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包括至少一個接線鼻,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連接頭,中間連接頭總有一端與接線鼻連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與所述接線鼻連接,所述中間連接頭具有正絲段和反絲段,所述接線鼻具有無螺紋管段和螺紋段,接線鼻的螺紋段與中間連接頭的正絲段或者反絲段向匹配。本發(fā)明連接處的接觸面增大,機械可靠性好,連接拆除方便,操作工序簡化,能有效減少故障。
【專利說明】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
【背景技術】
[0002]長期以來,高電壓大電流的電氣設備連接一直是電力系統(tǒng)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電力負荷過大時,連接點較常出現因接觸電阻過大而發(fā)熱燒壞設備引起火災的問題,造成重大安全隱患。目前,電力系統(tǒng)使用的接線鼻的結構如圖14所示,使用時先將連接線插入接線管內,用壓接鉗壓牢,再將連接孔套在接線柱上,用螺絲并緊。這種結構的接線鼻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連接處的接觸面積小、機械穩(wěn)定性差、施工工藝不簡便。上述三個問題中任一個問題都可能導致另外兩個問題的產生。該問題多年來不乏研究和探索者,但是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接觸面積大,機械穩(wěn)定性好,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
[0004]本發(fā)明提供的這種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包括至少一個接線鼻,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連接頭,中間連接頭總有一端與接線鼻連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與所述接線鼻連接,所述中間連接頭具有正絲段和反絲段,所述接線鼻具有無螺紋管段和螺紋段,接線鼻的螺紋段與中間連接頭的正絲段或者反絲段相匹配。
[0005]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先方式所述接線鼻具有輔助扳手位,中間連接頭上具有主扳手位。有并帽與所述接線鼻或者中間連接頭相匹配。所述中間連接頭為一內螺紋管,其外表呈六棱柱狀或者中間部分呈六棱柱,六棱柱部分用作主扳手位。
[0006]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先方式所述中間連接頭有如下幾種:所述中間連接頭一段為內螺紋管,一段為外絲螺桿,主扳手位在內螺紋管和外絲螺桿之間。所述中間連接頭的正絲段和反絲段均為外絲螺桿,主扳手位在正絲段和反絲段之間。
[0007]為了進一步使導線或設備之間穩(wěn)固連接,在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處或者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處裝有一個防轉墊圈,該防轉墊圈包括被壓墊圈和兩防轉卡,所述兩防轉卡之間成平角且位于被壓墊圈外周,與被壓墊圈形成整體,兩防轉卡能沿各自底邊彎折,防轉卡的底邊到被壓墊圈中心的距離小于扳手位外接圓或者并帽外接圓的半徑,用于防止接線鼻相對中間連接頭轉動。所述防轉墊圈安裝在所述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與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之間,用于防轉墊圈的兩防轉卡能分別彎折在接線鼻上的輔助扳手位及中間連接頭上的主扳手位上。所述防轉墊圈也可以安裝在所述中間連接頭上的主扳手位與并帽之間,用于防轉墊圈兩防轉卡能分別彎折在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及并帽上。
[0008]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連接處的接觸面增大;
2.節(jié)省了過渡連接的設備線夾,減少了故障點; 3.連接的機械可靠性好,有效減少電動力對連接的影響;
4.連接拆除方便,操作工序簡化。
[0009]5、適用于各種大電流的導線或者設備之間的連接,可用于非張力導線的連接、導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可用于電氣設備之間的連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fā)明部件接線鼻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接線鼻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發(fā)明部件中間連接頭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中間連接頭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0014]圖5是中間連接頭的第三種結構示意圖。
[0015]圖6是中間連接頭的第四種結構示意圖。
[0016]圖7是本發(fā)明部件防轉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9是圖8的安裝圖。
[0019]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一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0]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二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12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二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2]圖13是本發(fā)明實施方式三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4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從圖1可以看出本發(fā)明部件接線鼻I的一種結構,接線鼻I包括無螺紋管段11和螺紋段12,無螺紋管段11主要用于連接導線,導線插入該管段中然后采用壓接,使導線與接線鼻有最大面積的接觸。螺紋段12采用的是外絲螺紋桿,也可以采用內螺紋管,如圖2所示。螺紋段12上面有輔助扳手位13。螺紋段12主要用于與中間連接頭2連接。
[0025]從圖3可以看出本發(fā)明部件中間連接頭2的一種結構,中間連接頭2具有正絲段21、反絲段22、主扳手位23。中間連接頭2采用內螺紋管,外表面呈六棱柱狀,全長用作主扳手位23,使用非常方便。也可以中間采用六棱柱狀,兩邊為圓柱狀,中間用于主扳手位23,如圖4所示。中間連接頭2還可以采用一段內螺紋管、一段外絲螺桿,內螺紋管與外絲螺桿之間為扳手位,如圖5所示。也可以兩段都用外絲螺桿,中間為扳手位,如圖6所示。
[0026]從圖7可以看出本發(fā)明部件防轉墊圈4,該防轉墊圈包括被壓墊圈41和兩防轉卡42,兩防轉卡之間成平角且位于被壓墊圈外周,與被壓墊圈形成整體,兩防轉卡能沿各自底邊彎折,防轉卡底邊到被壓墊圈中心的距離小于扳手位或者并帽外接圓的半徑,使用時將兩防轉卡分別向兩邊的并帽或者扳手位彎折,限制并帽或者扳手位的轉動,防止接線鼻相對中間連接頭轉動。
[0027]實施方式一:從圖8和圖9可以看出本實施方式具有接線鼻I和中間連接頭2,有防轉墊圈4。接線鼻I的螺紋段12采用外絲螺桿,在螺紋段12和無螺紋管段之間有輔助扳手位13,中間連接頭2采用一內螺紋管,該內螺紋管外表呈六棱柱狀,全長用作主扳手位23。防轉墊圈4穿入接線鼻I的外絲螺桿上,當該外絲螺桿與中間連接頭連接緊后,將防轉墊圈的兩個防轉卡41 一個向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13彎折,貼向輔助扳手位的一方平面,另一個防轉卡向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彎折,貼向輔助扳手位的一方平面,防轉卡的彎折底邊到被壓墊圈的中心距離小于連接頭輔助扳手位的外接圓半徑,相應的防轉卡也小于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的外接圓半徑,防轉卡彎折后使接線鼻I與中間連接頭2之間無法相對轉動。在沒有并帽的情況下,防轉墊圈放在主、輔助扳手位之間;有并帽的情況下,防轉墊圈放在并帽與中間連接頭之間。
[0028]對于實施方式一,在接線鼻結構不變的情況下,中間連接頭仍為內螺紋管,但主扳手位在中間,兩邊是圓柱狀,如圖9所示,此時可以在接線鼻的外絲螺桿上加一并帽3,將接線鼻與中間連接頭連接緊后,將并帽與中間連接頭并緊,使接線鼻與中間連接頭之間不能發(fā)生相對轉動。
[0029]本實施方式可以用于多種工況的導電連接:
例如可用于非張力導線的連接,這種情況應采用兩個接線鼻,連接操作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一根導線插入一個接線鼻的無螺紋管段內,采用壓接連接固定;另一根導線插入另一個接線鼻的無螺紋管段內,采用壓接連接固定,然后將防轉墊圈及并帽上到接線鼻I上,用接線鼻I與中間連接頭2螺紋連接,用接線鼻螺桿上的并帽23并緊,壓下防轉墊圈的防轉卡,完成兩導線之間的連接。另一種方式可以先將兩接線鼻與中間連接頭連接,然后將導線插入接線端壓緊,完成兩導線之間的連接。拆除時松開并帽,啟開防轉卡41,通過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13轉動接線鼻1,連接線端子可以同時退出連接,完成拆除工作。
[0030]又例如可用于導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這種情況下電氣設備的接線柱均應帶有外螺紋,導線插入接線鼻的無螺紋管內牢固壓接,中間連接頭2 —端與接線鼻I連接另一端與電氣設備接線柱連接,完成導線與電氣設備的連接,拆除的方式同上,松開并帽和防轉墊圈的防轉卡,再轉動中間連接頭,設備與導線之間退出連接。
[0031]再如可用于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電連接。這種情況下要使用兩個接線鼻I和兩個中間連接頭2。兩設備均應具有螺紋接線柱,用導線將兩個接線鼻I進行連接,兩中間連接頭2分別一端與接線鼻連接一端與設備連接,完成兩設備之間的電連接。拆除兩設備之間的連接時,也是松開并帽3和防轉卡41,再轉動中間連接頭2,完成拆除工作。
實施方式二:圖11反映了實施方式二的結構,該實施方式與實施方式一相比也具有接線鼻和中間連接頭,不同的是接線鼻I和中間連接頭2的結構不同,本實施方式的接線鼻I仍包括無螺紋管段和螺紋段,螺紋段采用的是內螺紋管,內螺紋管的外壁為六棱柱,全長作為扳手位。中間連接頭2的正絲段和反絲段均為外絲螺桿,扳手位在正絲段和反絲段之間。防轉墊圈4兩個,分別上到中間連接頭2的正絲段和反絲段,接線鼻I與中間連接頭2連接緊后,將防轉墊圈4上的防轉卡41彎折,接線鼻I與中間連接頭2之間無法相對轉動,穩(wěn)固的連接,有效防止了電連接不穩(wěn)固帶來的火災隱患。在沒有并帽的情況下,防轉墊圈放在主、輔助扳手位之間;有并帽的情況下,防轉墊圈放在并帽與中間連接頭之間。
[0032]對于實施方式二,在中間連接頭2結構不變的情況下,接線鼻I的螺紋段是內螺紋管,該內螺紋管與無螺紋管之間是輔助扳手位,兩邊呈圓柱狀,中間連接頭與實施方式二相同,如圖12所示,此時可以在中間連接頭的外絲螺桿上加并帽3,將接線鼻I與中間連接頭2連接緊后,將并帽3并緊,實現穩(wěn)固連接。
[0033]實施方式三:圖13反映了實施方式三的結構,該實施方式與上述兩實施方式相比也具有接線鼻I和中間連接頭2,但中間連接頭2的結構不同,本實施方式的中間連接頭2采用一段內螺紋管,一段外絲螺桿,接線鼻I的螺紋段應于中間連接頭的兩螺紋段相匹配。在需要兩個接線鼻的情況下,一個接線鼻的螺紋段為外絲螺桿,另一個接線鼻的螺紋段為內螺紋管,防轉墊圈4與并帽3的使用同上。
[0034]總之本發(fā)明連接組合件中接線鼻和中間連接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匹配,無論哪種組合,本發(fā)明都具有連接穩(wěn)固,機械性能好,連接接觸面積大,適應大電流導線或設備的連接,能有效避免因電連接的問題引起的火災。本發(fā)明在試用過程中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權利要求】
1.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包括至少一個接線鼻(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中間連接頭(2),中間連接頭(2)總有一端與接線鼻(1)連接,另一端用于外接或者與所述接線鼻連接,所述中間連接頭具有正絲段(21)和反絲段(22),所述接線鼻具有無螺紋管段(11)和螺紋段(12),接線鼻的螺紋段(12)與中間連接頭(2)的正絲段或者反絲段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線鼻具有輔助扳手位(13),中間連接頭上具有主扳手位(2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有并帽(3)與所述接線鼻或者中間連接頭相匹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連接頭為一內螺紋管,其外表呈六棱柱狀或者中間部分呈六棱柱,六棱柱部分用作主扳手位(2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連接頭一段為內螺紋管,一段為外絲螺桿,主扳手位(23)在內螺紋管和外絲螺桿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連接頭的正絲段和反絲段均為外絲螺桿,主扳手位(23)在正絲段(21)和反絲段(22)之間。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接線鼻(1)的輔助扳手位(13)處或者中間連接頭(2)的主扳手位處(23)裝有一個防轉墊圈(4),該防轉墊圈包括被壓墊圈(41)和兩防轉卡(42),所述兩防轉卡之間成平角且位于被壓墊圈(41)外周,與被壓墊圈形成整體,兩防轉卡(42)能沿各自底邊彎折,防轉卡(42)的底邊到被壓墊圈(41)中心的距離小于扳手位外接圓或者并帽外接圓的半徑,用于防止接線鼻(1)相對中間連接頭(2)轉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墊圈安裝在所述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13)與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23)之間,用于防轉墊圈的兩防轉卡能分別彎折在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13)及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用于大電流電氣設備或導線連接的組合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墊圈安裝在所述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13)與并帽(3)之間或者在所述中間連接頭上的主扳手位(23)與并帽(3)之間,用于防轉墊圈(4)的兩防轉卡能分別彎折在接線鼻的輔助扳手位及并帽上,或者兩防轉卡能分別彎折在中間連接頭的主扳手位及并帽上。
【文檔編號】H01R24/00GK104300324SQ201410535187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0月11日
【發(fā)明者】鄧曉廉, 劉軍志, 陳芳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 國網湖南省電力公司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