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尤其值得說明的是,由于閥芯可以在活動空間中運動,該閥體安裝好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閥芯落在位于下方的第一流體進出管或第二流體進出管的端面上,因此本實用新型的閥體豎直安裝時可以雙向安裝而不用注意該閥體的導通方向,這樣就不會出現(xiàn)閥體安裝方向錯誤的現(xiàn)象,從而可以避免由于閥體安裝錯誤而出現(xiàn)的機組故障的現(xiàn)象,進一步的由于不需要注意閥體的安裝方向,因此可以提高閥體的安裝效率。
[0039]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閥芯柱410包括第一連接管411、至少三根閥芯桿412和第二連接管413,其中閥芯桿41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連接管411和第二連接管413上,所述至少三根閥芯桿412形成的內(nèi)切圓的直徑大于所述閥芯420的直徑。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管411用于與第一流體進出管200連接,第二連接管413用于與第二流體進出管300連接;或者第一連接管411用于與第二流體進出管300連接,第二連接管413用于與第一流體進出管200連接。閥芯桿的作用限制閥芯420的橫向運動,使得閥芯420在活動空間中運動,保障閥芯始終能夠落在第一流體進出管200或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管口(端面)處。尤其注意的是,所述閥芯420的直徑小于所述至少三根閥芯桿412形成的幾何形狀的內(nèi)切圓的直徑,以免將閥芯卡死,影響閥體正常工作。
[0040]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的閥芯柱410的閥芯桿412的數(shù)量為四根,且四根閥芯桿412形成四邊形結構;所述四邊形的內(nèi)切圓的直徑大于所述閥芯420的直徑。這樣設置能夠使得整個閥芯結構中的活動空間較大。本實施例中的閥芯桿412的截面形狀為矩形,但閥芯桿412的截面形狀也可以是圓形、三角形等任何幾何形狀。
[0041]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3,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與所述閥芯柱410的連接處210與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靠近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的端面201之間存在預設距離。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靠近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的端面201即與閥芯420接觸的端面,該端面位于殼體100的內(nèi)部。也就是說第一流體進出管200與閥芯柱410的連接處210位于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中部,連接處210距離端面201有一定距離,這樣設置能夠保證閥芯桿與第一流體進出管連接良好,閥芯的運動不會影響閥芯桿與第一流體進出管的連接,同時能夠保證閥芯與第一流體進出管的端面201的充分接觸。
[0042]同樣的,參見圖3,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與所述閥芯柱410的連接處310與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靠近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端面(圖中未示出)之間存在預設距離。也就是說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連接處310同樣位于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中部。
[0043]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3,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靠近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的部分管201為漸擴切口(即部分管201為漸擴切口段);和/或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靠近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部分管為漸擴切口。漸擴切口的意思是說第一流體進出管200靠近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這一部分管需要進行擴口處理,其中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能夠與閥芯接觸的端面的直徑大于漸擴切口段的其他部分的直徑。設置漸擴切口段能夠保證閥球與第一流體進出管或第二流體進出管的密封性良好。
[0044]其中,第一流體進出管和閥芯柱可以采用卡接、螺紋連接、焊接等任何連接方式。較佳的,參見圖3,本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或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與所述閥芯柱410螺紋連接;在所述閥芯柱410上設置有內(nèi)螺紋,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和/或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上設置有外螺紋。本實施例中在閥芯柱410的第一連接管411和第二連接管413上設置有內(nèi)螺紋,在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連接處210上設置有外螺紋,在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連接處310上設置有外螺紋。采用螺紋連接方便安裝和維修。
[004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靠近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第一段220(即圖3中連接處210的右側的一段圓管)的外徑小于所述閥芯柱410的內(nèi)螺紋小徑。這樣設置能夠保證閥芯與第一流體進出管接觸良好。同樣的,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靠近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第一段320(即圖3中連接處310的左側的一段圓管)的外徑小于所述閥芯柱410的內(nèi)螺紋小徑。
[0046]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流體進出管200和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直徑、長度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稍有不同。但最好第一流體進出管200和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結構完全相同,這樣閥體安裝時更加方便。更優(yōu)的,參見圖1,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上的伸出殼體的一端230的內(nèi)徑大于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的其他各段的內(nèi)徑;和/或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上的伸出殼體的一端330的內(nèi)徑大于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的其他各段的內(nèi)徑。這樣設置更方便流體流入和流出??梢酝ㄟ^對流體進出管的伸出殼體的一端進行擴口處理來實現(xiàn)。
[0047]本實用新型中的殼體可以為一個整體,也可以為分體式的。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參見圖1,所述殼體100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殼體100和第二殼體120,其中所述第一殼體I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上,所述第一殼體11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殼體120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殼體120的另一端122固定在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上。本實施例中流體進出管與殼體連接均采用焊接的方式連接,這樣能夠保證連接效果。第一殼體110與第二殼體120也通過焊接連接。
[0048]較優(yōu)的,參見圖1,所述第一殼體110的與第一流體進出管200固定的一端的內(nèi)徑小于所述第一殼體110與所述第二殼體120連接的一端的內(nèi)徑。這樣設置方便安裝。
[0049]較佳的,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的所述第一殼體110包括依次連接的固定段111、第一過渡段112、第一主體段113、第二過渡段114和連接段115 ;其中所述第一殼體的所述固定段111與所述第一流體進出管200連接,所述第一殼體的連接段115與所述第二殼體120連接;所述第一主體段113的內(nèi)徑大于所述連接段115的內(nèi)徑。
[0050]較佳的,參見圖5,所述第二殼體120包括第二主體段121、第三過渡段122和縮口段123,其中所述第二殼體120的第二主體段121與所述第一殼體110連接,所述第二殼體120的所述縮口段123與所述第二流體進出管300連接,所述第二主體段121的內(nèi)徑大于所述縮口段123的內(nèi)徑。
[0051]較佳的,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所述閥芯420包括閥芯外殼和閥芯主體,所述閥芯外殼設置在所述閥芯主體的外側,且所述閥芯主體的質量可調(diào)。這樣在不改變閥芯420的外形尺寸的基礎上,通過改變閥芯主體的質量可以在很大范圍內(nèi)調(diào)節(jié)閥芯的質量。進一步的,所述閥芯外殼由彈性輕質材料制成,所述閥心由金屬材料制成。
[0052]參見圖2,本實施例中的閥芯為球形,其包括閥芯外殼4201和閥芯主體4202,閥芯主體4202為球形,閥芯外殼4201的外形為球形且閥芯主體4202被包裹在閥芯外殼4201的內(nèi)部。
[0053]參見圖6和圖7,本實施例中的閥芯為圓柱形,其包括閥芯外殼4201、閥芯主體4202、兩個環(huán)形彈性墊圈4203和兩個環(huán)形擋板4204,其中閥芯主體4202為圓柱形,閥芯外殼4201為環(huán)形的圓柱形且閥芯外殼4201完全包裹閥芯主體4202,彈性墊圈4203設置在閥芯外殼4201和閥芯主體4202的兩側端面,彈性墊圈4203用于密封閥芯外殼4201和閥芯主體4202,擋板4204用于固定彈性墊圈4203。其閥芯主體4202由金屬材質制成,用于增加閥芯的重力,可以通過改變閥芯主體4202的大小來改變質量。閥芯外殼4201由輕質彈性材料制成,其一方面用來保持閥芯主體4202和閥芯柱413之間的間隙,保證圓柱形的閥芯主體4202始終位于豎直方向,另一方面使彈性墊圈受力均勻。需要說明的是閥芯外殼的表面應當光滑,不能阻礙閥芯主體在豎直方向上的移動。
[0054]上述任意實施例的閥體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5]SlOO:將閥芯柱420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流體進出管200或第二流體進出管300上;
[0056]S200:將閥芯410裝入所述閥芯柱420形成的活動空間內(nèi);
[0057]S300:將閥芯柱420的另一端固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