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低溫氣瓶檢測裝置,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低溫氣瓶內膽焊接完成后需要進行氣密試驗,實驗壓力3.2Mpa,成品完成后要進行壓力試驗,實驗壓力1.6Mpa。剛生產時,壓力試驗都是通過增壓泵直接供壓,達到需要壓力后再關閉泵,而通常增壓泵噪聲較大被裝在室外,待測試的低溫氣瓶卻在室內進行,測試時需在室外有個工作人員控制增壓泵的啟閉,室內控制氣管向低溫氣瓶內供壓的工作人員通過對講機通知室外工作人員控制增壓泵,麻煩且不好控制,而且內膽和成品的氣密性測試不能同時進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過增設高壓儲氣瓶,在通過兩級減壓閥分別將對應壓力的測試氣體通入對應的檢測工位處,無需室外留有一人一直控制增壓泵,檢測過程更加簡單,且可同時對內膽和成品進行測試,提高生產效率的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包括增壓泵和儲氣瓶,增壓泵連接儲氣瓶的進氣端,所述儲氣瓶的出氣端連接一級減壓閥,所述一級減壓閥連接第一送氣管道和二級減壓閥,所述二級減壓閥連接第二送氣管道。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氣管道和第二送氣管道上均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和電動截止閥,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與電動截止閥連接,所述電動截止閥還通過電線連接有手動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儲氣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每個儲氣瓶內均設置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所有第二壓力傳感器共同連接有一個PLC,所述儲氣瓶的出氣端設置有與PLC連接的控制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送氣管道靠近一級減壓閥和第二送氣管道靠近二級減壓閥處均設置有穩(wěn)壓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增設儲氣瓶,增壓泵先工作將產生的高壓全部儲存在儲氣瓶內,儲氣瓶的氣體在使用時,通過一級減壓閥進行降壓,達到內膽試驗檢測壓力,降壓后的氣體再通過二級減壓閥進行二次降壓,達到成品試驗檢測壓力,儲氣瓶可儲存大量高壓氣體,使用時直接使用即可,第一送氣管道和第二送氣管道輸送的氣體則直接為待使用氣體壓力,無需再室外單獨一人再控制增壓泵的啟閉,且可同時進行內膽和成品兩個需要不同氣壓的工件進行檢測,提高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增壓泵;2、儲氣瓶;31、一級減壓閥;32、二級減壓閥;4、手動開關;5、第一壓力傳感器;6、電動截止閥;7、第一送氣管道;8、第二送氣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低溫氣瓶加壓檢測系統(tǒng),包括增壓泵1和儲氣瓶2,增壓泵1連接儲氣瓶2的進氣端,所述儲氣瓶2的出氣端連接一級減壓閥31,所述一級減壓閥31連接第一送氣管道7和二級減壓閥32,所述二級減壓閥32連接第二送氣管道8,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在增壓泵1之前設置液氮罐,增壓泵1兩端分別連接液氮罐和儲氣瓶2。
通過增壓泵1將儲氣瓶2內充滿高壓氣體,在本實施例中儲氣瓶2的氣體壓力為6Mpa,使用時通過一級減壓閥31將高壓氣體進行減壓至3.5Mpa,再通過第一送氣管道7輸送至內膽對內膽進行檢測,與此同時被減壓至3.5Mpa的氣體再次被二級減壓閥32減壓至1.6Mpa,再通過第二送氣管道8輸送至成品對成品進行檢測,通過上述系統(tǒng)便可同時對內膽和成品進行加壓檢測,且在儲氣瓶2內充滿6Mpa的高壓氣體后,增壓泵1便可停止工作,節(jié)約人力。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送氣管道7和第二送氣管道8上均設置有第一壓力傳感器5和電動截止閥6,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5與電動截止閥6連接,所述電動截止閥6還通過電線連接有手動開關4,通過手動開關4便可開啟電動截止閥6,使第一送氣管道7或/和第二送氣管道8開始輸送氣體,當內膽或成品內的氣體達到檢測壓力后,第一壓力傳感器5將控制電動截止閥6關閉,實現(xiàn)更加自動化。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儲氣瓶2設置有若干個,所述每個儲氣瓶2內均設置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所有第二壓力傳感器共同連接有一個PLC,所述儲氣瓶2的出氣端設置有與PLC連接的控制閥,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儲氣瓶2設置有兩個,在一個儲氣瓶2內的高壓氣體排出降壓至3.5Mpa時,第二壓力傳感器將控制通過PLC控制另一儲氣瓶2的控制閥開啟,無需工作人員再次開啟。
本實施例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送氣管道7靠近一級減壓閥31和第二送氣管道8靠近二級減壓閥32處均設置有穩(wěn)壓閥,通過穩(wěn)壓閥可對由一級減壓閥31和二級減壓閥32流出的氣體進行穩(wěn)壓,放置突然的高壓導致第一壓力傳感器5發(fā)生感應而使電動截止閥6關閉,更佳可靠。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