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尤其是涉及用于具有多個物鏡的光拾取器的驅動器,這樣,能夠對多個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進行記錄和/或復制。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數(shù)字通用盤(DVD)利用波長為650nm(或635nm)的光和利用數(shù)值孔徑為0.6(對于可記錄盤為0.65)的物鏡來進行記錄和/或復制。當DVD的直徑為120mm和磁道間距為0.74μm時,DVD的一面有4.7G或更高容量。
因此,DVD并不適于作為記錄高清晰度電影信息的記錄媒介。原因是需要單面有23G或更高的記錄容量,這樣,在該記錄媒介上能夠記錄135分鐘的HD電影信息。
為了滿足高密度記錄能力的需要,已經(jīng)開發(fā)了高密度光盤,即下一代DVD(下文稱為高清晰數(shù)字通用盤(HD-DVD)),并制定了標準,該下一代DVD利用波長比紅色光波長更短的光,即藍色光,并使用數(shù)值孔徑大于0.6的物鏡,且磁道更窄。
為了能足夠容忍光盤的傾斜,當由于高密度而使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增大時,光盤的厚度將減小??紤]到對于光盤等的傾斜的可容忍性,致密盤(CD)的1.2mm厚度減小至DVD的0.6mm的厚度,且HD-DVD的厚度還能進一步減小至0.1mm。對于物鏡的數(shù)值孔徑,CD的0.45數(shù)值孔徑將增加至對于DVD的0.6,且對于HD-DVD的數(shù)值孔徑還能進一步增加至0.85。還有,考慮到記錄能力,對于HD-DVD,最可能采用的光源即為灰綠色光源。在開發(fā)的新規(guī)格光盤中,與已有光盤的兼容性很重要。
不過,將具有大約0.85的高數(shù)值孔徑的物鏡設計和制造成單個透鏡需要專門的技術。此外,難于使具有高數(shù)值孔徑的物鏡的工作距離與用于DVD的物鏡一樣長。
因此,為了解決工作距離問題,在能夠記錄和/或復制高密度光盤的兼容光拾取器中,可分別提供有至少一個用于記錄和/或復制CD和/或DVD的物鏡和一個用于進行高密度記錄且數(shù)值孔徑比已有物鏡更高的物鏡。
為了沿兩個方向驅動,即沿聚焦方向和跟蹤方向驅動,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有磁回路。該驅動器保持光盤和物鏡之間沿聚焦方向的間隔,并使物鏡運動到所希望的磁軌位置(磁軌中心)。不過,如上所述,用于多個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上述光拾取器需要與多個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相對應的物鏡,因此,用于具有多個物鏡的光拾取器的驅動器將多個物鏡裝在運動部分上,以便沿聚焦方向和跟蹤方向運動。
參考圖1,日本專利申請No.Hei 10-106001包括一透鏡保持器(線圈架7),兩個物鏡2和3安裝在該透鏡保持器上;一旋轉軸1,該旋轉軸可旋轉地引導透鏡保持器7;以及一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物鏡2和3。
兩個物鏡2和3相對于旋轉軸1的中心布置成預定角度θ,并在保持相對于旋轉軸1的預定角度θ的情況下同時旋轉。
磁回路包括安裝在透鏡保持器7上的聚焦和跟蹤線圈8和9、磁軛5a和5b、以及多個磁體6。該多個磁體6相對于旋轉軸1布置成角度δ,該角度δ大于物鏡2和3的預定角度θ。該跟蹤線圈9與磁體6相對應。
在具有上述結構的普通驅動器中,相對于旋轉軸1以預定角度θ布置在一個透鏡保持器7中的兩個物鏡2和3在保持相對于旋轉軸1的預定角度θ的情況下同時旋轉,這樣,能夠對具有不同記錄密度和厚度的多個光盤進行記錄和/或復制。對如日本專利No.Hei 10-106001所述且如圖1所述的普通驅動器的詳細說明將省略。
因為上述普通驅動器需要復雜的磁回路,以便當物鏡2和3在保持相對于旋轉軸1的預定角度θ的情況下同時旋轉之前和之后控制物鏡2和3的位置,且需要附加結構,其中,物鏡2和3在保持相對于旋轉軸1的預定角度θ的情況下同時旋轉,從而使該普通驅動器的整體結構復雜。
因為上述普通驅動器是軸線擾動(axis perturbation)型,靈敏性相對較低,非線性特征相對較大,因此,上述普通驅動器不適于記錄和/或復制比DVD更高密度的光盤。
而且,在上述普通驅動器中,與一個物鏡安裝在線圈架中的已有驅動器結構相比,上述普通驅動器的運動部分較大,且較重,因此,驅動器的靈敏性進一步降低。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該驅動器有改進的結構,比兩個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上的普通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整個結構更簡單,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減小,驅動器的靈敏性提高。
因此,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該驅動器包括一基座,一保持器固定在該基座上;一線圈架,在該線圈架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這樣,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多個物鏡安裝在不同高度處;一支承件,該支承件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且該支承件的一端與該線圈架連接,另一端與該保持架連接;以及一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
優(yōu)選是,該多個安裝孔布置在與光盤的半徑方向相對應的方向上。
還優(yōu)選是,磁回路分成沿聚焦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一磁回路和沿跟蹤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二磁回路,從而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該驅動器包括一基座,一保持器固定在該基座上;一線圈架,在該線圈架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從而安裝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多個物鏡;一支承件,該支承件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且該支承件的一端與該線圈架連接,另一端與該保持架連接;以及一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磁回路分成沿聚焦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一磁回路和沿跟蹤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二磁回路,從而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
優(yōu)選是,該多個安裝孔使得多個物鏡安裝在不同高度處。
還優(yōu)選是,該多個安裝孔布置在與光盤的半徑方向相對應的方向上。
還優(yōu)選是,該第一磁回路包括安裝在線圈架上的聚焦線圈和安裝在基座上并與該聚焦線圈相對的聚焦磁體,而該第二磁回路包括安裝在線圈架上的跟蹤線圈和安裝在基座上并與該跟蹤線圈相對的跟蹤磁體。
還優(yōu)選是,該聚焦磁體是兩極磁極磁體,該磁極沿聚焦方向布置,該聚焦線圈與該聚焦磁體相對應。
也可選擇,跟蹤磁體是三極磁極磁體,該磁極沿跟蹤方向布置,兩個跟蹤線圈與該跟蹤磁體相對應。
優(yōu)選是,該第一和第二磁回路安裝在線圈架的、與對應于光盤半徑方向的方向平行的側面上。
還優(yōu)選是,該第一磁回路還包括內部磁軛和外部磁軛中的至少一個磁軛,以便引導在聚焦磁體中產(chǎn)生的磁通。
還優(yōu)選是,該第二磁回路的跟蹤磁體和跟蹤線圈布置成比第一磁回路的聚焦線圈和聚焦磁通更靠近線圈架的中心。
還優(yōu)選是,該多個安裝孔包括第一安裝孔,用于至少一種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安裝在該第一安裝孔內;以及第二安裝孔,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安裝在該第二安裝孔內。
還優(yōu)選是,該第二安裝孔位于沿光盤的徑向比第一安裝孔更靠內的位置處。
還優(yōu)選是,該低密度光盤是從CD族光盤和DVD族光盤中選擇的至少一種,該高密度光盤具有比DVD族光盤更高的密度。
還優(yōu)選是,當安裝在第一安裝孔中且用于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1,安裝在第二安裝孔中且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2時,第一和第二安裝孔將使第一和第二物鏡安裝成滿足下面等式WD1≥WD2第二物鏡離開光盤的距離=WD2+α這里,α=|WD1-WD2 |×(0.1~1.0)并在開始安裝光盤時和當操作具有更長工作距離的第一物鏡時能夠防止在具有更短工作距離的第二物鏡和光盤之間形成接觸。
通過對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并參考附圖,可以更清楚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和優(yōu)點,附圖中圖1是日本專利申請No.Hei 10-106001所述的普通驅動器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整體結構的示意透視圖;
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中所示的線圈架的透視圖;圖5是沿圖4中的線V-V的局部橫剖圖;圖6所示為當有不同工作距離的兩個物鏡安裝在已有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時,在光盤和兩物鏡之間的之間的分離距離;圖7所示為當有不同工作距離的兩個物鏡安裝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時,在光盤和兩物鏡之間的之間的分離距離;圖8是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采用的第一磁回路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透視圖;圖9A和9B所示為通過圖8的第一磁回路沿聚焦方向驅動線圈架的原理圖;圖10是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采用的第二磁回路的一個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是一種雙軸驅動裝置,其中,多個具有不同工作距離的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上,且該驅動器的運動部分在聚焦和跟蹤方向獨立運動。在用于記錄和/或復制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兩種光盤例如HD-DVD和DVD的光拾取器中,或者在用于記錄和/或復制有不同記錄密度的三種或更多種光盤例如HD-DVD、DVD和CD的光拾取器中,都能夠采用本發(fā)明的光拾取器。
圖2是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整體結構的示意透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中所示的線圈架的透視圖;而圖5是沿圖4中的線V-V的橫剖圖。
參考圖2至5,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包括基座10,該基座10有安裝在其一側的保持器11;線圈架20,多個安裝孔形成于該線圈架20上,這樣,有不同工作距離的物鏡31和35安裝在該線圈架20上;支承件13(懸架),該支承件13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20,且該支承件13的一端與線圈架20相連,另一端與保持器11相連;以及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方向F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20。
多個物鏡31和35包括第一物鏡31,用于記錄和/或復制至少一種有不同距離密度的低密度光盤;以及第二物鏡35,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密度比低密度光盤更高的光盤(下文稱為高密度光盤)。該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有不同的工作距離。優(yōu)選是,例如第一物鏡31可以記錄和/或復制作為低密度光盤的DVD族光盤(下文稱為DVD),并還能記錄和/或復制CD族光盤(下文稱為CD)。優(yōu)選是,例如第二物鏡35可以記錄和/或復制作為比DVD更高密度的光盤的HD-DVD族光盤(下文稱為HD-DVD)。這里,多個物鏡31和35可以包括有不同工作距離的三個或更多物鏡,這樣,該多個物鏡31和35可以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三種或更多種光盤。
優(yōu)選是,本發(fā)明的驅動器使該多個物鏡31和35能夠沿與光盤的半徑方向對應的方向(R方向)安裝在一個線圈架20中,且使驅動器能夠適應需要多個物鏡的光拾取器。這是因為該光拾取器記錄和/或復制信息信號,同時在光驅中沿光盤的半徑方向運動。
優(yōu)選是,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使得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35能夠安裝成與用于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31相比沿光盤徑向更靠內。這是因為作為高密度光盤的HD-DVD開始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和/或復制的區(qū)域位于與作為低密度光盤的DVD開始進行數(shù)據(jù)記錄和/或復制的區(qū)域相比徑向更靠內的位置。
如上所述,當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兩個物鏡31和35安裝在線圈架20上時,如圖4所示,在線圈架20上形成第一安裝孔21和第二安裝孔25,第一物鏡31安裝在該第一安裝孔21中,而第二物鏡35安裝在該第二安裝孔25中。其中,形成于線圈架20上的安裝孔的數(shù)目等于將安裝的物鏡的數(shù)目。
優(yōu)選是,該第一和第二安裝孔21和25沿方向R布置,并如圖4和5所示,使得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安裝在不同高度。特別是,形成于第一安裝孔21中的安裝凸臺21a在距離線圈架20的、與光盤相對的上側面相對較深的位置處,這樣,可以安裝有更長工作距離并用于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31。形成于第二安裝孔25中的安裝凸臺25a在與線圈架20的、與光盤相反的上側面高度相同的位置處(或者在比形成于第一安裝孔21中的第一安裝凸臺21a更靠近線圈架20的上表面的位置處),這樣,可以安裝有更短工作距離并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35。
當安裝在第一安裝孔21中且用于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31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1,安裝在第二安裝孔25中且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35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2時,第一和第二安裝孔21和25將使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安裝成滿足下面等式WD1≥WD2第二物鏡離開光盤的距離=WD2+α這里,α=|WD1-WD2|×(0.1~1.0)圖6表示了當將具有不同工作距離的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安裝在已有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時,光盤50和該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之間的間距。圖7表示了當將具有不同工作距離的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安裝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線圈架20中時,光盤50和該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之間的間距。對比圖6和圖7可見,當?shù)谝缓偷诙惭b孔21和25形成為使得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的安裝滿足上述等式時,在第二物鏡35和光盤50之間的基本間距是WD2+α。這樣,當開始安裝光盤50時和當操作具有更長工作距離的第一物鏡31時,能夠防止在具有更短工作距離的第二物鏡35和光盤50之間形成接觸(干涉)。
參考圖2和3,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磁回路分成第一磁回路51和第二磁回路55,該第一磁回路51用于沿聚焦方向F驅動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該第二磁回路55用于沿跟蹤方向驅動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從而減小運動部分的重量。優(yōu)選是,第一和第二磁回路51和55都安裝在線圈架20的相同側(優(yōu)選是在平行于方向R的一側)。
在光拾取器組件中,當?shù)谝缓偷诙镧R31和35安裝在本發(fā)明的驅動器的線圈架20中時,運動部分包括線圈架20、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以及安裝在線圈架20中的磁回路部分(優(yōu)選是聚焦和跟蹤線圈53和57)。
第一磁回路51包括聚焦線圈53和聚焦磁體52。優(yōu)選是,聚焦線圈53平行于方向R而安裝在線圈架20的兩側,聚焦磁體52安裝在基座10上,并與聚焦線圈53相對。
優(yōu)選是,如圖8所示,聚焦磁體52為兩極磁極磁體,聚焦線圈53形成為矩形,其中,聚焦線圈53的長邊置于聚焦磁體52的N極部分52a和S極部分52b。這樣,如圖9A和9B所示,與聚焦線圈53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是有效聚焦線圈,它有助于產(chǎn)生電磁力。同樣,當與矩形的聚焦線圈53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作為有效聚焦線圈時,安裝在驅動器的運動部分中的聚焦線圈53的總長度可以減小。
當聚焦磁體52的N極部分52a布置在聚焦磁體52的S極部分52b的上例,且由N極部分52a產(chǎn)生的磁場從紙面伸出時,如圖9A所示,當電流逆時針流過聚焦線圈53時,根據(jù)Flemings的左手定則,向上的力施加在與聚焦線圈53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當電流順時針流過聚焦線圈53上,如圖9B所示,向下的力施加在與聚焦線圈53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這樣,當調節(jié)流過聚焦線圈53的電流極性和電流大小時,可以控制安裝在該線圈架20上的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沿聚焦方向的位置。
第二磁回路55包括跟蹤線圈57和跟蹤磁體56。優(yōu)選是,跟蹤線圈57安裝在線圈架20的兩側,跟蹤磁體56安裝在基座10上,并與跟蹤線圈57相對。
優(yōu)選是,如圖10所示,跟蹤磁體56為沿方向R的兩極磁極磁體,跟蹤線圈57形成為矩形,其中,跟蹤線圈57的長邊置于跟蹤磁體56的N極部分56a和S極部分56b。這樣,如圖11A和11B所示,與跟蹤線圈57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是有效跟蹤線圈,它有助于產(chǎn)生電磁力。同樣,當與矩形形狀的跟蹤線圈57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作為有效聚焦線圈時,安裝在驅動器的運動部分中的跟蹤線圈57的總長度可以減小。
當跟蹤磁體56的N極部分56a布置在跟蹤磁體56的S極部分56b的左側,且由該N極部分56a產(chǎn)生的磁場從紙面伸出時,如圖11A所示,當電流逆時針流過跟蹤線圈57時,向左的力施加在與跟蹤線圈57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當電流順時針流過跟蹤線圈57上,如圖11B所示,向右的力施加在與跟蹤線圈57的一對長邊相對應的部分。這樣,當調節(jié)流過跟蹤線圈57的電流極性和電流大小時,可以控制安裝在該線圈架20上的第一和第二物鏡31和35沿跟蹤方向的位置。
也可選擇,如圖12所示,可以用沿R方向的三極磁極磁體作為跟蹤磁體56。優(yōu)選是,提供有兩個跟蹤線圈57,這樣,跟蹤線圈57的兩個長邊置于跟蹤磁體56的N極部分56a和S極部分56b上。其中,在三磁極的跟蹤磁體56和兩跟蹤線圈57的結構中,施加在跟蹤線圈57上的力的方向可以根據(jù)流過跟蹤線圈57的電流方向而由圖11A和11B可知,因此省略對它們的詳細說明。
因此,因為磁回路能夠增加有效聚焦線圈的長度和有效跟蹤線圈的長度,聚焦線圈53和跟蹤線圈57的總長度能夠減小,從而能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
優(yōu)選是,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還包括內部磁軛58和外部磁軛59,這樣,通過引導在聚焦磁體52中產(chǎn)生的磁通,能夠增加用于沿聚焦方向產(chǎn)生驅動力的有效磁場強度。
圖13是聚焦磁體52和用于引導在圖2所示的聚焦磁體52中產(chǎn)生的磁通的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該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可以由與基座10相同的材料整體形成。其中,可以包括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中的一個,以便引導在聚焦磁體52中產(chǎn)生的磁通。
如上所述,當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還包括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時,聚焦磁體52安裝在外部磁軛59的對著線圈架20的一側,內部磁軛58位于聚焦線圈53和線圈架的中心之間。因此,如圖4所示,在線圈架20中還包括用于插入內部磁軛58的插入孔61。
如圖2和13所示,內部磁軛58可以用作第二磁回路55的跟蹤磁體56的固定件。這時,跟蹤磁體56安裝在內部磁軛58的對著線圈架20中心的一側。跟蹤線圈57安裝在線圈架20內,以便與插入孔61內的跟蹤磁體56相對。
如上所述,當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包括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時,內部磁軛58用作安裝跟蹤磁體56的固定件,跟蹤線圈57布置在插入孔61的靠近線圈架20中心的一側。優(yōu)選是,插入孔61的大小為這樣,即線圈架20沿聚焦和跟蹤方向的運動不會受到位于插入孔61內的內部磁軛58、跟蹤磁體56和跟蹤線圈57的影響。其中,當線圈架20在很大程度上偏離所希望的位置時,該線圈架20由插入到插入孔61中的內部磁軛58阻止,該線圈架20的運動受到限制,這樣,該內部磁軛58引導線圈架20的運動。
如參考圖2和13所述,當有效磁場強度最大,同時提供有內部和外部磁軛58和59時,且當聚焦線圈53形成為矩形,從而使聚焦線圈53的兩長邊置于聚焦磁體52的N極和S極52a和52b上,同時提供有兩極磁極磁體即聚焦磁體52和使磁極沿聚焦方向布置時,將能夠減小用于產(chǎn)生所希望大小的磁驅動力的聚焦線圈53的長度,從而能減小所占的相應體積。還有,當跟蹤線圈57形成為矩形,從而使跟蹤線圈57的兩長邊置于跟蹤磁體56的N極和S極56a和56b上,同時提供有兩極磁極磁體或三極磁極磁體和使磁極沿方向R布置時,將能夠減小用于產(chǎn)生所希望大小的磁驅動力的跟蹤線圈57的長度,從而能減小相應所占的體積。因此,通過在磁回路結構中采用極化磁體作為聚焦和跟蹤磁體52和56,可以大幅度減小運動部分的重量。
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因為兩物鏡31和35裝在線圈架20中,與一個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中的已有驅動器相比,安裝在線圈架20中的物鏡31和35的重量增加。不過,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因為磁回路分成用于使磁回路沿聚焦方向運動的第一磁回路51和用于使磁回路沿跟蹤方向運動的第二磁回路,且極化磁體有聚焦磁體52和跟蹤磁體56,因此,與已有驅動器相比,安裝在驅動器的運動部分中的磁回路(尤其是聚焦線圈53和跟蹤線圈57)的重量能夠減小,而且,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運動的電磁力大于已有驅動器。即使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運動部分比僅在線圈架中安裝了一個物鏡的已有驅動器的運動部分更重,也不會降低靈敏性。還有,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可以不比僅在線圈架中安裝了一個物鏡的已有驅動器的運動部分更重。
盡管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是以具有不同工作距離的兩個物鏡31和35安裝在一個線圈架20中的結構來舉例介紹的,但是這只是實例,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此。
也就是,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結構中,兩個或更多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內,從而用于光拾取器中,這樣,兩種或三種或更多種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例如CD、DVD和HD-DVD都能兼容,并能夠進行記錄和/或復制。
采用了本發(fā)明的上述驅動器的光拾取器可以有這樣的結構,其中,可以分別包括用于記錄和/或復制高密度光盤例如HD-DVD的光學系統(tǒng)和用于記錄和/或復制低密度光盤例如DVD(還有CD)的光學系統(tǒng)。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采用了本發(fā)明的驅動器的光拾取器的光學結構的特殊實例,因此將省略對采用了本發(fā)明的驅動器的光拾取器的光學結構的特殊實例的詳細介紹和說明。
下面將簡單介紹采用了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光驅的工作情況。
當光盤插入光驅中時,通過安裝在光拾取器中的光電檢測器或通過單獨的檢測裝置來判斷該光盤的類型。光盤的類型根據(jù)記錄密度進行識別。
當識別完光盤的類型,聚焦和跟蹤伺服系統(tǒng)隨后使與該光盤類型相對應的物鏡工作。也就是,當插入的光盤是高密度光盤(例如HD-DVD)時,聚焦和跟蹤伺服系統(tǒng)使得布置在更靠近線圈架的徑向內側的物鏡位于光盤的合適位置處。還有,當插入的光盤是低密度光盤(例如DVD或CD)時,聚焦和跟蹤伺服系統(tǒng)使得布置在更靠近線圈架的徑向外側的物鏡位于光盤的合適位置處。
其中,該聚焦和跟蹤伺服系統(tǒng)參考由安裝在光拾取器中的光電檢測器所檢測的聚焦和跟蹤錯誤信號,并使電流流過安裝在驅動器的運動部分上的聚焦和跟蹤線圈,從而使運動部分移動。當電流流過聚焦和跟蹤線圈時,由于流過聚焦和跟蹤線圈的電流與在聚焦磁體和跟蹤磁體中產(chǎn)生的磁通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產(chǎn)生電磁力,這樣,該線圈架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運動。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結構中,兩個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上,與在軸線擾動類型中的普通驅動器不同,本發(fā)明不需要使物鏡相對于旋轉軸線以預定角度同時旋轉的裝置,因此能簡化整個驅動器的結構。
還有,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結構中,用于沿跟蹤方向調節(jié)線圈架的磁回路和用于沿聚焦方向調節(jié)線圈架的磁回路分開,因此,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能減小,并能獲得很高的靈敏性。
而且,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中,用于高密度光盤且有更短工作距離的物鏡安裝在線圈架內并滿足一定公式,因此,在最初安裝光盤時或采用低密度光盤時,能夠防止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物鏡與光盤之間發(fā)生干涉。
而且,在本發(fā)明的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的結構中,與具有更短工作距離的物鏡相比,具有更長工作距離的物鏡安裝在離線圈架的上側面更深的位置處。
盡管本發(fā)明參考優(yōu)選實施例而進行特別表示和說明,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道,在本脫離由附加權利要求所確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在形式和細節(jié)上進行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該驅動器包括一基座,一保持器固定在該基座上;一線圈架,在該線圈架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這樣,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多個物鏡安裝在不同高度處;一支承件,該支承件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且該支承件的一端與該線圈架連接,另一端與該保持架連接;以及一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多個安裝孔布置在與光盤的半徑方向相對應的方向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器,其中磁回路分成沿聚焦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一磁回路和沿跟蹤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二磁回路,從而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
4.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該驅動器包括一基座,一保持器固定在該基座上;一線圈架,在該線圈架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從而安裝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多個物鏡;一支承件,該支承件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且該支承件的一端與該線圈架連接,另一端與該保持架連接;以及一磁回路,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磁回路分成沿聚焦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一磁回路和沿跟蹤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二磁回路,從而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多個安裝孔使得多個物鏡安裝在不同高度處。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多個安裝孔布置在與光盤的半徑方向相對應的方向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個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一磁回路包括安裝在線圈架上的聚焦線圈和安裝在基座上并與該聚焦線圈相對的聚焦磁體,以及該第二磁回路包括安裝在線圈架上的跟蹤線圈和安裝在基座上并與該跟蹤線圈相對的跟蹤磁體。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聚焦磁體是兩極磁極磁體,該磁極沿聚焦方向布置,該聚焦線圈與該聚焦磁體相對應。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聚焦線圈形成為近似矩形,其中,聚焦線圈的兩長邊布置成有助于產(chǎn)生電磁力。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跟蹤磁體是兩極磁極磁體,該磁極沿跟蹤方向布置,該跟蹤線圈與該跟蹤磁體相對應。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跟蹤線圈形成為近似矩形,其中,跟蹤線圈的兩長邊布置成有助于產(chǎn)生電磁力。
12.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跟蹤磁體是三極磁極磁體,該磁極沿跟蹤方向布置,兩個跟蹤線圈與該跟蹤磁體相對應。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跟蹤線圈形成為近似矩形,其中,跟蹤線圈的兩長邊布置成有助于產(chǎn)生電磁力。
14.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一和第二磁回路安裝在線圈架的、與對應于光盤半徑方向的方向平行的側面上。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一磁回路還包括內部磁軛和外部磁軛中的至少一個磁軛,以便引導在聚焦磁體中產(chǎn)生的磁通。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二磁回路的跟蹤磁體和跟蹤線圈布置成比第一磁回路的聚焦線圈和聚焦磁通更靠近線圈架的中心。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內部磁軛用作安裝跟蹤磁體的固定件。
1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一磁回路還包括內部磁軛和外部磁軛中的至少一個磁軛,以便引導在聚焦磁體中產(chǎn)生的磁通。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個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多個安裝孔包括第一安裝孔,用于至少一種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安裝在該第一安裝孔內;以及第二安裝孔,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安裝在該第二安裝孔內。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第二安裝孔位于沿光盤的徑向比第一安裝孔更靠內的位置處。
21.根據(jù)權利要求20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低密度光盤是從CD族光盤和DVD族光盤中選擇的至少一種,該高密度光盤具有比DVD族光盤更高的密度。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驅動器,其中該低密度光盤是從CD族光盤和DVD族光盤中選擇的至少一種,該高密度光盤具有比DVD族光盤更高的密度。
23.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驅動器,其中當安裝在第一安裝孔中且用于低密度光盤的第一物鏡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1,安裝在第二安裝孔中且用于高密度光盤的第二物鏡的工作距離表示為WD2時,第一和第二安裝孔將使第一和第二物鏡安裝成滿足下面等式WD1≥WD2第二物鏡離開光盤的距離=WD2+α這里,α=|WD1-WD2|×(0.1~1.0)并在開始安裝光盤時和當操作具有更長工作距離的第一物鏡時能夠防止在具有更短工作距離的第二物鏡和光盤之間形成接觸。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光拾取器的驅動器包括:一基座,保持器固定在其上;一線圈架;一支承件;以及一磁回路。在該線圈架上形成有多個安裝孔,用于記錄和/或復制具有不同記錄密度的光盤的多個物鏡安裝在不同高度處。一端與該線圈架連接且另一端與該保持架連接的支承件可運動地支承線圈架。該磁回路沿聚焦和跟蹤方向驅動該線圈架。該磁回路分成沿聚焦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一磁回路和沿跟蹤方向驅動物鏡的第二磁回路,從而減小驅動器的運動部分的重量。兩個物鏡安裝在一個線圈架上,且與有軸線擾動的普通驅動器不同,不需要在保持相對于旋轉軸的預定角度的情況下同時旋轉該物鏡所需的裝置,從而簡化驅動器的整個結構。
文檔編號G11B7/00GK1423257SQ0213157
公開日2003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12月1日
發(fā)明者金石中, 李容勛, 金宣模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