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用于對階梯孔進行定位與測量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有技術中,生產廠家與檢驗部門對階梯孔徑的測量,根據(jù)孔徑的測量精度,大多采用通用的游標卡尺、工具顯微鏡,或者采用專用的內徑測量工具,如三爪內徑千分尺、 內徑百分表和千分表等一點一點的卡量,這樣操作人員勞動強度大,極易疲勞;如果三爪內徑千分尺與被測孔軸線傾斜,造成測量誤差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以保證測量儀與被測孔同心,從而保證測量精度。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的結構特點是由定位機構、測量機構和測力機構構成所述定位機構是在測量頭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均勻分布的三只可沿徑向位移的定位爪,所述各定位爪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定位絲桿前端的定位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定位絲桿的尾部分別設置有定位微分筒和定位測力機構;所述測量機構是在測量頭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與所述定位爪處在不同的軸向位置上、且均勻分布的三只可徑向位移的測量爪,所述各測量爪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測量絲桿前端的測量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所述測量絲桿的尾部分別設置測量微分筒和測量測力裝置;所述測量絲桿、測量微分筒和測量測力裝置設置為一空心套筒,與測量絲桿為同心設置的定位絲桿貫穿所述空心套筒。本實用新型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測量測力裝置是由轉帽、壓縮彈簧、第一棘輪、第二棘輪及壓板組成;其中,所述壓縮彈簧設置在所述測量微分筒的右端軸肩與所述第一棘輪的端面之間;所述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活套在測量微分筒的右端軸上,所述轉帽由壓板壓緊,所述壓板由所述壓板固定螺釘固定在所述測量微分筒右側軸端上,所述測量絲桿的尾端與測量微分筒緊固聯(lián)接。在所述定位爪和測量爪的外端分別設置有溝槽,在所述溝槽內放置用于使定位爪或測量爪進行復位的漲緊圈。所述定位爪和測量爪的外端面設置為與測量頭的前端外圓周為相同的圓弧面。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xiàn)在本實用新型是對三爪內徑千分尺的改進,三個測量爪與增加設置的三個定位爪為同心設置,測量過程重復性好、檢測精度高、檢測效率高。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測量測力裝置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B-B剖面圖;圖5是圖3的俯視示意圖;圖6是圖5的C-C剖面圖;圖中標號1定位爪;2測量爪;3測量頭;4套筒;5定位絲桿;6測量絲桿;7固定套筒;8調整螺釘;9測量微分筒;10測量測力裝置;11定位微分筒;12定位測力裝置;13漲緊圈;14轉帽;15壓縮彈簧;16第一棘輪;17第二棘輪;18壓板;19壓板固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實施例是由定位機構、測量機構和測力機構構成,其中定位機構是在測量頭3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均勻分布的三只可沿徑向位移的定位爪1,各定位爪1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定位絲桿5前端的定位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定位絲桿5的尾部分別設置有定位微分筒11和定位測力機構12,;測量機構是在測量頭3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與定位爪1處在不同的軸向位置上、且均勻分布的三只可徑向位移的測量爪2,各測量爪2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測量絲桿6前端的測量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測量絲桿6的尾部分別設置測量微分筒9 和測量測力裝置10 ;測量絲桿6、測量微分筒9和測量測力裝置10設置為一空心套筒,與測量絲桿6為同心設置的定位絲桿5貫穿所述空心套筒。參見圖3、圖4、圖5和圖6 ;本實施例中的定位測力裝置12和測量測力裝置10具有相同的結構形式,其中,測量測力裝置10是由轉帽14、壓縮彈簧15、第一棘輪16、第二棘輪17及壓板18組成;其中,壓縮彈簧15設置在測量微分筒9的右端軸肩與第一棘輪16的端面之間;第一棘輪16和第二棘輪17活套在測量微分筒9的右端軸上,轉帽14由壓板18 壓緊,壓板18由壓板固定螺釘19固定在測量微分筒9右側軸端上,測量絲桿6的尾端與測量微分筒9緊固聯(lián)接,測力的大小由第一棘輪16和第二棘輪17的齒形和壓縮彈簧15產生的摩擦力進行控制,當測量力超出了摩擦力時,第二棘輪17在第一棘輪16齒面上打滑。具體實施中,為了使定位爪1和測量爪2能夠準確復位,在定位爪1外端設置有溝槽,在溝槽內放置有漲緊圈13,在測量爪2的外端也同樣設置有溝槽,在溝槽內放置有漲緊圈。定位爪1和測量爪2的外端面設置為與測量頭3的前端外圓周為相同的圓弧面。具體實施中,定位絲桿5的前端是與測量頭3組成螺紋副,定位絲桿5的尾部與定位微分筒11固定聯(lián)接,當轉動定位微分筒11時,帶動定位絲桿5沿軸向向定位絲桿的前端一側移動,通過定位絲桿5前端的定位錐使得定位爪1沿徑向伸出;當反向轉動定位微分筒 11時,帶動定位絲桿5沿軸向向定位絲桿的尾部一側移動,在漲緊圈13的彈力作用下,定位爪1沿徑向退回。具體實施中,測量絲桿6前端是與測量頭3組成螺紋副,測量絲桿6尾部與測量微分筒9固定聯(lián)接,當轉動測量微分筒9時,帶動測量絲桿6沿軸向向測量絲桿的前端一側移動,通過測量絲桿6前端的測量錐使測量爪2沿徑向伸出;當反向轉動測量微分筒9時,帶動測量絲桿6沿軸向向著測量絲桿的尾部一側移動,在漲緊圈的彈力作用下,測量爪2沿徑向縮回。參見圖3和圖4,具體實施中,在第二棘輪17端面上均布兩個沿軸向凸伸的圓弧凸臺,第二棘輪17上的圓弧凸臺的寬度與轉帽14后端的槽間寬相等,以使轉帽14能夠帶動第二棘輪17進行轉動。第二棘輪17的右端面是由壓板18進行固定。參見圖5和圖6,在第一棘輪16端面上均布兩個沿軸向凸伸的圓弧形凸臺,測量微分筒9右端軸上也對應設置兩個圓弧凸臺,測量微分筒右端軸上的圓弧凸臺的寬度與第一棘輪上兩個圓弧形凸臺的槽間寬相等,使得第一棘輪16能夠帶動測量微分筒9進行轉動。 傳動路線為轉動轉帽14以帶動第二棘輪17轉動,由第二棘輪17通過摩擦力驅動第一棘輪16的轉動,由第一棘輪16帶動測量微分筒9的轉動,實施測量。按常規(guī)設置的是固定套筒7內圓柱孔與套筒4的外圓柱面相配合,固定套筒7用調整螺釘8固定在套筒4上,在固定套筒7的外側圓柱面上刻有粗讀標尺,在粗讀標尺軸向標線的一側,刻有測量范圍數(shù)字。測量微分筒9的外側圓柱面上刻有精讀標尺,讀數(shù)時,以精讀標尺的端面作為粗讀指標,以粗讀標尺軸向標線作為精度指標,先讀取整數(shù)部分(粗讀標尺),再讀小數(shù)部分尺寸(精讀標尺),即可讀取整個數(shù)值。測量過程首先將復位的定位爪1插入被測定位孔,旋轉定位微分筒11,直到定位爪1伸出靠近被測定位孔,再繼續(xù)旋轉定位測力裝置12,使得定位爪1與被測定位孔接觸,當定位測力裝置12內的第一棘輪和第二棘輪發(fā)出三下滑轉聲響時,停止轉動,定位爪1定位完畢。然后旋轉測量微分筒9,直到測量爪2伸出靠近被測孔,再繼續(xù)旋轉測量測力裝置10,使得測量爪2與被測孔接觸,當測量測力裝置10內的第一棘輪1與第二棘輪17發(fā)出三下滑轉聲響時,停止轉動,根據(jù)測量微分筒9的指標數(shù)值,讀出被測孔徑值。測量前按以下方式進行校準將復位的測量爪2插入標準樣孔中,旋轉測量微分筒9,直到測量爪2伸出靠近標準樣孔,再繼續(xù)旋轉測量測力裝置10,使得測量爪2與標準樣孔接觸,當測量測力裝置10內的棘輪相對打滑三下時,停止轉動,進行讀數(shù),如果示值有誤差,松開固定套筒7上的調節(jié)螺釘8,轉動固定套筒7,直到固定套筒上的刻線對準標準樣孔值,再擰緊固定套筒7上的調節(jié)螺釘8。
權利要求1.一種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其特征是由定位機構、測量機構和測力機構構成所述定位機構是在測量頭(3)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均勻分布的三只可沿徑向位移的定位爪(1),所述各定位爪(1)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定位絲桿( 前端的定位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定位絲桿( 的尾部分別設置有定位微分筒(11)和定位測力機構(12);所述測量機構是在測量頭C3)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與所述定位爪(1)處在不同的軸向位置上、且均勻分布的三只可徑向位移的測量爪O),所述各測量爪⑵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測量絲桿(6)前端的測量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所述測量絲桿(6)的尾部分別設置測量微分筒(9)和測量測力裝置(10);所述測量絲桿(6)、測量微分筒(9)和測量測力裝置(10)設置為一空心套筒,與測量絲桿(6)為同心設置的定位絲桿(5)貫穿所述空心套筒。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其特征是所述測量測力裝置(10)是由轉帽(14)、壓縮彈簧(15)、第一棘輪(16)、第二棘輪(17)及壓板(18)組成;其中,所述壓縮彈簧(1 設置在所述測量微分筒(9)的右端軸肩與所述第一棘輪(16)的端面之間; 所述第一棘輪(16)和第二棘輪(17)活套在測量微分筒(9)的右端軸上,所述轉帽(14)由壓板(18)壓緊,所述壓板(18)由所述壓板固定螺釘(19)固定在所述測量微分筒(9)右側軸端上,所述測量絲桿(6)的尾端與測量微分筒(9)緊固聯(lián)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六爪雙測位測量儀,其特征是在所述定位爪(1)和測量爪 (2)的外端分別設置有溝槽,在所述溝槽內放置用于使定位爪(1)或測量爪( 進行復位的漲緊圈。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六爪雙測位測量儀,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爪(1)和測量爪(2) 的外端面設置為與測量頭(3)的前端外圓周為相同的圓弧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六爪雙測位內徑測量儀,其特征是定位機構是在測量頭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均勻分布的三只可沿徑向位移的定位爪,各定位爪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定位絲桿前端的定位錐側部錐面相抵;在定位絲桿尾部分別設置有定位微分筒和定位測力機構;測量機構是在測量頭的前端圓周面上貫穿設置與定位爪處在不同的軸向位置上、且均勻分布的三只可徑向位移的測量爪,各測量爪的中心端是以其楔形斜面與固聯(lián)在測量絲桿前端的測量錐的側部錐面相抵;在測量絲桿的尾部分別設置測量微分筒和測量測力裝置。本實用新型測量過程重復性好、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B5/12GK202048874SQ20112012244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2日
發(fā)明者劉善林, 李廣, 楊永躍, 洪占勇, 王會生, 苗恩銘, 鄭衛(wèi)兵 申請人:合肥工業(yè)大學, 合肥江航飛機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