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動元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兩位三通手拉閥。
背景技術:
手拉閥是手動氣閥的一種,它不同于電磁閥需要用電能來推動,適用于需要手動開關的領域,現有的手拉閥通常包括閥體、閥腔、閥桿及手拉桿,閥體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和排氣口,然而現有的手拉閥功能單一,不適用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范圍較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和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兩位三通手拉閥,其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工作狀態(tài)調節(jié)多樣化,適用不同的工作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兩位三通手拉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設置于閥體底端的后端蓋、設置于閥體內的閥腔、設置于閥腔內的閥桿及手拉桿,閥體側壁從上而下依序設置有第一進氣口、出氣口及第二進氣口,手拉桿一端與閥桿上端相抵,手拉桿另一端伸出于閥體外,閥桿上套設有若干扁形圈,閥腔內設置有與若干扁形圈相配合的若干節(jié)點,若干節(jié)點與第一進氣口、出氣口及第二進氣口交錯設置,閥桿底部與后端蓋之間抵設有復位彈簧,后端蓋上設置有與閥腔連通的排氣孔,閥體頂端外壁設置有密封螺栓,手拉桿上設置有與密封螺栓配合的限位槽及環(huán)槽,環(huán)槽與限位槽連通。
進一步地,閥桿底部設置有用于放置復位彈簧的第一凹槽,后端蓋內設置有用于放置復位彈簧的第二凹槽。
進一步地,扁形圈上套設有密封圈。
進一步地,后端蓋與閥體之間通過螺釘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地,后端蓋上還設置有與閥桿底部配合的防撞墊片。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在第一進氣口充入氣體后,由于此時第一進氣口與出氣口導通,手拉閥呈常開狀態(tài),按下手拉桿后閉合;在第二進氣口充入氣體后,由于此時第二進氣口與出氣口不導通,手拉閥呈常閉狀態(tài),按下手拉桿后導通;密封螺栓與限位槽配合保證了手拉桿和閥桿軸向運動的精確性,同時在按下手拉桿后,轉動手拉桿,使密封螺栓與環(huán)槽配合,從而卡住使其手拉桿無法復位,實現常開常閉狀態(tài)的轉化,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tài)調節(jié)多樣化,適用不同的工作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中,1閥體、2后端蓋、3閥腔、4閥桿、5手拉桿、6復位彈簧、7密封螺栓、8螺釘、11第一進氣口、12出氣口、13第二進氣口、21排氣孔、22第二凹槽、23防撞墊片、31節(jié)點、41扁形圈、42第一凹槽、43密封圈、51限位槽、52環(huán)槽。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闡釋。
如圖1所示的一種兩位三通手拉閥,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1、設置于閥體1底端的后端蓋2、設置于閥體1內的閥腔3、設置于閥腔3內的閥桿4及手拉桿5,閥體1側壁從上而下依序設置有第一進氣口11、出氣口12及第二進氣口13,手拉桿5一端與閥桿4上端相抵,手拉桿5)另一端伸出于閥體1外,閥桿4上套設有若干扁形圈41,閥腔3內設置有與若干扁形圈41相配合的若干節(jié)點31,若干節(jié)點31與第一進氣口11、出氣口12及第二進氣口13交錯設置,閥桿4底部與后端蓋2之間抵設有復位彈簧6,后端蓋2上設置有與閥腔3連通的排氣孔21,閥體1頂端外壁設置有密封螺栓7,手拉桿5上設置有與密封螺栓7配合的限位槽51及環(huán)槽52,環(huán)槽52與限位槽51連通。
在第一進氣口11充入氣體后,由于此時第一進氣口11與出氣口12導通,手拉閥呈常開狀態(tài),按下手拉桿5后閉合;在第二進氣口13充入氣體后,由于此時第二進氣口13與出氣口12不導通,手拉閥呈常閉狀態(tài),按下手拉桿5后導通;密封螺栓7與限位槽51配合保證了手拉桿5和閥桿4軸向運動的精確性。
環(huán)槽52與限位槽51上端連通,初始狀態(tài)下,密封螺栓7處于限位槽51的下端,在按下手拉桿5后,密封螺栓7處于限位槽51上端,此時轉動手拉桿5,使密封螺栓7進入環(huán)槽52,與環(huán)槽52配合,從而卡住手拉桿5使其無法復位,實現常開常閉狀態(tài)的轉化,在手拉桿5和閥桿4相抵處涂抹上潤滑油,使手拉桿5在轉動的時候不會帶動閥桿4轉動。
閥桿4底部設置有用于放置復位彈簧6的第一凹槽42,后端蓋2內設置有用于放置復位彈簧6的第二凹槽22,使復位彈簧6的穩(wěn)定性更好,不易出現偏移。
扁形圈41上套設有密封圈43,增強了閥桿4在移動過程中的密封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性能。
后端蓋2與閥體1之間通過螺釘8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通過螺釘8拆卸后端蓋2,方便了清潔閥腔3和更換零件。
后端蓋2上還設置有與閥桿4底部配合的防撞墊片23,長期使用手拉桿5后,由于閥桿4和后端蓋2的長期碰撞,導致了閥桿4和后端蓋2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放置防撞墊片23后,有效的提高了閥桿4和后端蓋2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