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汽車領域,涉及汽車碰撞試驗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牽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的使用增多,道路交通安全備受關注,車輛被動安全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車輛開發(fā)過程中需要對車輛安全綜合性能進行一系列安全試驗測試,根據(jù)法規(guī)可將安全試驗分為整車試驗和零部件試驗。在整車碰撞試驗中,牽引系統(tǒng)為整車試驗提供動力支持的系統(tǒng)。牽引系統(tǒng)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采用牽引電機作為牽引系統(tǒng)的動力,利用帶傳送的原理,通過將牽引拖車安裝在牽引鋼纜上,在牽引鋼纜的帶動下,牽引拖車將牽引鋼纜的動力傳輸給試驗車輛,在試驗車輛距離撞擊壁障一定距離時,通過釋放機構切斷鋼纜與試驗車輛之間的動力傳遞,確保測試車輛在自由狀態(tài)下以規(guī)定的速度撞擊壁障。與此同時,牽引拖車在碰撞前受系統(tǒng)控制停止,最終通過在軌道上安裝的釋放阻尼裝置發(fā)生碰撞,來實現(xiàn)完全停止。在整車碰撞試驗中,釋放阻尼裝置對于牽引拖車與測試車輛的脫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牽引拖車受到系統(tǒng)控制開始停止并與釋放阻尼裝置撞擊實現(xiàn)停止時,由于慣性,釋放阻尼裝置會受到牽引拖車的很大沖擊,因此在測試中,釋放阻尼裝置與軌道如何的問題連接顯得尤為重要,使得釋放阻尼裝置既能有效靜止牽引拖車,又減小和牽引拖車之間相互作用產生的沖擊力,降低彼此的損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能夠有效的固定于軌道上,以便與牽引拖車碰撞時,有效的靜止牽引拖車,同時減少碰撞造成的損壞。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包括夾緊定位機構、位于所述夾緊定位機構一側的碰撞塊以及緩沖墊圈,所述緩沖墊圈位于所述碰撞塊與所述夾緊定位機構之間,三者活動連接,且三者分別對應設有貫穿的導槽。所述導槽用以通過牽引鋼纜。所述夾緊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基座以及安裝于所述定位基座一側的夾緊板,所述定位基座和所述夾緊板相接觸的夾緊面上分別對應設有凸臺,所述凸臺交錯設置,所述導槽設置于所述定位基座另一側,所述夾緊板與所述定位基座經由多組第二螺栓件連接。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定位基座上的導槽均為向外開口的U型槽。所述碰撞塊包括螺栓連接的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所述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的連接面分別設有凹槽,所述兩凹槽對應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定位基座上的導槽位置設置。所述碰撞塊、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夾緊定位機構經由至少一組的第一螺栓件活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螺栓件為沉頭孔螺栓件。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大于30km/h時,所述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鋁制結構。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時,所述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鐵制結構。所述緩沖墊全為橡膠墊圈。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過夾緊定位機構中錯位的凸臺配合以及第一螺栓件的連接,有效的保證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在軌道上的夾緊力度,且碰撞塊與夾緊定位機構之間設有緩沖墊圈,可有效減小牽引拖車與牽引釋放阻尼裝置之間的沖擊力,降低牽引釋放阻尼裝置與牽引拖車的損壞。
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結構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夾緊板的結構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基座的結構圖;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緩沖墊圈的結構圖;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緩沖墊圈的結構圖;圖6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7為圖6所示俯視圖的A-A向視圖;圖8為圖6所示實施例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包括夾緊定位機構、位于夾緊定位機構一側的碰撞塊6以及緩沖墊圈5,緩沖墊圈5位于緩沖墊圈6與夾緊定位機構之間,碰撞塊6、緩沖墊圈5以及夾緊定位機構活動連接,三者分別對應設有貫穿的導槽。本實施例中,碰撞塊6、緩沖墊圈5以及夾緊定位機構活動連接經由至少一組的第一螺栓件連接。試驗時,夾緊定位機構將牽引釋放阻尼裝置固定于軌道上,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碰撞塊側面向牽引拖車,牽引鋼纜經由貫穿設置于夾緊定位機構、緩沖墊圈5以及碰撞塊6中的導槽穿過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當牽引拖車受到系統(tǒng)控制開始停止時,與所述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碰撞塊6所在側發(fā)生碰撞,以實現(xiàn)牽引拖車的完全靜止,由于碰撞塊6與夾緊定位機構之間設有緩沖墊圈5,可有效減小牽引拖車與牽引釋放阻尼裝置之間的沖擊力,降低牽引釋放阻尼裝置與牽引拖車的損壞。本實施例中,緩沖墊圈5為橡膠墊。夾緊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基座2以及安裝于定位基座2上方的夾緊板1,導槽設置于定位基座2下部,定位基座2和夾緊板I相接觸的夾緊面上分別對應設有凸臺3,凸臺3交錯設置,夾緊板I與定位基座2經由多組第二螺栓件連接。定位基座2與夾緊板I相接觸的面上分別對應設有凸臺,通過錯位的凸臺配合,當二者通過第二螺栓件固定于軌道上后,可有效的保證夾緊定位機構在軌道上的夾緊力度,實現(xiàn)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固定。本實施例中,緩沖墊圈5以及定位基座2上的導槽均為向外開口的U型槽,牽引鋼纜可直接通過U型槽穿過緩沖墊圈5以及定位基座2,安裝方便。本實施例中,碰撞塊6包括螺栓連接的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的連接面分別設有凹槽,兩凹槽對應緩沖墊圈5以及定位基座2上的導槽位置設置。碰撞塊6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安裝時先用螺栓將左右兩塊連接,再用螺栓依次將碰撞塊6以及緩沖墊圈5安裝到定位基座2上。由于牽引鋼纜通過U型開口槽穿過緩沖墊圈5與定位基座2,在試驗時,由于晃動,牽引鋼纜通可能會脫離U型開口槽,當牽引鋼纜通過碰撞塊6的導槽時,可實現(xiàn)牽引鋼纜的有效固定,防止鋼纜脫落,同時,碰撞塊6也可方便的拆卸,配合緩沖墊圈5與定位基座2的U型開口槽,可實現(xiàn)整個裝置在導軌上的任意安裝與拆除。本實施例中,第一螺栓件為沉頭孔螺栓件。碰撞塊6上的螺紋孔大于緩沖墊圈5以及定位基座2的螺紋孔,碰撞塊6、緩沖墊圈5以及定位基座2經由沉頭孔螺栓件連接,第一螺栓件與碰撞塊6的碰撞面持平,在使用時,可防止第一螺栓件由于凸起對牽引拖車造成的損傷或刮傷。本實施例中,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大于30km/h時,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鋁制結構;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時,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鐵制結構。釋放阻尼裝置根據(jù)鋁與鐵的材質特點,在高速和低速時采用不同的裝置。在車不大于30km/h時采用鐵質結構,由于鐵的價格較低,當對材質需要要求不高時,采用鐵質結構,可節(jié)約成本;當車速大于30km/h時,由于測試速度越高,牽引拖車與牽引釋阻尼裝置碰撞時的沖擊力越大采用鋁質結構,由于鋁材硬度小,材質軟,高速碰撞時,可減少沖擊力度,有效的保證了釋放時的速度。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應用本發(fā)明。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本發(fā)明不限于這里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揭示,不脫離本發(fā)明范疇所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夾緊定位機構、位于所述夾緊定位機構一側的碰撞塊以及緩沖墊圈,所述緩沖墊圈位于所述碰撞塊與所述夾緊定位機構之間,所述碰撞塊、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夾緊定位機構活動連接,且三者分別對應設有貫穿的導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基座以及安裝于所述定位基座一側的夾緊板,所述定位基座和所述夾緊板相接觸的夾緊面上分別對應設有凸臺,所述凸臺交錯設置,所述導槽設置于所述定位基座另一側,所述夾緊板與所述定位基座經由多組第二螺栓件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定位基座上的導槽均為向外開口的U型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塊包括螺栓連接的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所述第一碰撞塊與第二碰撞塊的連接面分別設有凹槽,所述兩凹槽對應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定位基座上的導槽位置設置。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塊、所述緩沖墊圈以及所述夾緊定位機構經由至少一組的第一螺栓件活動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件為沉頭孔螺栓件。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大于30km/h時,所述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鋁制結構。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碰撞試驗測試速度小于或等于30km/h時,所述牽引釋阻尼裝置為鐵制結構。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牽引釋阻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墊全為橡膠墊圈。
全文摘要
一種牽引釋放阻尼裝置,包括夾緊定位機構、位于夾緊定位機構一側的碰撞塊以及緩沖墊圈,緩沖墊圈位于碰撞塊與夾緊定位機構之間,三者經由至少一組的第一螺栓件連接,且三者分別對應設有貫穿的導槽,夾緊定位機構包括定位基座以及安裝于定位基座一側的夾緊板,定位基座和夾緊板相接觸的夾緊面上分別對應設有凸臺,凸臺交錯設置,導槽設置于定位基座另一側,夾緊板與定位基座經由多組第二螺栓件連接。使用時,通過錯位的凸臺配合,有效的保證牽引釋放阻尼裝置的在軌道上的夾緊力度,且碰撞塊與夾緊定位機構之間設有緩沖墊圈,可有效減小牽引拖車與牽引釋放阻尼裝置之間的沖擊力,降低牽引釋放阻尼裝置與牽引拖車的損壞。
文檔編號G01M17/007GK103105279SQ20131001196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fā)明者柳惠君, 曹國華, 顧小棚, 韓剛, 劉衛(wèi)國, 趙福全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