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采煤機搖臂潤滑系統(tǒng),特別是無論采煤機搖臂處于上擺還是下擺狀態(tài),搖臂的高端和低端之間均能夠相互提供潤滑的系統(tǒng),屬于采煤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滿足開采需要,采煤機適應寬范圍煤層開采的能力要求正逐步提高,采煤機搖臂設計的擺動范圍也越來越大,但是帶來的一個較大的問題就是,對于現有的扁薄型長臂架搖臂在大角度擺動上揚后,出現高點末端傳動系統(tǒng)軸承的潤滑問題,尤其是現代化大長度工作面的較長時間開采時搖臂更得不到良好的潤滑而故障頻繁,有的大傾角厚煤層開采更是帶來搖臂的潤滑問題。
雖然業(yè)內針對搖臂的潤滑問題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有的在高速低端安裝潤滑泵對上擺搖臂的高端實現潤滑,但該設置不能滿足搖臂下擺狀態(tài)時的潤滑;有的在大傾角工作面的下端安裝潤滑泵但寬范圍開采時也不能滿足搖臂的潤滑需要;有的在搖臂兩端都安裝潤滑泵,但處于高端的潤滑泵容易長時間缺油,因此壽命很低,從而嚴重影響搖臂的整體可靠性。在于寬范圍煤層開采工況環(huán)境下,上述大量的技術措施均不能很好地解決采煤機搖臂的潤滑問題,難以適應采煤機現代化開采的發(fā)展。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和采煤機搖臂,可解決采煤機長搖臂大范圍擺動角度后長時間停留出現的高端位置潤滑泵及各軸組軸承的潤滑難題,提高采煤機搖臂的工作可靠性和對寬范圍煤層開采的適應性。
本發(fā)明的主要技術方案有:
一種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設有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所述高速端潤滑泵通過高低向油道將油液送至搖臂的傳動系統(tǒng)中靠近低速端的若干個軸組各自的潤滑點和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以及噴射到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上,所述低速端潤滑泵通過低高向油道將油液送至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余下的靠近高速端的若干個軸組各自的潤滑點和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以及噴射到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上,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各自泵軸上固定安裝的齒輪分別與所述傳動系統(tǒng)的高速端軸組齒輪和低速端軸組齒輪嚙合。
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可以為如下任意一種結構型式:結構型式(1)所述高低向油道包括設置在所述搖臂的殼體中的高低向主油道和高低向分支油道,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優(yōu)選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由高速端向低速端延伸,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設有多個與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一一對應相連通的出口,其中通往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有噴嘴,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經由所述噴嘴的阻尼孔與相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相通,通往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出口經高速端卸載孔與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油池相通,所述高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垂直指向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所述高速端卸載孔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所有噴嘴的阻尼孔流通截面積之和小于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的流通截面積,也小于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
所述低高向油道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低高向主油道和低高向分支油道,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優(yōu)選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由低速端向高速端延伸,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設有多個與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一一對應相連通的出口,其中通往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有噴嘴,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經由所述噴嘴的阻尼孔與相應的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相通,通往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出口經低速端卸載孔與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油池相通,所述低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垂直指向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所述低速端卸載孔與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所有噴嘴的阻尼孔流通截面積之和小于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的流通截面積,也小于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
結構型式(2)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上各處流通截面積均勻一致或僅存在漸變式過渡,所述高低向油道通向各潤滑點和泵軸的各支路流通截面積最小值之和小于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所述低高向油道通向各潤滑點和泵軸的各支路流通截面積最小值之和小于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
所述噴嘴包括雙孔阻尼噴嘴和單孔阻尼噴嘴,對于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對應一個潤滑點的情況,相應的所述噴嘴采用單孔阻尼噴嘴,對于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對應兩個潤滑點的情況,相應的所述噴嘴采用雙孔阻尼噴嘴,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兩個阻尼孔分別相互獨立地連通其所在的主油道和相應分支油道上通往兩個潤滑點的不同油路。
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的所述出口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的所述出口優(yōu)選為自其所在主油道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孔狀結構;
所述單孔阻尼噴嘴的基體下部為圓柱體段,其阻尼孔有一個,所述阻尼孔的上端開口于所述基體上部頂面以外的區(qū)域,下端開口于所述圓柱體段的底面,所述單孔阻尼噴嘴所在出口的孔狀結構的上部設置成沉孔,所述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沉孔中,所述基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貼合并抵靠在相應主油道的頂面和所述沉孔的底面上;
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基體設有上圓柱體段和下圓柱體段,上、下圓柱體段之間為周向環(huán)槽,其阻尼孔有兩個,且相互獨立,兩個所述阻尼孔的上端均開口于所述基體上部頂面以外的區(qū)域,一個所述阻尼孔的下端開口于所述下圓柱體段的底面,另一個所述阻尼孔的下端開口于所述周向環(huán)槽的槽內表面,所述雙孔阻尼噴嘴所在出口的孔狀結構的下端與一橫向油孔相通,所述橫向油孔與位于其下方的兩個豎向油孔相通,其中一個所述豎向油孔的上口與所述開口正對,該豎向油孔的上部設置成沉孔,所述上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出口的孔狀結構中,所述下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沉孔中,所述周向環(huán)槽與所述橫向油孔相通,所述基體的頂面和底面分別貼合并抵靠在相應主油道的頂面和所述沉孔的底面上。
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的各軸組還可以進一步采用如下結構:
(1)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兩端支撐結構軸組的軸向的兩端分別設有端蓋,所述端蓋固定在所述殼體上,兩端中至少一端的所述端蓋的外側面外露于所述殼體,所述端蓋的內側面設有軸向外凸的環(huán)形凸緣,所述凸緣的徑向內、外圓周面上分別設有徑向內環(huán)槽和徑向外環(huán)槽,所述凸緣的上部設有若干將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和徑向內環(huán)槽相貫通的通孔,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與相應軸組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的末端相接相通,所述端蓋的內側面朝向相應軸組的相應端支撐軸承的外端面;
(2)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的中心軸上設有中心盲孔,所述中心軸的中部和近根部各設有與所述中心盲孔相通的徑向油孔,近根部上還設有徑向外環(huán)槽,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與相應軸組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的末端相接相通,近根部的所述徑向油孔的對外開口開設在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內,中部的所述徑向油孔的對外開口開設在該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的中間兩組支撐軸承在所述中心軸上的安裝位置之間。
所述凸緣上的所述通孔可以由上至下指向相應端蓋的內側面,或者,所述通孔沿徑向延伸,或者,所述通孔的下口與相應端蓋的內側面相貼合。
所述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還優(yōu)選設有輔助冷卻系統(tǒng),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可以包括以下結構型式:
結構型式(a):對于結構型式(1)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分別設置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相對應的冷卻器,用所述冷卻器的放熱介質通道充當其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的一部分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的一部分;對于結構型式(2)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分別設置與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相對應的冷卻器,用所述冷卻器的放熱介質通道充當其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油道的主干路的一部分和所述低高向油道的主干路的一部分;
結構型式(b):對于結構型式(1)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至少兩條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由高速端向低速端延伸的水道,兩條所述水道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相互間隔布置,所述水道上間隔設有若干水噴嘴,所述水道的一端與水孔相通,另一端封閉,所述水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開口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
當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采用結構型式(1)時,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采用結構型式(a)和/或結構型式(b),當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采用結構型式(2)時,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采用結構型式(a)。
一種采煤機搖臂,其潤滑系統(tǒng)采用上述任意一種所述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所述傳動系統(tǒng)可以設有依次傳動連接的第一軸組、第二軸組、第三軸組、第四軸組、第五軸組、第六軸組、第七軸組和第八軸組,所述第一軸組由電機驅動,所述第一軸組為高速端軸組,所述第八軸組為低速端軸組,所述第五軸組、第六軸組、第七軸組和第八軸組各自的潤滑點與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相通,所述第一軸組、第二軸組、第三軸組和第四軸組各自的潤滑點與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相通。
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優(yōu)選為分別靠近所述搖臂的煤壁側和采空側,所述第二軸組、第四軸組和第七軸組為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所述第一軸組、第三軸組、第五軸組、第六軸組和第八軸組為兩端支撐結構軸組,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通往所述第七軸組和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內側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單孔阻尼噴嘴,通往所述第五軸組、第六軸組和第八軸組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雙孔阻尼噴嘴,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通往第二軸組、第四軸組和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內側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單孔阻尼噴嘴,通往第一軸組和第三軸組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雙孔阻尼噴嘴。
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兩端均通過軸承支撐,內端軸承為相應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外端軸承為相應潤滑泵的外側潤滑點,所述泵軸為螺旋軸,靠近外端軸承的部分泵軸被包圍在所述殼體上設置的圓柱筒狀腔室內,靠近內端軸承的部分泵軸暴露于所述油池中,所述潤滑泵的出油孔設置于所述殼體中,所述出油孔的上端與相應的主油道相通,下端與所述圓柱筒狀腔室相通且靠近所述外端軸承。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的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實現了無論搖臂兩端的哪一端處于高位或低位,搖臂兩端潤滑泵都能夠進行相互潤滑,同時還保證了搖臂傳動系統(tǒng)兩端各軸組軸承的潤滑,極大地提高了采煤機搖臂對寬范圍煤層開采的適應性。
由于設置了輔助冷卻系統(tǒng),實現對高低向油道與低高向油道內部的油液的強化水冷,顯著降低了搖臂的發(fā)熱,提高了搖臂的可靠性。
通過在軸組的端蓋上設置特定的徑向外環(huán)槽、徑向內環(huán)槽和通孔等結構,不僅是對油液進入潤滑點的有效導流,還充分利用端蓋與油液接觸的機會,進一步加強了散熱,特別對于外露端蓋,通過設置所述通孔的位置和方向,充分利用了風冷,從而更進一步提高了搖臂的散熱能力。本發(fā)明采用一套結構,獲得了雙向互潤滑和輔助冷卻的雙重功能系統(tǒng)。
通過在軸組的端蓋、中心軸上設置一次沉積槽和二次沉積槽結構,促進了油液中雜質的沉積,使?jié)櫥糜鸵焊鍧?,不僅提高潤滑效果,更進一步提高了搖臂的工作可靠性。
本發(fā)明解決了采煤機長搖臂大范圍擺動角度后長時間停留出現的高位潤滑泵及各軸組軸承的潤滑難題,同時還提高了擺臂的散熱能力,顯著提高了采煤機搖臂的可靠性和對寬范圍煤層開采的適應性,尤其是應用在大傾角厚煤層的中矮機身采煤機上更具有顯著效果。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一個實施例的外形結構示意圖;
圖1b為圖1a的俯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潤滑泵與傳動系統(tǒng)剖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的主油道的示意圖(隱去水道);
圖4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的水道的示意圖(隱去主油道);
圖5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的高速端潤滑泵a-a剖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的低速端潤滑泵b-b剖視圖;
圖7a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五軸組的煤壁側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7b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五軸組的c-c剖視圖;
圖7c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五軸組的采空側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8a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七軸組的d-d剖視圖;
圖8b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七軸組的中心軸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9a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三軸組的煤壁側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9b是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三軸組的e-e剖視圖;
圖9c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三軸組的采空側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10a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四軸組的f-f剖視圖;
圖10b為本發(fā)明的采煤機搖臂的第四軸組的中心軸潤滑油路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的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12為本發(fā)明的所述單孔阻尼噴嘴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
附圖標記:
z1.第一軸組;z2.第二軸組;z3.第三軸組;z4.第四軸組;z5.第五軸組;z6.第六軸組;z7.第七軸組;z8.第八軸組;
1.高速端潤滑泵;11.高速端潤滑泵外端軸承;12.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13.高速端潤滑泵內端軸承;14.高速端潤滑泵齒輪;15.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
2.高低向主油道;21.高低向垂直油孔;22.高低向油槽;23.高低向橫向油孔;24.高低向橫向油孔筋板;
3.雙孔阻尼噴嘴;31.第五軸組用雙孔阻尼噴嘴;32.第六軸組用雙孔阻尼噴嘴;33.第八軸組用雙孔阻尼噴嘴;34.第三軸組用雙孔阻尼噴嘴;35,第一軸組用雙孔阻尼噴嘴;3111.長斜孔;3112.長中心孔;3113.側孔;3114.環(huán)槽;3115.頂面;3116.長上圓柱體段;3117.長下圓柱體段;
4.單孔阻尼噴嘴;41.第七軸組用單孔阻尼噴嘴;42.低速端潤滑泵用單孔阻尼噴嘴;43.第四軸組用單孔阻尼噴嘴;44.第二軸組用單孔阻尼噴嘴;45.高速端潤滑泵用單孔阻尼噴嘴;4111.斜孔;4112.中心孔;4113.頂面;4114.圓柱體段;
5.高速端(潤滑泵)卸載孔;
6.低速端潤滑泵;61.低速端潤滑泵外端軸承;62.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63.低速端潤滑泵內端軸承;64.低速端潤滑泵齒輪;65.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
7.低高向主油道;71.低高向垂直油孔;72.低高向油槽;73.低高向橫向油孔;74.低高向橫向油孔筋板;
8.低速端(潤滑泵)卸載孔;
9.輔助冷卻結構;911.水孔;912.煤壁側水道;913.采空側水道;914.水噴嘴;921.煤壁側端蓋;9211.煤壁側端蓋一次沉積槽;9212.煤壁側端蓋二次沉積槽;9213.煤壁側端蓋入油孔;9214.煤壁側端蓋內側面;922.采空側端蓋;9221.采空側端蓋一次沉積槽;9222.采空側端蓋二次沉積槽;9223.采空側端蓋入油孔;9224.采空側端蓋內側面;93.傳動系統(tǒng);
zxz1.中心軸采空側二次沉積槽;zxz2.中心軸采空側一次沉積槽;zxz3.中心軸采空側上端入油孔。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如圖1-12所示,設有高速端潤滑泵1和低速端潤滑泵6,所述高速端潤滑泵通過高低向油道將油液送至搖臂的傳動系統(tǒng)93中靠近低速端的若干個軸組各自的潤滑點和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靠近所述擺臂的殼體的邊緣為外側,靠近所述殼體的心部為內側),以及噴射到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上。所述低速端潤滑泵通過低高向油道將油液送至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余下的靠近高速端的若干個軸組各自的潤滑點和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以及噴射到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上。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各自的泵軸12和62上固定安裝的齒輪14和64分別與所述傳動系統(tǒng)的高速端軸組齒輪和低速端軸組齒輪嚙合。所述傳動系統(tǒng)啟動后,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在高速端軸組和低速端軸組的帶動下同時獲得動力開始運轉。高速端潤滑泵除了為靠近低速端的若干軸組提供潤滑外,還為低速端潤滑泵供油以及為其內側潤滑點提供潤滑,同時,低速端潤滑泵除了為靠近高速端的若干軸組提供潤滑外,還為高速端潤滑泵供油以及為其內側潤滑點提供潤滑。油液或油霧噴射到相應泵軸上,可以使泵軸所在的潤滑泵一直有進油,泵軸旋轉一方面將油液帶入相應潤滑泵的外側潤滑點,只要泵軸保持旋轉,外側潤滑點就能實時處于良好的潤滑狀態(tài),另一方面也能保證相應潤滑泵持續(xù)地向外輸出油液。
本發(fā)明實現了搖臂兩端潤滑泵的相互潤滑,避免了處于高位的潤滑泵長期缺油現象,同時還保證了傳動系統(tǒng)中各軸組軸承的潤滑,提高了采煤機搖臂對寬范圍煤層開采的適應性。這里所謂的高速端和低速端分別是指所述傳動系統(tǒng)依動力傳遞方向的首端和末端,用于區(qū)分所述潤滑泵是所述擺臂上哪一端的潤滑泵。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既可以是外接管路,也可以是所述搖臂的殼體中開設的孔道,或者二者的結合。
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可以采用如下任意一種結構型式:
結構型式(1):所述高低向油道包括設置在所述搖臂的殼體中的高低向主油道2和高低向分支油道。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優(yōu)選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圖1a所示的上部,下同)由高速端向低速端延伸。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設有多個與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一一對應相連通的出口,其中通往潤滑點的出口處優(yōu)選設置有噴嘴,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經由所述噴嘴的阻尼孔與相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相通,使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對相應各潤滑點的出油形成高壓,通往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出口經高速端卸載孔5與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油池相通。所述高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垂直指向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所述高速端卸載孔的流通截面積應足夠小,使得該處能形成高壓油噴向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使得高速端潤滑泵可以不受擺臂各擺動位置的影響而正常工作。所述高速端卸載孔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所有噴嘴的阻尼孔流通截面積之和優(yōu)選小于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的流通截面積,也小于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使得所形成的高壓即使是在由低位向高位噴油也能達到較為理想的給油效果。
同理,所述低高向油道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中的低高向主油道7和低高向分支油道。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優(yōu)選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由低速端向高速端延伸。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設有多個與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一一對應相連通的出口,其中通往潤滑點的出口處優(yōu)選設置有噴嘴,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經由所述噴嘴的阻尼孔與相應的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相通,通往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出口經低速端卸載孔8與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油池相通。所述低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垂直指向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所述低速端卸載孔與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所有噴嘴的阻尼孔流通截面積之和優(yōu)選小于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的流通截面積,也小于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所述高速端卸載孔和低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優(yōu)選為豎直方向設置,當所述擺臂處于圖1所示方位時,即使所述高速端卸載孔或低速端卸載孔的出口壓力較小或甚至沒有壓力,油液也能自然落到所述低速端潤滑泵或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上。
采用上述技術措施,無論擺臂哪一端在高位或低位均能保證其各潤滑點得到較好的潤滑。當然,所述高速端卸載孔、低速端卸載孔以及各所述噴嘴的阻尼孔的流通截面積也應不低于一定值,以將它們各自的出口油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例如可以將所述高速端卸載孔和低速端卸載孔的出口油壓控制在0.5-1.5mpa,將所有噴嘴的出口油壓控制在1-2mpa。
結構型式(2):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上各處流通截面積均勻一致或僅存在漸變式過渡,所述高低向油道通向各潤滑點和泵軸的各支路流通截面積最小值之和小于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所述低高向油道通向各潤滑點和泵軸的各支路流通截面積最小值之和小于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的流通截面積。
一個所述軸組的所有潤滑點通常對應用到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一個低高向分支油道。所述低速端潤滑泵(或高速端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用到單獨一個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
對于上述結構型式(1),所述噴嘴包括雙孔阻尼噴嘴3和單孔阻尼噴嘴4,對于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對應一個潤滑點的情況,相應的所述噴嘴采用單孔阻尼噴嘴。對于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對應兩個潤滑點的情況,相應的所述噴嘴可以采用單孔阻尼噴嘴,該噴嘴的阻尼孔用于連通其所在的主油道和相應分支油道上通往兩個潤滑點的油路的公共部分。圖7b和圖9b所示實施例中,優(yōu)選采用雙孔阻尼噴嘴,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兩個阻尼孔分別相互獨立地連通其所在的主油道和相應分支油道上通往兩個潤滑點的不同油路。
圖7b所示軸組的兩端軸承的潤滑對應用到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該高低向分支油道包括一條高低向橫向油孔23和兩條高低向垂直油孔21。其中,所述高低向橫向油孔可以設在所述殼體上朝向軸組向下凸出的高低向橫向油孔筋板24中,采用該筋板結構,既可以保證高低向橫向油孔的強度,又不需要大面積增加殼體上部的厚度。
圖9b所示軸組的兩端軸承的潤滑對應用到一個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該低高向分支油道包括一條低高向橫向油孔73和兩條低高向垂直油孔71。其中,所述低高向橫向油孔可以設在所述殼體上朝向相應軸組向下凸出的低高向橫向油孔筋板74中。
圖8a所示軸組的中間軸承的潤滑對應用到一個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該高低向分支油道包括一條高低向橫向油孔23和一條高低向垂直油孔21。圖10a所示軸組的中間軸承的潤滑對應用到一個所述低高向分支油道,該低高向分支油道包括一條低高向垂直油孔71。
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的所述出口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的所述出口可以是自其所在主油道的底部向下延伸的孔狀結構。
如圖8a、10a、12所示,所述單孔阻尼噴嘴的基體下部為圓柱體段4114,其阻尼孔有一個,可以由斜孔4111和中心孔4112組成,所述阻尼孔的上端開口于所述基體上部頂面以外的區(qū)域,下端開口于所述圓柱體段的底面,所述單孔阻尼噴嘴的安裝方式為:其所在出口的孔狀結構的上部設置成沉孔,所述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沉孔中,所述基體的頂面4113和底面分別貼合并抵靠在相應主油道的頂面和所述沉孔的底面上;
如圖7b、9b、11所示,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基體設有上圓柱體段3116和下圓柱體段3117,上、下圓柱體段之間為周向環(huán)槽3114。其阻尼孔有兩個,且相互獨立。兩個所述阻尼孔的上端均開口于所述基體上部頂面以外的區(qū)域,一個所述阻尼孔的下端開口于所述下圓柱體段的底面,該阻尼孔可以由長斜孔3111和長中心孔3112組成,另一個所述阻尼孔的下端開口于所述周向環(huán)槽的槽內表面(例如可以是所述周向環(huán)槽的上壁面和/或槽底面),如圖中的側孔3113。所述雙孔阻尼噴嘴的安裝方式為:其所在出口的孔狀結構的下端與一橫向油孔相通,所述橫向油孔與位于其下方的兩個豎向油孔相通,其中一個所述豎向油孔的上口與所述開口正對,該豎向油孔的上部設置成沉孔,所述上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出口的孔狀結構中,所述下圓柱體段緊配合于所述沉孔中,所述周向環(huán)槽與所述橫向油孔相通,所述基體的頂面3115和底面分別貼合并抵靠在相應主油道的頂面和所述沉孔的底面上。
對于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的上述兩種結構型式,優(yōu)選采用結構型式(1),其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的流通截面積可以設置得大一些,便于加工,方便冷卻,也有利于降低堵塞的發(fā)生率,提高擺臂的可靠性。
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兩端支撐結構軸組的軸向的兩端分別設有端蓋,如圖7、9所示,所述端蓋固定在所述殼體上,兩端中至少一端的所述端蓋的外側面外露于殼體,該外側面可以與所述殼體的相應外表面平齊。所述端蓋優(yōu)選采用如下結構:所述端蓋的內側面設有軸向外凸的環(huán)形凸緣,所述凸緣的徑向內、外圓周面(可以為圓柱面或圓錐面)上分別設有徑向內環(huán)槽和徑向外環(huán)槽,所述凸緣上設有若干將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和徑向內環(huán)槽相貫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開設在所述凸緣的上部,優(yōu)選為靠近所述凸緣的頂部,以便將油液從上向下引流。所述通孔可以沿徑向延伸,優(yōu)選為由上至下指向相應端蓋的內側面,或者,所述通孔的下口與相應端蓋的內側面相貼合,以使得油液從所述通孔流出后沿所述端蓋的內側面流下,以便于同端蓋進行熱交換散熱。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與相應軸組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的末端相接相通,所述端蓋的內側面朝向相應軸組的相應端支撐軸承的外端面。油液從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依次經徑向外環(huán)槽、通孔和徑向內環(huán)槽,從相應端支撐軸承的外端面進入軸承對其進行潤滑。采用上述端蓋結構,不僅實現了兩端支撐結構軸組的兩端軸承的潤滑引流,而且還加強了油液的冷卻。特別是其中至少一端端蓋的外側面外露于所述殼體,更加有利于端蓋與殼體外空氣的熱交換,因此進一步提高了散熱效果。
以圖7所示的第五軸組為例,煤壁側端蓋921上的徑向外環(huán)槽還充當一次沉積槽9211,油液自上向下流經該槽時油內雜質可留存于該槽中,其上的所述通孔為入油孔9213,與煤壁側端蓋內側面9214呈銳角傾斜向下設置,傾斜方向是所述通孔由上至下指向所述煤壁側端蓋內側面的方向,以保持油液沿端蓋內側面流下,與端蓋熱交換充分,同時將油液雜質保持在徑向內環(huán)槽即二次沉積槽9212內(參見圖7a)。采空側端蓋922上的徑向外環(huán)槽充當一次沉積槽9221,油液自上向下流經該槽時油內雜質可留存于該槽中,其上的所述通孔為入油孔9223,可與采空側端蓋內側面9224呈銳角傾斜向下設置,傾斜方向是所述通孔由上至下指向所述采空側端蓋內側面的方向,以保持油液沿端蓋內側面流下,與端蓋熱交換充分,同時將油液雜質保持在徑向內環(huán)槽即二次沉積槽9222內(參見圖7c)。第五軸組的兩端端蓋均外露。沉積槽的設置一方面可以提高潤滑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擺臂的工作可靠性。
以圖9所示的第三軸組為例,煤壁側端蓋921可以為內、外端蓋裝配而成的組合式端蓋。徑向外環(huán)槽還充當一次沉積槽9211,設置在外端蓋上。徑向內環(huán)槽還充當二次沉積槽9212,設置在內端蓋上。所述通孔為入油孔9213,設置在內端蓋上,與內端蓋的內側面9214呈銳角傾斜向下設置,或者所述通孔的下口與相應端蓋的內側面相貼合。內、外端蓋間相對的圓周面間留有間隙,外端蓋上設有若干徑向延伸的外通孔,外通孔連通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和所述間隙。油液自上向下流經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時油內雜質可留存于該槽中,油液依次經所述外通孔、間隙、通孔,沿內端蓋的內側面流下,與內端蓋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同時將油液雜質保持在徑向內環(huán)槽內(參見圖9a)。采空側端蓋922上的徑向外環(huán)槽充當一次沉積槽9221,油液自上向下流經該槽時油內雜質可留存于該槽中,其上的所述通孔為入油孔9223,可與采空側端蓋內側面呈銳角傾斜向下設置,傾斜方向是所述通孔由上至下指向所述采空側端蓋內側面的方向,或者所述通孔的下口與相應端蓋的內側面相貼合,以保持油液沿端蓋內側面流下,與端蓋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同時將油液雜質保持在徑向內環(huán)槽即二次沉積槽9222內(參見圖9c)。第三軸組的煤壁側端蓋為外露端蓋。采用組合式端蓋,內、外端蓋的局部結構可以更加靈活多變,以適應相應軸組端部以及殼體上對應位置的結構的特點。
如圖8、10所示,所述傳動系統(tǒng)中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的中心軸優(yōu)選采用如下結構:所述中心軸上設有中心盲孔,作為二次沉積槽zxz1,所述中心軸的中部和近根部各設有與所述中心盲孔相通的徑向油孔,近根部上還設有徑向外環(huán)槽,該徑向外環(huán)槽作為一次沉積槽zxz2,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與相應軸組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分支油道或低高向分支油道的末端相接相通。近根部的所述徑向油孔作為入油孔zxz3,其對外開口開設在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內,中部的所述徑向油孔的對外開口開設在該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的中間兩組支撐軸承在所述中心軸上的安裝位置之間。油液依次經所述徑向外環(huán)槽、近根部的所述徑向油孔、中心盲孔、中部的所述徑向油孔流向中間兩組支撐軸承,在此過程中,油液中的雜質可以先后經過兩次沉積,分別沉積在徑向外環(huán)槽和中心盲孔中。
所述采煤機搖臂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還優(yōu)選設有輔助冷卻系統(tǒng),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可以為以下結構型式:
結構型式(a):對于結構型式(1)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分別設置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相對應的冷卻器,用所述冷卻器的放熱介質通道充當其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主油道的一部分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的一部分;對于結構型式(2)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分別設置與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相對應的冷卻器,用所述冷卻器的放熱介質通道充當其所對應的所述高低向油道的主干路的一部分和所述低高向油道的主干路的一部分。
結構型式(b):對于結構型式(1)的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采用輔助冷卻結構9,其中包括至少兩條布設在所述殼體的上部由高速端向低速端延伸的水道,兩條所述水道與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相互間隔布置,所述水道上間隔設有若干水噴嘴914,所述水道的一端與水孔911相通,另一端封閉,所述水孔設置在所述殼體內,開口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冷卻水經所述水孔后進入兩條所述水道,再由所述水道上的各個水噴嘴噴出,水流帶動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低高向主油道強化冷卻,更好地改善了散熱效果。
所述水孔作為所述水道的供水通道,可以與所述水道的靠近高速端的一端相通。
當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采用結構型式(1)時,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可以采用結構型式(a)和/或結構型式(b),當所述高低向油道和低高向油道采用結構型式(2)時,所述輔助冷卻系統(tǒng)可以采用結構型式(a)。另外,對于大功率作業(yè)的擺臂,適宜于通過設置結構型式(a)的輔助冷卻系統(tǒng)顯著提升冷卻效果。
本發(fā)明同時還公開了一種采煤機搖臂,其潤滑系統(tǒng)采用上述任意一種所述雙向互潤滑系統(tǒng)。圖1、2所示的采煤機搖臂中,所述傳動系統(tǒng)包括依次傳動連接的第一軸組z1、第二軸組z2、第三軸組z3、第四軸組z4、第五軸組z5、第六軸組z6、第七軸組z7和第八軸組z8,所述第一軸組由電機驅動,所述第一軸組為高速端軸組,所述第八軸組為低速端軸組。所述第五軸組、第六軸組、第七軸組和第八軸組各自的潤滑點與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相通,即第五軸組、第六軸組、第七軸組和第八軸組的潤滑由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完成,所述第一軸組、第二軸組、第三軸組和第四軸組各自的潤滑點與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相通,即第一軸組、第二軸組、第三軸組和第四軸組的潤滑由所述低速端潤滑泵完成。
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分別靠近所述搖臂的煤壁側和采空側,相應地,所述水道可以包括煤壁側水道912和采空側水道913,主油道和水道間隔設置。所述高低向主油道和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優(yōu)選設置成l形,前面大部呈直線延伸,并于末端處向對側彎折,這樣可以縮短自主油道到泵軸和潤滑泵內側潤滑點的距離,因此可以簡化相應的油路結構。例如圖5、6中相應油路僅僅采用豎向油孔與相應主油道直接相通即可。
所述高低向主油道(或所述低高向主油道)可以是在所述殼體的頂面開設高低向油槽22(或低高向油槽72),再在槽口的上部固定油槽焊板封閉所述槽口制成。這種情況下,所述噴嘴的基體的頂面則貼合并抵靠在相應油槽焊板的底面上。
所述第二軸組、第四軸組和第七軸組均為中間段支撐結構軸組,結構相似,相應的潤滑油路可以參照圖8和10。所述第一軸組、第三軸組、第五軸組、第六軸組和第八軸組為兩端支撐結構軸組,結構相似,相應的潤滑油路可以參照圖7和9。所述高低向主油道上通往所述第七軸組和所述低速端潤滑泵的內側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單孔阻尼噴嘴,分別為41和42,通往所述第五軸組、第六軸組和第八軸組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雙孔阻尼噴嘴,分別為31、32和33。所述低高向主油道上通往第二軸組、第四軸組和所述高速端潤滑泵的內側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單孔阻尼噴嘴,分別是44、43和45,通往第一軸組和第三軸組的潤滑點的出口處設置所述雙孔阻尼噴嘴,分別是35和34。
如圖5、6所示,所述高速端潤滑泵和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的兩端均通過軸承支撐,內端軸承13和63為相應潤滑泵的內側潤滑點,外端軸承11和61為相應潤滑泵的外側潤滑點。內端軸承支撐在所述殼體上,外端軸承支撐在泵端蓋上,所述泵端蓋固定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泵軸12和62為螺旋軸。靠近外端軸承的部分泵軸被包圍在所述殼體上設置的圓柱筒狀腔室內,靠近內端軸承的部分泵軸暴露于所述油池中,所述潤滑泵的出油孔15和65可以設置于所述殼體中,所述出油孔的上端與相應的主油道相通,下端與所述圓柱筒狀腔室相通且靠近所述外端軸承。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經過高速端卸載孔后噴向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低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旋轉帶動油液潤滑低速端潤滑泵外端軸承,同時還經過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泵出,形成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同理,低速端潤滑泵的出油經過低速端卸載孔后噴向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高速端潤滑泵的泵軸旋轉帶動油液潤滑高速端潤滑泵外端軸承,同時還經過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孔泵出,形成高速端潤滑泵的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