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用于心血管系統治療的醫(yī)療器械會涉及外科微創(chuàng)療法,例如,一些動脈破裂的封堵、動脈瘤的手術等。
背景技術:
以冠心病為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是治療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冠狀動脈分叉病變有以下三個特點:一、主支與分支成角,分支血管開口成斜面,而且主支與分支成角大小不一,造成目前支架技術不能完全覆蓋病變或多層支架覆蓋原因;二、主支、分支直徑不同,直徑變異較大;三、主支血管分叉前后直徑不一,分叉前后段病變長度不同,容易造成主支支架近段貼壁不良,分叉以遠支架過度擴張血管。
在支架植入的過程中,理想模式下是一次性植入精確到位,并成功,但是,由于醫(yī)生狀態(tài)、設備、環(huán)境等綜合因素,會出現導絲、球囊或支架在植入過程中出現偏差,即,植入點與病灶部位不能完全重合,導致支架不能完全覆蓋病變部位,達不到理想效果,目前沒有專門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醫(yī)療器械。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醫(yī)療導管操作系統,解決植入后的支架的微距離調整問題,該微距離調整包括軸向和周向的調整,使得支架在放置后可以進行位置和狀態(tài)的微調,且提供一種可以方便實現上述操作的手柄,操作精準度高。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醫(yī)療器械手柄操作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齒輪和齒圈,在所述手柄內的齒輪箱中安裝有三個可轉動的齒輪,三個齒輪成等邊三角形布置且至少部分自缺口中延伸至手柄的外側,齒輪中央為齒輪軸孔,中央導絲穿過手柄中的中央導絲通道后自端蓋延伸至手柄的外側,導絲套件穿過手柄中的導絲套件通道和齒輪軸孔后延伸至手柄外側,在所述導絲套件與齒輪軸孔之間為螺紋配合,三個齒輪同時與套置在手柄外側的齒圈進行嚙合,齒圈的轉動帶動三個齒輪同步轉動。
在所述手柄上具有一個傾斜通道,通道內放置一個方銷,并在方銷的外端通過一個頂緊螺絲進行頂緊在手柄上。
在手柄的外表面設置有便于手保持的把持部。
在齒輪箱中設置有三個安裝柱,在安裝柱對應的主控通道的側壁上設置有三個導向筋,蓋板通過螺釘被緊固在三個安裝柱上,在手柄和蓋板之間形成齒輪箱。
在齒輪的兩端設置有工藝槽,分別與安裝端和蓋板進行配合,
介入治療系統,包括執(zhí)行端和手柄操作端,以及將執(zhí)行端和手柄操作端連接起來的導管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操作端包括手柄、齒輪和齒圈,在所述手柄內的齒輪箱中安裝有三個可轉動的齒輪,三個齒輪成等邊三角形布置且至少部分自缺口中延伸至手柄的外側,齒輪中央為齒輪軸孔,中央導絲穿過手柄中的中央導絲通道后自端蓋延伸至手柄的外側,導絲套件穿過手柄中的導絲套件通道和齒輪軸孔后延伸至手柄外側,在所述導絲套件與齒輪軸孔之間為螺紋配合,三個齒輪同時與套置在手柄外側的齒圈進行嚙合,齒圈的轉動帶動三個齒輪同步轉動,所述中央導絲和所述導絲套件分別通過導管部分連接到執(zhí)行端。
三個導絲套件通道圍繞在中央導絲通道周圍,形成品字形布置。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操作方便,可以通過單手即可進行操作。控制導絲的前進,實現支架的抓取、移動和釋放動作,都可單手實現,有利于手術的進行,其該手柄的應用,使得可控性更好,精準度更高。
結構巧妙,能夠實現支架的短距離移動,為支架的位置修復帶來方便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醫(yī)療器械執(zhí)行端操作過程示意。
圖2為圖1的背面視圖。
圖3為醫(yī)療器械執(zhí)行端撐開狀態(tài)下的立體圖。
圖4為觸須的結構圖。
圖5為觸須的斷面圖。
圖6為本醫(yī)療器械初始階段棘條與觸須的位置關系。
圖7為本醫(yī)療器械工作階段棘條與觸須的位置關系。
圖8為本醫(yī)療器械結束階段棘條與觸須的位置關系。
圖9為圖7中所示狀態(tài)下棘條與支架的配合關系。
圖10為圖3狀態(tài)下隱藏支架后的示意圖。
圖11為外鞘管部位的斷面圖。
圖12為本醫(yī)療器械的示意圖。
圖13為手柄操作端的裝配圖。
圖14為圖13的部分剖視圖。
圖15為全剖視圖。
圖16為殼體部分的半剖視圖。
圖17為齒輪的剖視圖。
圖中:
100導管部分,110外鞘管,111近側部,112遠側部,120骨架和填充物,121中央導絲通道,122導絲套件通道,130導絲套件,131導絲,132導絲套,1321螺紋,1322法蘭盤,140中央導絲,
200執(zhí)行端,210套管,220觸須,221棘條通道,222容納槽,223穿孔,230棘條,231倒刺,240導向管,250鉤狀部件,
300手柄操作端,310手柄,311中央導絲通道,312導絲套件通道,313臺階孔,314固定端,315導向筋,316安裝柱,317缺口,318環(huán)形臺階,120’中央導絲,3111傾斜通道,3112方銷,3113頂緊螺絲,3114把持部。320轉動體,330蓋板,340齒輪,341螺紋孔,350齒圈,351刻度線,360端蓋,
a血管,b血管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對于下面定義的術語,除非是在權利要求或者是在說明書的其他地方給出了不同的定義,否則應當采用這些定義。
無論是否明確指出,本文假定所有的數值均由術語“大約、微微”修飾。術語“大約、微微”通常是指本領域技術人員會認為是與所述值相當(即,具有相同的功能或結果)的數值范圍。在許多情況下,術語“大約、微微”可包括四舍五入為最接近有效數字的數值。
應參考附圖閱讀下面的詳細描述,其中不同附圖中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似的元件。附圖(其不一定是成比例的)描述了示范性實施方式,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本文公開了可用于將血管支架/濾網等器械進行位置修正的醫(yī)療裝置,主要指在血管中的位置調整。
本文公開的醫(yī)療器械用于微微調節(jié)植入支架的狀態(tài)、位置,由此對患者來說會具有較小的創(chuàng)傷性。本文公開的裝置就是基于該種類型的心血管疾病植入器械進行的改進,還可提供許多附加的期望特征和益處,如以下詳細描述的。
上述的系統通常為介入術導管操作系統,參考圖12,通常包括導管部分100、執(zhí)行端200和手柄操作端300,其中,導管部分100包括外鞘管110和至少部分地延伸穿過外鞘管110的骨架和填充物120,以及設置在填充物層中的中央導絲通道121和導絲套件通道122,分別用于中央導絲140和導絲套件130的穿過,其中導絲套件通道122數量為三個,直徑在1毫米左右。
外鞘管110為復合材料,外表面為具有一定生物適應性的諸如硅膠等材質表層,內部為合金材料的骨架層,合金材料諸如編織物、線圈等常見樣式,例如,線圈,采用合金絲纏繞形成,具備較好的彎曲性能。
在內部,尤其是線圈結構的內部填充物為氟化乙烯丙烯的聚合物材料,或者聚醚嵌段酰胺的聚合物材料,形成填充物,在中中央處形成一個中央導絲通道121,并在中央通道的周圍為三個均勻布置的導絲套件通道122。
導絲通常的主體材料為不銹鋼,表面為聚四氟乙烯涂層。是一種常用的醫(yī)療器件,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會認為合適材料,中央導絲140就采用常規(guī)導絲材料。
導絲套件130包括導絲131和導絲套132,兩者之間為套裝關系,即,導絲套裝在導絲套內,導絲套再套裝在導絲套件通道中,即,導絲套件整體可以在外圍通道中進行抽拉,導絲又可以相對于導絲套進行抽拉,形成動作。
上述導絲套件130和中央導絲120的動作是在操作端手柄的操控下進行的。分別由不同的操作部件進行操作。
上述的導管部分100,通常是細長的部件,自創(chuàng)口處插入血管,直通病變處的支架、過濾網等醫(yī)療器械部位,通過外端操作手柄進行操作,進行位置的調整。通過手柄操作,控制導絲的精準伸縮動作。
在使用中,系統中的外鞘管100可經皮前進穿過脈管系統至鄰近關注區(qū)域的位置。例如,心臟、主動脈、主靜脈病變的位置或者破損位置,進行支架或者過濾網的位置調節(jié)。
為便于描述,將導管部分與手柄部分的連接段稱之為近端,相反地,與執(zhí)行端一端連接的導管部分為遠端。
手柄操作端300,例如通常為手柄,手柄設置在上述外鞘管的端部,屬于一個獨立的功能部件,用于對導絲進行操作。導管部分100的遠端連接醫(yī)療器械執(zhí)行端200,通常,現有技術中可以做到的,醫(yī)療器械執(zhí)行端200為導管部分的一部分,即,一體成型的,可以避免執(zhí)行端自導管遠端脫落的可能,進而保證安全性能。
操作對象為記憶合金支架或者過濾網等醫(yī)療元件,但不限于上述類型。
外鞘管110具有近側部111和遠側部112。遠側部112為執(zhí)行端,用于執(zhí)行支架位置的調節(jié)功能。例如,外鞘管110沿近側部和上述手柄之間進行連接,例如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在遠側部112的遠端可為遠側尖端,其可以外擴或具有像漏斗一樣的形狀。像漏斗一樣的形狀增大了外鞘管在遠側尖端處的外徑(以及內徑),并可有助于執(zhí)行部件的導向與收納。外鞘管110可具有大體不變的外徑。例如,外鞘管110的外徑可在大約0.3到1.3厘米,參考圖11,當然,可考慮其他實施方式,其具有外鞘管的外徑和/或內徑的不同尺寸(包括那些適于包含兒童在內的不同體形患者的尺寸)和/或布局。應當考慮到外鞘管也可具有適于到達體內預期的關注區(qū)域的長度。為適應血管的路徑,外鞘管110也可彎曲,既具有一定的柔性,尤其是靠近遠側部可彎曲,具體地,可以通過設置成不同的密度進行,該彎曲的形成可以在血管的進行改向。
作為優(yōu)選的一種方式,上述的三個導絲套件130可以同時受控于一個操作機構,即,三個導絲套件可以同步的動作。
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方式,在導管部分100的遠端,自外鞘管向外延伸形成一個擴口的具有一定錐度的套管和空腔,喇叭口狀的空腔位于套管的內部,形成執(zhí)行端200。參考圖1至圖10,
套管210的內壁中設置有三個與上述的導絲套件通道貫通的觸須通道,此處所謂的觸須通道是指,用于觸須220通過的通道,即,觸須能夠沿著觸須通道進給或者縮回一定長度。
上述的所謂觸須220是指,采用記憶合金制作,斷面為扁平狀,觸須與導絲套件中的導絲套132遠端進行固定連接,連為一體,固定的方式可以為焊接、鉚接等多種樣式,受控于導絲套的控制。觸須220為長條狀,中空管狀結構,采用記憶合金制作,在觸須220內部設置有長條形的棘條通道221,棘條通道內放置棘條230,棘條內表面設置有倒刺231,倒刺231為焊接在棘條內側的,近端與導絲套件中的導絲進行固定連接,連接形成一體,通過導絲131可以操作棘條。上述的棘條和倒刺采用彈性的合金材料,具有一定的剛度和彈力,在外力的作用下,例如,按壓作用下,倒刺可以貼合在棘條的內壁上,對應的,在棘條通道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容納槽222,倒刺231可以被收納與該容納槽內。
在觸須220內表面設置有若干均勻的穿孔223,穿孔朝向內側,三個觸須圍成品字形的布置,且三個棘條上的倒刺同時指向內側,當作用于支架時,可以扣住支架的網狀孔。
需要進一步地指出,上述的倒刺的方向設置,當需要將支架等醫(yī)療元件向遠離的方向推進時,倒刺朝向遠離的方向。
當需要將支架等醫(yī)療元件向近端移動式,倒刺朝向近端,參考圖6至圖8中所示的過程示意圖。
上述倒刺的設置方向不可在同一個醫(yī)療器械中出現,在手術進行之前需要進行提前進行選取,屬于一種預設方案。即,使用本器械的過程中,每次僅僅能夠進行單方向的調節(jié)。
上述的觸須220部分具有兩種狀態(tài),觸須隱藏在套管中的觸須通道內,處于收納狀態(tài),此狀態(tài)用于手術初始階段,將導管部分整體在血管內推進。
當到位后,同時推動導絲和導絲套,將觸須部分連同內部的棘條向遠端探出,觸須為記憶合金做成,觸須具有向徑向膨脹彎曲的性能,三個觸須成撐開狀在血管內被撐開,然后觸須的遠端接觸血管壁,由于觸須的前端為圓滑且光滑的結構,沿著血管壁和支架(網狀)插入,三個觸須沿著三個方向插入到血管壁和支架之間的空間內。
在插入的過程中,血管和支架本身具有一定的彈性,容易發(fā)生微量變形,在插入的初期阻力較大,應當小心進行。
在套管210的中央處設置有一個導向管240,導向管向外端延伸,導向管的長度大于套管的長度,即,延伸至套管的外側。在導向管中具有一個導向通道,導向通道與上述的中央導絲孔對應,且在導向通道內設置鉤狀部件250,該鉤狀部件250是中心輻射狀的,包括連接部和三個鉤子,鉤子成品字形布置,固定在連接部的外端,連接部通過焊接或者鉚接的方式與中央導絲進行固定連接,在收納狀態(tài)下,鉤狀部件被收納于內部,在中央導絲的驅動下,鉤狀部件自導向通道內探出,且恢復舒展狀態(tài),舒展狀態(tài)下,鉤狀部件舒展開,且頂端抵靠在血管內壁處,在鉤子的頂端為具有向內微微彎曲的勾狀,勾住支架的遠端端面處。
上述的導向管與套管內芯之間是螺紋連接的,能夠拆卸,導向管根據支架的標準長度,做成系列長度,根據支架的長度選用。
在某些情況下,在導向管的管壁中可以集成有光纖,光纖的遠側端露出至外側,對操作部位形成諸如照明、局部成像的功能,以利于手術的進行,尤其是可對內部進行檢測。
在某些情況下,上述的套管部位也可以集成有各種傳感器,或者超聲波探頭等。
上述的外鞘管和導絲為介入治療中常規(guī)技術,其技術參數和相關標準借用現有技術,本發(fā)明中不再進行大篇幅的說明。
該手柄操作端和上述的外鞘管近側端101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或者卡扣連接,形成一種可拆裝的連接。
該手柄操作端300具有:參考圖13至圖17,
手柄310,一體成型,具有中央導絲通道311和導絲套件通道312,三個導絲套件通道312圍繞在中央導絲通道周圍,形成品字形布置,其中手柄310為圓柱形結構,結合方式靈活多樣,可以參照現有的開模設計樣式。
在上述的中央導絲通道中穿設中央導絲120’,與外鞘管中的中央導絲為一個部件,中央導絲穿過外鞘管后連接到鉤狀部件,即,操控于鉤狀部件。
在中央導絲通道311的上端位置,設有一個臺階孔313,并安裝一個轉動體320,該轉動體320具有一定的轉動功能,該轉動體中央處具有存在使得導絲穿過的穿孔。轉動體320的上端被蓋板330固定,轉動體320的上、下兩端為階梯軸狀,進行軸向限位。
在手柄310上具有一個傾斜通道3111,通道內放置一個方銷3112,方銷的內端作用于中央導絲,并在方銷的外端通過一個頂緊螺絲3113進行頂緊,形成固定,通過該頂緊螺絲和方銷可以對中央導絲進行鎖緊。
同時在手柄的外表面設置有便于手保持的把持部3114。
在手柄的下端通過螺紋連接和外鞘管形成連接。
在臺階孔313上側設置有向上延伸出來的三個固定端314和三個安裝柱316,固定端314和安裝柱采用與臺階孔313一體成型的結構,在安裝柱316對應的主控通道的側壁上設置有三個導向筋315,以及設置有三個缺口317,缺口317用于和齒輪進行配合,齒輪340下端安裝在固定端上,兩者之間為轉動連接,三個齒輪340形成品字形布置。在齒輪的兩端設置有工藝槽,分別與安裝端和蓋板進行配合,蓋板通過螺釘被緊固在三個安裝柱上,在手柄和蓋板之間形成的空間內安裝有齒輪和轉動體。齒輪可轉動,三個齒輪340安裝后能轉動,使用一個蓋板330進行蓋緊,使用螺釘緊固形成安裝。并在三個齒輪340中間的空間中為轉動體320。
齒輪340的軸孔中為螺紋孔341,參考圖8,對應的,導絲套件中的導絲套132的外表面設置有螺紋1321,通過螺紋配合與上述的齒輪軸孔進行配合,齒輪轉動,絲套前進或者后退。
三個齒輪340局部通過缺口317后延伸至手柄的外側,并在應的外側套置一個齒圈350,齒圈350通過內齒與上述的三個齒輪340進行嚙合,同時上述的齒圈350與手柄外壁進行套裝。嚙合后,通過手指主動驅動齒圈350,例如手指搓動齒圈350。在手柄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對齒圈進行軸向限位的環(huán)形臺階318和端蓋360,端蓋360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頂部,并在端蓋上述設置有容中央導絲和導絲套件穿過的穿孔,中央導絲穿過后延伸至外側。
上述的位于端蓋360外側的導絲套132的頂部設置一個法蘭盤1322,法蘭盤1321用于限位,使得端部始終位于端蓋的外側,并在三個法蘭盤1322之間使用鋼絲連接一體,形成牽制,使得三個導絲套不發(fā)生轉動。
為便于復位,在齒圈350外表面設置刻度線351,通過公式換算,可以了解導絲的前進距離。
上述的使用方法為:
將外鞘管自創(chuàng)口處插入到血管中,根據血管的走向,當達到支架等植入醫(yī)療器件后,通過操作中央導絲,將鉤狀部件250頂出,鉤狀部件到位后,作用于支架的遠端,然后,轉動齒圈,齒圈帶動導絲套件前進,將三個觸須同時頂出,三個觸須在觸須本身的彈性下形成彎曲并貼合在血管壁和支架之間進行插入,到位后,操作導絲套件中的導絲,將觸須中的棘條向遠端移動一定距離,棘條在觸須內相對移動,移動后,倒刺自觸須上得穿孔223探出,倒刺彈出后扣住支架上的網孔,支架通常是記憶合金網結構,然后反向微微轉動齒圈,三個觸須將支架鎖緊,通過外操作手柄控制,對支架的空間位置進行整體的移動,尤其是適合向靠近操作端的方向移動,移動到合適位置后,通過中央導絲收納鉤狀部件,然后通過導絲推動棘條繼續(xù)向前移動一格,倒刺被收納與所述觸須的容納槽222內,然后反向轉動齒圈,將觸須進行收納,觸須被收納后將本導管系統自患者撤離,完成整個工作,通過上述步驟可將支架等帶有網狀結構的醫(yī)療元件進行位置移動。
當需向遠離操作端的方向移動支架時,選擇反向設置的倒刺結構即可。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如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