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散熱器扣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散熱器扣合裝置,尤指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且有利于節(jié)約電腦內(nèi)部空間的散熱器扣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元件工作頻率的快速提升,其所產(chǎn)生的熱量也越來越大。為及時排出電子元件所產(chǎn)生的熱量,確保其正常運作,通常用一扣合體將一散熱器扣合在電子元件上來散熱。然而,僅僅采用單一扣合體常因扣持力量不足不能達到很好的扣持效果,從而影響散熱器與電子元件間的熱傳導。
臺灣專利第354661號揭示了一種采用具一對扣板構件1的扣合裝置來扣持散熱器的方案。請參看圖4,每一扣板構件1的一端樞接一操控件2??郯鍢嫾?具有位于其兩端的第一扣板11和第二扣板12。第一扣板11與扣板構件1的中段本體間形成一彈性部14,該彈性部14兩側的上、下兩板緣分別突伸一突耳141。操控件2具有一樞接座21并連設一把手部23。樞接座21兩側突板210分別穿設一具多數(shù)調(diào)整端面的調(diào)整孔22,以分別套設在彈性部14兩側并且將突耳141樞設于其中。當撥動操控件2時,借助于調(diào)整孔22各調(diào)整端面的聯(lián)動來調(diào)整扣板構件1的第一扣板11與第二扣板12的間距,從而卡扣或解扣電子元件上的散熱器。但是,這種扣合裝置的操作是以把手部的大幅轉(zhuǎn)動來達成的,這對于日趨變小的電腦內(nèi)部空間來說,顯然會造成空間上的浪費,影響其它電子元器件的排布。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且有利于節(jié)約電腦內(nèi)部空間的散熱器扣合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實用新型之散熱器扣合裝置包括一對扣合體和一操作體,其與一基座配合,可將一散熱器緊密貼合在一電子元件表面。該扣合體大致呈“M”形且具有一抵壓部及自抵壓部兩端向下延伸的臂部。每一臂部末端設有一扣鉤。操作體跨接在兩扣合體同側的臂部上端。操作體上端兩側分別設一按壓部,用于帶動臂部使扣鉤與基座相扣合。操作體下端兩側分別向外凸設一突耳,用于解除臂部的扣鉤與基座間的扣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散熱器扣合裝置具有結構簡單、便于操作且有利于節(jié)約電腦內(nèi)部空間的優(yōu)點。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扣合裝置與相關組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扣合裝置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散熱器扣合裝置與相關組件扣合后的立體組合圖。
圖4是現(xiàn)有散熱器扣合裝置之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散熱器扣合裝置包括一對扣合體20及一操作體40??酆涎b置與一基座80配合,可將一散熱器60緊密貼合在一電子元件90表面上。
該電子元件90放置在電路板100上?;?0是圍繞在電子元件90外圍的一方形框體,且用若干鎖固件(圖未示)固接在電路板100上。基座80的兩相對側邊兩端分別豎直向上凸設兩扣持片82,并且每一扣持片82上分別開設有一扣孔84。
散熱器60從一水平底座62垂直延伸出平行間隔排列的若干鰭片64。散熱器60的相對兩側上部以垂直于鰭片64的方向分別形成一肩部66。
再請參照圖2,扣合裝置的每一扣合體20均大致呈“M”形且具有一抵壓部22及自抵壓部22兩端分別向下延伸的臂部24。抵壓部22可抵壓在散熱器60的肩部66上。每一臂部24上端與抵壓部22相接的部份為一卡齒部26,卡齒部26上設有卡齒;每一臂部24的末端向內(nèi)形成一扣鉤28,以與基座80扣持片82上的扣孔84相扣接。
操作體40是由塑料材料一體成型的。操作體40可跨接在兩扣合體20同側的卡齒部26上,其具有連接在兩扣合體20間的主體部42。主體部42上端兩側具平行設置的兩按壓部44,其下端兩側分別向外設一突耳48。這些突耳48略突出于操作體40的主體部42。按壓部44及對應的突耳48間分別開設一卡槽46,該卡槽46配合卡齒部26可將扣合體20與操作體40扣接于一體。
組裝時,將每一扣合體20的一卡齒部26插入操作體40上對應的卡槽46中并利用卡齒將其卡牢。此時,按壓部44位于對應的扣合體20上方且緊抵在抵壓部22與卡齒部26的接合處,突耳48貼靠在卡齒部26下方的臂部24上且略向臂部24外側延伸,以利于扳動該突耳48使對應扣鉤28脫離相應扣孔84。
請參照圖1至圖3,使用時,先將散熱器60放置在電子元件90上,其肩部66的延伸方向與基座80上凸設有扣持片82的側邊相垂直。再將扣合裝置的扣合體20跨架在散熱器60上,扣合體20的抵壓部22置于散熱器60的肩部66上方。接著使扣合體20上未裝設操作體40一側的臂部24末端的扣鉤28鉤扣在對應的扣孔84中。然后向下按壓操作體40的按壓部44,帶動位于按壓部44下方的臂部24向下移動,直至這些臂部24末端的扣鉤28鉤扣在對應的扣孔84中即可將散熱器60緊密扣合在電子元件90表面上。
拆卸時,拇指按住操作體40的按壓部44并用食指向外稍扳動突耳48,使操作體40下方的扣鉤28脫離對應的扣孔84,從而方便地將散熱器60拆卸下來。在拆卸過程中,無需使操作體40的任何部份作大幅度轉(zhuǎn)動即可達到方便拆卸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散熱器扣合裝置,用來將一散熱器緊密貼合至一電子元件上,其包括一對扣合體和一操作體,每一扣合體具一抵壓部及自抵壓部兩端向下延伸的臂部,每一臂部末端設一扣鉤,其特征在于操作體跨接在兩扣合體同一側的臂部上端,其上端兩側分別設有一按壓部,其下端兩側分別向外凸設一突耳。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扣合體平行跨設在散熱器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操作體是一體成型的。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按壓部位于對應的扣合體上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兩扣合體同一側的該臂部上端分別設有帶卡齒的卡齒部。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操作體上設有兩平行卡槽。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卡齒部分別插入操作體上的對應卡槽中。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卡槽位于按壓部與突耳之間。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操作體是用塑料材料制成的。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器扣合裝置,其特征在于突耳貼靠在對應的臂部上并略向臂部外側延伸。
專利摘要一種散熱器扣合裝置,包括一對扣合體和一操作體。該扣合裝置與一基座配合,可將一散熱器緊密貼合在一電子元件表面。每一扣合體均大致呈“M”形且具有一抵壓部及自抵壓部兩端向下延伸的臂部。每一臂部末端設有一扣鉤。操作體跨接在兩扣合體同側的臂部上端;其上端兩側分別設一按壓部,用來帶動臂部使扣鉤與基座相扣合;其下端兩側分別向外凸設一突耳,用于解除臂部的扣鉤與基座間的扣合。
文檔編號H01L23/34GK2567774SQ02272119
公開日2003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7月27日
發(fā)明者曾兆坤, 顧建華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yè)(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