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壓力儀器儀表校驗領域,涉及氣體壓力校驗器,具體涉及一種可連續(xù)快速造壓、工作可靠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
背景技術:
壓力計量器具都需要強制定期進行檢定,確定壓力計量的準確性。壓力校驗器通常需要具有造壓、控壓、調(diào)壓等功能,以實現(xiàn)對壓力計量器具的檢驗與校對。本專利申請人曾在ZL200720148840.8使用新型專利中提出一種手持型氣體壓力校驗器,手持型壓力校驗器主要用于現(xiàn)場儀表的校驗,適用于小壓力范圍的應用場合,不滿足實驗室較大批量壓力儀表的校驗需求。
實驗室更適合使用臺式壓力校驗器。目前市場上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通常為簡易組裝式結構,主要通過外接的管路和接頭完成氣體管路的連接,把管路固定在連接的底座上,需要進行彎管、修型等工藝方式,才能完成氣體管路的連接,耗費大量的人力,這種方式不易實現(xiàn)機械化裝配,嚴重的影響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由于多次插拔接頭,容易產(chǎn)生密封問題,裝配后的管路檢漏、維護也會影響使用效率和校驗精度。目前使用的氣體壓力校驗器通常不帶過濾裝置,易受被檢儀表所攜帶雜質(zhì)、液體的污染,影響校驗器壽命;如果在現(xiàn)有儀器上增加過濾器,同時也要增加接頭,接頭作為密封部件,通常易成為發(fā)生泄漏隱患的部位;特別是高壓時,高可靠性的密封接頭必然伴隨著居高不下的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以上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具有高可靠性的可連續(xù)快速加壓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
一種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用于校驗壓力表,包括底座(01)、安裝于底座(01)上氣體造壓泵(03)、閥島(04)、集成在閥島(04)上的壓力/真空換向閥(06)、壓力截止閥(05)和微調(diào)裝置(09)、氣流管路(12)以及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的壓力表連接頭,所述氣流管路(12)集成設置于底座(01)內(nèi),氣流管路(12)加工成形后直接連通,其加工工藝孔采用耐高壓密封頭密封。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還包括一后支座(02),所述后支座(02)安裝于底座(01)上且與氣體造壓泵(03)抵接,后支座(02)與底座(01)的連接處的凹坑形成氣液分離器(13),所述氣液分離器(13)上端與后支座管路(021)連通,所述氣液分離器(13)與后支座管路(021)連通處設置有第一過濾器(14)。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所述氣體造壓泵(03)的泵體內(nèi)部設置有吸氣管路(031)、吸氣單向閥(032)、第一排氣管路(033)和第二排氣管路(034);所述后支座(02)內(nèi)部設置有后支座管路(021),后支座管路(021)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的第二排氣管路(034)相連通,另一端與氣液分離器(13)的上端連接。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所述壓力/真空換向閥(06)安裝于閥島(04)的通孔內(nèi),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一末端內(nèi)部設置有換向閥進氣孔(061),換向閥進氣孔(061)位置設置有第三過濾器(064),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閥體中部上設有環(huán)形氣體過渡槽(063),氣體過渡槽(063)的兩端設有密封圈(062)。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所述閥島(04)內(nèi)部設置有第一閥島管路(041)、第二閥島管路(042)、第三閥島管路(043)、第四閥島管路(044)和第五閥島管路(045),其中:
第一閥島管路(041)和第二閥島管路(042)的一端分別與閥島上安裝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通孔兩側近末端位置連通,第一閥島管路(041)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的吸氣管路(031)連通,第二閥島管路(042)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的第一排氣管路(033)連通;
第三閥島管路(043)為L形,L形的一端從閥島上安裝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通孔的中部位置貫穿該通孔,另一端連通至壓力截止閥(05),第三閥島管路(043)通過壓力截止閥(05)后與第四閥島管路(044)相連通;
第四閥島管路(044)為具有三端頭的F形管路,一端頭連通至壓力截止閥(05),另一端頭與微調(diào)裝置(09)連通,其第三端頭通過上下連接的管路與第五閥島管路(045)連通,第五閥島(045)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的第二排氣管路(034)連通,第二排氣管路(034)連通至后支座管路(021)。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壓力表連接頭(10)包括接頭管路(101)、接頭連桿(102)和連接螺母(104),接頭管路(101)下端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接頭管路(101)設置在接頭連桿(102)的內(nèi)部,連接螺母(104)固定在接頭連桿(102)的上部,壓力表與連接螺母(104)擰緊并將接頭管路(101)密封。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壓力表連接頭(10)包括接頭管路(101)、接頭連桿(102)、堵頭(103)和連接螺母(104),接頭管路(101)下端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接頭管路(101)設置在接頭連桿(102)的內(nèi)部,連接螺母(104)固定在接頭連桿(102)的上部,堵頭(103)與連接螺母(104)擰緊并將接頭管路(101)密封。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還包括一泄壓閥(07),泄壓閥(07)設置在底座(01)側面上且位于氣流管路(12)的一端,并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中,所述泄壓閥(07)與氣流管路(12)之間設置有第二過濾器(15)。
上述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還包括四個支腳,所述支腳分別設置在底座的四個角部,底座的四個角部下部各設有螺孔,四個支腳上部具有與所述螺孔相匹配的螺紋。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技術效果:(1)本實用新型的底座為輕質(zhì)、高可靠性材料制成的板式結構,內(nèi)部集成設置氣流管路,氣流管路加工成形后直接連通,加工工藝孔采用耐高壓密封頭密封,能提高加工裝配效率,并消除外接管路連接帶來的泄漏隱患;(2)后支座與底座連接處豎直設置有氣液分離器和第一過濾器,利用高度差和體積變化能有效分離壓縮氣體中液體,提高壓力穩(wěn)定性;真空檢驗時,系統(tǒng)管路中氣體被過濾后再進入造壓泵,防止被檢表帶來的雜質(zhì)污染泵體,能有效提高造壓泵的使用壽命;(3)泄壓閥與底座內(nèi)的氣流管路之間設置有第二過濾器,泄壓時,氣流被過濾后再從泄壓閥排出,防止氣流中的雜質(zhì)沉積于泄壓閥節(jié)流口,影響下次密封時的可靠性;排氣口處設置有一泄壓接頭,泄壓時管路中沉積液體由該泄壓接頭處排出,使泄壓更潔凈;(4)本實用新型的底座上設置多個壓力表連接頭,可滿足實驗室同時批量壓力表的校驗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實施例一的俯視圖;
圖3是沿圖2中的B-B向截取的局部截面圖;
圖4是沿圖2中的C-C向截取的局部截面圖;
圖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立體結構圖;
圖6是實施例二的俯視圖;
圖7是實施例二的右視圖及局部剖視圖;
圖8是圖2中后支座、閥島、壓力截止閥和壓力/真空換向閥部位在不同工作狀態(tài)下的局部剖視圖;
圖9是圖6中沿A-A向截取的截面圖。
圖中附圖標記表示為:
01:底座;02:后支座,021后支座管路;03:氣體造壓泵,031:吸氣管路,032:吸氣單向閥,033:第一排氣管路,034:第二排氣管路,035:壓桿;04:閥島,041:第一閥島管路,042:第二閥島管路,043:第三閥島管路,;044:第四閥島管路,045第五閥島管路;05:壓力截止閥;06:壓力/真空換向閥,061:換向閥進氣孔,062:密封圈,063:氣體過渡槽,064:第三過濾器;07:泄壓閥;08:泄壓接頭;09:微調(diào)裝置;10:壓力表連接頭,101:接頭管路,102:接頭連桿,103:堵頭,104:連接螺母;11:支腳;12:氣流管路,121:第一氣流管路,122:第二氣流管路,123:第三氣流管路;13:氣液分離器;14:第一過濾器;15:第二過濾器;17:耐高壓密封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進行詳細說明。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結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包括底座01、固定于底座01上的后支座02、安裝在底座01上的氣體造壓泵03和閥島04、集成在閥島04上的壓力/真空換向閥06、壓力截止閥05和微調(diào)裝置09、安裝在底座01側面上的泄壓閥07、設置在底座01上且位于泄壓閥07下方的泄壓接頭08、設置在泄壓閥07上的第二過濾器15、氣液分離器13和氣液分離器13內(nèi)的第一過濾器14、壓力表連接頭10、設置在底座01的底部的支腳11以及設置在底座01內(nèi)部的氣流管路12。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結構,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泄壓閥07、第二過濾器15以及泄壓接頭08的設置位置不同,這些部件可以設置在氣流管路12的一端(例如圖1和圖5的左側或右側)并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
如圖1、圖2或圖5、圖6所示,底座01為由輕質(zhì)、高可靠性材質(zhì)制成的板體,板體內(nèi)分布有耐高壓氣流管路12,氣流管路12由相互連通的第一氣流管路121、第二氣流管路122和第三氣流管路123組成;上述各管路將各部件連接起來形成循環(huán)通路,氣流管路12通過加工直接連通,加工工藝孔位置用耐高壓密封頭17密封,防止氣體泄漏;氣流管路12集成于底座設置,能大幅度提高加工、裝配效率,并消除管路連接帶來的泄漏隱患。底座01的底部的四個角部各設有螺孔,四個支腳11上部具有與所述螺孔相匹配的螺紋,通過調(diào)節(jié)四個支腳11的擰入深度可調(diào)整底座01的水平度。
如圖7和圖8所示,氣體造壓泵03安裝于底座01上位于后支座02和閥島04之間的位置,包括泵體、泵體蓋、活塞、壓桿035以及位于泵體與泵體蓋所形成的空腔內(nèi)的造壓機構(該造壓機構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請參考受權公告號為CN203201743U的實用新型專利的相關內(nèi)容),氣體造壓泵03的泵體內(nèi)部設置有吸氣管路031、吸氣單向閥032、第一排氣管路033和第二排氣管路034。
后支座02抵接氣體造壓泵03的泵體后側(圖7的右側),后支座02安裝于底座01后與其安裝位置對應的底座上的凹坑配合形成豎直的氣液分離器13,配合面上密封使氣液分離器相對于外界密封,用于分離壓縮氣體中的水分;后支座02內(nèi)部設置有后支座管路021,后支座管路021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的第二排氣管路034相連通,后支座管路021另一端與氣液分離器14的上部連接,且在連接處設置第一過濾器14,用于抽真空時過濾被檢設備帶入氣流管路12中雜質(zhì)和污染物,防止污染氣體造壓泵03、壓力/真空換向閥06、壓力截止閥05,防止堵塞其內(nèi)部管路,且第一過濾器14在結構上位于氣液分離器13內(nèi)的上端部位;氣液分離器13下端部位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
氣液分離器13用于分離氣體中的水分,氣體介質(zhì)(氣體介質(zhì)通常為空氣,空氣中含有水汽)進入氣液分離器13時,由于體積突然增大,流速減慢,進而壓縮氣體介質(zhì)中的水汽達到露點凝結而從氣體介質(zhì)中分離,從而進入氣流管路12的高壓氣體介質(zhì)含水氣降低;當降壓時隨氣體帶來的液體也會在此氣液分離器13內(nèi),以相同的方式進行氣液分離,減少液體進入氣體造壓泵03內(nèi),而造成密封面的腐蝕,從而提高氣體造壓泵03的使用壽命。
閥島04抵接氣體造壓泵03的泵體的另一側(圖7的左側),如圖8(a)和圖8(b)所示,壓力/真空換向閥06安裝于閥島04的通孔內(nèi),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一末端內(nèi)部設置有換向閥進氣孔061,換向閥進氣孔061位置設置有第三過濾器064,用于保證氣體被過濾后再進入氣體造壓泵03,起到保護氣體造壓泵03內(nèi)造壓機構的作用;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閥體中部上設有環(huán)形氣體過渡槽063,氣體能夠通過該槽進入相應的氣體通道;氣體過渡槽063的兩端設有密封圈062;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密封圈062位置與閥島04的內(nèi)壁接觸使氣體過渡槽063相對于外界密封;閥島04內(nèi)部還布置有五條閥島管路,分別為第一閥島管路041、第二閥島管路042、第三閥島管路043、第四閥島管路044和第五閥島管路045。
如圖8(a)、圖8(b)所示的第一閥島管路041、第二閥島管路042的一端分別與閥島04上安裝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通孔兩側末端位置連通,第一閥島管路041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上的吸氣管路031連通,第二閥島管路042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上的第一排氣管路033連通;第三閥島管路043為L形,L形的一端從閥島04上安裝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通孔的中部位置貫穿該通孔,另一端連通至壓力截止閥05。壓力截止閥05安裝于閥島04的一側,第三閥島管路043通過壓力截止閥05后與第四閥島管路044相連通;壓力截止閥05用于控制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四閥島管路044的通/斷。結合圖7、圖8(a)、圖8(b)可知,第四閥島管路044為具有三端頭的F形管路,一端頭連通至壓力截止閥05,另一端頭與閥島04內(nèi)的微調(diào)裝置09連通,其第三端頭(如圖7所示)通過上下連接的管路與第五閥島管路045連通,第五閥島045的另一端與氣體造壓泵03上的第二排氣管路034連通,從而連通至后支座管路021。
通過改變壓力/真空換向閥06與閥島04的相對位置,可以使氣體過渡槽063將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二閥島管路042連通或與第一閥島管路041連通。
如圖8(a)所示,當壓力/真空換向閥06相對于閥島04向左拔出至圖示極限位置(壓力/真空換向閥06上右側臺階與閥島04上安裝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通孔的臺階接觸),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二閥島管路042通過氣體過渡槽063連通;第一閥島管路041與換向閥進氣孔061連通,該校驗儀處于壓力模式。
如圖8(b)所示,當壓力/真空換向閥06相對于閥島04向右推至圖示極限位置(壓力/真空換向閥06上左側臺階與閥島04左側接觸),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一閥島管路041通過氣體過渡槽063連通;第二閥島管路042通至氣體過渡槽063左側密封圈063左側壓力/真空換向閥06與閥島04的間隙,該校驗儀處于真空模式。
如圖2和圖6所示,三個呈三角形分布的壓力表連接頭10直接安裝于底座01的上部,其中兩個壓力表連接頭10設置在第三氣流管路123的正上方并與第三氣流管路123相連通,一個壓力表連接頭10設置在第二氣流管路122的正上方并與第二氣流管路122相連通,三角形分布的壓力表連接頭10保證連接被檢表后,被檢表互不相撞干擾。
如圖3和圖9所示,壓力表連接頭10包括接頭管路101、接頭連桿102、堵頭103和連接螺母104,接頭管路101下端與氣流管路12相連通,接頭管路101設置在接頭連桿102的內(nèi)部,連接螺母104固定在接頭連桿102的上部,堵頭103與連接螺母104擰緊并將接頭管路101密封;使用校驗儀校驗儀表時,取下堵頭103,將被檢表或標準表與連接螺母擰緊,使被檢表管路與連接管路101連接并與外界形成密封。
圖2和圖4所示的實施例一的泄壓閥07、泄壓接頭08和第二過濾器15設置在靠近氣體造壓泵03的一側,而圖6和圖9所示的實施例二將上述部件設置在遠離氣體造壓泵03的一側,不管上述部件設置位置如何,都保證氣流管路12與泄壓閥07相連通。如圖2和圖4所示,泄壓閥07與第三氣流管路123相連通,并在靠近第三氣流管路123的一端設置第二過濾器15,用于過濾復雜環(huán)境工作后被污染并帶有雜質(zhì)的被檢表帶入到氣流管路12中的污染物和雜質(zhì),防止堵塞泄壓閥07,從而保證泄壓閥07關閉的可靠性和開啟時的有效性;泄壓接頭08設置在泄壓閥07的下方底座01上,泄壓接頭08可連接導管,將泄壓閥07泄壓時流出的液體收集到液體容器中,保證用戶操作環(huán)境的潔凈。泄壓閥07開啟泄壓時,氣流管路12中的氣體、水蒸汽沉積的液體經(jīng)過第二過濾器15過濾后,經(jīng)泄壓閥07和泄壓接頭08排出。
以上部件按照上述連接關系組裝成本實用新型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該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以底座01為基體,氣體管路12直接加工連接,加工工藝孔采用耐高壓密封頭17進行密封,不存在氣路連接接頭,降低了裝配難度,提高了裝配效率;在氣體流經(jīng)的管路中使用過濾器,避免氣體中的污染物和雜質(zhì)造成管路堵塞,保證該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工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本實用新型的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有壓力模式和真空模式兩種工作模式,通過壓力/真空換向閥06實現(xiàn)兩種工作模式的轉換,下面分別描述該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在這兩種工作模式下的工作過程:
校驗時取下兩個或三個壓力表連接頭10上的堵頭103,將一個標準壓力儀表用連接螺母104連接并擰緊在一個壓力接頭10,將一個或者多個被檢壓力表用連接螺母104連接并擰緊在另外的壓力接頭10上。
如圖8(a)所示,在打開泄壓閥07和壓力截止閥05的情況下,將壓力/真空換向閥06向左拔出到極限狀態(tài),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二閥島管路042通過氣體過渡槽063連通,同時氣體過渡槽063兩側的密封圈062使氣體過渡槽063與外界大氣隔離形成密封,第一閥島管路041與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換向閥進氣孔061連通,并通過過濾器064連接至大氣,該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處于壓力模式。
此時打開壓力截止閥05,關閉泄壓閥07,將氣體造壓泵03的壓桿035抬起,氣體造壓泵03依次通過氣體造壓泵03的吸氣單向閥032、吸氣管路031、閥島04的第一閥島管路041以及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第三過濾器064和換向閥進氣孔061從大氣中吸氣;將氣體造壓泵03的壓桿035壓下,使增壓后的氣體依次經(jīng)氣體造壓泵03的第一排氣管路033、閥島04的第二閥島管路042、壓力/真空換向閥06的氣體過渡槽063過渡到閥島04的第三閥體管路043,再經(jīng)過壓力截止閥05、第四閥島管路044、第五閥島管路045、氣體造壓泵03的第二排氣管路034、后支座管路021、第一過濾器14進入氣液分離器13,在氣液分離器13中分離壓縮氣體中的水分,分離后的氣體排入氣流管路12,并通過氣流管路12進入壓力表連接頭10的接頭管路101中;重復抬起和壓下壓桿實現(xiàn)對氣流管路12中的氣體進行加壓。
然后關閉壓力截止閥05,調(diào)節(jié)微調(diào)裝置09能經(jīng)第四閥島管路044、第五閥島管路045、第二排氣管路034、后支座管路021、第一過濾器13、氣液分離器14對氣流管路12中的氣體壓力進行調(diào)節(jié)。氣體造壓泵03造壓與微調(diào)裝置09壓力調(diào)節(jié)的配合,使壓力系統(tǒng)獲得檢驗壓力儀表所需的精確壓力;標準壓力儀表與被檢設備進行壓力對比,實現(xiàn)壓力校驗,同時調(diào)整被檢設備實現(xiàn)校準。
氣流管路12中壓力升到檢驗檢驗所需壓力的值后,打開泄壓閥07可對氣流管路12中的壓力氣體進行降壓和泄壓,降壓過程中對比標準儀表與被檢設備壓力進行校驗,同時調(diào)整被檢設備實現(xiàn)校準。打開泄壓接頭07進行降壓和泄壓過程中,氣流管路12中凝結的水分經(jīng)泄壓閥07從泄壓接頭08排出。通過在泄壓接頭08處連接排液管,或者集液器收集排出的液體,可防止液體隨氣體排出時噴灑于底座01下方,從而使泄壓過程更潔凈。
對真空儀表進行校驗時,取下兩個或三個壓力表接頭的堵頭103、分別用連接螺母104連接并擰緊標準負壓儀表和被檢設備。
如圖8(b)所示,在打開泄壓閥07和壓力截止閥05的情況下,將壓力/真空換向閥06向右推至極限狀態(tài),第三閥島管路043與第一閥島管路041通過氣體過渡槽063連通,同時氣體過渡槽063兩側的密封圈062使氣體過渡槽063與外界大氣隔離形成密封,第二閥島管路042連通至壓力/真空換向閥06左側密封圈062左側壓力/真空換向閥06與閥島04的間隙處,與外界連通。該臺式氣體壓力校驗器處于真空模式。
此時打開壓力截止閥05,關閉泄壓閥07,將氣體造壓泵03的壓桿035抬起,氣體造壓泵03依次通過氣體造壓泵03的吸氣單向閥032、吸氣管路031、第一閥島管路041、氣體過渡槽063、第三閥體管路043、壓力截止閥05第四閥島管路044、第五閥島管路045、第二排氣管路034、后支座管路021、第一過濾器14、氣液分離器13從氣流管路12中吸氣,同時氣液分離器收集被檢設備帶入氣流管路12中的水分,第一過濾器13過濾被檢設備帶入氣流管路12中的雜質(zhì),防止被檢設備帶來的雜質(zhì)和污染物污染氣體造壓泵03、壓力/真空換向閥06以及截止閥05;壓下壓桿035時,氣體造壓泵03吸入的氣體經(jīng)第一排氣管路033、第二閥島管路042從壓力/真空換向閥06左側密封圈062左側壓力/真空換向閥06與閥島04的間隙處排至大氣;重復抬起和壓下壓桿用氣體造壓泵,排出氣流管路12中的氣體實現(xiàn)抽真空。
然后關閉壓力截止閥05,調(diào)節(jié)微調(diào)裝置09能經(jīng)第四閥島管路044、第五閥島管路045、第二排氣管路034、后支座管路021、第一過濾器13、氣液分離器14對氣流管路12中的真空值進行調(diào)節(jié)。氣體造壓泵03抽真空與微調(diào)裝置09負壓值調(diào)節(jié)的配合,使氣流管路12中獲得檢驗壓力儀表所需的精確負壓值;標準負壓儀表與被檢設備進行壓力對比,實現(xiàn)壓力校驗,同時調(diào)整被檢設備實現(xiàn)校準。
氣流管路12中負壓值升到檢驗檢驗所需值后,打開泄壓閥07可對氣流管路12中的真空進行降壓和泄壓,降壓過程中對比標準負壓儀表與被檢設備壓力進行校驗,同時調(diào)整被檢設備實現(xiàn)校準。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各種等價變型和修改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公開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