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傳感器校正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圖像傳感器快速校正方法、裝置及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紙幣的日交易量逐漸增加,紙幣的識別設備越來越多的應用于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在紙幣的識別設備中,絕大多數還是以獲取紙幣圖像再根據圖像進行紙幣識別。紙幣的圖像獲取需要大量的圖像傳感器獲取到相應的數據并匯集成紙幣圖像,所以圖像傳感器的穩(wěn)定性對于紙幣的識別設備尤為重要。
圖像傳感器在設備使用過程中,性能會有所降低,現有技術中,針對各個圖像傳感器的性能校正方法是利用圖像傳感器的亮度與曝光時間成單調關系的原理,對于每個圖像傳感器的不同曝光時間對應的亮度進行記錄,其中,有的是將曝光時間從低到高逐漸增大,有的是將曝光時間從高到低逐漸減小,并記錄相應的亮度數據,繪制成亮度-曝光時間的曲線。這種校正方法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影響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速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圖像傳感器快速校正方法、裝置及設備,以實現對圖像傳感器的亮度快速校正,提高圖像傳感器的校正效率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該方法包括:
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進一步的,所述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包括:
控制圖像傳感器以預設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二亮度;
分別以曝光時間和亮度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所述預設曝光時間與第二亮度在所述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點以及坐標原點進行線性擬合;
將所述線性擬合的結果作為所述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
進一步的,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包括:
當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降低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當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目標亮度時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增加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
統計調整次數,得到目標調整步數。
進一步的,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包括:
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初始的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目標曝光時間;
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進一步的,在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之后,還包括:
確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應的傳感器性能等級,以對所述圖像傳感器的性能進行評估;
輸出評估結果。
進一步的,在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之后,還包括:
更新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得到第二目標亮度;
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第二目標亮度對應的第二預估曝光時間;
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所述第二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第二目標曝光時間;
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第二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裝置,該裝置包括:
第一對應關系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預估曝光時間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第一亮度采集模塊,用于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亮度校正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獲取模塊包括:
第二亮度采集單元,用于控制圖像傳感器以預設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二亮度;
線性擬合單元,用于分別以曝光時間和亮度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所述預設曝光時間與第二亮度在所述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點以及坐標原點進行線性擬合;
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單元,用于將所述線性擬合的結果作為所述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
進一步的,所述亮度校正模塊包括:
調整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降低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還用于當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目標亮度時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增加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
目標調整步數確定單元,用于統計調整次數,得到目標調整步數。
進一步的,所述亮度校正模塊還包括:
目標曝光時間計算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初始的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目標曝光時間;
亮度校正單元,用于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還包括:
性能評估模塊,用于確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應的傳感器性能等級,以對所述圖像傳感器的性能進行評估;還用于輸出評估結果。
進一步的,所述裝置還包括亮度校正執(zhí)行模塊,具體用于:
更新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得到第二目標亮度;
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第二目標亮度對應的第二預估曝光時間;
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所述第二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第二目標曝光時間;
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第二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第三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設備,所述設備包括: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zhí)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獲取圖像傳感器的曝光時間與亮度的第一對應關系,再根據目標亮度,推算出預估曝光時間并進行曝光,將得到的第一亮度與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作為圖像傳感器亮度校正的依據,調整曝光時間得到圖像傳感器的具體調整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圖像傳感器的校正速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對圖像傳感器的亮度進行快速校正,提高圖像傳感器的校正效率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1b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示意圖;
圖2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2b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線性擬合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五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六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提供的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梢岳斫獾氖?,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在更加詳細地討論示例性實施例之前應當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實施例被描述成作為流程圖描繪的處理或方法。雖然流程圖將各步驟描述成順序的處理,但是其中的許多步驟可以被并行地、并發(fā)地或者同時實施。此外,各步驟的順序可以被重新安排。當其操作完成時所述處理可以被終止,但是還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圖中的附加步驟。所述處理可以對應于方法、函數、規(guī)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實施例一
圖1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可適用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的情況,該方法可以由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裝置來執(zhí)行,該裝置可以由軟件和/或硬件的方式來實現,并可集成于自動柜員機等現金交易設備中。
如圖1a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包括:
s110、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圖像傳感器的亮度與曝光時間成單調遞增的對應關系,但是由于圖像傳感器的性能隨著使用過程中的變化,其單調性雖然保持不變,但是其斜率會隨著曝光時間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圖1b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示意圖,如圖1b所示,橫軸表示曝光時間,單位可以是毫秒,縱軸表示得到的對應的亮度,當調整曝光時間時,可以對應到縱軸的0到255之間任意數值??梢姡S著曝光時間的增加,每一階段的亮度與曝光時間的斜率是逐漸變化的,一般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隨曝光時間的變化會呈現出一定的衰減趨勢,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也正是根據這一現象,提出的技術問題,以及對該技術問題的分析得到的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其中,第一對應關系可以由以曝光時間為橫軸,以亮度為縱軸的坐標系中的直線來確定,在執(zhí)行本步驟時可通過采樣來確定該坐標系中的處于曝光區(qū)間內的至少一個點,并根據所述至少一個點(當根據一個點時,根據該點和坐標原點確定直線)確定該直線,如通過線性擬合方式確定,也即確定第一對應關系??梢岳斫獾氖?,采樣點的數目越少,校正效率越高。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第一對應關系是由當前圖像傳感器本身來確定的,而不是所有圖像傳感器均使用同樣的第一對應關系,因此該技術方案能夠很好地兼容圖像傳感器的差異。
s120、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可以根據當前校正的圖像傳感器的經常使用的亮度范圍進行確定,如當前校正的圖像傳感器的經常在亮度范圍150-200之間進行使用,則目標亮度可以是150-200中間的任意值。確定目標亮度之后,可以根據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預估曝光時間可以通過目標亮度/斜率得到。
s13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控制圖像傳感器的曝光時間為預估曝光時間,可以通過控制圖像傳感器的發(fā)射端的電流時長來確定,可以通過控制電路來實現,也可以利用微控制器對其進行控制。其中,第一亮度是與預估曝光時間對應的實際亮度。
s140、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其中,預設步長可以是根據圖像傳感器性能進行設定的,例如波長等光源特性。優(yōu)選的方案是:在對曝光時間的控制精度一定的情況下,對于任意曝光時間,經過不同的調整步數,可以使調整后的曝光時間對應于0-255中任一亮度值。這樣設置就可以在按照目標調整步數對曝光時間進行調整時,能夠對應每一個亮度值,這樣可以提高調整的準確性。
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當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時,調整步長可以是負值,如-5毫秒,經過目標調整步數,使實際亮度達到目標亮度值。同理,當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目標亮度時,調整步長可以設置為正值。此外,調整步長也可以是固定值,如2毫秒,不會隨著比較結果而變化,經過增加或減少目標調整步數后,可以得到目標曝光時間,進而得到目標亮度,其中,增加目標調整步數可以記為正數,減少目標調整步數可以記為負數。
在得到目標調整步數之后,在圖像傳感器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以目標調整步數對圖像傳感器進行調整,從而使圖像傳感器能夠達到目標亮度。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獲取圖像傳感器的曝光時間與亮度的第一對應關系,再根據目標亮度,推算出預估曝光時間并進行曝光,將得到的第一亮度與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作為圖像傳感器亮度校正的依據,調整曝光時間得到圖像傳感器的具體調整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圖像傳感器的校正速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對圖像傳感器的亮度進行快速校正,提高圖像傳感器的校正效率的效果。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優(yōu)選的,在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之后,還包括:確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應的傳感器性能等級,以對所述圖像傳感器的性能進行評估;輸出評估結果。即在確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之后,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確定當前圖像傳感器的性能等級,可以是以目標調整步數的數目進行劃分,經劃分等級后,可以對圖像傳感器性能進行評估,并輸出評估結果。具體的,可以將目標調整步數極少的劃分為性能優(yōu),如目標調整步數為0-5步;將目標調整步數較少的劃分為性能良,如目標調整步數為6-7步;將目標調整步數較多的劃分為性能中,如目標調整步數為8-9步;將目標調整步數很多的劃分為性能差,如目標調整步數為10-m步;目標調整步數大于m的,可以直接視為質量不合格的圖像傳感器。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評估結果確定是否更換或者維修性能較差的圖像傳感器。這樣設置即簡便了圖像傳感器的校正過程,又可以根據其中的數據對圖像傳感器的性能有所了解,以便在圖像傳感器校正的過程中,對傳感器性能實現量化評估,及時發(fā)現影響校正速度的和不能夠正常工作的圖像傳感器,并加以處理。
值得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不僅可以適用于儀器或者設備出廠之前對圖像傳感器的校正,還可以適用于在使用過程中。因為使用過程中,圖像傳感器發(fā)射端或者接收端的性能可能發(fā)生衰減,以及因為有灰塵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圖像傳感器亮度與曝光時間對應關系,這些情況下需要重新對圖像傳感器進行校正。
實施例二
圖2a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將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優(yōu)化為:控制圖像傳感器以預設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二亮度;分別以曝光時間和亮度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所述預設曝光時間與第二亮度在所述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點以及坐標原點進行線性擬合;將所述線性擬合的結果作為所述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
如圖2a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包括:
s210、控制圖像傳感器以預設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二亮度。
其中,預設曝光時間可以是當前圖像傳感器在正常工作中經常需要的曝光時間范圍中的一個曝光時間。
s220、分別以曝光時間和亮度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所述預設曝光時間與第二亮度在所述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點以及坐標原點進行線性擬合。
圖2b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線性擬合示意圖,如圖2b所示,以k(n)點的橫坐標預設曝光時間和縱坐標第二亮度與坐標原點作為線性擬合的兩個點,連接兩個點就可以得到擬合直線,其中,擬合直線的斜率就是第二亮度/預設曝光時間。
s230、將所述線性擬合的結果作為所述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
s240、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s25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s260、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提供了一種第一對應關系的確定方法,該方法步驟簡單,易于實現,有利于提高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的效率。
實施例三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將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優(yōu)化為:當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降低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當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目標亮度時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增加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統計調整次數,得到目標調整步數。
如圖3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包括:
s301、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s302、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s303、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
s304、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s305、判斷所述第一亮度是否等于所述目標亮度,若等于,則執(zhí)行s306;否則,執(zhí)行s308。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在判斷第一亮度和目標亮度是否相等時,可允許存在一定的預設誤差,該預設誤差可由實際所需的校正精度來確定,若第一亮度和目標亮度的差值處于該預設誤差內,可認為兩者相等。
s306、確定圖像傳感器不需要進行亮度調整;并統計調整次數,得到目標調整步數。
需要說明的是,在首次執(zhí)行s350后執(zhí)行步驟s360的情況下,調整次數為0,目標調整步數為0。
s307、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s308、判斷所述第一亮度是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若是,則執(zhí)行s309;否則,執(zhí)行s310。
s309、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降低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執(zhí)行s304。
s310、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增加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執(zhí)行s304。
其中,調整第一亮度至于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可以是調整第一亮度等于所述目標亮度,也可以是第一亮度的值與目標亮度的差值小于某一預設值(例如上述預設誤差),即可以認為達到匹配。當前圖像傳感器的目標調整步數可以就等于調整次數。
本發(fā)明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提供了確定圖像傳感器的目標調整步數的具體方法,該方法可以兼顧多種情況,并且調整方式簡單、通用,便于廣泛應用到各種類型的圖像傳感器校正工作中。
實施例四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將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優(yōu)化為: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初始的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目標曝光時間;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如圖4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包括:
s410、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s420、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s43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s440、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
s450、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初始的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目標曝光時間。
在得到目標調整步數之后,在初始的預估曝光時間的基礎上,加上目標調整步數與預設調整步長的乘積,就可以得到目標曝光時間,其中,目標曝光時間與目標亮度相對應。
s46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本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提供了目標曝光時間的具體得到方法,可以在得到目標曝光時間的基礎上,將圖像傳感器獲取到目標亮度的圖像,提高了圖像傳感器的工作過程中的準確性。
實施例五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五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即在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之后,還包括:更新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得到第二目標亮度;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第二目標亮度對應的第二預估曝光時間;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所述第二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第二目標曝光時間;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第二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如圖5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包括:
s510、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s520、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s53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s540、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s550、更新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得到第二目標亮度。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圖像傳感器正常工作時所需的亮度可能會發(fā)生變化,例如環(huán)境的變化或應用場景的變化等都可能會對圖像傳感器的所需亮度造成影響。當所需亮度發(fā)生變化時,首先更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即當前工作狀態(tài)下,當前圖像傳感器應該獲取到的目標亮度,作為第二目標亮度。
s560、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第二目標亮度對應的第二預估曝光時間。
利用上述實施例中得到的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第二目標亮度所對應的曝光時間,即為第二預估曝光時間。
s570、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和所述第二預估曝光時間計算第二目標曝光時間。
按照上述實施例中的目標調整步數對第二預估曝光時間調整為實際曝光時間,即為第二目標曝光時間。
s580、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第二目標曝光時間進行曝光,以實現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本實施例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提供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圖像傳感器的具體校正方案,其中,運用到上述各實施例中得到的校正參數,根據得到的校正參數對圖像傳感器的亮度進行校正,可以實現快速校正的效果。
實施例六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六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所述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裝置,包括:
第一對應關系獲取模塊610,用于獲取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其中,所述第一對應關系包括曝光時間與亮度的對應關系;
預估曝光時間確定模塊620,用于確定所述圖像傳感器的目標亮度,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與所述目標亮度對應的預估曝光時間;
第一亮度采集模塊630,用于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一亮度;
亮度校正模塊640,用于根據所述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以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對應于預設調整步長的曝光時間的目標調整步數,并根據所述目標調整步數對所述圖像傳感器進行亮度校正。
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通過獲取圖像傳感器的曝光時間與亮度的第一對應關系,再根據目標亮度,推算出預估曝光時間并進行曝光,將得到的第一亮度與目標亮度的大小關系作為圖像傳感器亮度校正的依據,調整曝光時間得到圖像傳感器的具體調整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對于圖像傳感器的校正速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對圖像傳感器的亮度進行快速校正,提高圖像傳感器的校正效率的效果。
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獲取模塊610包括:
第二亮度采集單元,用于控制圖像傳感器以預設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采集當前的第二亮度;
線性擬合單元,用于分別以曝光時間和亮度為橫縱坐標建立坐標系,根據所述預設曝光時間與第二亮度在所述坐標系中對應的坐標點以及坐標原點進行線性擬合;
第一對應關系確定單元,用于將所述線性擬合的結果作為所述圖像傳感器對應的第一對應關系。
在上述各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亮度校正模塊640包括:
調整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亮度大于所述目標亮度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降低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還用于當所述第一亮度小于所述目標亮度時時,則按照預設調整步長對所述預估曝光時間進行增加調整,控制所述圖像傳感器以調整后的預估曝光時間進行曝光,并重新采集第一亮度,直至第一亮度與所述目標亮度匹配為止;
目標調整步數確定單元,用于統計調整次數,得到目標調整步數。
上述產品可執(zhí)行本發(fā)明任意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備執(zhí)行方法相應的功能模塊和有益效果。在上述產品實施例中未詳盡說明的,可以參加本發(fā)明任意方法實施例,此處不再贅述。
實施例七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七提供的一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7示出了適于用來實現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設備12的框圖。圖7顯示的設備12僅僅是一個示例,不應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圍帶來任何限制。
如圖7所示,設備12以通用計算設備的形式表現。設備12的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或者處理單元16,系統存儲器28,連接不同系統組件(包括系統存儲器28和處理單元16)的總線18。
總線18表示幾類總線結構中的一種或多種,包括存儲器總線或者存儲器控制器,外圍總線,圖形加速端口,處理器或者使用多種總線結構中的任意總線結構的局域總線。舉例來說,這些體系結構包括但不限于工業(yè)標準體系結構(isa)總線,微通道體系結構(mac)總線,增強型isa總線、視頻電子標準協會(vesa)局域總線以及外圍組件互連(pci)總線。
設備12典型地包括多種計算機系統可讀介質。這些介質可以是任何能夠被設備12訪問的可用介質,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質,可移動的和不可移動的介質。
系統存儲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儲器形式的計算機系統可讀介質,例如隨機存取存儲器(ram)30和/或高速緩存存儲器32。設備12可以進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動/不可移動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計算機系統存儲介質。僅作為舉例,存儲系統34可以用于讀寫不可移動的、非易失性磁介質(圖7未顯示,通常稱為“硬盤驅動器”)。盡管圖7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對可移動非易失性磁盤(例如“軟盤”)讀寫的磁盤驅動器,以及對可移動非易失性光盤(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質)讀寫的光盤驅動器。在這些情況下,每個驅動器可以通過一個或者多個數據介質接口與總線18相連。存儲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個程序產品,該程序產品具有一組(例如至少一個)程序模塊,這些程序模塊被配置以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實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組(至少一個)程序模塊42的程序/實用工具40,可以存儲在例如存儲器28中,這樣的程序模塊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統、一個或者多個應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塊以及程序數據,這些示例中的每一個或某種組合中可能包括網絡環(huán)境的實現。程序模塊42通常執(zhí)行本發(fā)明所描述的實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設備12也可以與一個或多個外部設備14(例如鍵盤、指向設備、顯示器24等)通信,還可與一個或者多個使得用戶能與該設備12交互的設備通信,和/或與使得該設備12能與一個或多個其它計算設備進行通信的任何設備(例如網卡,調制解調器等等)通信。這種通信可以通過輸入/輸出(i/o)接口22進行。并且,設備12還可以通過網絡適配器20與一個或者多個網絡(例如局域網(lan),廣域網(wan)和/或公共網絡,例如因特網)通信。如圖所示,網絡適配器20通過總線18與設備12的其它模塊通信。應當明白,盡管圖中未示出,可以結合設備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軟件模塊,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碼、設備驅動器、冗余處理單元、外部磁盤驅動陣列、raid系統、磁帶驅動器以及數據備份存儲系統等。
處理單元16通過運行存儲在系統存儲器28中的程序,從而執(zhí)行各種功能應用以及數據處理,例如實現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圖像傳感器的亮度校正方法。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fā)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