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和介質(zhì)交易裝置,例如涉及能夠應用于將紙幣作為介質(zhì)進行處理的自動柜員機(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的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和介質(zhì)交易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以往的在金融機構等中使用的自動柜員機等,根據(jù)與利用者的交易內(nèi)容,例如使利用者存入紙幣或硬幣等現(xiàn)金、或者向利用者支出現(xiàn)金的自動柜員機被廣泛普及。
作為自動柜員機,提出了具有存取款部、輸送部、識別部、臨時保存部、紙幣收納庫、以及對整體進行控制的控制部等的自動柜員機。存取款部例如在與利用者之間進行紙幣的交接。輸送部輸送紙幣。識別部對放入的紙幣進行鑒別。臨時保存部臨時保存放入的紙幣。紙幣收納庫按照各種面值收納紙幣。
自動柜員機例如在存款交易中將利用者放入存取款部中的紙幣1張1張地分離并取入,借助輸送部輸送到識別部進行鑒別,并基于該鑒別結果由控制部確定輸送目的地,然后收納于臨時保存部。然后,自動柜員機將收納于臨時保存部的紙幣分別輸送到所確定的輸送目的地進行收納。
在識別部中,例如沿著形成于內(nèi)部的輸送路徑,配置有檢測紙幣的厚度的厚度傳感器、拍攝圖像的圖像傳感器、檢測磁力的磁傳感器以及輸送紙幣的輸送輥。因此,識別部一邊沿著內(nèi)部的輸送路徑輸送從輸送部交送的紙幣,一邊利用各傳感器分別獲得檢測結果(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04-83172號公報(第11圖))。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可是,在上述結構的識別部中,各傳感器構成為分別獨立的模塊,對每個該模塊設置引導紙幣的輸送引導件,并將它們互相連結,由此形成輸送路徑。
可是,在各模塊的連結部分,由于安裝精度的問題等,會導致在輸送路徑的表面形成一定程度的階梯或間隙。另外,在識別部內(nèi)的輸送路徑上,通過使互相對置的輸送引導件彼此之間的間隔比輸送部中的輸送引導件彼此之間的間隔窄,使得紙幣和各傳感器接近,提高了檢測精度。
因此,在識別部內(nèi),在輸送引導件彼此之間的間隔比較窄的部位處,在各模塊的連結部分形成有階梯或間隙的情況下,可能發(fā)生紙幣的堵塞。
本發(fā)明提供一邊順暢地輸送介質(zhì)一邊進行識別的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和介質(zhì)交易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的第1方式是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其具有:輸送路徑,其在輸送介質(zhì)的第1輸送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之間配置有一邊輸送一邊識別該介質(zhì)的識別區(qū)域;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它們隔著輸送路徑互相對置,并且它們在識別區(qū)域中的彼此之間的間隔比在第1輸送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中的彼此之間的間隔窄;識別傳感器,其設置于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識別區(qū)域中,識別介質(zhì);以及識別輸送輥,其設置于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的識別區(qū)域中,輸送介質(zhì),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在輸送路徑側的面上,在橫跨第1輸送區(qū)域、識別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的范圍內(nèi)關于輸送介質(zhì)的輸送方向一體地形成。
另外,本發(fā)明的第2方式是介質(zhì)交易裝置,其具有:交接部,其在與利用者之間交接與該利用者交易的介質(zhì);輸送路徑,其在輸送介質(zhì)的第1輸送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之間配置有一邊輸送一邊識別該介質(zhì)的識別區(qū)域;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它們隔著輸送路徑互相對置,并且它們在識別區(qū)域中的彼此之間的間隔比在第1輸送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中的彼此之間的間隔窄;識別傳感器,其設置于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識別區(qū)域中,識別介質(zhì);以及識別輸送輥,其設置于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的識別區(qū)域中,輸送介質(zhì),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在輸送路徑側的面上,在橫跨第1輸送區(qū)域、識別區(qū)域和第2輸送區(qū)域的范圍內(nèi)關于輸送介質(zhì)的輸送方向一體地形成。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上述方式,在輸送路徑中的、為了利用識別傳感器高精度地識別介質(zhì)而形成得比較窄的識別區(qū)域中,無需連結第1輸送引導件及第2輸送引導件與其它輸送引導件,能夠排除階梯或間隙的產(chǎn)生。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邊順暢地輸送介質(zhì)一邊進行識別的介質(zhì)識別裝置和介質(zhì)交易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自動柜員機的外觀結構的概要立體圖。
圖2是示出紙幣存取款機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3是示出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輸送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4是示出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5是示出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6是示出輸送引導件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7是示出圖像模塊相對于上輸送引導件的安裝的概要圖。
圖8A是示出下輸送引導件中的嚙合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8B是示出下輸送引導件中的嚙合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9是示出輸送引導件與識別輸送輥之間的關系的概要圖。
圖10是示出輸送引導件的區(qū)域與輸送輥之間的關系的概要圖。
圖11是示出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輸送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12是示出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13是示出第3例示實施方式的輸送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14是示出第3例示實施方式的中間輸送引導件的結構的概要圖。
圖15是示出第4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的結構的概要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圖對用于實施發(fā)明的方式(以下稱作例示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1.第1例示實施方式]
[1-1.自動柜員機的結構]
如在圖1中示出的外觀那樣,自動柜員機1包括箱狀的殼體2,設置于例如金融機構等中,在與顧客之間進行存款處理或取款處理等與現(xiàn)金相關的交易。
在殼體2上,在顧客在與其前側對峙的狀態(tài)下容易進行紙幣的放入或觸摸面板的操作等的部位,設置有顧客接待部3。顧客接待部3在與顧客之間直接交換例如現(xiàn)金或卡等,并進行與交易相關的信息的通知和操作指示的受理。在顧客接待部3設置有卡出入口4、存取款口5、操作顯示部6、小鍵盤7和收據(jù)發(fā)行口8。
卡出入口4是供現(xiàn)金卡等各種卡插入或排出的部分。在卡出入口4的里側設有用于對磁性存儲于各種卡中的賬戶號碼等進行讀取的卡處理部(未圖示)。存取款口5用于放入由顧客存入的紙幣,并排出向顧客支出的紙幣。另外,存取款口5通過驅(qū)動擋板而打開或關閉。另外,紙幣由例如長方形的紙構成。
操作顯示部6是使下述部分一體化而成的觸摸面板:在交易時顯示操作畫面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和輸入交易種類的選擇、密碼或交易金額等的接觸式傳感器。小鍵盤7是受理“0”~“9”的數(shù)字等的輸入的物理鍵,在輸入密碼或交易金額等的操作時被使用。收據(jù)發(fā)行口8是在交易處理結束時發(fā)行打印有交易內(nèi)容等的收據(jù)的部分。另外,在收據(jù)發(fā)行口8的里側設有用于將交易內(nèi)容等打印至收據(jù)的收據(jù)處理部(未圖示)。
以下,將自動柜員機1中的顧客所面對的一側作為前側,將前側的相反側作為后側,從面對該前側的顧客觀察,分別將左和右作為左側和右側,并且定義上側和下側進行說明。
在殼體2內(nèi)設有對整個自動柜員機1進行統(tǒng)一控制的主控制部9、用于進行與紙幣相關的各種處理的紙幣存取款機10等。主控制部9以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未圖示)為中心構成。主控制部9從ROM(Read Only Memory:只讀存儲器)(未圖示)或閃存等讀出規(guī)定的程序并執(zhí)行,由此進行存款處理或取款處理等各種處理。另外,主控制部9在內(nèi)部具有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硬盤驅(qū)動器或閃存等構成的存儲部,在該存儲部中存儲各種信息。
[1-2.紙幣存取款機的結構]
如在圖2中示出側視圖那樣,紙幣存取款機10在內(nèi)部組裝有用于進行與作為介質(zhì)的紙幣相關的各種處理的多個部分。大致進行劃分,紙幣存取款機10由占據(jù)比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靠上側的部分的上部區(qū)塊10U、和封閉該上部區(qū)塊10U的下側部分的下部區(qū)塊10L構成。
[1-2-1.上部區(qū)塊的結構]
在上部區(qū)塊10U中設置有:對整體進行統(tǒng)一控制的紙幣控制部11;在與顧客之間交接紙幣的存取款部12;將紙幣向各部輸送的輸送部13;鑒別紙幣的識別部14;臨時收納紙幣的臨時保存部15;以及收納被鑒別為假鈔的紙幣的假鈔庫18。
紙幣控制部11與主控制部9相同地以CPU(未圖示)為中心構成。紙幣控制部11從ROM(未圖示)或閃存等讀出規(guī)定的程序并執(zhí)行,由此進行確定紙幣的輸送目的地的處理、或者控制各部的動作的處理等各種處理。另外,紙幣控制部11在內(nèi)部具有由RAM和閃存等構成的存儲部,在該存儲部中存儲各種信息。
存取款部12位于上部區(qū)塊10U內(nèi)的前上部。該存取款部12在內(nèi)部具有收納由顧客存入的紙幣和應該對顧客支出的紙幣的收容器12A,構成為能夠利用擋板12B使該該收容器12A的上方開閉。多張紙幣以紙面朝向前后方向積聚的狀態(tài)、即沿著前后方向?qū)R的狀態(tài)收納于收容器12A內(nèi)。
另外,在存取款部12的前下方設有取入排出口12C和存取款輸送部12D。取入排出口12C根據(jù)紙幣控制部11的控制,切換取入模式和排出模式這兩種動作模式來進行動作。即,取入排出口12C在取入模式中將收容器12A內(nèi)的紙幣1張1張地分離,并每隔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向下方送出,經(jīng)由存取款輸送部12D交送到輸送部13。另外,取入排出口12C在排出模式中將從輸送部13經(jīng)由存取款輸送部12D交送的紙幣排出到收容器12A內(nèi)積聚。
輸送部13位于上部區(qū)塊10U內(nèi)的下端部分、即在前后方向上橫貫紙幣存取款機10整體的上下大致中央,并在整體上成為上下方向較薄且前后方向細長的形狀。在該輸送部13內(nèi),適當?shù)嘏渲糜卸鄠€旋轉的輥或引導紙幣的輸送引導件等,形成有以紙幣的短邊方向為行進方向主要沿著前后方向進行輸送的直線狀的輸送路。
另外,在輸送部13內(nèi)配置有多個切換部。各切換部由被稱作葉片的部件(在圖中以三角形表示)和配置在其周圍的多個輥構成。葉片在左右方向上較長,且在從左右方向觀察時形成為楔形。葉片由規(guī)定的致動器驅(qū)動,并且通過進行轉動使傾斜方向變化來切換紙幣的2種輸送方向。各輥被配置成夾著紙幣的輸送路互相對置。該切換部根據(jù)紙幣控制部11的控制,對應于各紙幣的輸送目的地而使葉片的傾斜方向變化,并且使各輥向規(guī)定的旋轉方向旋轉,由此適當?shù)厍袚Q紙幣的輸送方向而將紙幣輸送到期望的輸送目的地。
如在圖3中示出的放大圖那樣,輸送部13大體上由前側的第1輸送部21、后側的第2輸送部22、以及將兩者連接起來的臨時保存切換部20構成。臨時保存切換部20由位于中心的葉片、和分別位于該葉片的前側、后側和上側的輥構成為所謂的3路葉片。
在第1輸送部21內(nèi),從前方起依次串聯(lián)地配置有拒絕切換部23、識別部14(詳細情況在后面敘述)和第1切換部24。它們之間由比較短的輸送短路徑分別連接,從而在整體上形成沿著前后方向的直線狀的輸送路徑。另外,為了便于說明,將第1輸送部21中的、識別部14的前側和后側的各部分分別稱作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
在第2輸送部22內(nèi),從前方起依次串聯(lián)地配置有第2切換部25、第3切換部26、第4切換部27和假鈔切換部28。在第2輸送部22內(nèi),與第1輸送部21相同,它們之間由比較短的輸送短路徑分別連接,從而在整體上形成沿著前后方向的直線狀的輸送路徑。另外,第2輸送部22內(nèi)的輸送路徑也作為臨時儲存幾張左右的紙幣的輸送路徑儲存部發(fā)揮功能。
識別部14在內(nèi)部組裝有多種傳感器,識別輸送的紙幣的面值、真?zhèn)?、完損程度(是否損傷)等,并將其識別結果送出到紙幣控制部11(詳細情況在后面敘述)。
臨時保存部15采用了所謂的帶托管(tape-escrow)方式,通過將紙幣與帶一起卷繞至圓筒狀的滾筒的周側面來收納該紙幣,并通過將該帶從該周側面剝離來送出紙幣。
假鈔庫18設置在上部區(qū)塊10U內(nèi)的后端附近,且設置在與輸送部13的正上方相鄰的位置,并在內(nèi)部具有收納紙幣的空間。當被后述的識別部14和紙幣控制部11判斷為偽造紙幣(以下,稱作假鈔)的紙幣被輸送部13輸送過來時,該假鈔庫18將該紙幣收納于內(nèi)部。
這樣,輸送部13通過第1輸送部21、臨時保存切換部20和第2輸送部22形成沿著前后方向的直線狀的輸送路徑。輸送部13沿著該輸送路徑主要在前后方向上輸送紙幣,并通過多個切換部切換該輸送路徑。
[1-2-2.下部區(qū)塊的結構]
下部區(qū)塊10L的整個周側面被牢固的金庫殼體10S覆蓋。在該金庫殼體10S的內(nèi)部,設置有收納不應再使用的紙幣的拒絕庫16和收納能夠再利用的紙幣的5個紙幣收納庫17(17A、17B、17C、17D和17E)。另外,拒絕庫16和紙幣收納庫17構成為能夠相對于金庫殼體10S裝卸。
拒絕庫16位于下部區(qū)塊10L內(nèi)的最前側,形成為上下方向較長的長方體狀,并且在內(nèi)部具有積聚并收納紙幣的空間。當被識別部14和紙幣控制部11判斷為損傷程度較大而不應再利用的紙幣被輸送部13輸送過來時,該拒絕庫16將該紙幣收納于內(nèi)部。
在下部區(qū)塊10L內(nèi)的拒絕庫16的后方,從前側朝向后側依次設置有紙幣收納庫17A、17B、17C、17D和17E。各紙幣收納庫17都同樣地構成,形成為上下方向較長的長方體狀,并且在內(nèi)部具有積聚并收納紙幣的空間。
各紙幣收納庫17被分別預先設定了應收納的紙幣的面值。當被識別部14和紙幣控制部11判斷為損傷程度較小而能夠再利用的紙幣對應于其面值被輸送部13輸送過來時,該紙幣收納庫17將該紙幣積聚并收納于內(nèi)部。另外,紙幣收納庫17在從紙幣控制部11收到送出紙幣的指示時,將積聚的紙幣1張1張地分離并送出,交送到輸送部13。
[1-3.識別部的結構]
[1-3-1.輸送引導件的結構]
如在圖4中示出左側視圖和在圖5中示出俯視圖那樣,識別部14以在前后方向上貫通上下的大致中央的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為中心構成。
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都是通過使規(guī)定的樹脂材料成型而分別形成為上下方向較薄的1張板狀。換而言之,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橫跨從左端至右端的整個范圍分別一體地形成為1個部件。
另外,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以下,將它們統(tǒng)稱為輸送引導件30)使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下表面30AS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上表面30BS互相對置,形成上下方向比較窄的間隙(以下,將其稱作輸送路徑U1)。該輸送路徑U1如在圖4中以點劃線表示其中心線那樣,沿著前后方向形成為直線狀。
另外,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分別向比識別部14的前端靠前方和比后端靠后方的位置分別延伸,并且分別一體地形成至位于與識別部14相鄰的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內(nèi)部的部分。
另外,輸送引導件30使輸送路徑U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即上輸送引導件30A與下輸送引導件30B在上下方向上的間隔(以下將其稱作引導件間隔)在沿前后方向分開的每個區(qū)域中、具體來說在區(qū)域AR1、AR2、AR3、AR4和AR5中各不相同。
在作為第1輸送區(qū)域的區(qū)域AR1和作為第2輸送區(qū)域的區(qū)域AR5中,大致相同地使引導件間隔為比較大的A。另外,在紙幣存取款機10中,輸送部13(圖3)等中的引導件間隔也是同樣的A。另一方面,在作為識別區(qū)域的區(qū)域AR3中,大致相同地使引導件間隔為比較小的B。引導件間隔A比引導件間隔B寬1.5mm~4mm。即,引導件間隔在區(qū)域AR3中比在區(qū)域AR1和AR5中窄。由此,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能夠使紙幣接近后述的各種傳感器,提高檢測精度。
另外,根據(jù)圖4可知,識別部14全都包含于區(qū)域AR3。換而言之,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在處于識別部14的范圍外的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內(nèi)部,分別與其它輸送引導件連結。因此,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在識別部14的范圍內(nèi)使各自的下表面30AS和上表面30BS形成為沒有階梯或間隙且一樣平坦的平面狀。
作為第1中間區(qū)域的區(qū)域AR2在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雙方上形成為順暢地連接區(qū)域AR1和區(qū)域AR3的傾斜面。具體來說,區(qū)域AR2成為在與區(qū)域AR1之間的邊界處使引導件間隔為A且在與區(qū)域AR3之間的邊界處使引導件間隔為B這樣的、即隨著從后側向前方前進而使引導件間隔逐漸縮小這樣的傾斜面。
另外,如在圖6中示出的局部放大圖那樣,區(qū)域AR2相對于沿著輸送路徑U1的方向、即水平方向的傾斜角度α成為比較小的角度,具體來說成為10度~40度。并且,作為第2中間區(qū)域的區(qū)域AR4在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雙方上形成為與區(qū)域AR2大致前后對稱的傾斜面。
另外,在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上側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下側,以沿著輸送路徑U1的方式分別安裝有構成后述的各種傳感器和輸送輥的部件。與此相對應,例如在圖7中所示,在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上,在安裝這些部件的部位形成有所需最小限度的大小的各種孔。各種傳感器和輸送輥使其一部分從該孔露出到輸送路徑U1側或者突出到該輸送路徑U1內(nèi)。
另外,如在圖8A中示出的俯視圖那樣,并且如在圖8B中示出的其A1-A2剖視圖那樣,在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后端形成有識別側嚙合部30G。識別側嚙合部30G是如下的結構:從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后端向后方伸出的爪狀的突起沿著左右方向周期性地配置,在各突起之間形成有槽狀的間隙。
另一方面,第1輸送后部21B與下輸送引導件30B相同地設置有引導紙幣的下輸送引導件50B。在該下輸送引導件50B的前端,設置有與下輸送引導件30B的識別側嚙合部30G對應的輸送側嚙合部50G。關于輸送側嚙合部50G,成為與下輸送引導件30B的識別側嚙合部30G前后對稱的形狀的爪狀的突起設置在關于左右方向與該識別側嚙合部30G的各突起互補的位置、即分別與識別側嚙合部30G的各間隙對應的位置。該突起在上表面的末端部分形成有傾斜面。該傾斜面的傾斜角度β、即相對于紙幣的行進方向的角度為10度~40度。
下輸送引導件30B使識別側嚙合部30G與下輸送引導件50B的輸送側嚙合部50G互相嚙合。具體來說,識別側嚙合部30G和輸送側嚙合部50G在彼此的上表面對應于大致同等的高度的狀態(tài)下,使彼此的突起分別進入對方的間隙中。由此,在外觀上,下輸送引導件30B沒有在與下輸送引導件50B之間形成較大的階梯或間隙,從而能夠使其上表面形成為連續(xù)的平面狀。
另外,在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前端、以及上輸送引導件30A的后端和前端(均未圖示),分別形成有與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后端相同或前后對稱的識別側嚙合部30G。另外,在第1輸送后部21B中的上輸送引導件的前端、以及第1輸送前部21A中的上輸送引導件和下輸送引導件的后端(均未圖示),也分別形成有與輸送側嚙合部50G相同或前后對稱的輸送側嚙合部50G。因此,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使各自的識別側嚙合部30G與輸送側嚙合部50G互相嚙合,由此在外觀上使其下表面或上表面形成為連續(xù)的平面狀。
[1-3-2.識別輸送輥和各傳感器的結構]
另外,在輸送引導件30的附近的識別部14的范圍內(nèi),如圖4和圖5所示,沿著輸送路徑U1從后側依次配置有識別輸送輥32、厚度傳感器33、識別輸送輥34、圖像傳感器35、識別輸送輥36、磁傳感器37和識別輸送輥38。
其中,識別輸送輥32、34、36和38都構成為相同。以下,對識別輸送輥32進行說明,并省略對識別輸送輥34、36和38的說明。
識別輸送輥32在輸送路徑U1的上下分別配置有1群由多個輥構成的輥群。關于各輥群,中心軸朝向左右方向的短圓柱狀或圓板狀的輥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離散的4處位置(圖5)。另外,各輥群分別配置成:使互相對置的輥32A和32B的周側面彼此在輸送路徑U1的大致中心處抵接,即從前后方向夾著輸送路徑U1。
另外,下側的輥32B被從設置于識別部14的外部的馬達(未圖示)等動力源供給驅(qū)動力,由此被繞圖中的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驅(qū)動。上側的輥32A與其從動地旋轉。
另外,如圖9所示,識別輸送輥32的各輥32A和32B的半徑和安裝位置被調(diào)整為:在與輸送來的紙幣BL最初抵接時,該抵接部位處的接觸角γ、即該紙幣BL與輥32A或32B的切線之間的角度成為比較小的值,具體來說成為10度~40度。
在此基礎上,在輸送引導件30的附近的識別部14的范圍外、即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范圍內(nèi),分別設有輸送輥41和42。
輸送輥42雖然是與識別輸送輥32類似的結構,但是,屬于各輥群的輥42A或42B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分離的2處部位。另外,各輥42A和42B的半徑大于識別輸送輥32的各輥32A和32B的半徑。
而且,如圖10所示,輸送輥42的各輥42A和42B在與區(qū)域AR2大致一致的范圍內(nèi)使其一部分露出到輸送路徑U1內(nèi)。并且,輸送輥41構成為與輸送輥42大致前后對稱。
另外,輸送輥42和識別輸送輥32之間、識別輸送輥32和34之間、識別輸送輥34和36之間、識別輸送輥36和38之間、以及識別輸送輥38和輸送輥41之間的沿著輸送路徑U1的距離都比紙幣的沿著行進方向的長度即短邊的長度短。
因此,識別部14、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通過分別驅(qū)動輸送輥41、識別輸送輥32、34、36和38以及輸送輥41旋轉,能夠使紙幣始終被任意的輸送輥或識別輸送輥夾持并彼此交接,沿著輸送路徑U1向前方向或后方向輸送。
[1-3-3.各傳感器的結構]
厚度傳感器33(圖4)由多個可動保持器33A、可動輥33B和固定輥33C構成。多個可動保持器33A被支承成相對于上輸送引導件30A能夠轉動或能夠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可動輥33B被該可動保持器33A支承成能夠旋轉。固定輥33C被安裝于下輸送引導件30B,不在上下方向上移動。
可動保持器33A通過施力構件(未圖示)將可動輥33B按壓于固定輥33C。另外,可動保持器33A通過位置傳感器(未圖示)檢測可動輥33B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動量,并將該檢測結果通知給紙幣控制部11(圖2)。
當紙幣被識別輸送輥32或34輸送過來時,厚度傳感器33將該紙幣夾入可動輥33B和固定輥33C之間。此時,可動輥33B向上方移動與夾入的紙幣的厚度相對應的移動量。因此,厚度傳感器33通過上述的位置傳感器檢測可動輥33B的移動量,并將該檢測結果作為紙幣的厚度通知給紙幣控制部11(圖2)。
紙幣控制部11根據(jù)從厚度傳感器提供的檢測結果,判斷正在輸送路徑U1上輸送的紙幣的厚度是相當于0張的量、還是相當于1張的量、或者是相當于2張以上的量。由此,紙幣控制部11能夠識別出是沒有輸送紙幣、還是正常地僅輸送1張紙幣、或者是將2張以上的紙幣重疊在一起輸送(即重疊發(fā)送)。
圖像傳感器35由分別安裝于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上的圖像模塊35A和35B構成。在圖像模塊35A和35B中組裝有例如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fā)光二極管)那樣發(fā)出光的發(fā)光元件、和接收該光的受光元件。另外,圖像模塊35A和35B以互相旋轉對稱的方式、即以從左右方向觀察時互相旋轉180度的方式構成,并且配置成從上下方向夾住輸送路徑U1而使一方的發(fā)光元件和另一方的受光元件互相對置。另外,受光元件是沿著左右方向形成為直線狀的攝像元件。
該圖像傳感器35在圖像模塊35A和35B雙方中同時或依次進行光的發(fā)出和接收,由此對在輸送路徑U1上輸送的紙幣的兩個面分別檢測透射光和反射光,并將該檢測結果送出到紙幣控制部11(圖2)。另外,該檢測結果是沿著左右方向以直線狀拍攝紙幣而得到的結果,通過沿輸送方向連結這些檢測結果,能夠得到拍攝紙幣的平面圖像。
另外,如圖7所示,圖像模塊35A在其下表面具有左右方向細長的長方形狀的玻璃板35AG,并隔著該玻璃板35AG拍攝圖像。另一方面,在上輸送引導件30A上貫穿設置有比玻璃板35AG大一圈的長方形狀的孔部。因此,在圖像模塊35A中設置有由樹脂材料構成的填充部35AF,以將玻璃板35AG的外周與孔部之間的間隙掩埋。
填充部35AF的線膨脹系數(shù)比構成玻璃板35AG的玻璃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大,且比構成上輸送引導件30A的樹脂材料的線膨脹系數(shù)小。該填充部35AF在以覆蓋例如玻璃板35AG的周圍的方式形成后,在與上輸送引導件30A一起被加熱的狀態(tài)下,嵌入該上輸送引導件30A的孔部,并被冷卻。
由此,圖像模塊35A在填充部35AF與玻璃板35AG之間、和填充部35AF與孔部之間將間隙抑制得非常窄的狀態(tài)下,在其下表面與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下表面30AS之間幾乎沒有形成間隙或階梯,能夠形成為一樣的平面狀。
磁傳感器37在輸送路徑U1的上側配置有磁模塊37A,并且在輸送路徑U1的下側配置有抵接輥37B。當借助鑒別輸送輥群沿著輸送路徑U1輸送的紙幣被抵接輥37B按壓時,磁模塊37A從該紙幣檢測磁性,并將該檢測結果送出到紙幣控制部11(圖2)。
紙幣控制部11根據(jù)分別從圖像傳感器35和磁傳感器37提供的檢測結果,判斷紙幣是真正的紙幣(所謂的真鈔)還是偽造的紙幣(所謂的假鈔),并且判斷其面值和損傷的程度等。
[1-4.動作和效果]
在以上的結構中,在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的識別部14中,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分別形成為1個部件,直至到達相鄰的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范圍,并且在它們上分別安裝有構成各種輥和各種傳感器的部件(圖4)。
因此,識別部14能夠在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下表面30AS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上表面30BS上分別形成平滑的平面,而不會在各種輥和各種傳感器相鄰的部位形成間隙或階梯等。即,識別部14能夠在原理上排除在如下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連結部分處的階梯或間隙:該情況是指如以往的識別部那樣使各傳感器構成為獨立的模塊,對每個該模塊設置輸送引導件并使其互相連結而形成輸送路徑。
由此,識別部14能夠避免在其內(nèi)部輸送紙幣時因卡掛于間隙或階梯而引起的堵塞的發(fā)生,并且能夠一邊使該紙幣順暢地行進一邊適當?shù)剡M行識別。
另外,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使其兩端分別位于識別部14的范圍外、即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范圍內(nèi),并且在該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范圍內(nèi)使識別側嚙合部30G與輸送側嚙合部50G等互相嚙合。
即,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不是在如識別部14內(nèi)的區(qū)域AR3那樣的引導件間隔較窄的位置,而是在如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區(qū)域AR1和AR5那樣的引導件間隔較寬的位置,使識別側嚙合部30G與輸送側嚙合部50G等嚙合。
因此,關于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在使識別側嚙合部30G與輸送側嚙合部50G等嚙合的部位處,即使彼此的安裝位置產(chǎn)生了上下方向的誤差,也能夠?qū)σ龑Ъg隔的影響抑制得相對較小。例如,假設在區(qū)域AR3中嚙合的情況下,如果誤差是0.5mm,則引導件間隔為剩余的B-0.5mm,變得非常窄。另一方面,在區(qū)域AR1和AR5中嚙合的情況下,即使誤差是0.5mm,引導件間隔也是剩余的A-0.5mm。由于引導件間隔A比引導件間隔B寬1.5mm~4mm,因此,窄了誤差0.5mm的A-0.5mm能夠維持比B-0.5mm寬得多的狀態(tài)。即,即使在安裝位置產(chǎn)生了誤差的情況下,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也能夠?qū)⒁龑Ъg隔維持為足夠?qū)挼臓顟B(tài),從而能夠良好地抑制紙幣堵塞的發(fā)生。
另外,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將區(qū)域AR2和AR4中的、下表面30AS和上表面30BS相對于紙幣的行進方向的傾斜角度α(圖6)抑制為比較小的角度、即10度~40度。
因此,對于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在紙幣從區(qū)域AR1側向區(qū)域AR2內(nèi)行進的情況和紙幣從區(qū)域AR5側向區(qū)域AR4內(nèi)行進的情況下,即使該紙幣與上輸送引導件30A或下輸送引導件30B抵接,也能夠大幅地降低發(fā)生堵塞的可能性,從而能夠使該紙幣順暢地行進。
而且,輸送輥42和41在與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區(qū)域AR2和AR4大致一致的范圍內(nèi)使輥42A和42B以及41A和41B突出到輸送路徑U1內(nèi)。由此,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能夠在區(qū)域AR2和AR4中使紙幣抵接和夾持于旋轉的輥42A和42B以及41A和41B而非常順暢地行進。
另外,在識別部14中,紙幣相對于識別輸送輥32等的接觸角γ(圖9)為10度~40度。因此,在紙幣與識別輸送輥32的各輥32A和32B等抵接時,識別部14能夠使該紙幣順暢地行進而不堵塞。
根據(jù)以上的結構,在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的識別部14中,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分別形成為1個部件,直至到達相鄰的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的范圍。由此,識別部14在引導件間隔比較窄的區(qū)域AR3中不會形成在使嚙合部彼此嚙合的情況下可能產(chǎn)生的間隙或階梯等,能夠沿著平滑的下表面30AS和上表面30BS引導紙幣,從而能夠降低紙幣發(fā)生堵塞的可能性。
[2.第2例示實施方式]
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01(圖1)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相比較,在具有代替紙幣存取款機10的紙幣存取款機110這一點上不同。紙幣存取款機110(圖2)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紙幣存取款機10相比較,在具有代替輸送部13的輸送部113這一點上不同。
如與圖3對應的圖11所示,輸送部113在具有代替第1輸送部21的第1輸送部121這一點上不同,但在其它方面構成為相同。第1輸送部121由如下部分構成:識別部114,其是由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的識別部14和第1輸送前部21A一體地構成的;和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的第1輸送后部21B。
如與圖4對應的圖12所示,識別部114除了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的識別部14相同的識別輸送輥32等外,還在其前側組裝有輸送輥41和拒絕切換部23。另外,識別部114具有代替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
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在區(qū)域AR1~AR5中構成為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使下表面130AS和上表面130BS互相對置,但在此基礎上,在區(qū)域AR5的前側延伸設置有區(qū)域AR6。
在拒絕切換部23內(nèi),設置有與上方的存取款部12(圖2)連接的輸送路徑U2和與下方的拒絕庫16(圖2)連接的輸送路徑U3,在輸送路徑U1、U2和U3交叉的部位配置有葉片23B。
輸送路徑U2中的后側部分由從識別部114內(nèi)延續(xù)出來的上輸送引導件130A的區(qū)域AR6構成。另外,輸送路徑U3中的后側部分也與此相同地由從識別部114內(nèi)延續(xù)出來的下輸送引導件130B的區(qū)域AR6構成。
在以上的結構中,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114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地使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形成為1個部件,在區(qū)域AR3的范圍內(nèi)不進行與其它輸送引導件的連結。
因此,識別部114能夠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地避免在其內(nèi)部輸送紙幣時因卡掛于間隙或階梯而引起的堵塞的發(fā)生,并且能夠一邊使該紙幣順暢地行進一邊適當?shù)剡M行識別。
另外,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在前側的拒絕切換部23中也構成輸送路徑U2和U3的一部分。由此,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除了在識別部114的范圍內(nèi)之外,在拒絕切換部23的范圍內(nèi)也能夠不經(jīng)由連結部分等地利用連續(xù)的下表面130AS和上表面130BS順暢地引導紙幣。從其它觀點來看這一點,拒絕切換部23能夠?qū)⒃谂c相當于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的識別部14的各部件之間可能產(chǎn)生的組裝上的誤差抑制得非常小。
在其它方面,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114以及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也能夠起到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14以及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相同的作用效果。
根據(jù)以上的結構,在第2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01的識別部114中,使上輸送引導件130A和下輸送引導件130B分別形成為1個部件。由此,識別部114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在引導件間隔比較窄的區(qū)域AR3中不會形成在使嚙合部彼此嚙合的情況可能產(chǎn)生的間隙或階梯等,能夠沿著平滑的下表面130AS和上表面130BS引導紙幣,能夠降低包括拒絕切換部23的范圍在內(nèi)的發(fā)生紙幣的堵塞的可能性。
[3.第3例示實施方式]
第3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201(圖1)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相比較,在具有代替紙幣存取款機10的紙幣存取款機210這一點上不同。紙幣存取款機210(圖2)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紙幣存取款機10相比較,在具有代替輸送部13的輸送部213這一點上不同。
如與圖3對應的圖13所示,輸送部213在具有代替第1輸送部21的第1輸送部221這一點上不同,但在其它方面構成為相同。第1輸送部221除了具有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同樣的識別部14外,還具有分別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的第1輸送前部21A和第1輸送后部21B對應的第1輸送前部221A和第1輸送后部221B。
另外,輸送部213被設計為本來要搭載與識別部14不同的其它識別部。具體來說,在第1輸送前部221A和第1輸送后部221B,沒有形成與分別設置于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前后兩端的識別側嚙合部30G嚙合的嚙合部。另外,設置于第1輸送前部221A的輸送引導件的后端和設置于第1輸送后部221B的輸送引導件的前端之間的間隔比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前后方向的長度寬。
因此,輸送部213在第1輸送前部221A與識別部14之間設置了中間輸送引導件251,另外在第1輸送后部221B與識別部14之間設置了中間輸送引導件252。如在圖14中示出放大圖那樣,中間輸送引導件252由上輸送引導件252A和下輸送引導件252B構成。
在上輸送引導件252A和下輸送引導件252B的前端分別形成有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的輸送側嚙合部50G(圖8A、圖8B)同樣的嚙合部252G。另外,在上輸送引導件252A和下輸送引導件252B的后端,分別形成有與分別設在第1輸送后部221B的輸送引導件262A和262B的前端的嚙合部對應的形狀的嚙合部。
因此,中間輸送引導件252使上輸送引導件252A和下輸送引導件252B的前端分別與設在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后端的識別側嚙合部30G適當?shù)貒Ш?,能夠在外觀上分別形成連續(xù)的面。另外,中間輸送引導件252使上輸送引導件252A和下輸送引導件252B的后端與設在第1輸送后部221B的輸送引導件262A和262B的前端適當?shù)貒Ш希軌蛟谕庥^上分別形成連續(xù)的面。另外,中間輸送引導件251形成為與中間輸送引導件252大致前后對稱。
即,輸送部213在第1輸送前部221A及第1輸送后部221B與識別部14之間,如所謂的適配器或附接件那樣安插有中間輸送引導件251和252。由此,輸送部213雖然本來不是與識別部14對應的設計,但能夠在第1輸送前部221A與識別部14之間、和第1輸送后部221B與識別部14之間分別順暢地輸送紙幣,并能夠在該識別部14中適當?shù)刈R別該紙幣。
另外,識別部14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同樣地構成,因此能夠起到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
根據(jù)以上的結構,第3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201的輸送部213在第1輸送前部221A及第1輸送后部221B與識別部14之間分別設有中間輸送引導件251和252。由此,輸送部213能夠在無法直接交接紙幣的第1輸送前部221A和識別部14之間、以及第1輸送后部221B和識別部14之間順暢地交接紙幣,并在該識別部14內(nèi)一邊順暢地輸送該紙幣,一邊適當?shù)刈R別。
[4.第4例示實施方式]
第4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301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相比較,在具有代替紙幣存取款機10的紙幣存取款機310這一點上不同。紙幣存取款機310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紙幣存取款機10相比較,在具有代替輸送部13的輸送部313這一點上不同。
輸送部313在具有代替識別部14的識別部314這一點上不同,但在其它方面構成為相同。如與圖4對應的圖15所示,識別部314除了與識別部14同樣的結構外,還組裝有驅(qū)動部360。
驅(qū)動部360由致動器361、帶362、輥363和帶365構成。致動器361基于被供給的電力使輸出軸361X旋轉。
另外,致動器361組裝有用于檢測輸出軸361X的旋轉的傳感器,利用該傳感器檢測該輸出軸361X的旋轉并生成檢測信號,并將該檢測信號分別供給至識別部314的厚度傳感器33、圖像傳感器35和磁傳感器37。厚度傳感器33、圖像傳感器35和磁傳感器37與被供給的檢測信號時機一致地進行動作。
帶362卷繞在輸出軸361X與輸送輥42中的輥42B的中心軸42X之間,其張力通過輥363調(diào)整。帶365以一邊與輥42B、32B、固定輥33C、輥34B、36B、抵接輥37B、輥38B和41B的各旋轉軸抵接一邊行進的方式卷繞。
該驅(qū)動部360與輸送輥41和42一起安裝于覆蓋識別部14的外周的殼體(未圖示)上。即識別部14構成為包含輸送輥41、42和驅(qū)動部360在內(nèi)的1個模塊。
根據(jù)該結構,對于輸送部313,在識別部14內(nèi)的各部件等發(fā)生了不良情況時,通過保養(yǎng)作業(yè)更換包含驅(qū)動部360在內(nèi)的整個模塊。由此,輸送部313在保養(yǎng)作業(yè)中不需要重新卷繞帶365和帶362的作業(yè)以及調(diào)整張力等的作業(yè),能夠使該保養(yǎng)作業(yè)容易,另外也能夠抑制由保養(yǎng)作業(yè)員的熟練程度所引起的質(zhì)量的偏差等。
在其它方面,第4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314以及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也能夠起到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的識別部14以及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相同的作用效果。
根據(jù)以上的結構,在第4例示實施方式的自動柜員機101的識別部314中,使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分別形成為1個部件,而且將驅(qū)動部360作為1個模塊進行組裝。由此,識別部314與第1例示實施方式相同,在引導件間隔比較窄的區(qū)域AR3中不會形成在使嚙合部彼此嚙合的情況下可能產(chǎn)生的間隙或階梯等,能夠沿著平滑的下表面30AS和上表面30BS引導紙幣。而且,識別部314能夠在保養(yǎng)作業(yè)中排除纏繞帶365和帶362的作業(yè),因此能夠使作業(yè)整體容易。
[5.其它例示實施方式]
并且,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針對使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分別構成為一體形成的1個部件的情況進行了敘述??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將上輸送引導件30A在左右方向上分割,通過組合多個部件來構成。這種情況下,只要能夠關于紙幣的輸送方向即前后方向,形成沒有對區(qū)域AR1至區(qū)域AR5進行分割的連續(xù)的部件,由此防止由于存在連結部分而導致的紙幣的輸送不良或堵塞的發(fā)生即可。第2~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對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使上輸送引導件30A及下輸送引導件30B的區(qū)域AR2、AR4構成為傾斜面,并使其傾斜角度α為10度~40度??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為彎曲的面或具有階梯的面,另外,可以使傾斜角度α形成為例如45度那樣大于40度的角度。這種情況下,只要通過使輸送輥41和42的輥41A等突出到輸送路徑U1內(nèi)的范圍與區(qū)域AR2和AR4大致一致,從而能夠借助該輥41A等的旋轉順暢地輸送紙幣即可。第2~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而且,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針對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在與區(qū)域AR2大致一致的范圍內(nèi),使輸送輥42中的各輥42A和42B的一部分露出到輸送路徑U1內(nèi)??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在不一定與區(qū)域AR2一致的范圍內(nèi),使輸送輥42中的各輥42A和42B的一部分露出到輸送路徑U1內(nèi)。第2~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對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使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下表面30AS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上表面30BS中的區(qū)域AR3的部分分別形成為平面狀,并使引導件間隔固定??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使上述的部分形成為例如曲面狀,另外,也可以使引導件間隔關于每個部分都有變化。另外,在這種情況下,上輸送引導件30A的下表面30AS和下輸送引導件30B的上表面30BS可以是在上下方向上非對稱的形狀。第2~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對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僅將與區(qū)域AR3相當?shù)姆秶鳛樽R別部14,將其前側的區(qū)域AR4和AR5作為第1輸送前部21A的一部分,將后側的區(qū)域AR2和AR1作為第1輸送后部21B的一部分??墒牵景l(fā)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將區(qū)域AR1至AR5的整個范圍作為識別部14、即將輸送輥41和42也視為識別部14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雖然嚙合部30G(圖9)也成為識別部14的一部分,但只要在引導件間隔比較大的部位與配對方的嚙合部50G等嚙合即可。第3和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對將本發(fā)明應用于在自動柜員機1的紙幣存取款機10中識別紙幣的識別部14的情況進行了敘述??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應用于下述這樣的識別部,所述識別部在設置于例如金融機構的窗口且主要供金融機構的職員使用的紙幣整理裝置(所謂的柜員機)等處理紙幣的各種裝置中識別紙幣。第2~第4例示實施方式也相同。
另外,在上述的第1例示實施方式中,對將本發(fā)明應用于在處理作為介質(zhì)的紙幣的自動柜員機1中識別該紙幣的識別部14的情況進行了敘述??墒?,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應用于如下這樣的識別部,所述識別部在處理例如各種代金券或證券這樣的各種介質(zhì)的裝置中識別該介質(zhì)。
另外,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各例示實施方式和其它例示實施方式。即,本發(fā)明的適用范圍擴展到將上述的各例示實施方式和上述的其它例示實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任意地組合而成的例示實施方式、或者抽取一部分而成的例示實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的例示實施方式中,對于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利用作為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U1、作為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的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作為識別傳感器的厚度傳感器33、圖像傳感器35和磁傳感器37、作為識別輸送輥的識別輸送輥32、34、36和38,構成作為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的識別部14。可是,本發(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由其它各種結構構成的輸送路徑、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識別傳感器、識別輸送輥構成介質(zhì)輸送識別裝置。
而且,在上述的例示實施方式中,對于下述情況進行了敘述:利用作為交接部的存取款部12、作為輸送路徑的輸送路徑U1、作為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的上輸送引導件30A和下輸送引導件30B、作為識別傳感器的厚度傳感器33、圖像傳感器35和磁傳感器37、作為識別輸送輥的識別輸送輥32、34、36和38,構成作為介質(zhì)交易裝置的自動柜員機1??墒牵景l(fā)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由其各種結構構成的交接部、輸送路徑、第1輸送引導件和第2輸送引導件、識別傳感器、識別輸送輥構成介質(zhì)交易裝置。
日本專利申請?zhí)卦?014-170531號所公開的全部內(nèi)容被作為參考引入本說明書。
關于本說明書中記載的所有文獻、專利申請和技術標準,以與具體且分別記載有通過參考引入各個文獻、專利申請和技術標準的情況相同的程度,通過參考被引入本說明書中。
產(chǎn)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fā)明也能夠在與利用者之間交易作為介質(zhì)的紙幣的自動柜員機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