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重復使用的預制混凝土基礎,具體地說是一種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
背景技術:
新設計的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較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塔吊基礎抗扭轉性能差和整體剛度差的問題,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設計的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不具有抗震性能,在遭遇地震時,塔吊基礎上的壓重塊就會移位或顛覆,從而使塔吊基礎失去平衡,塔吊就會隨之而倒塌,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以解決現(xiàn)有拼裝式預制混凝土塔吊基礎缺乏抗震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包括有:居中設置的十字墩方底構件;分列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四周的一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上的一字墩與所在側的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上的十字墩中的一個棱墩相對齊;分置在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外側的頂角構件;所述頂角構件是在底座上設有構成擋槽或卡槽的突起墩;兩端設有延伸出的卡墩以卡接在相鄰兩個所述頂角構件上的棱邊構件;以及直線穿接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中的若干預應力張拉鋼絞線;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通過所述預應力張拉鋼絞線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有:設置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與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之間的加強一字墩構件;所述加強一字墩構件是在方形底座上設有加厚一字墩。在所述棱邊構件的上部疊壓有壓重構件,所述壓重構件與所述棱邊構件通過在縱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兩個所述壓重構件的相鄰端之間設有方板狀的擋口構件,所述擋口構件與所述壓重構件通過在橫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所述頂角構件上的所述突起墩為T形、工字形或十字形。在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的底座上分別開有穿接抗滑移鋼軸的預留孔。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之間的對接面上設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抗剪鍵和/或抗剪孔。本實用 新型利用頂角構件上的擋槽或卡槽卡住棱邊構件的卡墩,從而使得棱邊構件牢固定位,不能任意滑動或滑脫,這樣就可使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具有明顯的抗震性能。改進后的拼裝式塔吊基礎的整體性更好,剛度更大,抗震能力強,安全性能高,使用壽命長。
圖1、圖2是本實用新型兩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十字墩方底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一字墩方底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加強一字墩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圖7是兩種頂角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棱邊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擋口構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0—圖12是三種頂角構件及與棱邊構件結合部分的頂面視圖。圖中:1、十字墩方底構件,2、一字墩方底構件,3、頂角構件,4、棱邊構件,5、擋口構件,6、加強一字墩 構件,7、壓重構件,8、抗剪孔,9、抗剪鍵,10、抗滑移鋼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在居中位置設置有十字墩方底構件1,在十字墩方底構件I的四周分列四個一字墩方底構件2,一字墩方底構2上的一字墩的側沿與所在側的十字墩方底構件I上的十字墩中的一個棱墩相對齊。在每個一字墩方底構件2的外側設置有帶T形突起墩的頂角構件3。在由鋼筋混凝土預制件組成的十字墩方底構件I (圖3)、一字墩方底構2 (圖4)和頂角構件3 (圖6)的各自底座中,預制有成排設置的若干貫通底座的鋼絞線孔,在由十字墩方底構件1、一字墩方底構2和頂角構件3排列組成的十字形基架中貫穿縱、橫兩組鋼絞線,在通過張拉機的張拉和鎖緊后,即構成預應力張拉鋼絞線,將十字墩方底構件1、一字墩方底構件2和頂角構件3緊密連接在一起。在相鄰的兩個頂角構件3之間設置有由鋼筋混凝土預制的棱邊構件4,棱邊構件4為一字型(圖8),其兩端設有45°斜向伸出的卡墩,分別卡接在兩個頂角構件3上由T形突起墩形成的擋槽內(圖1)。由此組成一個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能力強、安全可靠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棱邊構件4的下沿可制成下探觸地的結構形式,這樣就可以將塔吊基礎制成邊緣封閉的空間,就可以在其中添加砂、土、石等,以增加塔吊基礎的整體重量,適當減少各構件的混凝土用量。為增加塔基的整體重量,還可在每個棱邊構件4的上部疊加壓重構件7 (圖1)。壓重構件7的結構、形狀和擺放位置可與下部的棱邊構件4相同。上部的壓重構件7與下部的棱邊構件4通過在縱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兩個壓重構件7的相鄰端之間設有方板狀的擋口構件5 (圖9),擋口構件5與壓重構件7通過在橫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如圖4、圖6所示,在一字墩方底構件2和頂角構件3的底座上分別開有穿接抗滑移鋼軸的預留孔。當一字墩方底構件2和頂角構件3在十字墩方底構件I的四周設置好并用鋼絞線張拉緊固后,在各構件的底座預留孔中向下打入抗滑移鋼軸10,以使各構件定位,并相應提高塔基的抗滑移性能。在十字墩方底構件I的十字墩的四個側邊沿上分別制有抗剪孔8 (圖3),在頂角構件3的突起墩的對接面上制有抗剪鍵9 (圖6),在一字墩方底構件2的一字墩的兩個側邊沿上一邊制有抗剪鍵9 (圖4),一邊制有抗剪孔(未圖示);當十字墩方底構件1、一字墩方底構件2與頂角構件3依次對接時,在對接面上的抗剪鍵9和抗剪孔8分別相互插接配合,既可準確定位,又可適當提高帶墩構件連接處間的抗剪切能力。頂角構件3是在混凝土制的底座上制有突起墩,底座可以是方形底(圖7)或是兩外角被切似的六邊形底(圖6);后者可在組拼塔基時使底座切角處與棱邊構件4的外側面相平齊(圖1)。頂角構件3上的突起墩從頂面看,可以是T形(圖10)、工字形(圖11)或十字形(圖11)。T形突起墩形成兩個相悖的擋槽;工字形突起墩形成兩個開口相悖的卡槽;十字形突起墩形成兩個相悖的矩形卡墩(也可看成有至少兩個擋槽)。相應地,棱邊構件4上的卡墩可以是斜向外伸的矩形突塊,以與T形或工字形突起墩卡接配合;也可以是中間凹陷、兩邊有矩形突塊伸出的卡槽形,以與十字形突起墩卡接配合。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整體結構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區(qū)別是在十字墩方底構件I與每個一字墩方底構件2之間均增加了一個加強一字墩構件6。如圖5所示,加強一字墩構件6是在方形底座上設有加厚的一字墩,即加強一字墩構件6上的一字墩的厚度大于一字墩方底構件2上的一字墩的厚度(圖2),以增加塔基的整體重量并可適當增大塔基的尺寸,增大塔基的內部空間,增加砂、土、石的填充量。在加強一字墩構件6的底座上也開有穿接抗滑移鋼軸的預留孔,在張拉鋼絞線后,向下打入抗滑 移鋼軸10。在加強一字墩構件6上的一字墩的兩個側邊沿上也是一邊制有抗剪鍵,一邊制有抗剪孔,以在與十字墩方底構件I和一字墩方底構件2分別對接時,在對接面上的抗剪鍵與抗剪孔對應插接配合,從而提高構件連接處的抗剪切能力。本實施例中的頂角構件3的突起墩也可以制成T形(圖10)、工字形(圖11)或十字形(圖11)等多種形式。本實施例也可在每個棱邊構件4的上部疊加壓重構件7,并采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連接方式,分別與棱邊構件4和擋口構件5固定連接在一起。
權利要求1.一種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包括有: 居中設置的十字墩方底構件; 分列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四周的一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上的一字墩與所在側的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上的十字墩中的一個棱墩相對齊; 分置在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外側的頂角構件;所述頂角構件是在底座上設有構成擋槽或卡槽的突起墩; 兩端設有延伸出的卡墩以卡接在相鄰兩個所述頂角構件上的棱邊構件;以及 直線穿接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中的若干預應力張拉鋼絞線;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通過所述預應力張拉鋼絞線連接在一起。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還包括有: 設置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與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之間的加強一字墩構件;所述加強一字墩構件是在方形底座上設有加厚一字墩。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在所述棱邊構件的上部疊壓有壓重構件,所述壓重構件與所述棱邊構件通過在縱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在兩個所述壓重構件的相鄰端之間設有方板狀的擋口構件,所述擋口構件與所述壓重構件通過在橫向預留孔中穿接的螺栓緊固連接在一起。
4.根據(jù)權利 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所述頂角構件上的所述突起墩為T形、工字形或十字形。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在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的底座上分別開有穿接抗滑移鋼軸的預留孔。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特征是,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一字墩方底構件和所述頂角構件之間的對接面上設有相互插接配合的抗剪鍵和/或抗剪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抗震型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其結構包括有居中設置的十字墩方底構件;分列在所述十字墩方底構件四周的一字墩方底構件;分置在所述一字墩方底構件外側的頂角構件;兩端設有延伸出的卡墩以卡接在相鄰兩個所述頂角構件上的棱邊構件;以及直線穿接在十字墩方底構件、一字墩方底構件和頂角構件中的若干預應力張拉鋼絞線。本實用新型利用頂角構件上的擋槽或卡槽卡住棱邊構件的卡墩,從而使得棱邊構件牢固定位,不能任意滑動或滑脫,這樣就可使拼裝式預制鋼筋混凝土塔吊基礎具有明顯的抗震性能。本實用新型整體性好,剛度大,抗震能力強,安全性能高,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E02D27/34GK203113364SQ2013201442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fā)明者馮計鎖, 賈素敏 申請人:馮計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