自己的壓力的大小也可以測自己的拉力的大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拉力器材的整體剖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拉力器材的刻度部分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拉力器材的指針的局部放大圖。本拉力器材由1.筒蓋,2.筒身,3握柄,4.壓拉桿,5.彈簧,6.固定橡膠套,7.滑動活塞,8.普通螺紋,9.指針,10.刻度,11.滑動槽等組成。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所示,本發(fā)明的拉力器材包括由筒蓋1,筒身2,握柄3,壓拉桿4,彈簧 5,固定橡膠套6,滑動活塞7,普通螺紋8,指針9,滑動槽10,刻度11等組成。需要使用時, 先將滑動活塞7套在指針9上,將固定橡膠套6固定在筒身一端的筒蓋1內(nèi),接著就將壓拉桿4插入筒蓋1中,再將壓拉桿4與滑動活塞7進行普通螺紋連接,接著就是將一端的彈簧 5分別固定在指針9和筒蓋1上,將另一端的彈簧的兩邊分別固定在滑動活塞7和另一端的筒蓋上,因此滑動活塞兩邊分別裝有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5且均勻呈環(huán)形分布在筒身內(nèi);筒蓋與筒身成螺紋連接,此時壓拉桿和指針一起放入筒身中了,另一側(cè)也是將彈簧5的另一端接到筒蓋1上,再將筒蓋1與筒身2進行螺紋連接;并且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 可以選擇只裝指針一側(cè)的彈簧,單個專門進行拉力或壓力的具體訓練并可以通過滑動活塞上固定的指針所指的刻度讀出自己的力量大小,了解自己的實力,也可以選擇兩側(cè)同時裝入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同時進行拉力和壓力的鍛煉,達到最高效的鍛煉效果,此外,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力,進行選擇兩邊分別放入多少個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需要拆下攜帶時,先將不與壓拉桿相接觸的一端筒蓋從筒身上取下,再將彈簧從筒蓋上取下,把筒蓋和握柄放在一邊,再把另一側(cè)筒蓋從筒身上取下,此時指針和滑動活塞也從筒身里取出,接著再將滑動活塞和指針從壓拉桿上取下,最后筒蓋就可以從壓拉桿上取出。需要組裝使用時,先將壓拉桿插入帶有固定橡膠套的一端的筒蓋中,然后將滑動活塞固定在壓拉桿的一端,指針與活塞相連為一體,接著我們就可以將滑動活塞和壓拉桿等插入筒身中,然后我們將一定數(shù)目的彈簧的一端均勻分布固定在滑動活塞上,彈簧的另一端均勻分布固定套在壓拉桿上的一個筒蓋中,最后我們再將筒蓋旋緊固定在筒身的一端,即完成該雙向拉力器一端的裝配。下面我們進行另一端的裝配,先將另一個握柄與另一端筒蓋連接好,然后再將與另一邊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的兩端分別均勻固定在套筒和活塞上, 最后將筒蓋旋轉(zhuǎn)緊固在筒身上,即完成該雙向拉力器的全部裝配。使用該雙向拉力器時,我們用兩手握著兩端的握柄,既可用力向兩邊拉動滑動活塞,也可兩只手用力向中間壓動握柄,因此實現(xiàn)了拉力和壓力同時進行鍛煉的目的,達到最有效的訓練效果。該雙向拉力器我們可以根據(jù)個人實際情況有選擇安裝需要的彈簧數(shù)目,使自己的訓練能夠達到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而能夠更有針對性的對自己進行訓練,達到最適宜最有效的鍛煉效果。此外,在筒身上標有一定范圍的刻度,在滑動活塞上固定有相應的小指針,所以我們可根據(jù)自己進行訓練時指針具體所指的位置,讀出自己所用力的大小,也就是我們自己臂力的大小,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實力。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雙向拉力器材,由筒蓋.(1),筒身⑵,握柄(3),壓拉桿(4),彈簧(5), 固定橡膠套(6),滑動活塞(7),指針(9),普通螺紋(8),滑動槽(10),刻度(11)等組成,其主要特征是壓拉桿(4)可以在筒身O)內(nèi)自由活動,彈簧( 均勻分布在筒身( 的環(huán)形四周內(nèi),并且指針(9)兩側(cè)也同時均勻懸掛有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5),因此彈簧可以在擠壓和拉伸時都會有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同時進行手臂拉力和壓力的鍛煉;并且我們通過指針(9)和刻度(11)可以顯示拉力或壓力的大??;由于筒蓋⑴可自由拆卸,因此方便了彈簧的安裝和拆卸,使該新型雙向拉力器便于攜帶;此外,我們也可以只放置一邊的彈簧,來專門進行拉力或壓力的鍛煉。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腿器材,其特征是彈簧均勻分布在筒身O)內(nèi),并且彈簧也均勻分布在指針的兩側(cè),此時我們在鍛煉時就可以在拉和壓兩個方向都能用上力, 同時進行拉力和壓力的鍛煉,這樣就能更有效達到最佳鍛煉效果。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腿器材,其特征是筒身( 上標有刻度,可根據(jù)指針在滑動槽內(nèi)滑動時指針具體所指的刻度,讀出相應拉力或壓力大小。
4.由于在鍛煉時我們可以測量出自己的壓力和拉力的大小,使我們明白自己的具體實力情況,然后我們可以有針對性的卸掉一邊的彈簧,具體鍛煉自己相對比較弱的一方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雙向壓腿器材,其特征是壓壓拉桿(4)上設有滑動活塞(7)和固定橡膠套(6)能有效減少壓壓拉桿活動時的阻力同時也防止拉和壓時上下左右活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壓腿器材,其特征是筒蓋(1)通過螺紋連接筒身,可自由拆卸,當我們增加和減少彈簧時,方便彈簧的安裝和拆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雙向拉力器,它主要由筒蓋、筒身、握柄、壓拉桿、彈簧、固定橡膠套、滑動活塞、普通螺紋、指針、刻度、滑動槽等組成,其主要特征是壓拉桿可以在筒身內(nèi)自由活動,彈簧均勻分布在筒身的環(huán)形四周內(nèi),并且指針兩側(cè)也同時均勻懸掛有相同數(shù)目的彈簧,因此彈簧可以在擠壓和拉伸時都會有產(chǎn)生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同時進行手臂的拉力和壓力的鍛煉;并且我們通過指針和刻度可以顯示拉力或壓力的大??;由于筒蓋可自由拆卸,因此方便了彈簧的安裝和拆卸,使該新型雙向拉力器便于攜帶;此外,我們也可以只放置一邊的彈簧,來專門進行拉力或壓力的鍛煉。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結(jié)構(gòu)簡單、制作成本低、便于攜帶、適用性強,既可以進行拉力鍛煉又可以進行壓力的鍛煉,同時我們既可測自己的壓力也可以測自己的拉力。
文檔編號A63B21/05GK102397665SQ20111041265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3日
發(fā)明者桑守惠, 梁純杰, 王來彬, 王永勝, 齊鵬程 申請人: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