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使收納元件的載帶進給移動而進行元件的供給的供料器。
背景技術:
供料器用于向電路基板安裝元件的元件安裝機(專利文獻1)。帶齒卷盤與沿著載帶的搬運方向以固定的間隔形成的進給孔卡合,供料器驅動該帶齒卷盤旋轉,使插入到插入部的載帶沿著軌道在搬運方向上進給移動。由此,供料器以元件安裝機能夠吸附元件的方式在取出部供給該元件。
另外,供料器將載帶插入至帶齒卷盤能夠與載帶的進給孔卡合的規(guī)定位置之后,驅動帶齒卷盤旋轉而安設載帶。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一種無拼接供料器,在元件安裝機中對使用中的供料器補給載帶的情況下,不將使用中的載帶與補給用的載帶進行連接(拼接)而能夠持續(xù)地供給元件。
無拼接供料器將補給用的載帶重疊在使用中的載帶的上方,將補給用的載帶從供料器的插入部插入至規(guī)定位置。當使用中的載帶的末端通過規(guī)定位置時,補給用的載帶被按壓于軌道而將帶齒卷盤與進給孔卡合。并且,補給用的載帶通過帶齒卷盤的旋轉驅動而進給移動。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06966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1-211169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然而,載帶在如上所述安設于供料器的情況下,在供料器的規(guī)定位置,處于等待由帶齒卷盤的旋轉驅動產生的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此時,若向載帶施加拉拽方向的載荷,則載帶可能會從供料器脫落。
本發(fā)明鑒于這樣的情況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處于等待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的載帶脫落的供料器。
第一方案的供料器驅動與沿著載帶的搬運方向以固定的間隔形成的進給孔卡合的帶齒卷盤旋轉,使從插入部插入的上述載帶在沿著軌道的搬運方向上進給移動,上述供料器具備:按壓部件,設置成能夠沿著與上述搬運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動,在從初始位置向上移動后的位置將上述載帶按壓于上述軌道;卡合部件,在比上述按壓部件的與上述載帶接觸的接觸部位靠上述插入部側的位置能夠與上述載帶的上述進給孔卡合;及聯動機構,使上述卡合部件與上述按壓部件的向上移動相聯動地向上移動,在上述載帶的端部比上述接觸部位靠上述插入部側且上述載帶介于上述卡合部件與上述軌道之間的情況下,上述卡合部件與該載帶的上述進給孔卡合而限制該載帶向上述插入部側移動,在上述按壓部件將上述載帶按壓于上述軌道的情況下,上述聯動機構使上述卡合部件與上述按壓部件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由此使上述卡合部件從該載帶的上述進給孔脫離而容許該載帶在上述搬運方向上移動。
根據這樣的結構,供料器使卡合部件與插入至規(guī)定位置的載帶的進給孔卡合,由此防止該載帶脫落。由此,即使向在供料器中處于等待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的載帶施加了拉拽方向的載荷,也能可靠地保持載帶。而且,在按壓部件將載帶按壓于軌道的情況下,供料器使卡合部件從該載帶的進給孔脫離。由此,容許載帶在搬運方向上移動。由此,卡合部件未作用于使用中的載帶,因此不會妨礙使用中的載帶的進給移動。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實施方式的元件安裝機的整體的俯視圖。
圖2是表示載帶的一部分的俯視圖。
圖3是表示供料器的整體圖。
圖4是圖3的供料器的帶送出單元的放大圖。
圖5是表示帶送出單元的初始狀態(tài)的圖。
圖6是表示插入的載帶與輔助部件發(fā)生了接觸的狀態(tài)的圖。
圖7是表示卡合部件的傾斜面與載帶發(fā)生了接觸的狀態(tài)的圖。
圖8是表示防止搬運帶T1脫落的狀態(tài)的圖。
圖9是表示搬運帶T1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的圖。
圖10是表示防止補給帶T2脫落的狀態(tài)的圖。
圖11是表示向解除桿施加了操作力的狀態(tài)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說明將本發(fā)明的供料器具體化的實施方式。供料器用于向電路基板安裝電子元件的元件安裝機。供料器使以固定的間隔收納電子元件的載帶進行進給移動,以在取出部能夠取出元件的方式供給元件。
<實施方式>
(元件安裝機1的結構)
關于元件安裝機1的結構,參照圖1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元件安裝機1具備基板搬運裝置2、元件供給裝置3、帶盤保持部4、元件移載裝置5及控制裝置6。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元件安裝機1的水平寬度方向(圖1的左右方向)作為X軸方向,將元件安裝機1的水平長度方向(圖1的上下方向)作為Y軸方向,將與X軸及Y軸垂直的鉛垂方向(圖1的前后方向)作為Z軸方向。
基板搬運裝置2由帶式輸送器等構成,在搬運方向上依次搬運基板Bd?;灏徇\裝置2將基板Bd定位在元件安裝機1的機內的預定位置。并且,基板搬運裝置2在執(zhí)行了元件安裝機1的安裝處理之后,將基板Bd向元件安裝機1的機外搬出。
元件供給裝置3對裝配于基板Bd的電子元件進行供給。元件供給裝置3具有沿X軸方向排列配置的多個插槽3a。在多個插槽3a分別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安設供料器20。元件供給裝置3通過供料器20使載帶80進給移動,在位于供料器20的前端側(圖1的上側)的取出部Nt供給電子元件。關于供料器20的結構的詳情,在后文敘述。
帶盤保持部4將卷繞有載帶80的第一帶盤71及第二帶盤72保持為能夠更換。第一帶盤71及第二帶盤72相對于各供料器20沿Y方向并列地逐個配置。即,帶盤保持部4能夠從第一帶盤71及第二帶盤72向1個供料器20供給載帶80。
元件移載裝置5構成為能夠沿X軸方向及Y軸方向移動。元件移載裝置5從元件安裝機1的長度方向的后部側(圖1的上側)配置至前部側的元件供給裝置3的上方。元件移載裝置5具備頭驅動裝置11及安裝頭12。頭驅動裝置11通過直動機構能夠使移動臺沿XY軸方向移動。安裝頭12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設于頭驅動裝置11的移動臺。
另外,在安裝頭12上以能夠拆裝的方式設有未圖示的多個吸嘴。安裝頭12將各吸嘴支撐為能夠繞著與Z軸平行的R軸旋轉且能夠升降。各吸嘴的相對于安裝頭12的升降位置、角度、負壓的供給狀態(tài)被控制。各吸嘴通過被供給負壓,而吸附并保持在供料器20的取出部Nt被供給的電子元件。
控制裝置6主要由CPU、各種存儲器、控制電路構成??刂蒲b置6具有存儲用于使元件安裝機1動作的安裝數據、從元件相機及基板相機傳送的圖像數據的存儲裝置。控制裝置6使用取得的圖像數據進行圖像處理。控制裝置6基于通過該圖像處理而識別的電子元件、電路基板Bd的狀態(tài),來校正元件供給裝置3、元件移載裝置5等的動作。由此,控制裝置6對元件安裝機1的安裝處理進行控制。
(載帶80的結構)
關于載帶80的結構,參照圖2進行說明。載帶80如上所述卷繞于由帶盤保持部4保持的第一帶盤71及第二帶盤72。載帶80將多個電子元件等元件收納成一列。如圖2所示,載帶80具有底帶81和上封帶82。
底帶81由紙材、樹脂等具有撓性的材料形成。底帶81具有在寬度方向(圖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形成的元件收納部81a。元件收納部81a由具有底部的凹狀構成。元件收納部81a在底帶81的搬運方向(長度方向,即圖2的左右方向)上以固定的間隔形成。在各個元件收納部81a收納一個元件。
另外,底帶81具有在寬度方向的一側的緣部形成的進給孔81b。進給孔81b在底帶81的搬運方向上以固定的間隔形成。進給孔81b以沿上下方向(載帶80的厚度方向)貫通的方式形成。在本實施方式中,進給孔81b彼此的間隔設定得比元件收納部81a彼此的間隔小。
上封帶82由薄膜狀的高分子膜形成。上封帶82的寬度方向的兩端部粘結于底帶81的上表面。由此,上封帶82將元件收納部81a的開口部封閉。通過這樣的載帶的結構,防止收納于底帶81的元件收納部81a的元件脫落。
(供料器20的結構)
關于供料器20的結構,參照圖3進行說明。供料器20安設于元件供給裝置3的插槽3a,從保持于帶盤保持部4的第一帶盤71及第二帶盤72供給載帶80。供料器20使從插入部Ni插入的載帶80進行進給移動,以在取出部Nt能夠取出元件的方式供給元件。
在本實施方式中,供料器20是不將使用中的載帶80與補給用的載帶連接(拼接)而能夠持續(xù)地供給元件的無拼接供料器。具體而言,供料器20以將補給用的載帶80(以下,也稱為“補給帶T2”)重疊在使用中的載帶80(以下,也稱為“搬運帶T1”)的上方的狀態(tài)進行待機(參照圖10)。并且,當搬運帶T1結束時,補給帶T2以追隨搬運帶T1的末端的方式開始進給移動。
上述的搬運帶T1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一載帶”。而且,補給帶T2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二載帶”。搬運帶T1及補給帶T2是收納同一類別的元件的載帶80。而且,當通過供料器20開始進給移動時,補給帶T2成為使用中的載帶80(搬運帶T1)。
如圖3所示,供料器20具備殼體21、軌道22、多個帶齒卷盤31~34、帶送出單元40及帶剝離單元50。殼體21形成為扁平的箱形狀,插入到元件供給裝置3的插槽3a內而被固定。軌道22從殼體21的后部側的插入部Ni設置至前部側的取出部Nt。軌道22的上表面構成載帶80的搬運路的一部分。
供料器20在軌道22的下方設有能夠旋轉的多個帶齒卷盤31~34。在各帶齒卷盤31~34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夠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齒輪。各帶齒卷盤31~34的齒輪使一部分從形成于軌道22的窗部向軌道22的上表面突出。
各帶齒卷盤31~34由未圖示的步進電動機驅動而旋轉。而且,各帶齒卷盤31~34通過控制伺服電動機的動作而能夠同步地旋轉。以下,從供料器20的前部側依次為第一帶齒卷盤31、第二帶齒卷盤32、第三帶齒卷盤33及第四帶齒卷盤34。
帶送出單元40在載帶80的搬運方向上配置在第三帶齒卷盤33及第四帶齒卷盤34所處的軌道22的上方。帶送出單元40將介于帶送出單元40與軌道22之間的載帶80向軌道22按壓。由此,帶送出單元40以使第三帶齒卷盤33及第四帶齒卷盤34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方式進行輔助。
這樣,帶送出單元40是在供料器20的后部側將載帶80向取出部Nt側沿著軌道22送出的單元。而且,帶送出單元40具有對預約地插入到使用中的搬運帶T1的補給帶T2進行保持的功能。關于帶送出單元40的詳細結構及動作在后文敘述。
帶剝離單元50在載帶80的搬運方向上配置在第一帶齒卷盤31及第二帶齒卷盤32所處的軌道22的上方。帶剝離單元50將進給移動的載帶80的上封帶82從底帶81剝離,在取出部Nt使元件向外部露出。而且,帶剝離單元50將從底帶81剝離的上封帶82向排氣通道引導。
(帶送出單元40的詳細結構)
關于供料器20的帶送出單元40的詳細結構,參照圖4及圖5進行說明。另外,圖4示出帶送出單元40保持了載帶80(搬運帶T1及補給帶T2)的狀態(tài)。圖5示出在帶送出單元40未插入載帶80的初始狀態(tài)。帶送出單元40具備按壓部件41、輔助部件42、卡合部件43、止動部件44、解除桿45(相當于本發(fā)明的“解除部件”)。
按壓部件41是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部件。按壓部件41形成為塊狀。按壓部件41以經由第一軸61沿著與搬運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能夠相對于殼體21相對移動的方式設置。第一螺旋彈簧65與第一軸61同軸狀地配置在第一軸61的外周側。按壓部件41由第一螺旋彈簧65的彈性力向下方施力。
第一軸61在上端部具有凸緣61a。第一軸61的下端部固定于按壓部件41。第一軸61的軸部將形成于殼體21的軸孔貫通。通過這樣的結構,按壓部件41將第一軸61的凸緣61a卡定于殼體21,被限制向下移動。而且,按壓部件41在從初始位置Pv1向上移動后的位置(以下,也稱為“按壓位置Pv2”)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參照圖9)。
在此,將按壓部件41的下表面中的按壓部件41對載帶80進行加壓時與載帶80接觸的部位定義為“接觸部位41a”(圖4的斜線部所示的部位)。而且,按壓部件41在未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初始狀態(tài)下,處于與軌道22的上表面接觸的位置或者從軌道22的上表面分離了預定距離的位置。上述的“初始位置Pv1”相當于初始狀態(tài)(第一軸61的凸緣61a卡定于殼體21的狀態(tài))下的按壓部件41的上下方向位置。
輔助部件42是在比按壓部件41的與載帶80接觸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部件。輔助部件42形成為塊狀。輔助部件42設置成經由第二軸62沿上下方向能夠相對于按壓部件41進行相對移動。第二螺旋彈簧66與第二軸62同軸狀地配置在第二軸62的外周側。輔助部件42由第二螺旋彈簧66的彈性力向下方施力。
第二軸62在上端部具有凸緣62a。第二軸62的下端部固定于輔助部件42。第二軸62的軸部將形成于按壓部件41的軸孔貫通。通過這樣的結構,輔助部件42將第二軸62的凸緣62a卡定于按壓部件41,被限制向下移動。即,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而被設定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
另外,在輔助部件42的軌道22的寬度方向(圖5的前后方向)的一側端面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凹狀的滑動槽42a?;瑒硬?2a的兩側的槽側面平行,滑動槽42a沿著與搬運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且,在滑動槽42a的槽底部以能夠沿上下方向伸縮的方式收容有第三螺旋彈簧67。
卡合部件43是在比按壓部件41的與載帶80接觸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能夠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合部件43以在輔助部件42與載帶80接觸的搬運方向的范圍(圖9所示的接觸范圍Rc)內能夠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方式設于輔助部件42。
更具體而言,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合部件43形成為由比進給孔81b的直徑稍小的厚度構成的板狀??ê喜考?3配置于輔助部件42的滑動槽42a,設置成相對于輔助部件42能夠沿上下方向滑動。而且,卡合部件43由收容于輔助部件42的槽底部的第三螺旋彈簧67的彈性力向下方施力。
在卡合部件43的上端部形成有向搬運方向的兩側突出的第一凸緣部43a。在通過第三螺旋彈簧67的作用力使卡合部件43向下移動的情況下,如圖5所示,第一凸緣部43a卡定于按壓部件41的設置在軌道22的寬度方向的一側端面上的圓柱狀的突起部41b。
由此,卡合部件43根據第一凸緣部43a與突起部41b的位置關系,相對于按壓部件41被設定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卡合部件43相對于按壓部件41的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以卡合部件43的下端(后述的爪部43c的前端部)與按壓部件41的接觸部位41a沿上下方向一致或比接觸部位41a靠上方的方式設定。
在卡合部件43的上下方向的中間部形成有向搬運方向的兩側突出的第二凸緣部43b。在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處于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的狀態(tài)下,如圖5所示,第二凸緣部43b的下端部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空出規(guī)定量L1的間隙地配置。
由此,在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向上方相對移動了規(guī)定量L1的情況下,第二凸緣部43b與該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在第二凸緣部43b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卡合部件43伴隨著輔助部件42的向上移動而與輔助部件42一起向上移動。
在卡合部件43的下端形成有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多個爪部43c。多個爪部43c以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彼此的間隔相同的間隔配置。而且,在卡合部件43相對于按壓部件41處于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的狀態(tài)下,多個爪部43c的前端部位于比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靠上方一定量Tr(未圖示)的位置、或者位于與該下表面相同高度(一定量Tr=0)的位置。
在第二凸緣部43b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多個爪部43c的前端部從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此時,爪部43c的前端部的突出量設定得比載帶80的厚度小。該突出量相當于第二凸緣部43b的下端部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的距離(規(guī)定量L1)和處于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的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的前端部與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的距離(上述的一定量Tr)之間的差量(L1-Tr)。
通過這樣的結構,在載帶80的端部比按壓部件41的與載帶80接觸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且載帶80介于卡合部件43與軌道22之間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了與上述的規(guī)定量L1對應的量。
具體而言,在處于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的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的前端部處于與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相同的高度的情況下(一定量Tr=0),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規(guī)定量L1。由此,卡合部件43限制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移動。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爪部43c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狀態(tài)下和被進給移動的載帶80接觸的插入部Ni側的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43d??ê喜考?3的傾斜面43d以與該傾斜面43d正交的法線朝向下方(軌道22方向)的方式形成。
根據這樣的結構,在載帶80向取出部Nt側進給移動而在與該載帶80接觸的接觸點處受到了搬運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該載荷的一部分被轉換成向上方的載荷。由此,卡合部件43克服第三螺旋彈簧67的彈性力而向上移動。即,在爪部43c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狀態(tài)下,卡合部件43成為限制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移動并且不限制載帶80向取出部Nt側移動的結構。
止動部件44是以重疊于搬運帶T1的上方而插入的補給帶T2為對象來確定該補給帶T2的端部的位置的部件。止動部件44形成為塊狀。在止動部件44的長度方向(載帶80的搬運方向,即圖5的左右方向)的中間部分形成有旋轉軸44a。止動部件44以能夠繞著旋轉軸44a的軸線旋轉的方式支撐于按壓部件41。
在止動部件44的取出部Nt側的下部形成有與介于止動部件44的取出部Nt側的下部和軌道22之間的搬運帶T1的上表面接觸的凸部44b。在止動部件44的取出部Nt側的上部與按壓部件41之間配置有第四彈簧68。止動部件44由第四彈簧68的彈性力向使凸部44b與軌道22接近的旋轉方向施力。
在凸部44b與軌道22之間使搬運帶T1進給移動時,止動部件44克服第四彈簧68的彈性力而旋轉。由此,止動部件44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接近搬運帶T1的上表面。此時,止動部件44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與搬運帶T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比補給帶T2的厚度小。
由此,止動部件44在插入部Ni側的端部處與補給帶T2的端部接觸,限制該補給帶T2的移動。此時,補給帶T2的端部與止動部件44接觸,由此被定位在搬運方向上的規(guī)定位置Ph1。而且,如圖4所示,上述的規(guī)定位置Ph1在載帶80的搬運方向上比第四帶齒卷盤34的旋轉中心靠取出部Nt側。
解除桿45是接受操作力而強制性地使卡合部件向上移動來解除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的卡合的解除部件。解除桿45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于殼體21。解除桿45由未圖示的扭簧的彈性力向使插入部Ni側的端部向上移動的旋轉方向施力。
解除桿45具有向隔著旋轉軸與接受操作力的操作部相反的一側延伸的腿部45a。腿部45a經由軸部件而連結于輔助部件42。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解除桿45經由輔助部件42而與卡合部件43間接連接。通過這樣的結構,在對解除桿45施加了向下方的操作力的情況下,解除桿45繞著旋轉軸的軸線旋轉。由此,腿部45a及與腿部45a連結的輔助部件42向上移動。
這樣的話,卡合部件43的第二凸緣部43b的下端部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一起向上移動。由此,解除桿45使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從載帶80的進給孔81b脫離。這樣,當向解除桿45施加操作力時,無論按壓部件41、卡合部件43、載帶80的狀態(tài)如何,都容許載帶80在搬運方向上移動。
(帶送出單元40的動作)
關于帶送出單元40的動作,參照圖5~圖11進行說明。在此,按壓部件41、輔助部件42及卡合部件43如上所述能夠沿上下方向相對移動,且一部分的動作相互聯動。具體而言,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被設定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即,在第二軸62的凸緣62a與按壓部件41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輔助部件42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
另外,卡合部件43相對于按壓部件41及輔助部件42被設定向下移動的末端位置。即,在第一凸緣部43a卡定于按壓部件41的突起部41b的狀態(tài)下,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此外,在第二凸緣部43b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下,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供料器20具備由包含上述的突起部41b及第一凸緣部43a的部件構成的聯動機構Mn。
在供料器20中未插入載帶80的初始狀態(tài)下,帶送出單元40的各部件處于圖5所示的位置關系。具體而言,按壓部件41及輔助部件42處于與軌道22的上表面接觸的位置、或者隔開了些許的間隙的位置。而且,卡合部件43處于第一凸緣部43a卡定于按壓部件41的突起部41b的位置。由此,卡合部件43的多個爪部43c的前端部比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靠上方。
接下來,當從插入部Ni插入第一載帶80(搬運帶T1)時,搬運帶T1的端部與在輔助部件42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形成的導入面接觸。當進一步壓入搬運帶T1時,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向上移動。若輔助部件42向上移動了規(guī)定量L1,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與卡合部件43的第二凸緣部43b接觸。上述的規(guī)定量L1相當于在供料器20的初始狀態(tài)下卡合部件43的第二凸緣部43b的下端部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
并且,如圖6所示,帶送出單元40的第二凸緣部43b使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向上方相對移動了規(guī)定量L1之后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此時,卡合部件43的多個爪部43c的前端部從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了與上述的規(guī)定量L1對應的量。
爪部43c的前端部的突出量設定得比搬運帶T1的厚度小,在本實施方式中,為搬運帶T1的厚度的1/4左右。當搬運帶T1被進一步壓入時,輔助部件42向上移動至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從軌道22的上表面分離了搬運帶T1的厚度量的位置。由此,搬運帶T1成為由輔助部件42按壓于軌道22的狀態(tài)。
當搬運帶T1被進一步壓入時,搬運帶T1的端部與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接觸。當搬運帶T1進一步沿搬運方向進給移動時,卡合部件43在傾斜面43d處從搬運帶T1接受載荷,克服第三螺旋彈簧67的彈性力而向上移動。并且,卡合部件43的各自的爪部43c從上方卡合于搬運帶T1的進給孔81b。
當從該狀態(tài)開始壓入搬運帶T1時,如圖7所示,卡合部件43通過來自進給孔81b的載荷和第三螺旋彈簧67的彈性力而反復上下移動。接下來,當搬運帶T1的端部移動至規(guī)定位置Ph1時,如圖8所示,第四帶齒卷盤34從下方卡合于搬運帶T1的進給孔81b。由此,搬運帶T1成為通過第四帶齒卷盤34的旋轉驅動能夠在搬運方向上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
當第四帶齒卷盤34進行旋轉驅動時,搬運帶T1進給移動而被送入到按壓部件41與軌道22之間。這樣的話,按壓部件41相對于軌道22向上移動。當按壓部件41向上移動預定量時,按壓部件41的突起部41b與卡合部件43的第一凸緣部43a接觸。上述的“預定量”在本實施方式中相當于從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爪部43c的突出量。
當通過搬運帶T1的進給移動而按壓部件41進一步向上移動時,如圖9所示,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由此,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從搬運帶T1的進給孔81b脫離。而且,按壓部件41在從初始位置Pv1向上移動后的按壓位置Pv2(按壓部件41的下表面從軌道22的上表面分離了搬運帶T1的厚度量的位置)處將搬運帶T1按壓于軌道22。
這樣,如圖9所示,在按壓部件41將搬運帶T1按壓于軌道22的情況下,帶送出單元40的聯動機構Mn使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由此,聯動機構Mn使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從搬運帶T1的進給孔81b脫離而容許搬運帶T1在搬運方向上移動。
搬運帶T1通過位于帶送出單元40的下方的第三帶齒卷盤33及第四帶齒卷盤34的旋轉驅動,沿著軌道22被朝向取出部Nt側送出。當搬運帶T1進給移動至供料器20的前部側時,搬運帶T1的進給孔81b與第一帶齒卷盤31及第二帶齒卷盤32卡合。并且,供料器20控制各帶齒卷盤31~34的旋轉驅動,以在取出部Nt能夠取出元件的方式供給元件。
在此,搬運帶T1在按壓部件41與軌道22之間進給移動時,如圖9所示,搬運帶T1與止動部件44的凸部44b接觸。由此,止動部件44克服第四彈簧68的彈性力而旋轉。這樣的話,止動部件44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成為接近搬運帶T1的上表面的狀態(tài)。此時,止動部件44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與搬運帶T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比補給帶T2的厚度小。
接下來,當從插入部Ni插入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時,按壓部件41、輔助部件42及卡合部件43與插入了搬運帶T1的情況同樣地動作,成為圖10所示的位置關系。當補給帶T2的端部與止動部件44接觸時,補給帶T2被定位在搬運方向上的規(guī)定位置Ph1。補給帶T2由止動部件44限制向取出部Nt側移動,以重疊于搬運帶T1的上方的狀態(tài)等待進給移動。
如上所述,在補給帶T2的端部比按壓部件41的與搬運帶T1接觸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且補給帶T2介于卡合部件43與軌道22之間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與補給帶T2的進給孔81b卡合而限制該補給帶T2向插入部Ni側移動。換言之,在輔助部件42比按壓部件41高出載帶80的厚度量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限制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移動。
然后,當搬運帶T1的末端通過帶送出單元40的規(guī)定位置Ph1時,補給帶T2由輔助部件42按壓于軌道22的上表面。此時,輔助部件42向下移動至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從軌道22的上表面分離了補給帶T2的厚度量的位置。此時,在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一起向下移動的中途,第一凸緣部43a卡定于按壓部件41的突起部41b。
由此,帶送出單元40的各部件成為圖9所示的位置關系。具體而言,卡合部件43的多個爪部43c的前端部比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靠上方。即,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隨著向下移動而從補給帶T2的進給孔81b脫離。由此,補給帶T2被容許在搬運方向上進給移動。
另外,當補給帶T2向下移動至與軌道22的上表面接觸的位置時,補給帶T2的進給孔81b成為能夠與第四帶齒卷盤34卡合的狀態(tài)。此外,補給帶T2的端部比止動部件44的插入部Ni側的端部靠下方,向取出部Nt側的移動的限制被解除。由此,補給帶T2通過第四帶齒卷盤34的旋轉驅動,以追隨搬運帶T1的末端的方式開始進給移動。
在此,在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狀態(tài)下(參照圖10),向解除桿45施加操作力。解除桿45通過操作力而克服扭簧的彈性力,繞著旋轉軸的軸線旋轉。由此,如圖11所示,解除桿45使與腿部45a連結的輔助部件42向上移動。
這樣的話,處于第二凸緣部43b與輔助部件42的上表面接觸的狀態(tài)的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一起向上移動。由此,卡合部件43的爪部43c從補給帶T2的進給孔81b脫離。補給帶T2被解除由卡合部件43產生的向插入部Ni側移動的限制。由此,操作者在向解除桿45施加了操作力的狀態(tài)下,能夠將補給帶T2向插入部Ni側拉拽。
(實施方式的結構的效果)
本實施方式的供料器20使與沿著載帶80的搬運方向以固定的間隔形成的進給孔81b卡合的帶齒卷盤31~34旋轉驅動,從而使從插入部Ni插入的載帶80向沿著軌道22的搬運方向進給移動。供料器20具備:按壓部件41,設置成能夠沿著與搬運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移動,在從初始位置Pv1向上移動后的位置(按壓位置Pv2)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卡合部件43,在比按壓部件41的與載帶80接觸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能夠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及聯動機構Mn,使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相聯動地向上移動。在載帶80的端部比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且載帶80介于卡合部件43與軌道22之間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與該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來限制該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移動。在按壓部件41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情況下,聯動機構Mn使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相聯動地向上移動,由此使卡合部件43從該載帶80的進給孔81b脫離而容許該載帶80在搬運方向上移動。
根據這樣的結構,供料器20通過使卡合部件43與插入至規(guī)定位置Ph1的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防止該載帶80脫落(參照圖8及圖10)。由此,例如即使向在供料器20中處于等待進給移動的狀態(tài)的補給帶T2施加了拉拽方向的載荷,也能可靠地保持補給帶T2。
另外,在按壓部件41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情況下,供料器20使卡合部件43從該載帶80的進給孔81b脫離。由此,容許載帶80在搬運方向上移動。即,如圖9及圖10所示,在帶送出單元40中,成為卡合部件43不與將按壓部件41按壓于軌道22的搬運帶T1卡合的結構。由此,卡合部件43的動作不會妨礙搬運帶T1的進給移動。
另外,供料器20還具備輔助部件42,該輔助部件42設置成能夠沿上下方向移動,在按壓部件41的比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ê喜考?3以在輔助部件42與載帶80接觸的搬運方向的范圍(圖9所示的接觸范圍Rc)內能夠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方式設于輔助部件42。
根據這樣的結構,卡合部件43在輔助部件42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接觸范圍Rc內與載帶80卡合。由此,防止載帶80浮起,卡合部件43可靠地卡合于載帶80的進給孔81b。由此,限制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移動,可靠地防止載帶80脫落。
另外,在按壓部件41將第一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情況下,輔助部件42將重疊于第一載帶80(搬運帶T1)的上方而從插入部Ni插入的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按壓于軌道22側。在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的端部比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且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介于卡合部件43與軌道22之間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使卡合部件43僅與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的進給孔81b卡合而限制第二載帶80(補給帶T2)向插入部Ni側移動。
根據這樣的結構,在作為無拼接供料器的供料器20中,處于上下重疊的狀態(tài)的兩條載帶80中,僅防止上側的補給帶T2脫落。此時,下側的搬運帶T1未處于與卡合部件43卡合的關系,因此處于被容許在搬運方向上移動的狀態(tài)。由此,卡合部件43的動作不會妨礙搬運帶T1的進給移動。
另外,卡合部件43與輔助部件42相對于按壓部件41向上方相對移動了規(guī)定量L1之后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了與規(guī)定量L1對應的量。
根據這樣的結構,卡合部件43從輔助部件42的下表面突出的量根據規(guī)定量L1來設定。由此,在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卡合的情況下,調整向進給孔81b插入的卡合部件43的卡合量。由此,供料器20能確保對載帶80向插入部Ni側的移動進行限制所需的卡合量。而且,能防止卡合部件43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過度地卡合,抑制對載帶80的進給移動等動作的影響。
另外,卡合部件43在與載帶80的進給孔81b卡合的狀態(tài)下和被進給移動的該載帶80接觸的插入部Ni側的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傾斜的傾斜面43d。
根據這樣的結構,卡合部件43在載帶80向取出部Nt側進給移動而與該載帶80接觸的接觸點處受到了搬運方向的載荷的情況下,將該載荷的一部分轉換成向上方的載荷。由此,克服對卡合部件43向下方施力的彈性力而卡合部件43向上移動。由此,即使在載帶80向取出部Nt側進給移動的情況下,卡合部件43也容許該進給移動。因此,不會妨礙使輔助用的載帶80進給移動至規(guī)定位置Ph1的情況。
另外,供料器20還具備解除部件,該解除部件與卡合部件43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受到操作力而強制性地使卡合部件43向上移動。解除部件(解除桿45)在被施加了操作力的情況下,使卡合部件43從載帶80的進給孔81b脫離而容許該載帶80在搬運方向上移動。
根據這樣的結構,當向解除桿45施加操作力時,無論按壓部件41、卡合部件43、載帶80的狀態(tài)如何,卡合部件43與進給孔81b的卡合狀態(tài)都被解除。由此,例如,在被插入至規(guī)定位置Ph1而保持的補給帶T2需要替換等的情況下,能夠取消該補給帶T2的防脫。
<實施方式的變形形態(tài)>
在實施方式中,聯動機構Mn由按壓部件41的突起部41b及卡合部件43的第一凸緣部43a構成。相對于此,聯動機構Mn只要是使卡合部件43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聯動地向上移動的結構即可,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態(tài)。而且,聯動機構Mn可以具有介于按壓部件41與卡合部件43之間的連結部件,通過該連結部件使卡合部件43聯動。
供料器20具備將補給帶T2按壓于軌道22的輔助部件42。該結構以供料器20為無拼接供料器且在比按壓部件41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保持補給帶T2為目的。相對于此,即使在供料器20不具備輔助部件42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與按壓部件41的向上移動相聯動的卡合部件43來防止載帶80脫落。
另外,輔助部件42也可以設于無拼接供料器以外的供料器。在這樣的形態(tài)下,輔助部件42例如為了在換產調整等中防止插入到供料器20的載帶80脫落而設置。由此,供料器20在電源被接通而載帶80被進給移動之前的期間,能可靠地保持僅插入有端部的狀態(tài)的載帶80。這樣的形態(tài)如本實施方式那樣在對于安設于元件供給裝置3的插槽3a處的供料器20插入根據生產的基板產品而從帶盤保持部4適當選擇的載帶80來進行換產調整的元件安裝機1的情況下特別有用。
另外,卡合部件43配置在位于供料器20的插入部Ni側的帶送出單元40。相對于此,供料器20只要是卡合部件43相對于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按壓部件41而位于插入部Ni側即可,可以采用在軌道22上的任意搬運方向位置配置卡合部件43的結構。
例如,在具有從第一帶齒卷盤31、第二帶齒卷盤32的上方將載帶80按壓于軌道22的部件的情況下,供料器20可以采用在該部件的插入部Ni側配置卡合部件43的結構。根據這樣的結構,起到與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例如,使帶齒卷盤反向旋轉而使載帶80后退至比按壓部件41的接觸部位41a靠插入部Ni側的位置的情況下,供料器20能夠防止該載帶80脫落。
另外,在實施方式中,供料器20具備以能夠旋轉的方式支撐于殼體21的解除桿45作為強制性地使卡合部件43向上移動的解除部件。解除桿45經由輔助部件42而與卡合部件43間接連接。該結構解除輔助部件42對載帶80的加壓,并與輔助部件42的向上移動聯動地解除由卡合部件43產生的防止載帶80脫落的限制。
相對于此,解除桿45可以采用與卡合部件43直接連接的結構。例如,通過連結部件將解除桿45的腿部45a與卡合部件43連結。由此,解除桿45的動作向卡合部件43直接傳遞。由此,在向解除桿45施加了操作力的情況下,能夠使卡合部件43立即向上移動。
附圖標記說明
1:元件安裝機
2:基板搬運裝置、3:元件供給裝置、3a:插槽
4:帶盤保持部、5:元件移載裝置、6:控制裝置
11:頭驅動裝置、12:安裝頭
20:供料器
21:殼體、22:軌道、22a:窗部
31:第一帶齒卷盤、32:第二帶齒卷盤
33:第三帶齒卷盤、34:第四帶齒卷盤
40:帶送出單元
41:按壓部件、41a:接觸部位、41b:突起部
42:輔助部件、42a:滑動槽
43:卡合部件
43a:第一凸緣部、43b:第二凸緣部
43c:爪部、43d:傾斜面
44:止動部件
44a:旋轉軸、44b:凸部
45:解除桿(解除部件)
50:帶剝離單元
61:第一軸、61a:凸緣
62:第二軸、62a:凸緣
65:第一螺旋彈簧、66:第二螺旋彈簧
67:第三螺旋彈簧、68:第四彈簧
71:第一帶盤、72:第二帶盤
80:載帶
81:底帶、81a:元件收納部、81b:進給孔
82:上封帶
Bd:基板、Nt:取出部、Ni:插入部、Mn:聯動機構
T1:搬運帶(第一載帶)
T2:補給帶(第二載帶)
Pv1:初始位置、Pv2:按壓位置、Ph1:規(guī)定位置
Rc:(輔助部件與帶的)接觸范圍、L1:規(guī)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