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直動式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不用流體而可有效發(fā)揮阻尼力的直動式阻尼器。
背景技術:
圖57所示的是現(xiàn)在已經公知的一種對軸向移動發(fā)揮阻尼效果的直動式阻尼器。
該現(xiàn)有的直動式阻尼器具有圓筒形的機殼1、在該機殼1內滑動的活塞2和與活塞2連接的活塞桿3。上述機殼1的一端1a開口,而另一端1b封閉。在上述開口的一端1a蓋有蓋4,將該開口封閉。
在上述密封的機殼1內,由活塞2分割成一個室5a和另一個室5b,在該室5a和室5b中充入粘性流體。
進而,在上述機殼1的內周面上形成槽槽6。通過這樣形成的槽槽6,在機殼1與活塞2的滑動面上形成供粘性流體流通的通路。
另外,在上述蓋4上設有支撐活塞桿3的桿孔4a,支撐活塞桿3使其突出于機殼1的外側。
而且,當該活塞桿3受外力推壓而克服彈簧7的彈力時,上述活塞2在機殼1內下降。而當該推壓力釋放時,活塞2則在彈簧7的彈力作用下在機殼1內上升。
如上所述,由于活塞2下降,粘性流體通過槽槽6從一個室5a流到另一個室5b,但此時的粘性流體利用其阻力發(fā)揮了阻尼效果。
另外,上述另一個室5b中還具有儲液器8,該儲液器8用于吸收與活塞桿3的體積部分相當?shù)牧黧w。
在如上所述的現(xiàn)有技術的例子中,由于在機殼1內充入粘性流體,所以必須用未圖示的密封部件密封活塞桿3與桿孔4a之間,以防該流體泄漏。
還有,上述活塞桿3在其一端固定在活塞2上的狀態(tài)下在桿孔4a內滑動。因此,為了使活塞桿3在桿孔4a內順利地滑動,必須按性質要求規(guī)定其尺寸精度。
以上內容見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3-277839號公報第2頁,圖2。
如上所述,現(xiàn)有的直動式阻尼器為油阻尼器,由于是通過往機殼1內充入粘性流體、利用粘性流體的流動阻力來獲得阻尼效果,因而無論如何要使用油。而由于要使用油,就必須要設置防止流體泄漏的密封部件。然而,無論密封多么好,也必然要導致付著在活塞桿3上的油等泄漏到外部。因此,要使漏油真正地達到零,實際上近乎不可能。根據(jù)這樣的油阻尼器的特性,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在食品等絕對要避免沾油的使用條件下使用。
另外,要使漏油為零實際上雖近乎不可能,但為使其無限地趨近于零,就必須提高密封結構的精度。然而,存在的問題是密封結構的精度越提高,越使成本相應地增大。
若要在不提高密封精度的情況下滿足密封要求,則勢必要加大密封的緊固力。但是,密封緊固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而使活塞桿3的滑動性受損,也對阻尼效果產生不良影響。
而且,為了設置密封部件,必須要形成用于固定它的密封槽。但是,密封槽形成本身就費工耗時,這也構成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
進而,為了防止漏油、及將滑動阻力抑制到最低,必須保證活塞桿3的表面加工精度很高。若要提高該加工精度,當然會會相應地增大成本。況且,金屬加工比起樹脂等的加工來要費工耗時,因此存在加工精度要求越高,則會進而增大成本的問題。
總之,現(xiàn)有的油阻尼器,存在著不僅其用途有限、而且無法避免其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的問題。
另一方面,為彌補如上所述的油阻尼器的漏油的缺點,現(xiàn)在已經公知的有將氣體充入氣缸內的氣體阻尼器。但是,若該氣體阻尼器也漏氣的話,則幾乎達不到阻尼效果。然而,要完全防止粒子極小的氣體等的泄漏則比防止漏油更加困難。
因此,這種氣體阻尼器,即便結構上完全沒有缺陷,但卻存在因漏氣而成為一種無用之物的問題。
而且,氣體阻尼器,因氣體等的壓縮性強等原因,具有靈敏度差于油阻尼器的特性。
即,現(xiàn)有技術的現(xiàn)狀是,油阻尼器使用壽命較長、可獲取大的阻尼力,但存在不得在嚴禁漏油的場合使用的問題;而氣體阻尼器不漏油,但存在使用壽命短、而靈敏度較差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種無需油或氣體的、可獲得期望的阻尼力的、不僅彌補了油阻尼器或氣體阻尼器的缺點,而且還可照常發(fā)揮其各自特長的直動式阻尼器。
本發(fā)明目的實現(xiàn)如下。
本發(fā)明第一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機殼內組裝入與其相對移動的滑動體的同時,在該機殼或滑動體的任何一方設制動槽,而在另一方設可滑動配合地嵌入該制動槽的制動部;所述制動槽的側面形成斜面,在朝向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使側面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并且,在所述制動部也形成與該斜面相對的斜面;另一方面,所述滑動體除了所述制動槽或制動部以外還設有作用部;還設置有如下轉換構造當該作用部相對受到力的作用、所述滑動體相對機殼沿軸向移動時,產生將該制動部朝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上推壓的推壓力。
上述斜面,不僅指制動槽的兩側面傾斜,也包含只有任何一方的側面傾斜。關鍵在于,只要在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使制動槽的側面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
本發(fā)明第二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滑動體,分開設置設有作用部的第1移動體、和設有制動槽或制動部的第2移動體,同時還設有使所述第2移動體隨著所述第1移動體相對機殼沿軸向移動而移動、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上推壓的推壓力的轉換構造。
本發(fā)明第三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第2移動體設置成可在制動槽的深度方向上晃動;該轉換構造的結構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通過所述傾斜面使所述第1移動體的移動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當所述第1移動體的移動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時,該第2移動體沿制動槽的深度方向移動、將所述制動部朝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
本發(fā)明第三方案的接觸部,也可使其接觸面傾斜。
本發(fā)明第四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具有轉換構造、和對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加以釋放的釋放構造;該釋放構造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該釋放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轉換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在此,所述轉換構造的傾斜面和所述釋放構造的傾斜面,既可相互平行,當然也可不平行??梢岳蒙鲜龈鲀A斜面的傾斜角度來調節(jié)推壓力或推壓力的釋放速度,上述各傾斜面未必一定要平行。
另外,上述的接觸部,也可使其接觸面傾斜。
本發(fā)明第五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具有轉換構造、和對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加以釋放的釋放構造;該釋放構造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該釋放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轉換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本發(fā)明第六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轉換構造,當所述第1移動體相對所述機殼向軸向的任何一側移動時,所述第2移動體沿制動槽的深度方向移動,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所述釋放構造設有彈簧,當所述第1移動體向軸向另一側移動時,靠該彈簧彈力,釋放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的同時,使該彈簧彈力沿釋放所述推壓力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第1移動體。
本發(fā)明第七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1移動體的周圍配置多個第2移動體,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任何一方設傾斜面,而在另一方設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使所述第2移動體的傾斜面或接觸部與所述第1移動體的接觸部或傾斜面相對。
本發(fā)明第八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滑動體中,所述作用部與所述制動部或制動槽一體形成;制動構造為使所述作用部的軸線與制動部或制動槽的軸線偏心。
在此,所述作用部與制動部或制動槽只要實質上為一體即可,并非嚴格意義上的一體。即,只要所述作用部與制動部或制動槽可一體地移動,可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體。
本發(fā)明第九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機殼上設制動槽即燕尾槽,而在所述滑動體上設滑動配合地嵌入該燕尾槽的制動部。
本發(fā)明第十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滑動體的作用部設軸部的同時,在機殼上設該軸部通過的軸孔;并保持所述軸部可在與制動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動的間隙。
本發(fā)明第十一方案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是,所述轉換構造,當所述滑動體相對所述機殼向軸向的任何一側相對移動時,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的同時;而且還設有彈簧,該彈簧的彈力作用在使所述滑動體恢復至原來位置的方向上。
若采用上述第一至第十一項發(fā)明,可以靠制動部與制動槽來產生阻尼效果。因此,由于不需要現(xiàn)有的油阻尼器所用的那種粘性流體,即使在處理嚴禁油污食品的場所也可使用,使用條件變得寬范。由于既不使用空氣也不使用油,所以無漏油漏氣現(xiàn)象。因此,無需用于防止泄漏的密封部件,可相應地降低成本。進而,由于無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緊固力而造成阻尼效果下降這一對阻尼效果的不良影響。
進而,由于是靠把制動部推壓到制動槽來獲得制動力,所以不同于氣體阻尼器那樣使用高壓縮性氣體的阻尼器,可以得到響應性更高的阻尼器。
尤其是采用第六項發(fā)明,由于具有可對將制動部推壓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上的推壓力加以釋放的釋放構造,并設置使彈力作用于釋放對第1移動體的上述推壓力的方向的彈簧,所以該第1移動體可以迅速地恢復到正常位置。
圖1是實施例1的組裝圖。
圖2是實施例1的滑動體的立體圖。
圖3是實施例1的局部剖面圖。
圖4是沿圖5的IV-IV線的剖面圖。
圖5是沿圖3的V-V線的剖面圖。
圖6是從圖1的背面看實施例1的第2移動體時的立體圖。
圖7是實施例2的剖面圖。
圖8是用于說明實施例2的制動部和制動槽的說明圖。
圖9是實施例3的組裝圖。
圖10是實施例3的局部剖面圖。
圖11是沿圖15的XI-XI線的剖面圖。
圖12是從圖9的背面看實施例3的第2移動體時的立體圖。
圖13是實施例3的滑動體的立體圖。
圖14是用于說明實施例3的凸部和導向部的說明圖。
圖15是沿圖10的XV-XV線的剖面圖。
圖16是滑動體從圖10狀態(tài)移動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17是實施例4的剖面圖、即沿圖18的XVII-XVII線的剖面圖。
圖18是沿圖17的XVIII-XVIII線的剖面圖。
圖19是實施例5的局部剖面圖。
圖20是沿圖19的XX-XX線的剖面圖。
圖21是用于說明實施例5的凸部和導向部的說明圖。
圖22是沿圖20的XXII-XXII線的剖面圖。
圖23是滑動體從圖19狀態(tài)移動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24是實施例6的局部剖面圖。
圖25是沿圖24的XXV-XXV線的剖面圖。
圖26是用于說明實施例6的制動部和制動槽的說明圖。
圖27是用于說明實施例6的凸部和導向部的說明圖。
圖28是沿圖25的XXVIII-XXVIII線的剖面圖。
圖29是滑動體從圖24狀態(tài)移動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30是實施例7的局部剖面圖。
圖31是沿圖30的XXXI-XXXI線的剖面圖。
圖32是用于說明實施例7的凸部和導向部的說明圖。
圖33是態(tài)滑動從圖30狀體移動時的局部剖面圖。
圖34是實施例8的局部剖面圖。
圖35是沿圖34的XXXV-XXXV線的剖面圖。
圖36是實施例9的局部剖面圖。
圖37是實施例10的局部剖面圖。
圖38是沿圖37的XXXVIII-XXXVIII線的剖面圖。
圖39是沿圖38的XXXIX-XXXIX線的剖面圖。
圖40是實施例11的局部剖面圖。
圖41是沿圖40的XLI-XLI線的剖面圖。
圖42是沿圖41的XLII-XLII線的剖面圖。
圖43是實施例12的剖面圖、即沿圖44的XLIII-XLIII線的剖面圖。
圖44是沿圖43的XLIV-XLIV線的剖面圖。
圖45是實施例13的剖面圖。
圖46是實施例14的組裝圖。
圖47是實施例14的剖面圖。
圖48是沿圖47的XLVIII-XLVIII線的剖面圖。
圖49是從蓋一側看圖47的視圖。
圖50是實施例15的組裝圖。
圖51是實施例15的剖面圖。
圖52是沿圖51的LII-LII線的剖面圖。
圖53是從蓋一側看圖51的視圖。
圖54是實施例16的剖面圖。
圖55是用于說明實施例16的制動部和制動槽的說明圖。
圖56是從實施例16的蓋一側看的視圖。
圖57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例子的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圖1至圖6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其另一端為開口部,在該開口部上蓋有蓋11。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如上所述,構成機殼的蓋11,在其兩側面上設有一對鉤合片11a,在該鉤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在殼體10開口部的兩側,形成一對槽12,當蓋11封蓋到殼體10上時,上述的鉤合片11a恰好嵌入該對槽12內。而且其結構為,在槽12形成鎖定凹部13,如上所述,當鉤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內時,爪部11b則嵌入鎖定凹部13內。這樣,通過鉤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使得蓋11不會從殼體10的開口部脫落。
從圖1也可看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沿軸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的軸線對筒部14偏心。筒部14和制動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連接。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做成斜面17、17,并且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使兩者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頂面16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當然,這兩者的軸線相同。如圖3,4所示,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入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如圖1所示,在上述連接部19a上設置沿軸線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同時,將該板狀凸部22的面作為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一對凸部23、23,使該凸部23、23的頂部23a、23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方向突出。進而,在該凸部23、23上形成從上述頂部23a、23a延續(xù)下來的傾斜面24、24,但使該傾斜面24、24,在朝向連接部19a端部的方向上漸漸變低。
如圖6所示,在第2移動體20上具有滑動面26,該滑動面26的寬度與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在滑動面26的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寬度一致。換言之,如圖2所示,當使滑動面22a和26恰好一致、并將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板狀凸部22滑動配合地嵌入導向部27、27之間。因此,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其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另外,上述導向部27、27分別形成傾斜面28、28,當如上所述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其結構可使傾斜面28、28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傾斜面24、24相對,兩傾斜面24、28能正對接觸。因此,如圖2所示,當使第1移動體19受箭頭X1方向的力、使第2移動體20受箭頭X2方向的力時,在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24、28上作用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分離兩移動體19和20的方向上的力Y(參見圖2)。
再有,上述第2移動體20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的截面形狀形成與制動槽15相對應的梯形。但是,如圖5所示,當把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具有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形成微小間隔31的關系。因此,在形成該間隔31的狀態(tài)下,當上述的力Y作用時,該第2移動體20更進而插入制動槽15,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和制動槽15的斜面17間的摩擦力變得更大。由這樣的斜面29、29及相對面3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制動部。
此外,如圖3、圖4所示,在上述第2移動體20上沿其軸線形成彈簧收容孔32,在該彈簧收容孔32內組裝彈簧33。并且,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內的彈簧33,其一端與形成于殼體10底部的凹部34一致,對第2移動體20作用將其推向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形底部上,設置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圓弧形的支撐部35。在這樣的支撐部35上放置上述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殼體10與第1移動體19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間的滑動阻力也相應地變小。
為了將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以這種狀態(tài)組合兩移動體19、20使移動體19和20兩者的滑動面22a與26一致的同時,在使移動體19和20兩者的傾斜面24與28正對的狀態(tài)下,將移動體19和20兩者組合在一起(參見圖2)。通過這樣的組合,移動體19和20兩者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
在這樣構成的滑動體18上,預先將彈簧33組裝入形成于該第2移動體20的彈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動體18中,其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中,此時,使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中的彈簧33受壓而彎曲。
這樣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的同時,鉤合片11a、11a的爪部11b、11b嵌入鎖定凹部13。于是,在圖3所示正常位置,板狀凸部22的端部與上述蓋11接觸,使第1移動體19無法從殼體10拔出。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組裝入第2移動體20中的彈簧33的彈力作為箭頭X2方向的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并且,由于作用于該第2移動體20的力也如前述相同作用于第1移動體19,所以兩移動體19、20均在彈簧33的彈力的作用下保持圖3及圖4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與蓋11接觸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
此外,之所以在第2移動體20一側形成彈簧收容孔32,其目的在于使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兩者可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若上述的彈簧收容孔32形成于第1移動體19上,使彈簧的彈力作用于第1移動體19上,雖然第1移動體19能通過該彈力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但第2移動體20卻依然會滯留在移動位置。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呈如下的相互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3所示的位置關系而言,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28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傾斜面24接觸的同時,上述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它們的斜面29、29與17、17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形成于該制動槽15的頂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動體20的相對面30之間,如圖3-5所示,形成如上所述的間隔31。通過形成這樣的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移動。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撐部35,由于該支撐部35的曲率與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可被支撐部35支撐并滑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1的作用。
現(xiàn)在,從圖3所示的正常位置開始,當對作用部19b作用箭頭X1方向的力時,整個第1移動體19沿上述力的方向即箭頭X1方向移動。若第1移動體19移動,則其移動力也會通過傾斜面24及28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克服彈簧33的彈力移動。因此,對第2移動體20作用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彈簧33的彈力即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這兩個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傾斜面24與傾斜面28之間作用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支撐,再不能進而沿與軸正交的方向移動。
若對第2移動體20作用如上所述向上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則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會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作為滑動阻力起作用。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產生阻尼效果。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因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且移動速度快時,由于第2移動體20一下子被強力地推壓制動槽15上,從而能以短時間產生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且其移動速度慢時,由于第2移動體20逐漸緩慢地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而制動力即阻尼力則相應于沖程而逐漸增大。
如上所述,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的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事實,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后,當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33的彈力時,則第2移動體20及第1移動體19靠彈簧33的彈力向恢復到圖3及圖4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由于在傾斜面24與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所以在恢復時也可發(fā)揮制動力。但是,這時候,由于滑動體18只靠彈簧33的彈力恢復到正常位置,所以其時不論移動力還是移動速度都取決于彈簧33的彈力。因此,通過改變彈簧33的彈簧常數(shù)可以自由地設置其恢復速度。
雖然這樣靠彈簧33的彈力可以自由地設置滑動體18的恢復速度,但是由于該彈簧33的彈力也影響到由滑動體18的制動力所發(fā)揮的阻尼力,所以很顯然,用于設置滑動體18恢復速度的彈簧33的彈力,是應該按其與要求的阻尼力的相對關系來確定的。
組裝上述實施例1的直動式阻尼器時,可以在殼體10的內側涂潤滑脂,從而使滑動體18能有某種程度的滑動。譬如,當因滑動體18直接組裝入殼體10而使得其摩擦過大、滑動體18不能滑動時,則最好如上所述利用潤滑脂使滑動體18能有某種程度的滑動。但是,是否用潤滑脂、或者涂多少潤滑脂,則根據(jù)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材質、力的大小等來確定。
根據(jù)上述實施例1,由于不需要現(xiàn)有的油阻尼器所用的那種粘性流體,所以也可在處理忌油之類的食品的場所使用。
另外,以往,在使用氣體阻尼器時可能會漏氣、使用油阻尼器時可能會漏油,但在本實施例1中,既不使用空氣也不使用油,因而也沒有這些泄漏現(xiàn)象。因此,無需用于防漏的密封部件,可相應地降低成本。
進而,由于無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的緊固力降低阻尼效果之類對阻尼效果的不良影響。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不漏油氣,所以不會出現(xiàn)因洩漏引起的阻尼效果下降之類的問題。
還有,由于無須上述的為防止漏油氣而進行的精加工,所以可進一步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由于可通過將制動部推壓到制動槽上來獲得制動力,所以不存在氣體阻尼器那種氣體的壓縮性問題。由于不存在氣體的壓縮性問題,所以靈敏度也相應地提高。
即,本實施例的直動式阻尼器,由于無需油氣,因而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阻尼器,而且是一種能可靠地獲得所期望的阻尼力的嶄新產品。
此外,在上述實施例1中,雖在殼體10設制動槽15,在滑動體18一側設制動部;但也可在殼體10設制動部,而在滑動體18設制動槽。這樣,在殼體10設制動部、而在滑動體18設制動槽15得到的產品,則是圖7及圖8所示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
實施例2該實施例2是在第2移動體20上設V形制動槽36的例子,將制動槽36的兩側做成斜面37、37。如上所述,將制動槽36的截面形狀做成V字形,從而使兩斜面37、37在朝向制動槽36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擴大,。
另一方面,雖在殼體10上形成制動部38,但該制動部38做成與制動槽36相對應的凸部。因此,在該制動部38上形成對應于制動槽36的斜面37、37的斜面39、39。還有,在本實施例2中,也在制動部38的頂部與制動槽36的底部之間形成間隔41的同時,還在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之間形成間隔40。因此,若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制動部一側,則相對地使由凸部構成的制動部38被插進到該制動槽36內。
除上述結構之外,本實施例2的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在此,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與一標號進行說明。即,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而且,在連接部19a上設有板狀凸部22的同時,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形成傾斜面24、24的一對凸部23、23。另外,在第2移動體20上,在滑動面26的兩側設置導向部27、27的同時,在該導向部27、27上形成傾斜面28、28。但是,應組裝入第2移動體20的彈簧與實施例1不與,共設置2根彈簧43、43,分別置于在制動槽36的兩側形成的2個彈簧收容孔42、42的每一個中。
再者,如上所述的第1、2移動體19、20的組合方式及其組裝入殼體10的方式,也與實施例1相同。即,將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放置于支撐部35上,將該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的同時,用蓋11封蓋殼體10的開口部分。于是,作用部19b從該蓋11的軸孔21凸出,當滑動體18處于正常位置時,其板狀凸部22與蓋11接觸,使第1移動體19無法從殼體10中拔出。
當在第1移動體19上作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箭頭X1方向的力時,靠作用于傾斜面24、28上的垂直方向的分力,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圖7的上方,上述斜面37、37與斜面39、39之間的滑動阻力變大。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構成對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效果。
此外,無論在上述實施例1還是實施例2中,雖將制動槽內的兩側做成斜面,但也可以只將其任何一個面做成斜面。換言之,只要在制動槽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關鍵在于,只要在制動部被推壓到制動槽上時能發(fā)揮加楔作用的結構即可。但是,此時,制動部的形狀也必須與制動槽的形狀相對應。
還有,在實施例1與實施例2中,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兩者都具備傾斜面24、28,雖將這些傾斜面24、28做成使其相互接觸,但也可只見其中一方做成傾斜面。當只將其中一方做成傾斜面時,與上述一方傾斜面接觸的另一方可為直角,也可為圓弧。即,只要是對傾斜面有垂直方向的分力產生的結構、移動體19與20兩者任何一方形成傾斜面即可,兩者中的另一方只要能構成具備與上述一方的傾斜面接觸功能的接觸部即可。但是,很顯然,在移動體19與20兩者上都形成傾斜面的方式,這些移動體19與20可以穩(wěn)定地移動。
當然,本實施例2也可獲得與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
實施例3圖9-圖16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如上所述,在構成機殼的蓋11的兩側面上設有一對鉤合片11a,在該鉤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在殼體10的開口部的兩側,形成一對槽12,當蓋11封蓋到殼體10上時,上述的鉤合片11a恰好嵌入該對槽12內。并且,其結構為,在該槽12處形成鎖定凹部13,如上所述,當鉤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內時,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內。這樣,通過將鉤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從而使蓋11不能從殼體10的開口部脫落。
從圖9也可看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雖沿其軸線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但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的軸線對筒部14偏心。該筒部14和制動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接連。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并且這些斜面17、17做成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做成在朝向其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而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因此兩者軸線相同。而且,如圖10,圖11所示,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圖9所示,在上述連接部19a上設沿著軸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同時,將該板狀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一對凸部23、23,使該凸部23、23的頂部23a、23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上突出。
進而,在該凸部23、23上形成從上述頂部23a、23a連續(xù)下來的第1傾斜面24、24,該第1傾斜面24、24,在朝向連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漸漸變低。而在與該第1傾斜面24、24的相反一側形成平行于該第1傾斜面24、24的第2傾斜面44、44。
此外,在上述第1移動體19上沿其軸線形成彈簧收容孔32,在該彈簧收容孔32內組裝彈簧33。而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內的彈簧33,使其一端與形成于殼體10的底部的凹部34一致,并使第1移動體19產生推壓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這一點與實施例1、2不與。
另一方面,如圖12所示,第2移動體20具有滑動面26,該滑動面26的寬度與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在該滑動面26的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上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的寬度一致。換言之,如圖13所示,當使滑動面22a和26恰好一致、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板狀凸部22滑動配合地嵌入導向部27、27之間。因此,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它們的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在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另外,上述導向部27、27分別形成第3傾斜面28、28,如上所述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該第3傾斜面28、28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1傾斜面24、24相對,其結構使該第1、第3傾斜面24、28能正對并接觸。再有,在上述導向部27、27上形成第4傾斜面45、45,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該第4傾斜面45、45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2傾斜面44、44相對,該第4傾斜面45、45與上述第3傾斜面28、28平行。并且,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其結構為該第4傾斜面45、45也能與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51正對并接觸。
但是,上述第1、3傾斜面24、28與第2、4傾斜面44、45具有如圖14所示的關系。即,其關系為當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接觸時,第2、4傾斜面44、45之間的間隔被保持;而當上述第2、4傾斜面44、45接觸時,第1、3傾斜面24、28之間的間隔被保持。并且其關系為,當兩移動體19、20處于圖10所示的正常位置時,第2、4傾斜面24、28接觸,第1、3傾斜面24、28之間的間隔被保持。
而且,如圖10所示,當在第1移動體19上作用箭頭X1方向的力時,兩移動體19、20的第1、3傾斜面24、28接觸,對此作用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與20分離的方向上的力Y(參見圖10)。因此,當上述第2移動體20移動時,靠上述力Y,第2移動體20一邊滑動一邊被推壓到形成于殼體10上的制動槽15一側。此時產生的、由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間的滑動阻力引起的箭頭X2方向上的力則作用于第2移動體。
另外,當圖10所示的箭頭X1方向的力被釋放、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恢復到正常位置時,兩移動體19、20的第1、3傾斜面24、28分離,第2、4傾斜面44、45接觸。在其接觸的第2、4傾斜面44、45上作用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接近的力,即與力Y(參見圖10)方向相反的力。
進而,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上述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的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對應的梯形。但是其關系為,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如圖15所示,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形成微小間隔31。因此,在形成該間隔31的狀態(tài)下,當作用上述的力Y時,該第2移動體20更進一步插入制動槽15中,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和制動槽15的斜面17間的摩擦力變得更大。由這樣的斜面29、29和相對面3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制動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形的底部上,設置與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圓弧形的支撐部35。在這樣的支撐部35上放置上述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殼體10與第1移動體19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間滑動阻力也變小。
為了將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使移動體19、20兩者的滑動面22a與26一致的同時,在使移動體19、20兩者的第1與第3傾斜面24與28和第2與第4傾斜面44與45正對的狀態(tài)下,將移動體19與20組合在一起(參見圖13)。通過移動體19與20如上所述的組合來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
在這樣構成的滑動體18上,預先將彈簧33組裝入形成于第1移動體19的彈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動體18中,該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此時,使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的彈簧33受壓彎曲。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的同時,鉤合片11a、11a的爪部11b、11b嵌入鎖定凹部13。于是,如圖10,圖11所示,當滑動體18處于正常位置時,其板狀凸部22與蓋11接觸,使第1移動體19無法從殼體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組裝入第1移動體19的彈簧33受壓彎曲,所以其彈力通過第2、4傾斜面44、45也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因此,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均在彈簧33的彈力作用下維持圖10、圖11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下,第2移動體20與蓋11相接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該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呈如下相互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在圖10所示的正常位置下,第2移動體20使其第4傾斜面45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2傾斜面44接觸的同時,使上述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這些斜面29、29與17、17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形成于該制動槽15的頂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動體20的相對面30之間,如圖10-圖15所示,如上所述形成間隔31。通過形成這樣的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移動。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撐部35,由于該支撐部35的曲率與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可被支撐部35支撐的同時在其上滑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3的作用。
現(xiàn)在,若處于圖10所示的正常位置,則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是第2、4傾斜面44、45接觸,第1、3傾斜面24、28間保持間隔。當有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就克服彈簧33的彈力從該狀態(tài)沿箭頭X1方向移動。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則變成如下狀態(tài)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44、45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其移動力也會通過第1、3傾斜面24及28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但是,由于這兩個箭頭X1與箭頭X2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所支撐,再不能進一步沿與軸正交的方向移動。
若上推力如上所述作用于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15一側,則依同加楔的原理,在第2移動體20的上述移動方向的前方,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會推進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進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作為滑動阻力對第1移動體19起作用。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不與而異。即,若力大而且移動速度快時,第2移動體20會被一下子牢牢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且其移動速度慢時,第2移動體20被逐漸而緩慢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制動力即阻尼力就相應于沖程而逐漸變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后,當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33的彈力時,則第1移動體19靠彈簧33的彈力向恢復到圖10及圖11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如圖16所示,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脫離、第2傾斜面44與第4傾斜面45接觸。因此,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4傾斜面44、45之間。但該垂直方向的分力與圖10所示的Y方向相反。
這樣,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復位時,第2移動體20受到將其拉拽到第1移動體19一側的力的作用,由于該力是將第2移動體20從制動槽15拉開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動體20與制動槽15的推壓力變小,相應地制動力也變小。因此,靠彈簧33的彈力,滑動體18可順利地恢復至正常位置。
根據(jù)上述的實施例3,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還可發(fā)揮這樣的效果在復位時可將制動部從制動槽15拉開,使滑動體18能夠順利移動。即,可提高其恢復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沖擊力的構姿態(tài)。
此外,上述實施例3中,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上、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上、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上。
另外,在本實施例3中,雖在制動槽15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總之,只要是制動槽15沿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必須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還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將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任何一方做成傾斜面。這一點與第1、2實施例完全相同。
再者,雖使上述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44、44平行,使第3傾斜面28、28與第4傾斜面45、45平行,但不必將這些面都做得平行。關鍵在于,只要是第1傾斜面24、24與第3傾斜面28正對,能夠靠第1、3傾斜面24、28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制動槽15上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第2傾斜面44、44與第4傾斜面45、45正對,能夠靠第2、4傾斜面44、45解除上述推壓力的結構即可。
還有,很顯然,本實施例3也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進而,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4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45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也可與上述轉換構造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任何一方為傾斜面即可。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完全相同。
實施例4圖17、圖18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本實施例4的最大特征在于在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雙方都具備制動部,而且在殼體10上形成2個與這些制動部相對應的制動槽。即,如圖17所示,在殼體10的筒部14上形成斜面91、91,以此構成第2制動槽92。另外,在對應于該制動槽92的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上也形成斜面93、93,以此作為第2制動部。當然,在形成于上述連接部19a的制動部的面與殼體10之間,形成具有與間隔16相同作用的間隔94。
另一方面,由于第2移動體20具備第1制動部、殼體10具備對應于該第1制動部的第1制動槽15,所以該第2移動體的結構與上述實施例3完全相同。
進而,如圖18所示,雖然通過組合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來構成滑動體18,但在將該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在保持可略微晃動的狀態(tài)下,滑動配合地被支撐于制動槽15與92的相對部位之間。另外,形成于蓋11上的軸孔21比上述第1移動體19的作用部19b的直徑大,從而使第1移動體19可沿上述間隔方向移動。
現(xiàn)在,當箭頭X1方向的力從處于圖18的位置的狀態(tài)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沿圖18的箭頭X1方向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第1、3傾斜面24、28接觸,該移動力通過第1、3傾斜面24、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此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于用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的同時,靠推壓第2移動體20的排斥力,推壓到制動槽92一側的力也作用到第1移動體19上。
而且,由于支撐上述第1移動體19的軸孔21的直徑比作用部19b直徑大,所以若如上所述的推壓力作用于第1移動體19上,則第1移動體19被推壓到制動槽92一側。
若上述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制動槽15、第1移動體19被推壓到第2制動槽92,則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依同加楔原理,第1移動體19的斜面91、91被推進到第2制動槽92的斜面91、91上,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被推進到第1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
此時的推進力構成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該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因此,在本實施例4中,由于能靠2個制動槽與制動部獲得滑動阻力,所以比起實施例1那種靠1個制動槽與制動部獲得阻尼效果之情形,可以產生更大的阻尼效果。
臨危,即使在本實施例4中,當然也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除上述而外的結構,與實施例3完全相同。因此,對于與上述實施例3相同的結構要素,采用與該實施例3相同的符號進行說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雖將第1制動槽15與第2制動槽92設在殼體10上、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上、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上。
進而,在本實施例4中,雖在制動槽15上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總之,只要是制動槽15沿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必須與該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還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做成傾斜面。這一點與第1、2實施例完全相同。
再者,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4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45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也可與上述的轉換構造的情況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即可。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雖使上述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44、44平行,第3傾斜面28、28與第4傾斜面45、45平行,但也不必使這些面都平行。關鍵在于,只要使第1傾斜面24、24與第3傾斜面28正對,能夠靠第1、3傾斜面24、28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制動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使第2傾斜面44、44與第4傾斜面45、45正對,能夠靠第2、4傾斜面44、45能解除上述推壓力的結構即可。
實施例5圖19-圖23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5。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與實施例1相同,上述的殼體10內在軸線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的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的軸線對筒部14偏心。另外,筒部14和制動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連通接。
上述的筒部14,如圖20所示,將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做成圓弧形。而制動槽15,將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做成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做成斜面17、17;而且,該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其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如圖19所示,在這樣大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雖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但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因此兩者軸線相同。而且,當將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圖20所示,在上述連接部19a上設沿著軸線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同時,該板狀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如圖19所示,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將一對凸部作為一組的兩組凸部46、46與47、47;每組凸部夾住板狀凸部22相互相對構成。并且,第1組的凸部46、46與第2組的凸部47、47之間保持間隔。
第1組的凸部46、46鄰接作用部19b設置的同時,還如圖19、圖21所示,使其頂部46a、46a突出于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進而,在該凸部46、46上,形成從上述頂部46a、46a連續(xù)的傾斜面48、48,但該傾斜面48、48在朝向連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漸漸變低。
另一方面,第2組凸部47、47設在比上述第1組凸部46、46靠近連接部19a的端部的一側的同時,與第1組的凸部46、46相同,使其頂部47a、47a突出于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進而,在該凸部47、47上形成從頂部47a、47a連續(xù)的傾斜面49、49,該傾斜面49、49與上述第1組凸部46、46的傾斜面48、48平行。
另外,如圖22所示,與實施例3相同,在第1移動體19上沿軸線形成彈簧收容孔32,在該彈簧收容孔32內組裝彈簧33。而且,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內的彈簧33,其一端與形成于殼體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齊,其使得第1移動體19產生壓向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
另一方面,如圖20所示,第2移動體20具有滑動面26,該滑動面26的寬度與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在滑動面26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的寬度一致,這與上述各實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即使在本實施例5中,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其位置關系也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另外,如圖21所示,上述導向部27、27的軸向長度做成略微短于第1移動體19的第1組凸部46、46與第2組凸部47、47之間的長度,于是在其軸向兩側,形成傾斜面50、51。該傾斜面50、51具有下述關系其中一個傾斜面50與上述各實施例相同,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與上述第1組凸部46、46上形成的傾斜面48、48平行,而另一傾斜面51與上述第2組凸部47、47上形成的傾斜面49、49平行。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組合時,上述的導向部27、27處于第1組凸部46、46與第2組凸部47、47之間的同時,使這些傾斜面50、51與凸部46、47一側的傾斜面48、49相對。但是,由于上述導向部27、27的長度略微短于兩組凸部46、47間的長度,所以,當譬如一方的傾斜面50、50與凸部46的傾斜面48、48接觸時,另一方的傾斜面51、51則脫離開凸部47的傾斜面49、49,保持間隔。相反,當另一方的傾斜面51、51與凸部47的傾斜面49、49接觸時,一方的傾斜面50、50脫離開凸部46的傾斜面48、48,保持間隔。
而且,如圖19所示,當使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第1移動體19上時,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50接觸。于是,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該接觸部,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與20分離的方向上的力Y(參見圖19)。因此,當上述第2移動體20移動時,靠該力Y,上述第2移動體20一邊被推壓到形成于殼體10上的制動槽15一側、一邊滑動。此時所產生的、在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之間的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上的力則作用于第2移動體。
另外,當圖23所示的箭頭X1方向的力被釋放、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恢復到正常位置時,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50分離,傾斜面49、51接觸。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該接觸的傾斜面49、51上。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接近的力,即與上述力Y方向相反的力。
進而,如圖20所示,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上述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的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對應的梯形。但具有如下關系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形成微小間隔31。因此,在形成該間隔31的狀態(tài)下,當上述的力Y作用時,該第2移動體20更進一步插入制動槽15中,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和制動槽15的斜面17間的摩擦力變得更大。由這樣的斜面29、29及相對面30構成了本發(fā)明制動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形的底部,與上述各實施例相同,設置與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圓弧形的支撐部35,。在這樣的支撐部35上,放置上述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殼體10與第1移動體19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間滑動阻力也相應地變小。
為了將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如圖19、圖20所示,使兩移動體19、20的滑動面22a與26一致的同時,使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與50及傾斜面49與51正對的狀態(tài)下,組合兩移動體19、20。通過對兩移動體19、20進行這樣的組合,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
在這樣構成的滑動體18上,如圖22所示,預先將彈簧33組裝入形成于該第1移動體19上的彈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動體18中,該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此時,使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中的彈簧33受壓彎曲。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的同時,使蓋11的未圖示的鉤合片的爪部嵌入殼體10的未圖示的鎖定凹部。這樣,使滑動體18無法從殼體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組裝入第1移動體19的彈簧33受壓彎曲,所以其彈力通過傾斜面49、51也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因此,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均在彈簧33的彈力作用下保持于圖19及圖22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與蓋11接觸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這時,板狀凸部22與蓋11接觸,使第1移動體19無法從殼體10拔出。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具有如下的相對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組裝于殼體10時,在圖19所示的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1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傾斜面49接觸的同時,上述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將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使它們的斜面29、29與17、17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形成于該制動槽15的頂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動體20的相對面30之間,如圖20所示,形成如上所述的間隔31。通過形成這一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移動。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撐部35,由徚該支撐部35的曲率與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一邊被支撐部35支撐一邊滑動。
下面,說明該實施例5的作用。
現(xiàn)在,若滑動體18處于圖19所示的正常位置,則傾斜面49、51接觸,在傾斜面48、50之間保持間隔。當從這一狀態(tài)使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克服彈簧33的彈力而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傾斜面48、50接觸,傾斜面49、51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使傾斜面48、50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傾斜面48、50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到第2移動體20上,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該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傾斜面48與50之間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到第2移動體20上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支撐,再不能進一步沿與軸正交的方向移動。
若對第2移動體20作用如上所述被推壓向制動槽15一側的上推力,則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被推進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作為阻尼力發(fā)揮作用。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移動速度快時,第2移動體20會被一下子被強力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其移動速度慢時,由于第2移動體20被逐漸而緩慢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變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發(fā)揮情況因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后,當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33的彈力時,則如圖23所示,第1移動體19靠彈簧33彈力向恢復到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傾斜面48、50脫離,傾斜面49、51接觸。因此,在傾斜面49、51之間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與上述Y方向的力相反。
這樣,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復位時,第2移動體20受到將其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拉拽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該力為將第2移動體20從制動槽15拉開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動體20與制動槽15的推壓力變小,相應地制動力也變小。因此,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可順利地恢復至正常位置。
根據(jù)本實施例5,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還可發(fā)揮在恢復時可主動地將制動部從制動槽15拉開,使滑動體18能順利地移動這樣的效果。即,可提高滑動體18的恢復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沖擊力的姿態(tài)。
此外,本實施例5中,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中。
另外,在本實施例5中,雖在制動槽15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是制動槽15沿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該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以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48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還有,雖以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49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1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也可與上所述轉換構造的情況相同,只使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即可。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傾斜面48與傾斜面50的情況完全相同。
再者,雖然上述傾斜面48、49平行,傾斜面50、51平行,但這些面不必一定平行。關鍵在于,只要是傾斜面48與傾斜面50正對,能夠靠這些傾斜面48、50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制動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傾斜面49與傾斜面51正對,能夠是靠傾斜面49、51解除上述推壓力的結構即可。
實施例6圖24-圖29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6。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在其軸線方向配置有筒部14,在與該筒部14相對的頂面上設有制動部52。該筒部14與制動部52,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部52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這樣的筒部14,如圖25所示,其與制動部52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
另外,制動部52,也如圖25所表明的,其由從殼體10的頂面部分下垂的狀態(tài)的凸部構成。而且,如圖26所示,在其兩側形成斜面53、53。就制動部52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53、53,在朝向筒部14一側的方向上,兩斜面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
如圖24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當然兩者的軸線相同。而且,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圖25所示,與上述的各實施例的情形完全相同,在上述連接部19a上設沿軸線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與,將該板狀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一對凸部為一組的兩組凸部46、46與47、47,每一對凸部將板狀凸部22夾在中間并相互相對。并且,第1組凸部46、46與第2組凸部47、47之間保持間隔。
第1組凸部46、46鄰接作用部19b設置的同時,還如圖24、圖27所示,使其頂部46a、46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突出。進而,如圖27所示,在凸部46、46上形成從上述頂部46a、46a連續(xù)的傾斜面48、48,但該傾斜面48、48與對應于連接部19a的端部一側的上述頂部46a、46a的緣部之間的夾角為銳角。
另一方面,第2組的凸部47、47設在比上述第1組凸部46、46靠近連接部19a的端部一側的同時,與第1組的凸部46、46相同,使其頂部47a、47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突出。進而,在該凸部47、47上,形成從上述頂部47a、47a連續(xù)的傾斜面49、49,但該傾斜面49、49與上述第1組的凸部46、46的傾斜面48、48平行。
另外,如圖28所示,其結構為在上述第1移動體19上沿其軸線形成軸孔54,固定設在殼體10的底部的支撐軸55可相對移動地插入該軸孔54內。這樣,通過將支撐軸55插入軸孔54中,使第1移動體19不會向第2移動體20方向上浮。另外,在上述支撐軸55的周圍還設有彈簧56,該彈簧56使第1移動體19產生壓向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
另一方面,如圖25所示,在第2移動體20上具有滑動面26。該滑動面26,與上述各實施例相同,其寬度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使一對導向部27、27突出于該滑動面26的兩側。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上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的寬度一致,這與上述各實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即使在本實施例6中,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它們的位置關系也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大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都不偏離。
另外,如圖27所示,上述導向部27、27,其軸向長度略微短于第1移動體19的第1組的凸部46、46與第2組凸部47、47之間的長度。而且,在其軸向兩側形成傾斜面50、51。這些傾斜面50、51的關系為一個傾斜面50,與上述各實施例與樣,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與在上述第1組的凸部46、46上形成的傾斜面48、48平行,而另一傾斜面51與在第2組的凸部47、47上形成的傾斜面49、49平行。
當如上所述組合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時,上述導向部27、27處于第1組的凸部46、46與第2組的凸部47、47之間的同時,使這些傾斜面50、51與凸部一側的傾斜面48、49正對。但是,由于上述導向部27、27的長度略微短于兩組凸部47、48之間的長度,所以,當譬如一方的傾斜面50、50與凸部46的傾斜面48、48接觸時,另一方的傾斜面51、51與凸部47的傾斜面49、49離開而保持間隔。相反,當另一方的傾斜面51、51與凸部47的傾斜面49、49接觸時,一方的傾斜面50、50則離開凸部46的傾斜面48、48而保持間隔。
而且,當使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第1移動體19時,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50接觸。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該接觸部,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將第2移動體20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拉拽的力。因此,第2移動體20一邊被拉拽到第1移動體19一側、一邊滑動,但靠此時的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上的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將支撐軸55插入到第1移動體19的軸孔54中,所以即使有將第2移動體20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拉拽的力起作用,第1移動體19也不會上浮。
另外,當圖29所示的箭頭X1方向的力被釋放、滑動體18靠彈簧56的彈力恢復到正常位置時,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50分離,傾斜面49、51接觸。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該接觸的傾斜面49、51上。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離開方向的力。
進而,如圖25、26所示,在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形成制動槽57,該制動槽57的截面形狀與上述制動部52相對應。即,在該制動槽57的兩側形成斜面58、58。就制動槽57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58、58呈在朝向開口一側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的形狀,即構成所謂燕尾槽。
但是,當制動部52組裝入該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57內時,如圖25所示,存在如下關系在制動槽57的底面與制動部52的相對面之間形成微小的間隔59。另外,在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的頂面之間也形成間隔60。因此,第2移動體20可在間隔59與60的范圍內移動。
為了將上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使兩移動體19、20的滑動面22a與26一致的同時,使兩移動體19、20的傾斜面48與50、傾斜面49與51正對。此外,通過使兩移動體19、20如上所述地組合來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另外,在把滑動體18按上述方式組裝入殼體10之際,預先組裝入彈簧56。
于是,滑動體18中,該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在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57內嵌入制動部52,此時,使彈簧56受壓彎曲。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的同時,使蓋11的未圖示的爪部嵌入殼體10的未圖示的鎖定凹部。這樣,當滑動體18處于正常位置時,板狀凸部22與蓋11接觸,無法從殼體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彈簧56受壓彎曲,所以其彈力通過傾斜面49、51也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因此,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均在彈簧56的彈力大作用下保持圖24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與蓋11接觸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
進而,由于第1移動體19被上述軸孔21及支撐軸55所支撐,所以該第1移動體19不會晃動,被穩(wěn)定地支撐。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具有如下的相對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24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使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1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傾斜面49接觸的同時,使上述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57的斜面58、58與制動部52的斜面53、53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它們的斜面58、58與53、53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形成如上所述的間隔59、60。這樣,通過形成間隔59、60,第2移動體20可在其間隔59、60的范圍內移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6的作用。
現(xiàn)在,若滑動體18處于圖24所示的正常位置,則傾斜面49、51接觸,在傾斜面48、50之間保持間隔。當從這一狀態(tài)使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克服彈簧56的彈力而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傾斜面48、50接觸,傾斜面49、51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使傾斜面48、50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傾斜面48、50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槽57與制動部52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到第2移動體20上,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該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傾斜面48與50之間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時,第2移動體20被拉拽到第1移動體19的方向。這時,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軸55所支撐,所以其不會上浮。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20被拉拽到第1移動體19一側時,由于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之間接觸力變得更強,所以此時的接觸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移動速度快時,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會一下子被強力地推壓,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其移動速度慢時,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被逐漸而緩慢地推壓,因此其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變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在到達圖29所示的位置后,若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56的彈力時,則第1移動體19靠彈簧56的彈力向恢復到圖24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傾斜面48、50脫離,傾斜面49、51接觸。因此,在傾斜面49、51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與上述的情況相反。即,有使第2移動體20離開第1移動體19的方向的力作用。
這樣,當使第2移動體20離開第1移動體19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時,由于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之間的接觸力變得更弱,所以制動力也相應地變小。因此,靠彈簧56的彈力,滑動體18可順利地恢復至正常位置。
根據(jù)本實施例6,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還可發(fā)揮在恢復時可將制動部從制動槽15拉開,使滑動體18能順利地移動的效果。即,可提高其恢復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沖擊力的姿態(tài)。
此外,即使在本實施例6中,雖在制動槽57中也設置了一對斜面58、58,但也可以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是制動槽57沿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制動部52的形狀也必須與制動槽57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48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以只將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做成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還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49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51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也可以與上述的轉換構造的情況相同,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成為傾斜面即可。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傾斜面48與傾斜面50的情況完全相同。
再者,雖然上述傾斜面48與傾斜面50平行,進而傾斜面49與傾斜面51平行,但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關鍵在于,只要傾斜面48與傾斜面50正對,能夠靠傾斜面48、50產生將制動部52推壓到制動槽57一側的力即可。而且,只要傾斜面49與傾斜面51正對,能夠靠傾斜面49、51成為解除上述推壓力的結構即可。
實施例7圖30-圖33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7。
如圖30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與上述實施例3相同,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沿軸線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另外,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連續(xù)。
上述筒部14,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另外,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而且,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其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在將滑動體18滑動配合地組裝到這樣的殼體10內,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當然,兩者軸線相同。但作用部19b的直徑比連接部19a的小,并在兩者交接處形成臺階。而且,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內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圖31所示,在上述連接部19a上沿軸線設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同時,該板狀凸部22的面為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一對凸部23、23,使該凸部23、23的頂部23a、23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突出。
進而,如圖32所示,在該凸部23、23上形成從頂部23a、23a連續(xù)的第1傾斜面24、24。該第1傾斜面24、24從圖31所示的頂部23a、23a在朝向作用部19b的方向上漸漸變低。另外,在與該第1傾斜面24、24相反一側也形成與該傾斜面24、24平行的第2傾斜面61、61。
此外,在上述第1移動體19的作用部19b的周圍設有彈簧33,該彈簧33處于蓋11與連接部19a之間,使該滑動體18作用向殼體10的底部推壓到的方向的力。因此,在其正常位置下,如圖30所示,滑動體18與殼體10的底部接觸。
另一方面,如圖31所示,第2移動體20具有滑動面26。該滑動面26的寬度與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還在該滑動面26的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的寬度一致。換言之,當如圖31所示,使滑動面22a與26完全一致、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板狀凸部22插入導向部27、27之間并可自由滑動。因此,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其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大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另外,在導向部27、27,如上所述,在兩移動體19、20重合時,分別形成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1傾斜面24、24相對的第3傾斜面28、28,這些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為相互正對的構造。進而,如圖32所示,在上述導向部27、27,在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形成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2傾斜面61、61相對的第4傾斜面62、62,該第4傾斜面62、62與上述第3傾斜面28、28平行。而且,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該第4傾斜面62、62也為與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61正對的構造。
但是,這些傾斜面之間存在如下關系當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接觸時,第2、4傾斜面61、62之間保持間隔;而當?shù)?、4傾斜面61、62接觸時,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而且,當兩移動體19、20處于圖30所示的正常位置時,其關系為第2、4傾斜面61、62接觸,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
總之,兩移動體19、20相互配合,構成滑動體18。
然后,當從處于上述正常位置的狀態(tài)使第1移動體19受到箭頭X1方向的力時,即讓第1移動體19從殼體10拉出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時,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61、62脫離。因此,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通過上述第1、3傾斜面24、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滑動體18沿箭頭X1方向移動。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沿箭頭X1方向移動時,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1、3傾斜面24、28上,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離開的方向的力Y。若上述第2移動體20靠力Y移動,則該第2移動體20在其與殼體10之間滑動。其滑動阻力為箭頭X2方向上的力。
另外,當圖30所示的箭頭X1方向的力被釋放、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恢復到正常位置時,如圖33所示,兩移動體19、20的第1、3傾斜面24、28脫離,第2、4傾斜面61、62接觸。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起作用在該接觸的第2、4傾斜面61、62上。但是,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拉拽的力,即與力Y方向相反的力。
進而,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的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對應的梯形。但是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形成微小間隔31。因此,在該間隔31形成的狀態(tài)下,當上述力Y作用時,該第2移動體20更進一步強力插入制動槽15,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和制動槽15的斜面17間的摩擦力變得更大。這樣的斜面29、29及相對面3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制動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形的底部,設置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圓弧形的支撐部35。在這樣的支撐部35上放置上述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殼體10與第1移動體19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間的滑動阻力也相應地變小。
于是,滑動體18中,其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將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使蓋11上形成的未圖示的爪部嵌入殼體10上形成的未圖示的鎖定凹部。這樣,通過使蓋11的爪部嵌入殼體10的鎖定凹部,使蓋11不能從殼體10的開口部脫落。而且,此時略微使彈簧33受壓彎曲,使滑動體18承受初始負荷;利用該初始負荷,使滑動體18保持圖30所示的正常位置。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組裝入第1移動體19的彈簧33受壓彎曲,所以其彈力也通過第2、4傾斜面61、62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因此,在彈簧33的彈力作用下,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均保持在上述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的底部接觸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具有如下相對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30、圖31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62與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61接觸的同時,使上述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使它們的斜面29、29與17、17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形成于該制動槽15的頂面16與形成于第2移動體20的相對面30之間,如上所述形成間隔31。通過形成這樣的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上移動。
還有,由于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撐部35,而且使該支撐部35的曲率與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所以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一邊被支撐部35支撐一邊滑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7的作用。
現(xiàn)在,若滑動體18處于圖30所示的正常位置,則第2、4傾斜面61、62接觸,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當從這一狀態(tài)使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克服彈簧33的彈力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61、62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1、3傾斜面24、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時,靠力Y作用,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所支撐,不可能再進一步沿與軸正交的方向移動的緣故。
若第2移動體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則依同加楔原理,則將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效果。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移動速度快時,第2移動體20會被一下子強力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的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而且,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其移動速度慢時,第2移動體20則被逐漸而緩慢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其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后,當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33的彈力時,則第1移動體19靠彈簧33的彈力向恢復到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脫離,第2傾斜面61與第4傾斜面62接觸。因此,在第2、4傾斜面61、62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該垂直方向的分力與上述力Y的方向相反。
這樣,當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復位時,第2移動體20上存在將其拉向第1移動體19一側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該力構成使第2移動體20脫離制動槽15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動體20與制動槽15的推壓力變小,制動力也相應地變小。因此,滑動體18可以靠彈簧33的彈力順利地恢復到正常位置。
根據(jù)本實施例7,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還可達到這樣的效果在復位時可將制動部從制動槽15拉開,使滑動體18能順利地移動。即,可提高其恢復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沖擊力的姿態(tài)。
此外,在本實施例7,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上。
另外,在本實施例7中,雖在制動槽15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任何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總之,只要是制動槽15沿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必須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由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另外,即使在本實施例中,當然也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再者,雖由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61和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62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與上所的述轉換構造的情況相同,也可以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雖然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61、61平行,第3傾斜面28、28與第4傾斜面62、62平行,但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關鍵在于,只要第1傾斜面24、24與第3傾斜面28正對,能夠靠該第1、3傾斜面24、28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制動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第2傾斜面61、61與第4傾斜面62、62正對,能夠靠該第2與第4傾斜面61、61解除上述推壓力的結構即可。
實施例8圖34、圖35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8。
如圖34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上述的殼體10內沿其軸線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但是,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軸線平行,且使制動槽15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而且,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連續(xù)。
上述的筒部14,如圖35所示,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而且,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如圖34所示,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軸構成,當然,兩者的軸線相同。但作用部19b直徑比連接部19a的小,并在兩者的交接處形成臺階。而且,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圖34所示,在上述連接部19a上沿軸線設置延伸的板狀凸部22的同時,與上述的各實施例相同,將該板狀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在該板狀凸部22的兩側設有一對凸部23、23,該凸部23、23的頂部23a、23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突出。
進而,在該凸部23、23上形成從頂部23a、23a連續(xù)的第1傾斜面24、24,但該第1傾斜面24、24從上述頂部23a、23a在朝向作用部19b的方向上漸漸變低。另外,在與該第1傾斜面24、24相反一側也形成與該傾斜面24、24線對稱的第2傾斜面63、63。
另一方面,如圖35所示,在第2移動體20上具有滑動面26,但該滑動面26的寬度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在該滑動面26的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與第1移動體19的板狀凸部22的寬度一致。換言之,當使滑動面22a與26完全一致、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板狀凸部22插入導向部27、27之間并可自由滑動。因此,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其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另外,如圖34所示,如上所述,在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重合時,在上述導向部27、27上,分別形成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1傾斜面24、24相對的第3傾斜面28、28,這些第1、3傾斜面24、28為正對的結構。進而,在上述導向部27、27上,在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還形成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2傾斜面63、63相對的第4傾斜面64、64,但該第4傾斜面64、64與上述第3傾斜面28、28為線對稱。而且,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該第4傾斜面64、64也為與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63正對的結構。
但是,這些傾斜面之間存在如下關系當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接觸時,第2、4傾斜面63、64之間保持間隔;而當上述第2、4傾斜面63、64接觸時,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傊?,兩移動體19、20相互配合,構成滑動體18。
而且,當從處于圖34位置的狀態(tài)使第1移動體19受到箭頭X1方向的力、即從殼體10中拉出第1移動體19的方向的力;而使第2移動體20承受到與箭頭X1相反方向的力、即箭頭X2方向的力時,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63、64保持間隔。因此,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通過上述第1、3傾斜面24、28傳遞至第2移動體20,滑動體18沿箭頭X1方向移動。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沿箭頭X1方向移動時,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1、3傾斜面24、28上,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離開的方向的力Y。但是,在本實施例8中,作用于第2移動體20的箭頭X2方向的力構成滑動阻力。
另一方面,當使與上述拉出方向的方向相反的力作用第1移動體19時,則出現(xiàn)下述情形。即,使第1移動體19承受與箭頭X1相反方向的力、即、使第1移動體19被推壓到殼體10的方向的力,使第2移動體20承受與箭頭X2相反方向的力時,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第2、4傾斜面63、64接觸。因此,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通過上述第2、4傾斜面63、64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滑動體18沿與箭頭X1相反方向移動。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沿與箭頭X1相反方向移動時,與拉出方向的力作用時相同,在第1、3傾斜面24、28上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起作用,該垂直方向的分力構成使兩移動體19、20相互分離的力Y。但是,與作用于第2移動體20的箭頭X2方向的方向相反的力為滑動阻力。
即,無論力是作用于拉出方向還是作用于推進方向,都有使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相互分離的力Y起作用。
進而,在上述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上述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相對應的梯形。但是,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如圖35所示,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形成微小間隔31。這樣,通過形成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以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移動。
在間隔31形成的狀態(tài)下,當上述的力Y作用時,該第2移動體20更進一步強力地插入制動槽15,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和制動槽15的斜面17間的摩擦力變得更大。由這樣的斜面29、29及相對面30構成了本發(fā)明的制動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形的底部,設置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圓弧形的支撐部35。在這樣的支撐部35上放置上述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殼體10與第1移動體19的接觸面積減少,兩者間的滑動阻力也相應地變小。
于是,滑動體18,其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將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使蓋11上形成的未圖示的爪部嵌入殼體10上形成的未圖示的鎖定凹部。這樣,通過使蓋11的爪部嵌入殼體10的鎖定凹部,使蓋11不會從殼體10的開口部脫落。
在將滑動體18組裝入上述殼體10中的同時,使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撐部35,由于該支撐部35的曲率與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可一邊被支撐部35支撐一邊滑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8的作用。
現(xiàn)在,當從處于圖34的位置的狀態(tài)使作用部19b受到箭頭X1方向的力時,第1移動體19沿被從殼體10中拉出的方向上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63、64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使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1、3傾斜面24、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所支撐,再不可能進一步沿正交于軸的方向移動的緣故。
另一方面,當從處于圖34的位置的狀態(tài)使作用部19b承受與箭頭X1方向相反的力時,第1移動體19沿被推壓到殼體10的方向移動。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而第2、4傾斜面63、64接觸。
在這種使第2、4傾斜面63、64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與箭頭X1相反的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2、4傾斜面63、64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與箭頭X1方向相反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與箭頭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
若第2移動體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時,則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會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即,在本實施例8中,無論滑動體18是在從殼體10被拉出的方向還是被壓入于殼體10的方向,在這兩個方向上都能發(fā)揮阻尼效果。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移動速度快時,第2移動體20會被一下子強力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其移動速度慢時,由于第2移動體20逐漸而緩慢地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其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變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根據(jù)本實施例8,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無論滑動體18是在拉出方向還是壓入方向,都可獲得阻尼效果。
此外,本實施例8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
另外,實施例8中,雖在制動槽15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灰窃谥苿硬?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其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進而,雖然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63、63為線對稱,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為線對稱,但它們也不必一定要線對稱。關鍵在于,只要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正對、通過它們的接觸能產生推壓第2移動體20的力;和第2、4傾斜面63、64正對、通過它們接觸時能產生推壓第2移動體20的力即可。另外,若使上述第1傾斜面24與第2傾斜面63或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不線對稱,則在第1移動體19壓入時與拉出時能分別獲得不同的阻尼效果。
還有,雖說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構成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以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實施例9圖36表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9。
根據(jù)本實施例9,在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的兩側設有作用部19b、19c。而且,作用部19c從形成于殼體10的底部的軸孔65向外突出。除此而外,與實施例8完全相同。而且,實施例8中使用的圖35也適用于本實施例9。
因此,現(xiàn)在,當從處于圖36的位置的狀態(tài)使作用部19b或作用部19c承受箭頭X1方向的力時,第1移動體19沿圖36的箭頭X1的方向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第2、4傾斜面63、64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使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一步沿箭頭X1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1、3傾斜面24、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這兩個力的箭頭X1的反方向與箭頭X2的反方向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部35所支撐,再不可能進一步沿正交于軸的方向移動的緣故。
另一方面,當從處于圖36的位置的狀態(tài)使作用部19b或19c承受與箭頭X1方向相反的力時,第1移動體19沿與箭頭X1相反的方向移動。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第2、4傾斜面63、64接觸。
這樣,在使第2、4傾斜面63、64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與箭頭X1相反的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2、4傾斜面63、64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的反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與箭頭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
若第2移動體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時,則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會推進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即,本實施例9,滑動體18無論向箭頭X1方向還是向其相反方向移動,都可發(fā)揮阻尼效果。
根據(jù)本實施例9,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無論滑動體18在拉出方向還是壓入方向,都可獲得阻尼效果。
此外,本實施例9,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以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
另外,在本實施例9中,雖在制動槽15上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總之,只要是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進而,雖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63、63為線對稱,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為線對稱,但也不必一定要線對稱。關鍵在于,只要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正對、通過它們的接觸能產生推壓第2移動體20的力,和上述第2、4傾斜面63、64正對、它們接觸時能產生推壓第2移動體20的力即可。另外,若使第1傾斜面24與第2傾斜面63或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不線對稱,則當?shù)?移動體19壓入時可獲得與拉出時不同的阻尼效果。
還有,雖說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63和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64的各個構成了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是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另外,根據(jù)本實施例9,當然也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表示本實施例9的圖36中,凡是與實施例8相同的組成部分,均采用與該實施例8相同的標號。
實施例10圖37-39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0。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10,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在其軸線方向設有筒部14,在與筒部14相對的頂面上設制動部52。但是,該筒部14與制動部52,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部52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這樣的筒部14,其與制動部52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
另外,制動部52也如圖38所示,其由呈從殼體10的頂面部分下垂的狀態(tài)的凸部構成。而且,在其兩側面形成斜面53、53。就制動部52的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53、53,在朝向筒部14一側的方向上,兩斜面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
如圖37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體的軸構成,因此兩者軸線相同。而且,當該第1移動體19組裝于殼體10時,上述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在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上、即在與第2移動體20相對的側面上設凸狀部97的同時,在該凸狀部97上形成凹部98。該凹部98在與軸線正交的方向上貫通凸狀部97。這樣形成的凹部98使凸狀部97的上側面(與第2移動體20相對的面)和貫通側面開口的同時,使貫通側面開口的形狀呈具有第1傾斜面24與第2傾斜面63的梯形。而且,這些第1、2傾斜面24、63相對傾斜,在朝向第2移動體20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因此第1、2傾斜面24、63的形狀基本上為線對稱。
另外,如圖39所示,在上述第1移動體19上沿其軸線形成軸孔54,固定地設置在殼體10的底部的支撐軸55可相對移動地插入在該軸孔54內。通過這樣將支撐軸55插入軸孔54內,第1移動體19不會向第2移動體20方向上浮。
另一方面,如圖37所示,在第2移動體20的與第1移動體19相對的面上設置側面形狀做成梯形的梯形凸部95,在該梯形凸部95上具備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而且,該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相對傾斜,在朝向第1移動體19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相對間隔漸漸變寬的同時,該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基本上為線對稱。
如上所述的梯形凸部95為比上述凹部98的梯形稍小的相似形,如圖37、圖39所示,當將梯形凸部95嵌入凹部98時,呈現(xiàn)如下關系在梯形凸部95的周圍保持間隔的同時,上述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平行,第2傾斜面63與第4傾斜面64平行。
進而,如圖38所示,在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形成制動槽57,但使該制動槽57的截面形狀與形成于殼體10的頂面部的制動部52相對應。即,在該制動槽57的兩側形成斜面58、58,就制動槽57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58、58做成在朝向其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相對間隔漸漸變窄的形狀,即構成所謂燕尾槽。
但是,當將制動部52組裝入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57內時,如圖38所示,具有如下關系在制動槽57的底面與制動部52的相對面之間形成微小間隔59;另外,還在第2移動體20與殼體10的頂面之間也形成間隔60。因此,第2移動體20可在上述間隔59與60范圍內移動。
另一方面,雖然在形成于上述殼體10的筒部14的圓弧狀的底部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之間形成間隔96,但即便形成了這樣一來的間隔96,也可以靠支撐軸55及軸孔21來可靠地支撐該第1移動體19。
將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時,要使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與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正對的同時,使第1移動體19的第3傾斜面63與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64正對。通過這樣組合兩移動體19、20來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
于是,滑動體18中,其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在第2移動體20的制動槽57內嵌入制動部52。
在將如上所述的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的同時,使蓋11的未圖示的爪部嵌入殼體10的未圖示的鎖定凹部,從而使蓋11不從殼體10脫落。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10的作用。
現(xiàn)在,當滑動體18處于圖37所示的位置時,第2傾斜面63與第4傾斜面64接觸,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保持間隔。當從這一狀態(tài)使作用部19b承受箭頭X1的方向的力時,第1移動體19沿箭頭X1方向移動。當?shù)?移動體19開始沿箭頭X1的方向移動時,狀態(tài)改變成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接觸,第2傾斜面63與第4傾斜面64之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使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的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槽57與制動部52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拉向第1移動體19的方向。這時,由于第1移動體19被支撐軸55所支撐,所以其不上浮。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20被拉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時,由于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之間的接觸力變得更強,所以此時的接觸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換言之,該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雖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移動速度快時,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會一下子受到強力的推壓,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大制動力、即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其移動速度慢時,由于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逐漸而緩慢地被推壓,因此其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當滑動體18如上所述沿箭頭X1的方向移動后,再向與箭頭X1相反的方向移動時,接觸著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脫離,而第2傾斜面63與第4傾斜面64接觸。
這樣,在使第2、4傾斜面63、64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與箭頭X1相反的方向移動,則該移動力通過第2、4傾斜面63、64也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這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57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即與箭頭X1方向相反的力、及由上述滑動阻力產生的與箭頭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拉向第1移動體19的方向。
如上所述,當?shù)?移動體20被拉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時,由于制動部52的斜面53、53與制動槽57的斜面58、58之間的接觸力變得更強,所以此時的接觸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換言之,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即,在本實施例10中,無論滑動體18沿箭頭X1方向還是沿其相反方向移動時,都能發(fā)揮阻尼效果。
另外,在本實施例10中,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例10中,雖在制動槽57上設置一對斜面58、58,但是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是在制動槽57的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制動部52的形狀也要與制動槽57的形狀相對應。
進而,雖然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63、63為線對稱,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為線對稱,但是也不必一定要線對稱。關鍵在于,只要是上述第1、3傾斜面24、28正對、能夠通過它們的接觸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第1移動體19一側的力,和第2、4傾斜面63、64正對、它們接觸時能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第1移動體19的力即可。另外,若使第1傾斜面24與第2傾斜面63或第3傾斜面28與第4傾斜面64不線對稱時,當?shù)?移動體19壓入時,則可獲得與拉出時不同的阻尼效果。
再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與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或者第1移動體19的第3傾斜面63與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64構成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將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做成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實施例11圖40-42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1。
如圖40所示,本實施例11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如圖41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在其軸心線上形成截面形狀基本為四邊形的筒部14,在與該四邊形的相對邊相對應的位置形成制動槽15、15。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15的軸線平行,而使。而使制動槽15、15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另外,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連續(xù)。
由于上述各制動槽15的結構均相同,因此僅就1個制動槽15進行說明。如圖41所示,與筒部14在上下方向的相對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而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其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如圖40所示,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如圖41所示,該連接部19a的截面形狀呈四邊形。而且,在該連接部19a的左右方向上在與相對的邊所對應的面66上設圖40所示的凸部23。
另外,如圖41所示,上述連接部19a的上下方向上相對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動面22a。進而,圖40所示的一對凸部23、23處于該滑動面22a的兩側。而且,該凸部23、23的頂部23a、23a向上述滑動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動體20的方向上突出。
進而,在該凸部23、23上形成從上述頂部23a、23a連續(xù)的第1傾斜面24、24,該第1傾斜面24、24在朝向連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漸漸變低。另外,在與該第1傾斜面24、24相反一側也形成與該傾斜面24、24平行的第2傾斜面44、44。
此外,如圖42所示,在上述第1移動體19上沿其軸線形成彈簧收容孔32,在該彈簧收容孔32內組裝彈簧33。并且,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內的彈簧33,其一端與形成于殼體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齊,其使得第1移動體19產生壓向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
另外,作用部19b由圓桿狀的軸構成,如圖40所示,該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殼體10外凸出。
另一方面,如圖41所示,第2移動體20具有滑動面26。各滑動面26的寬度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各滑動面22a相同。而且,還在各滑動面26的兩側突出設置一對導向部27、27。該一對導向部27、27的相對間隔基本與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22a寬度一致。換言之,當使滑動面22a與26完全一致、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滑動面22a嵌入導向部27、27之間并可自由滑動。因此,兩移動體19與20相對移動時,其位置關系不偏離。換言之,兩移動體19、20相對移動時,兩者的軸線在各滑動面22a與滑動面26的寬度方向上不偏離。
還有,如上所述,在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導向部27、27做成如下構造分別形成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1傾斜面24、24相對的第3傾斜面28、28,這些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正對并可接觸。進而,如上所述,在第1、2移動體19、20重合時,上述導向部27、27形成在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各第2傾斜面44、44相對的第4傾斜面45、45;各第4傾斜面45、45與各第3傾斜面28、28平行。而且,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各第4傾斜面45、45也與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44正對并可接觸。
但是,上述各第1、3傾斜面24、28與第2、4傾斜面44、45存在圖40所示的關系。即其關系如下當上市各第1、3傾斜面24、28接觸時,各第2、4傾斜面44、45之間保持間隔;而當上述各第2、4傾斜面44、45接觸時,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于是,當兩移動體19、20處于圖40所示的正常位置時,各第2、4傾斜面44、45接觸,第1、3傾斜面24、28之間保持間隔。
進而,如圖41所示,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上述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第2移動體20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相對應的梯形。但是,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具有形成微小間隔31的關系。
另外,由這樣的斜面29、29及相對面30構成本發(fā)明制動部。
為了將如上所述的第1移動體19及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使兩移動體19、20的滑動面22a與26一致的同時,在使兩移動體19、20的第1、3傾斜面24與28及第2、4傾斜面44與45正對的狀態(tài)下,組合兩移動體19、20(參見圖40)。此外,通過這樣組合兩移動體19、20來構成本發(fā)明的滑動體18。
在這樣構成的滑動體18上,如圖42所示,預先將彈簧33組裝入形成于該第1移動體19的彈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動體18中,其第1移動體19的連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組裝入殼體10的筒部14,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此時,使組裝入彈簧收容孔32的彈簧33受壓彎曲。
如上所述,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后,用蓋11封蓋殼體10。此時,使作用部19b從蓋11的軸孔21凸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組裝入第1移動體19的彈簧33受壓彎曲,所以其彈力也通過第2、4傾斜面44、45作用于第2移動體20。因此,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均在彈簧33的彈力作用下保持于圖40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第2移動體20與蓋11接觸的同時,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當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該殼體10與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的相互關系如下。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40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45與第1移動體19上形成的第2傾斜面44接觸的同時,如圖41所示,上述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觸。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動體20組裝入殼體10的制動槽15、使這些斜面29、29與17、17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如上所述,在形成于該制動槽15的頂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動體20的相對面30之間,形成間隔31。通過形成這一間隔31,第2移動體20可沿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移動。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11的作用。
現(xiàn)在,若處于圖4所示的正常位置,則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是各第2、4傾斜面44、45接觸,而第1、3傾斜面24、28間保持間隔。當從該狀態(tài)下有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第1移動體19就克服彈簧33的彈力沿箭頭X1的方向移動。這樣,當?shù)?移動體19開始移動時,則變成如下狀態(tài)各第1、3傾斜面24、28接觸,而第2、4傾斜面44、45間保持間隔。
這樣,在第1、3傾斜面24、28接觸的狀態(tài)下,若第1移動體19進而沿箭頭X1的方向移動,則其移動力也會通過各第1、3傾斜面24及28傳遞至第2移動體20,各第2移動體20也一起移動。此時,由于制動部與制動槽15之間的滑動阻力作用于各第2移動體20,所以作用于各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因滑動阻力產生的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各第2移動體20因力Y的作用而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
若如上所述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作用于上述第2移動體20,則依同加楔原理,在各第2移動體20的該移動方向前方,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會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此時,由于可以靠兩個第2移動體20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所以與一個該第2移動體20的情況相比可獲得更大的阻尼力。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且移動速度快時,各第2移動體20會被一下子強力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且其移動速度慢時,各第2移動體20逐漸而緩慢地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該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跟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另一方面,滑動體18一邊發(fā)揮阻尼效果一邊在殼體10內移動后,當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變得小于彈簧33的彈力時,則第1移動體19靠彈簧33的彈力向恢復到圖40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動。此時,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脫離、第2傾斜面44與第4傾斜面45接觸。因此,第2、4傾斜面44、45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該垂直方向的分力與圖40所示的Y方向相反。
這樣,滑動體18靠彈簧33的彈力復位時,各第2移動體20受到將其向第1移動體19一側拉拽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該力為將第2移動體20從制動槽15拉開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第2移動體20與制動槽15的推壓力變小,相應地制動力也變小。因此,靠彈簧33的彈力,滑動體18可順利地恢復至正常位置。
根據(jù)本實施例11,當然可以獲得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還可達到這樣的效果在恢復時可將制動部從制動槽15拉開,使滑動體18能順利地移動。即,可提高其恢復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沖擊力的姿態(tài)。
進而,由于設置兩組制動部與制動槽15,因此相應地可獲取更大的阻尼效果。
此外,本實施例11,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
另外,在本實施例11中,雖在制動槽15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總之,只要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1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3傾斜面28構成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是也可只使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第1、2實施例完全相同。
進而,雖靠第1移動體19的第2傾斜面44和第2移動體20的第4傾斜面45構成了本發(fā)明的釋放構造,但是也可與上述轉換構造的情況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即可。其關系與構成轉換構造的第1傾斜面24與第3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雖然上述第1傾斜面24、24與第2傾斜面44、44平行,進而第3傾斜面28、28與第4傾斜面45、45平行;但是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關鍵在于,只要是第1傾斜面24、24與第3傾斜面28正對,能夠由該第1、3傾斜面24、28產生將第2移動體20推壓到制動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第2傾斜面44、44與第4傾斜面45、45正對,能夠由該第2、4傾斜面44、45解除上述推壓力即可。
實施例12圖43、圖44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2。
如圖43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該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在入上所述的殼體10內,在其軸心線上形成截面形狀為四邊形的筒部14,在與該四邊形的各邊所對應的位置上形成制動槽15。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的軸線平行,但使動槽15的軸線與筒部14偏心。而且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在該圖43中的上下方向相互連續(xù)。
如圖44所示,上述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其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而且,該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換言之,制動槽15在朝向頂面16的方向上,其槽寬漸漸變窄,其截面形狀呈梯形。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
上述第1移動體19包括連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該連接部19a的截面呈四邊形。而且,在與連接部19a各邊對應的面66上設凸部23,其寬與上述面66的寬度一致。
還有,在形成于連接部19a的各凸部23上形成從處于制動槽15一側的頂部23a連續(xù)的傾斜面24;各傾斜面24在自上述頂部23a向連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漸漸變低。
在這樣的連接部19a上沿其軸心線上形成軸孔54,該軸孔54在殼體10的底部一側開口。另外,在對應于該軸孔54的殼體10的底部設支撐軸55,該支撐軸55插入上述軸孔54內,連接部19a可相對支撐軸55移動。
另一方面,上述作用部19b由圓桿狀軸構成,設在與軸孔54的開口相反一側。該作用部19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殼體10的外部凸出。
因此,滑動體18被軸孔21和支撐軸55所支撐并可移動。
上述的滑動體18的連接部19a和作用部19b做成一體,它們的軸線相同。但是,由于連接部19a與作用部19b兩者的形狀不同,因此在其交界處形成臺階部67。當滑動體18處于圖43所示的正常位置時,該臺階部67接觸蓋11,可防止連接部19a拔出于蓋11外。而且,在臺階部67與蓋11接觸的狀態(tài)下,支撐軸55的前端插入軸孔54的開口部分的尺寸關系被維持。
另一方面,如圖44所示,上述第2移動體20上具有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對的斜面29、29;和與上述殼體10上形成的頂面16相對的相對面30;該第2移動體20的截面形狀呈與上述制動槽15相對應的梯形。但是,當把該第2移動體20組裝于制動槽15時,在上述頂面16與相對面30之間具有形成微小的間隔31的關系。
在上述的第2移動體20的與第1移動體19的面66相對的面68上,形成支撐凸部69。該支撐凸部69具有如下關系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在支撐凸部69上形成的頂部70與第1移動體19的面66相接。
進而,如上所述,當?shù)?、2移動體19、20重合時,該支撐凸部69的構造為,在形成與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24點對稱的傾斜面71的同時,這些傾斜面24與71正對。
還有,在上述第2移動體20上沿其軸線形成彈簧收容孔32,從而可將彈簧33組裝到彈簧收容孔32內。而且,組裝入各彈簧收容孔32內的彈簧33,其一端與形成于殼體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齊,其使得第2移動體20產生推壓到蓋11一側的初始負荷。
當滑動體18處于圖43所示的正常位置時,上述臺階部67靠上述彈簧33的作用與蓋11接觸,支撐軸55的前端插入軸孔54的開口部分。另外,在該狀態(tài)下,存在如下關系第2移動體20接觸蓋11的同時、所有的傾斜面24與71保持接觸狀態(tài)。
下面,說明本實施例12的作用。
現(xiàn)在,當從圖43所示的正常位置有箭頭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時,整個第1移動體19沿上述力的方向、即箭頭X1的方向移動。若第1移動體19移動,則其移動力也會通過傾斜面24及71傳遞至第2移動體20,第2移動體20也克服彈簧33的彈力移動。因此,作用于第2移動體20上的力有第1移動體19移動力、即箭頭X1方向的力、及彈簧33的彈力、即箭頭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該兩箭頭X1與X2方向的離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各傾斜面24與傾斜面71之間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這樣,當?shù)?移動體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時,第2移動體20被推壓到殼體10的制動槽15一側。這是由于第1移動體19被軸孔21和支撐軸55所支撐,再不能進一步沿與軸正交的方向移動的緣故。
若上述第2移動體20如上所述承受推壓到制動槽15一側的力時,則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被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但該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阻力也對第1移動體19構成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可發(fā)揮阻尼效果。
但是,此時的阻尼力隨著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即,若力大而且移動速度快時,由于第2移動體20一下子被強力地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能以短時間產生出大的制動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動體19的力小而且其移動速度慢時,由于第2移動體20逐漸而緩慢地被推壓到制動槽15上,因此其制動力、即阻尼力相應于沖程而逐漸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發(fā)揮情況根據(jù)力的大小及其移動速度而異這一點,意味著總是可以根據(jù)其用途或使用狀況獲得適當?shù)淖枘崃Α?br>
若采用本實施例12,當然,也可達到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由于上述第1移動體19被軸孔21和支撐軸55所支撐,所以該第1移動體19的中心不會晃動。因此該第1移動體19能穩(wěn)定地移動。
這樣,由于第1移動體19能夠穩(wěn)定地移動,所以與該第1移動體19連動的所有第2移動體20的動作也能變得穩(wěn)定。因此,既可確保所有的第2移動體20的制動力一定,也可使各第2移動體20的制動力相等。正因為這樣可使各第2移動體20的制動力相等,因此能可靠地得到所期望的阻尼力。
另外,很顯然,由于將多個第2移動體20放射狀地設置在第1移動體19的周圍,所以總阻尼力相應于該第2移動體20的個數(shù)而增大。
此外,本實施例12,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
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12中,在制動槽15上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是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使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71構成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是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該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實施例13圖45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3,在設置放射狀的多個第2移動體20這一點上與實施例12完全相同。但是,與實施例12不同之點在于在圖示的正常位置下具備接觸的傾斜面和不接觸而保持脫離關系的傾斜面。此外,以一對傾斜面24與71為一組,作為上述接觸的傾斜面或不接觸的傾斜面。
即,在本實施例13中,有這種結構在處于正常位置的第1移動體19克服彈簧33的彈力而移動的過程中,本來脫離的傾斜面24與傾斜面71之間相接觸。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制動力相應于沖程而變大。譬如,只使一組傾斜面24與71在正常位置接觸,而使其它組的傾斜面24與71與第1移動體19的沖程相應而依次接觸。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滑動體18的移動沖程相對應,阻尼力分4個階段依次增大。
另外,也可以使處于對角線上的兩組傾斜面24與71在正常位置接觸,而預先使其它兩組傾斜面24與71脫離。在這樣的情況下,阻尼力會分兩個階段增大。再者,上述脫離的兩組傾斜面24與71之間或者接觸的兩組傾斜面24與71之間,也不必一定要處于對角線上。但是,使其處于對角線上的優(yōu)點在于能很好地做到整體平衡。
除了上述以外,本實施例13還可達到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另外,對與實施例12相同的組成部分,采用與該實施例12相同的標號。
此外,本實施例13,雖將制動槽15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部設在滑動體18一側,但是也可如實施例2那樣,將制動部設在殼體10、而將制動槽設在滑動體18。
另外,雖然在本實施例13中,在制動槽15上設置一對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將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第2移動體20的制動部的形狀也要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再有,雖靠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24和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71構成本發(fā)明的所謂轉換構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的任何一方為傾斜面。這一點與實施例1完全相同。
再者,雖然在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13中,在第1移動體19的凸部及第2移動體20的導向部分別設置傾斜面、并使這些傾斜面接觸,但是也可以不采用上述的結構,關鍵在于只要能將第1移動體19的移動力傳遞至第2移動體20即可。即,只要在上述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相對移動時的接觸面上,設置使其相互脫離或相互接近的傾斜面即可。譬如,若將上述第1移動體19的滑動面做成傾斜面、而將第2移動體20的滑動面做成傾斜面,就不必特意設置上述凸部或導向部。
實施例14圖46至圖49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4。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為開口部,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如上所述,在構成機殼的蓋11上,在其兩側面設有一對鉤合片11a,在該鉤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當將蓋11封蓋到殼體10上時,在殼體10的開口部的兩側形成一對槽12,一對鉤合片11a恰好嵌入該對槽12內。而且其結構為,,在該槽12形成鎖定凹部13,當如上所述鉤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內時,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內。這樣,通過將鉤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使蓋11不會從殼體10的開口部脫落。
從圖也可看出,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具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的同時,在該筒部14與制動槽15之間設有導向槽72、72。而且,上述筒部14與制動槽15,兩者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與筒部14偏心。另外,該筒部14和制動槽15通過導向槽72、72連續(xù)。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另外,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的相對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73、73。而且,該斜面73、73,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的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具有連接部18a、軸部18b及制動部74的同時,在上述連接部18a與制動部74之間還設有凸條部75、75。
上述連接部18a和軸部18b成一體地設置在同一軸線上,該連接部18a和軸部18b相互配合而構成本發(fā)明的作用部。另外,制動部74連接于上述連接部18a,但該連接部18a與制動部74的軸線相互平行、并使制動部74與連接部18a和軸部18b偏心。
再有,在上述制動部74,在其兩側具有對應于制動槽15的斜面73、73的斜面76、76的同時,還具有面對頂面16的上面77。
當將這樣的滑動體18的連接部18a組裝入筒部14、將凸條部75組裝入導向槽72、將制動部74組裝入制動槽15時,該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與殼體10呈如下相互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47、圖48所示的位置關系而言,滑動體18的斜面76、76為面對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73、73的關系。而且,在該狀態(tài)下,制動部74的上面77為面對制動槽15的頂面16一側的關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制動部74組裝入制動槽15、使這些斜面76、76與73、73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該制動部74的上面77和形成于制動槽15的頂面16之間為形成間隔31的結構。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連接部18a的底部形狀也與該筒部14的內面形狀對應即為圓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的狀態(tài)下,該連接部18a與筒部14的底部之間為形成間隔78的關系。
而且,當軸部18b受到圖47所示的軸向力F的作用時,如上所述,由于制動部74與軸部18b不同軸,所以上述力F對制動部74構成偏負荷。即,在制動部74上,有以與軸部18b相反一端的凸條部75和導向槽72的接觸點為支點的箭頭f1方向的偏負荷作用。
靠上述箭頭f1方向的偏負荷,制動部74以上述接觸點為支點出現(xiàn)一些傾斜的同時,在與上述接觸點相反一側有將其向圖48所示的箭頭f2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點一側有將其向與箭頭f2相反的方向上推的力作用。這樣,依同加楔原理,上述下推力使得制動部74的斜面76、76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73、73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滑動阻力,對制動部74即連接部18a產生阻尼效果。
進而,如圖47所示,上述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形成用以支撐彈簧33的彈簧收容孔32。將彈簧33插入這樣的彈簧收容孔32中,但將其與插入端的相反端支撐在形成于殼體10的封閉端的凹部34內。
通過如上所述地設置彈簧33,滑動體18在正常位置下被保持在圖47所示的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時,連接部18a及制動部74與蓋11相接的同時,軸部18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圖49所表明的那樣,上述軸孔21為橢圓形。即,這確保了正圓的軸部18b向正交于軸線的下方盡可能移動的間距(間隙79)。通過這樣確保間隙79,所以當軸部18b受力時,可使整個滑動體18如上所述地向軸向傾斜。
另外,在組裝上述的實施例14的直動式阻尼器時,首先,在殼體10的內側涂潤滑脂后再將滑動體18插入其中。之所以這樣先涂潤滑脂,是為了使滑動體18能有某種程度的滑動。
若沒有該潤滑脂,則摩擦力過大,滑動體18不能順利地滑動。若滑動體18不能滑動,則不能發(fā)揮阻尼效果。這一點,只要想象一下制動部74的斜面76、76嚴密地插入到制動槽15的斜面73、73中的情形,就容易理解了。
還有,之所以將彈簧收容孔32形成于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是為了使彈簧33的彈力作用于制動部74的中心上,在正常狀態(tài)下使制動部74不傾斜。但是,該彈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關鍵在于,考慮到滑動體18的整體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彈簧收容孔形成在不使制動部74傾斜的位置處即可。
根據(jù)本實施例14,由于不必象已有的油阻尼器那樣需要粘性流體,所以也可在處理嚴禁油污食品的場所使用,使用條件變得寬范。
另外,以往,使用氣體阻尼器時可能會漏氣、使用油阻尼器時可能會漏油,而本實施例14中,既不使用空氣也不使用油,沒有這些泄漏現(xiàn)象。總之,無需用于防漏的密封部件,可相應地降低成本。進而,由于無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的緊固力而造成阻尼效果下降這一對阻尼效果的不良影響。
進而,由于無需為了防止上述漏油漏氣而要求的精密的加工精度,因此可進一步降低成本。
而且,由于無上述的漏油漏氣,所以也不會出現(xiàn)因洩漏引起的阻尼效果下降的問題。
另外,在本實施例14中,由于是靠把制動部推壓到制動槽中來獲得制動力,所以與氣體阻尼器那種使用高壓縮性氣體的阻尼器比較,可提高其響應性。
即,本實施例的直動式阻尼器無需油氣,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型阻尼器,而且是一種能可靠地獲得所期望的阻尼力的嶄新的產品。
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14中,在殼體10設制動槽15,在滑動體18一側設制動部。但是也可在殼體10設制動部,而在滑動體18設制動槽。
還有,雖然將制動槽15的斜面73、73兩者均做成傾斜,但也可只將兩者當中某一方做成傾斜,總之,只要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滑動體18的制動部74的形狀也必須與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實施例15圖50至圖53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5。
如圖所示,有一筒形殼體10,其一端封閉,另一端開口,開口部被蓋11封蓋。由殼體10和蓋11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如上所述構成機殼的蓋11,在其兩側面設有一對鉤合片11a,在該鉤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在殼體10的開口部的兩側形成一對槽12,當蓋11封蓋到殼體10上時一對鉤合片11a恰好嵌入該對槽12內。而且,在該槽12上形成鎖定凹部13,如上所述當鉤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內時,則形成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內的結構。這樣,通過鉤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鎖定凹部13,蓋11不會從殼體10開口部脫落。
從圖也可看出,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具有筒部14和制動槽15。而且,上述筒部14與制動槽15的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15與筒部14偏心。另外,使該筒部14和制動槽15通過導向部80而連續(xù)。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與制動槽15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制動槽15,其與筒部14相對的面、即頂面16為平坦面的同時,該制動槽15的兩側面做成斜面73、73,即為所謂燕尾槽。而且,使該斜面73、73傾斜,從而使其在朝向筒部14、即制動槽15的開口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
進而,上述導向部80維持著與上述制動槽15的開口間隔基本相同的間隔。
在這樣的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具有連接部18a、軸部18b及制動部74的同時,在上述連接部18a與制動部74之間還設有平坦部81。
上述連接部18a和軸部18b成一體地設置在同一軸線上,該連接部18a和軸部18b相互配合而構成本發(fā)明的作用部。另外,制動部74連接于上述連接部18a,但該連接部18a與制動部74的軸線平行、并使制動部74與該連接部18a和軸部18b偏心。
進而,在上述制動部74,其兩側具有與上述制動槽15的斜面73、73相對應的斜面76、76的同時,還具有面對頂面16的上面77。
當將這樣的滑動體18的連接部18a組裝入筒部14、將平坦部81組裝入導向部80、將制動部74組裝入制動槽15時,該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與殼體10呈如下相互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如上所述那樣組裝于殼體10時,就圖51、52所示的位置關系而言,滑動體18靠其自重的作用使其斜面76、76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73、73接觸。而且,在該狀態(tài)下,制動部74的上面77為面對制動槽15的頂面16一側的關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制動部74組裝入制動槽15、使這些斜面76、76與73、73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在該制動部74的上面77和形成于制動槽15的頂面16之間,為形成間隔31的結構。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連接部18a的底部形狀也與該筒部14的內面形狀相對應即為圓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的狀態(tài)下,該連接部18a與筒部14的底部之間為形成間隔78的關系。
而且,當軸部18b受到圖51所示的軸向力F作用時,如上所述,由于制動部74對軸部18b偏心,所以上述力F對制動部74構成偏負荷。即,在制動部74上,有以與軸部18b相反一端的上面77和頂面16的接觸點為支點的箭頭f1方向的偏負荷作用。
靠上述箭頭f1方向的偏負荷,制動部74以上述接觸點為支點出現(xiàn)一些傾斜的同時,在與上述接觸點相反一側有將其向如圖52所示的箭頭f2的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點一側有將其向與箭頭f2的相反方向上推的力作用。這樣,依同加楔原理,上述下推力將制動部74的斜面76、76推壓到制動槽15的斜面73、73上。此時的推壓力構成滑動阻力,對制動部74、即連接部18a產生阻尼效果。
進而,如圖51所示,上述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形成用以支撐彈簧33的彈簧收容孔32。將該彈簧33插入這樣的彈簧收容孔32中,但與其插入端的相反一端被支撐在形成于殼體10的封閉端的凹部34內。
通過如上所述地設置彈簧33,滑動體18在其正常位置下保持在圖51所示的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時,連接部18a及制動部74與蓋11相接的同時,軸部18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圖53所表明的那樣,上述軸孔21為橢圓形。即,這確保了正圓的軸部18b向正交于軸線的下方盡可能移動的間距(間隙79)。通過這樣確保間隙79,所以當軸部18b受力時,可使整個滑動體18如上所述在軸向傾斜。
另外,在組裝上述的實施例15的直動式阻尼器時,首先,在殼體10的內側涂潤滑脂后再將滑動體18插入其中。之所以這樣預先涂潤滑脂,是為了使滑動體18能有某種程度的滑動。
若沒有該潤滑脂,則摩擦力過大,滑動體18不能順利地滑動。若滑動體18不能滑動,則不能產生阻尼效果。這一點,只要想象一下制動部74的斜面76、76嚴密地插入到制動槽15的斜面73、73中的情形,就能容易理解。
還有,之所以將上述彈簧收容孔32形成于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是為了使彈簧33的彈力作用于制動部74的中心上,在正常狀態(tài)下不使制動部74傾斜。但是,該彈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制動部74的軸心線上。關鍵在于,考慮到滑動體18的整體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彈簧收容孔形成在不使制動部74傾斜的位置處即可。
根據(jù)本實施例15,也可以得到與實施例14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雖然在本實施例15中使制動槽15的斜面73、73兩者均傾斜,但也可以只使兩者當中某一方傾斜??傊?,只要在制動槽15的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制動部74的形狀也必須與該制動槽15的形狀相對應。
實施例16圖54至圖56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6。
本實施例16,一端封閉的筒形殼體10被圖56所示的蓋11封蓋,由此構成本發(fā)明的機殼。
該殼體10呈筒形、和蓋11做成不從殼體10脫落的結構這兩點與實施例14相同。
如圖54所示,在如上所述的殼體10內沿其軸線方向設有筒部14,在與該筒部14相對的頂面設制動部82。該筒部14與制動部82的軸線平行,并使制動部82的軸線對筒部14偏心。這樣的筒部14的與制動部82相對的面、即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
另外,如圖54所表明的那樣,制動部82由呈從殼體10的頂面部分下垂狀態(tài)的凸部構成。而且,如圖55所示,在其兩側面形成斜面83、83。就制動部82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83、83,在朝向筒部14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
雖將滑動體18滑動配合地組裝在這樣的殼體10內,但在該滑動體18上設置有連接部18a、軸部18b及制動槽形成部84。
上述連接部18a和軸部18b成一體設置在同一軸線上,該連接部18a和軸部18b相互配合而構成本發(fā)明的作用部。
另外,制動槽形成部84連接于上述連接部18a,但該連接部18a與制動槽形成部84的軸線平行、并使制動槽形成部84對連接部18a和軸部18b偏心。
進而,如圖55所示,在上述制動槽形成部84形成制動槽85。該制動槽85的截面形狀與上述制動部82相對應。即,在制動槽85的兩側形成斜面86、86;就制動槽85的截面形狀而言,該斜面86、86呈在朝向其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相對的間隔漸漸變窄的形狀,即構成所謂燕尾槽。
但是,當將制動部82組裝入該滑動體18的制動槽85內時,如圖55所示,在制動槽85的底面87與制動部82的相對面90之間為形成微小間隔88的關系。另外,在上述滑動體18與殼體10的頂面之間也為形成間隔89的關系。因此,滑動體18可在上述間隔88與89的范圍內移動。
當將這樣的滑動體18的連接部18a組裝入筒部14、將制動部82組裝入制動槽85時,該滑動體18的各組成部件與殼體10呈如下相互關系。
即,當把滑動體18組裝于如上所述的殼體10時,就圖54所示的位置關系而言,滑動體18靠其自重作用,使其斜面86、86與殼體10上形成的斜面83、83接觸。而且,在該狀態(tài)下,存在制動槽85的底面87與制動部82的相對面90相對,上述滑動體18與殼體10的頂面相對的關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將制動部82組裝入制動槽85、在這些斜面83、83與86、86相接觸的狀態(tài)下,其結構為在制動槽85的底面87和制動部82的相對面90之間、及滑動體18與殼體10的頂面之間,形成間隔88、89。
另外,筒部14的底部的內面形狀為圓弧形,而連接部18a的底部的形狀也與筒部14的內面形狀對應為圓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將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的狀態(tài)下,具有該連接部18a與筒部14的底部之間形成間隔78的關系。
而且,當軸部18b受到軸向力F的作用時,如上所述,由于制動部82對軸部18b偏心,所以上述力F對制動部82構成偏負荷。即,靠上述偏負荷,以制動槽85的底部87的端部與制動部82的相對面90的端部的接觸點為支點,上述滑動體18出現(xiàn)一些傾斜。
若靠上述偏負荷使滑動體18出現(xiàn)一些傾斜,則在與接觸點相反一側的制動槽85上有將其向圖54所示的箭頭f2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點一側有將其向與箭頭f2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的力作用。
如上所述,當下推力作用于制動槽85時,由于制動部82的斜面83、83與制動槽85的斜面86、86之間的接觸力變強,所以此時的接觸力構成滑動體18的滑動阻力。因此,此時的滑動阻力構成制動力,發(fā)揮阻尼力的作用。
進而,在上述滑動體18上,形成連接部18a與制動槽形成部84的連接部分、即在其軸心線上形成用以支撐彈簧33的彈簧收容孔32。彈簧33插入這樣的彈簧收容孔32中,但將與其插入端的相反一端支撐在形成于殼體10的封閉端的未圖示的凹部內。
通過如上所述地設置彈簧33,滑動體18被保持在其正常位置。即,在該正常位置時,連接部18a及制動部82與蓋11相接的同時,軸部18b從形成于蓋11的軸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圖56所表明的那樣,上述軸孔21為橢圓形。即,這確保了正圓的軸部18b向正交于軸線的下方盡可能移動的間距(間隙79)。由于這樣確保了間隙79,所以當軸部18b受力時,可使整個滑動體18如上所述地在軸向傾斜。
另外,在組裝上述的實施例16的直動式阻尼器時,首先,在殼體10的內側涂潤滑脂后將滑動體18插入其中。之所以這樣預先涂潤滑脂,是為了使滑動體18可有某種程度的滑動。
若沒有該潤滑脂,則摩擦力過大,滑動體18不會順利地滑動。若滑動體18不能滑動,則不能產生阻尼效果。這一點,想象一下制動部82的斜面83、83嚴密地插到制動槽85的斜面86、86上的情形,就能容易理解了。
還有,之所以將上述彈簧收容孔32形成于滑動體18的軸心線上,是為了使彈簧33的彈力作用于滑動體18的中心,在正常狀態(tài)下不使制動槽85傾斜。但是,該彈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滑動體18的軸心線上。關鍵在于,考慮到滑動體18的整體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彈簧收容孔32形成在不使制動槽85傾斜的位置處即可。
若采用本實施例16,也可以得到與上述的實施例14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實施例16中,雖然在制動槽85上設置一對斜面86、86,但是也可只將任何一方做成斜面,而將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傊?,只要在制動槽85的開口方向上其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即可。但此時制動部82的形狀也必須與其制動槽85的形狀相對應。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14至實施例16中,滑動體18既可用高剛性的金屬制造,也可用具有某種程度的彈性的樹脂制造。在上述樹脂制的場合,整個滑動體18可具有一些撓性。若這樣整體上具有一些撓性的話,當該滑動體18被推壓到殼體10一側時,滑動體18一邊彎曲一邊與制動槽15接觸。因此,與滑動體18僅僅靠一點為支點而傾斜的情形比較,可增大滑動體18與制動槽15的接觸面積。這樣,若滑動體18與制動槽15的接觸面積增大,則相應地可產生更大的阻尼效果。
進而,在上述實施例1至實施例16中,雖以軸構成作用部,但只要能使移動力直接作用于滑動體,該作用部也可以不是軸。譬如,若在控制對象一側形成銷子,以該銷子來推壓滑動體的話,則即便沒有上述軸也可使移動力作用于滑動體,此時,連接部可兼作作用部。
權利要求
1.一種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機殼內組裝入與其相對移動的滑動體的同時,在該機殼或滑動體的任何一方設制動槽,而在另一方設可滑動配合地嵌入該制動槽的制動部;所述制動槽的側面形成斜面,在朝向深度方向或開口方向上使側面的相對間隔漸漸變窄;并且,在所述制動部也形成與該斜面相對的斜面;另一方面,所述滑動體除了所述制動槽或制動部以外還設有作用部;還設置有如下轉換構造當該作用部相對受到力的作用、所述滑動體相對機殼沿軸向移動時,產生將該制動部朝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上推壓的推壓力。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體,分開設置設有作用部的第1移動體、和設有制動槽或制動部的第2移動體,同時還設有使所述第2移動體隨著所述第1移動體相對機殼沿軸向移動而移動、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上推壓的推壓力的轉換構造。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移動體設置成可在制動槽的深度方向上晃動;該轉換構造的結構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通過所述傾斜面使所述第1移動體的移動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當所述第1移動體的移動力作用于第2移動體時,該第2移動體沿制動槽的深度方向移動、將所述制動部朝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
4.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轉換構造、和對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加以釋放的釋放構造;該釋放構造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該釋放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轉換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轉換構造、和對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加以釋放的釋放構造;該釋放構造為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該釋放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與所述轉換構造的傾斜面的傾斜方向相同。
6.按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構造,當所述第1移動體相對所述機殼向軸向的任何一側移動時,所述第2移動體沿制動槽的深度方向移動,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所述釋放構造設有彈簧,當所述第1移動體向軸向另一側移動時,靠該彈簧彈力,釋放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的同時,使該彈簧彈力沿釋放所述推壓力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第1移動體。
7.按權利要求2-5中任一項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移動體的周圍配置多個第2移動體,在第1移動體與第2移動體的任何一方設傾斜面,而在另一方設與該傾斜面接觸的接觸部,使所述第2移動體的傾斜面或接觸部與所述第1移動體的接觸部或傾斜面相對。
8.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體中,所述作用部與所述制動部或制動槽一體形成;制動構造為使所述作用部的軸線與制動部或制動槽的軸線偏心。
9.按權利要求8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機殼上設制動槽即燕尾槽,而在所述滑動體上設滑動配合地嵌入該燕尾槽的制動部。
10.按權利要求9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動體的作用部設軸部的同時,在機殼上設該軸部通過的軸孔;并保持所述軸部可在與制動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動的間隙。
11.按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直動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轉換構造,當所述滑動體相對所述機殼向軸向的任何一側相對移動時,產生將所述制動部朝所述制動槽的相對間隔變窄的方向推壓的推壓力的同時;而且還設有彈簧,該彈簧的彈力作用在使所述滑動體恢復至原來位置的方向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直動式阻尼器。本發(fā)明的直動式阻尼器不僅可彌補油或氣體阻尼器的缺點,還可照常發(fā)揮其各自的特長。在殼體(10)內軸向配置有連通的筒部(14)和制動槽(15)。制動槽(15)的兩側面為斜面(17、17)。該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側、即制動槽(15)開口一側的方向上,兩者的相對間隔漸漸擴大。在殼體(10)內滑動配合地組裝有滑動體(18),該滑動體(18)由第1移動體(19)和第2移動體(20)構成。該滑動體(18)組裝入殼體(10)時,第2移動體(20)的傾斜面(28)與第1移動體(19)的傾斜面(24)接觸,第2移動體(20)的斜面(29、29)與斜面(17、17)接觸。
文檔編號F16F9/00GK1519487SQ20041000046
公開日2004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月29日
發(fā)明者并木真平, 高橋謙次, 次 申請人:拓基軸承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