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密度光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非接觸的記錄和再現(xiàn)信息的存儲器,特別是一種高密度、大容量的光盤。
隨著信息記錄、容量要求的不斷提高,革新,傳統(tǒng)的光盤(見
圖1、2),如130mm的光盤,其單面約500MB的容量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為提高光盤的容量,人們提出了多種技術方案其一,利用一種波長為680nm的短波長激光,使光盤容量可達600MB以上,但該技術需提高讀寫設備的精度和光盤的工藝精度,成本高,影響推廣應用;其二如中國專利申請?zhí)?4105685.6、名稱為光盤和信息記錄/再現(xiàn)裝置(公開號CN1103500A)所公開的技術,將螺旋形的第一記錄成形為凹槽類形狀(見圖3);第二記錄道在相鄰的第一記錄之間形成,并成形為槽脊類形成;第一記錄道和第二記錄道以不同的調制方式或相同的調制方式記錄信息。由于將傳統(tǒng)光盤中的隔離帶制成第二記錄道,使記錄道密度加倍,光盤容量增加,但同時亦為槽脊道與凹槽道信號串擾付出代價,必須對讀寫格式作出改進,以避免因槽脊道與凹槽道之間的信號串擾而使或數據的記錄或再現(xiàn)產生錯誤。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這樣一種高密度光盤,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不僅能將記錄密度提高更多,而且能夠有效減少相鄰記錄道之間的串擾,提高信噪比。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高密度光盤,基本組成與傳統(tǒng)光盤相同,其中包括至少一螺旋形記錄槽道、以及該記錄槽道上記錄面載的信息,特別之處是記錄槽道上形成有第一記錄軌道和第二記錄軌道,兩記錄軌道的記錄面無間隔地互為鄰接且不相平行。
進一步地,本發(fā)明的高密度光盤的記錄槽道成形為“V”形槽狀,第一記錄軌道和第二記錄軌道分別位于槽兩側壁上,兩記錄面之間的夾角接近或等于90°。更進一步,本發(fā)明的高密度光盤至少有兩螺旋形記錄槽道,第一記錄槽道和第二記錄槽道,且第二記錄槽道在相鄰的第一記錄槽道之間形成。第一記錄槽道兩記錄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接近或等于90°;第二記錄槽道兩記錄 面之間的夾角為β,β接近或等于90°,但α≠β。
根據本發(fā)明的上述構造,其優(yōu)點是明顯的
1、本發(fā)明的記錄密度有很大的提高,容量增大。與同一尺寸的有隔離帶的傳統(tǒng)光盤相比,記錄面的面積最高增加1.4倍;即使與槽脊形式的無隔離帶光盤比也增加0.4倍以上,當然,前提是兩記錄面的夾角接近或等于90°,且讀寫裝置光路能作約90°的轉動變換,或使用兩個有不同入射角的讀寫裝置。
2、讀寫裝置在讀寫第一記錄面的信息時,相鄰記錄面對讀寫裝置發(fā)出的光線由于入射角不為0°,產生的反射光線大部分不能射入光電傳感器,大大降低了串擾;讀寫第二記錄面時亦然。
3、盡管同一記錄面的其它相鄰記錄面部分有可能對讀寫裝置發(fā)出的光線產生部分反射造成串擾,但由于“V”形槽狀使它們的反射位置相對于讀寫裝置是非聚焦的,這樣產生的串擾同樣得以減少。
4、增加了記錄軌道密度,因為相鄰記錄面的反射光不能進入傳感器造成干擾,而加上處于非聚焦距離,鄰道信號串擾很低,所以每記錄軌道的寬度可小于激光束的聚焦直徑,例如可選定記錄面的寬度為光束直徑的一半,這樣可使記錄容量提高1倍以上。
5、該技術同樣可用于雙層雙面光盤。該技術所配合使用的轉動式光電傳感器頭增加垂直光路位置時可對現(xiàn)有的光盤進行讀寫,兼容性強。
圖1是光盤的正視圖;圖2是圖1橫截面的示意圖;圖3槽脊類光盤的截面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圖;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截面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一參見圖4,本實施例光盤的基本組成與傳統(tǒng)光盤相同,由基底1、布置于基底1環(huán)面上的螺旋形記錄槽道L、記錄槽道L上的記錄膜以及在記錄膜上形成的信息凹坑組成。記錄槽道L的截面呈“V”形槽狀,“V”形槽的兩側壁分別作為第一記錄軌道l1和第二記錄軌道l2,本實施例中只有一螺旋形記錄槽道L,且記錄槽道L是緊密連接的,邊與邊之間沒有間隔,從而形成記錄軌道l1記錄面與l2記錄面無間隔地互為鄰接,不相平行而相交成120°角,即l1、l2與水平面的銳夾角為30°角。讀寫裝置在讀寫本實施例光盤的信息時,可以30°的傾角先讀寫第一記錄軌道l1的信息,再轉動到120°角讀寫第二記錄軌道l2的信息。這樣,第一記錄軌道l1記錄面與第二記錄軌道l2記錄面的信息凹坑不會相干擾,而記錄槽道L的記錄容量比槽脊類光盤的容量增加約18%。
實施例二參見圖5,本實施例的記錄槽道L與實施例一相近,即記錄槽道L成形為“V”形槽狀,第一記錄軌道l1和第二記錄軌道l2分別位于槽側壁上,第一記錄軌道l1記錄面與基底1水平面的銳夾角為45°,第二記錄軌道l2記錄面與基底1水平面的銳夾角也是45°,這樣,兩記錄面之間形成90°的夾角。讀寫裝置只要轉換90°的傾角便可轉換讀寫l1或l2的信息,且l1與l2上的信息凹坑不會互相干擾,而本實施例記錄面的容量較槽脊類光盤的容量增加約41%。雖然同一記錄軌道的記錄面l1(或l2)的相鄰位置也有可能反射讀寫裝置發(fā)出的光線,但由于讀寫裝置聚焦于一定的距離,只有正對讀寫裝置的l1記錄面位置才能有效反射光線取出信息,而相鄰位置的l1記錄面對于讀寫裝置是非聚焦的,起到近似隔離帶的作用。
實施例三參見圖6,為提高信號的質量進一步提高信噪比,本實施例有兩條螺旋形記錄槽道,即第一記錄槽道L1和第二記錄槽道L2、第二記錄槽道L2在相鄰第一記錄槽道L1之間形成,且兩記錄槽道L1、L2均為“V”形槽狀,這樣,從剖面上看,各“V”形槽無間隙地緊密鄰接。而第一記錄槽道L1的“V”形槽兩側壁分別是第一記錄軌道l11和第二記錄軌道l12;第二記錄槽道L2的“V”形槽兩側壁分別是第三記錄軌道l21和第四記錄軌道l22,共四個記錄面。本實施例中第一記錄軌道l11記錄面與第二記錄軌道l12記錄面的夾角α為86°,且l11記錄面與水平的銳夾角α1為45°,l12記錄面與水平面的銳夾角α2為49°;l21記錄面與l22記錄面的夾角β為94°,且l21記錄面與水平面的銳夾角β1為43°,l22記錄面與水平面的銳夾角β243°。這樣,l11記錄面與l21記錄面相差2°不相平行;L12記錄面與L22記錄面相差6°也不相平行。當讀寫裝置讀寫其中一記錄面如l12時,只有l(wèi)12記錄面將光線按原發(fā)射光路反射,即入射角為0°,而此時鄰接的l11、l21記錄面由于光線其入射角≠0°,即反射的光線不進入接收器,不會產生信號串擾;即使兩側鄰近的l22記錄面有可能產生部分反,射,但由于記錄面l22與l12不相平行,相差6°,l22反射光線亦不能進入讀寫裝置而被反射到其它方向,從而大大提高信噪比。本實施例記錄容量則與實施例二相同,即比槽脊類光盤增加約41%。當然,前提是讀寫裝置的光線入射角能作四種變換在讀寫四條軌道之一時的光線入射角為0°,以適應不同的記錄面。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密度光盤,基本組成與傳統(tǒng)光盤相同,其中包括至少一螺旋形記錄槽道、以及該記錄槽道上記錄面載的信息,其特征在于記錄槽道上形成有第一記錄軌道和第二記錄軌道,兩記錄軌道的記錄面無間隔地互為鄰接且不相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其特征是記錄槽道形成為“V”形槽狀,第一記錄軌道和第二記錄軌道分別位于槽的兩側壁上,兩記錄面之間的夾角接近或等于為9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盤,其特征是至少有兩螺旋形記錄槽道,即第一記錄槽道和第二記錄槽道,且第二記錄槽道在相鄰的第一記錄槽道之間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盤,其特征是第一記錄槽道面之間的夾角為α,α接近或等于90°;第二記錄槽道兩記錄面之間的夾角為β,β接近或等于90°,但α≠β。
全文摘要
一種基本組成與傳統(tǒng)光盤相同的高密度光盤,包括至少一螺旋形記錄槽道,以及該記錄槽道上記錄面載的信息,記錄槽道上形成有第一記錄軌道和第二記錄軌道,兩記錄軌道的記錄面無間隔地互為鄰接且不相平行。這一構造,大大提高了光盤的記錄容量,且能有效克服相鄰記錄面信號串擾的問題。
文檔編號G11B7/24GK1165373SQ9710888
公開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7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韓廣中 申請人:韓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