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光按鍵結構及發(fā)光鍵盤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fā)光按鍵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安裝有緩沖件以減 少噪音的按鍵結構。
背景技術:
現(xiàn)代生活中,有著各式各樣的電子產(chǎn)品為人所用,而人類通過各式各樣 的介面與電子產(chǎn)品進行溝通,諸如按鍵。鼠標、觸控板、手寫板等等,而隨 著感測技術以及人工智慧技術的發(fā)展,人眼視線的移動也可為控制與輸入方 式的一種。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按鍵仍是最普遍的人機對話模式,除了電 腦鍵盤之外,辦公室里的影印機、洗衣機、微波爐、手機等的操作方式大多 都是通過按鍵進行。現(xiàn)今,電腦的輸入方式以敲擊鍵盤輔以控制鼠標或觸控 4反為主軸。
一般來說,為求應用于電腦或移動電話等的鍵盤更具有多樣化,發(fā)光鍵 盤已成為 一種流行的趨勢。
請參閱圖1,現(xiàn)有的發(fā)光鍵盤結構l主要具有一底板ll、 一薄膜電路板
組件12、 一彈性元件13、 一鍵帽14、 一光源15以及一支撐板16。支撐板 16是設置于底板11與薄膜電路板組件12之間,而光源15是設置于薄膜電 路板組件12之上。光源15所發(fā)出的光線可4吏4定帽14產(chǎn)生發(fā)光效果。
然而,如圖l所示,由于光源15是設置于薄膜電路板組件12之上,因 此在鍵帽14之上會產(chǎn)生發(fā)光不均勻的現(xiàn)象,而使鍵帽14的發(fā)光效果大打折 扣,換句話說,在鍵帽14上所能看到的發(fā)光效果不但不均勻,而且鍵帽14 的發(fā)光區(qū)域也僅局限于一小面積上,因而會讓使用者的視覺感受大打折扣。
是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改良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發(fā)光效
果不但均勻,且也可維持厚度薄的優(yōu)點。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發(fā)光按鍵結構,其可以有效減少軟 性印刷電路板的使用,以達到減低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為提供一種發(fā)光按一睫結構,其將光源與導光板置 于同一水平高度,以達到鍵盤厚度不增加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發(fā)光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組件,
包括 一鍵帽; 一電路板,位于鍵帽下方; 一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下方且具 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下且與該電路板相連接并容置 于該容置空間,使得該光源與該導光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又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更提供一種發(fā)光鍵盤結構,包括一按鍵組 件,包括多個鍵帽; 一電路板,位于鍵帽下方; 一導光板設置于該電路板 下方且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下,且與該電路板相 連接并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使得該光源與該導光板位于同 一水平位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在導光板上開設有容置發(fā)光體的容置空間,故 在光源與導光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情況下可達成^t盤厚度不會增加的優(yōu) 點;又由于光源能直接點焊在電路板上而直接以電壓驅動,故可減少電路板 的使用而降低成本,為此技術領域中極具竟爭力的產(chǎn)品。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目的和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與認同,茲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如后。
圖1為現(xiàn)有發(fā)光鍵盤結構的側視圖2為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的立體分解圖3為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的側視圖;以及
圖4為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的側視圖,其顯示另一實施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發(fā)光按鍵結構
4-發(fā)光按鍵結構
20- 按鍵組件
21- 導光板
22- 光源 40-按鍵組件
541- 導光板
42- 光源 2004建帽
201- 底板
202- 剪刀式結構 202a-第一支架 202b-第二支架
203- 薄膜電路板
204- 彈性體 210-容置空間 40(M定帽
401- 底板
402- 剪刀式結構
403- 薄膜電路板 410-容置空間 2010-穿孔 2030-電路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參照隨附的附圖來描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目的所^使用的技術手 段與功效,而以下附圖所列舉的實施例僅為輔助說明,以利貴審查委員了解, 但本案的技術手段并不限于所列舉附圖。
請參見圖2及圖3,其分別為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及 側視圖(其中為便于示意,圖3省略彈性體)。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2 包括一按4建組件20、 一導光板21,以及一光源22。按鍵組件20包括一鍵帽 200;設置于鍵帽200下方且具有若干穿孔2010的底板201;設置于該鍵帽 200與該底板201之間且分別與該4定帽200與該底板201相連接的一剪刀式 結構202,該剪刀式結構202由一第一支架202a與一第二支架202b樞接而 成,因而鍵帽200可由此相對于底板201做上下運動;該底板201上更設有 一薄膜電路板203,該薄膜電路板203上設有電路開關2030;為便于電路開 關2030的切換,該薄膜電路板203與該鍵帽200之間更設有一彈性體204,該彈性體204置于該電路開關2030上且穿過該剪刀式結構202;該底板201 下方設置有導光板21,導光板21具有若干容置空間210;而該薄膜電路板 203上設置有若干光源22 (例如LED ),該等光源22經(jīng)由該等穿孔2010容 置于對應的容置空間210;如此,光源22與該導光板21便能位于同一水平 位置,進而使得鍵盤整體厚度不會因為增設了光源22而增加。
再請參考圖4,該圖為本實用新型發(fā)光按鍵結構的側視圖,其顯示另一 實施例(為便于示意,省略彈性體)。在圖4中,發(fā)光按鍵結構4包括一按 鍵組件40、 一導光板41,以及一光源42。按鍵組件40包括一鍵帽400;設 置于鍵帽400下方的底板401;設置于鍵帽400與底板401之間且分別與該 鍵帽400與該底板401相連接的一剪刀式結構402;該底板401下方設有一 薄膜電路板403;該薄膜電路板403下方設置有導光板41,導光板41具有 若干容置空間410;而該薄膜電路板403上設置有若干光源42,該等光源42 容置于對應的容置空間410;如此,光源42與該導光板41便能位于同一水 平位置,進而使得鍵盤整體厚度不會因為增設了光源42而增加。
在本實用新型中,該光源較佳的是以點焊或銀膠與該電路板連接,且該 光源較佳為一發(fā)光二極管(LED)。
如此,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按鍵結構在導光板上開設有容置發(fā)光體的容置 空間,故在光源與導光板位于同 一水平位置的情況下可達成鍵盤厚度不會增 加的優(yōu)點;又,由于光源能直接點焊在電路板上而直接以電壓驅動,故可減 少電路板的使用而降低成本,為此技術領域中極具竟爭力的產(chǎn)品。
權利要求1. 一種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包含按鍵組件;導光板以及光源,該按鍵組件包括一鍵帽;及電路板,位于鍵帽下方,該導光板設置于按鍵組件下方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下且與該電路板相連接并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使該光源與該導光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2.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掩睫組件更包括一底 板,該底板設置于該電路板下方且具有一穿孔;該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的下 方,且該光源通過該穿孔而容置于該容置空間。
3.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按鍵組件更包括一底 板,該底板設置于該一睫帽下方,該電路板與該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下方。
4.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掩睫結構,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底板,該底 板設置于該導光板的下方。
5.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以焊接方式與該 電路板連接。
6.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4^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以銀膠與該電路 板連接。
7.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是一發(fā)光二極管。
8. 如權利要求1的發(fā)光按鍵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路板是一薄膜電路板。
9. 一種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鍵組件;導光板以及光源, 該按鍵組件包括多個鍵帽;及電路板,位于鍵帽下方,該導光板設置于按 鍵組件下方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下,且與該電路板相 連接并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使該光源與該導光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10.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按鍵組件更包括一底 板,該底板設置于該電路板下方且具有一穿孔;該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的下 方,且該光源通過該穿孔而容置于該容置空間。
11.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按鍵組件更包括一底 板,該底板設置于該多個鍵帽下方,該電路板與該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下方。
12.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底板,該底 板設置于該導光板的上方。
13.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以焊接方式與該 電路板連接。
14.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以銀膠與該電路 板連接。
15.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光源是一發(fā)光二極管。
16. 如權利要求9的發(fā)光鍵盤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電路板是一薄膜電路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發(fā)光按鍵結構及發(fā)光鍵盤結構,該發(fā)光按鍵結構包括一按鍵組件,包括一鍵帽;一電路板,位于鍵帽下方;一導光板設置于該底板下方且具有一容置空間;以及一光源,設置于該電路板下且與該電路板相連接并容置于該容置空間,使得該光源與該導光板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文檔編號H01H13/02GK201266561SQ200820104908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劉家良, 蔡溫育, 蔡磊龍 申請人: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