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277475閱讀:1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下面,術語“用于金屬帶材的表面制備”用于指除鱗和/或酸洗操作。
背景技術
金屬帶材加工線的發(fā)展已經(jīng)引起尤其針對各表面的表面制備(即除鱗和酸洗)的越來越多的有效エ藝的開發(fā),通常為直流電(DC)或交流電(AC)(較少采用)或者組合式交流電/直流電(AC/DC)電解類型。這能夠減少在生產(chǎn)線中的電解槽數(shù)量和/或提高帶材行進速度,同時明顯增大每單位時間處理的材料噸數(shù),并且由于所使用的有害酸性溶液更少、能耗更低且相同生產(chǎn)所用的化學試劑更少因而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影響。但是由新開發(fā)出的エ藝所提供的更高效率并沒有對其中實施這些エ藝的環(huán)境同時帶來進展。實際上,電解槽在概念上仍然是在低效率電解エ藝中所普遍采用的電解槽。因此,例如由于礦渣(slag)累積,所以不能完全發(fā)掘出由這些新エ藝所提供的潛能。在普通エ藝中,在量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礦渣可以通過攪拌電解池來保持為懸浮并且與電解液一起過濾。效率更高的エ藝所產(chǎn)生出的礦渣量更大,其中呈淤積物的形式的始終較高的量沉積在電解槽底部,因此對系統(tǒng)的流體動カ特性造成負面影響并且需要更高的維護成本。從純電學觀點看,與所用的創(chuàng)新材料的多少和所遵循的軌跡無關,最常采用的結構是被稱為直流電(DC) “柵格-柵格”(grid to grid)結構。這里,通常保持在中性電位(通常稱為“接地”)的帶材浸沒在導電溶液(酸性或中性)中,并且它穿過也浸沒在電解液中的電極。由面對著帶材的兩個較大表面的延伸且連續(xù)的電樞形成的電極或電極單元通常保持在相同的電位(正極-陽極或負極-陰扱)。在這些條件下,帶材在局部上類似于具有與其逐漸面對的柵格的符號相反的符號的電樞。這種極化在鱗屑下面的金屬表面自身上在極化曲線方面產(chǎn)生出“偏移”,從而使得帶材表面變化到陽極溶解或陰極保護的情況下。根據(jù)電壓和電流值,出現(xiàn)水的離解,從而在帶材表面上形成H2或02。這種陽極和陰極的改變存在ー些顯著的缺陷。-兩個相鄰電極相對于具有帶材的電極以實際上雙重的相互電位差布置。為了減小分散的電流(即在陽極和陰極之間直接通過并且沒有橫穿帶材的電流),則相鄰電樞應該在物理上向上運動至比電極之間的帶材的通過間隙大得多的距離,從而留下較大的電解槽區(qū)域沒有使用。-帶材越薄,則由于低導電性而導致的效果的影響越大。實際上,帶材用作在具有不同電位的兩個連續(xù)電樞之間的導體,更高的電阻以及面對電樞的更多的材料則需要電位 接近電樞自身的電位。這導致出現(xiàn)表面電流,這些電流由于焦耳效應而以所提供能量的熱量部分消耗。為了克服這些效應,現(xiàn)存在提高供電的趨勢,并且増大提供給電極的電壓,増大對節(jié)能的損害。
-代表酸洗工藝的主要作用的酸性蝕刻在帶材表面需要陰極極化時被中和阻礙在金屬表面上進行酸性蝕刻01(1、4304或其它酸)的所謂陰極保護區(qū)域防止了通過化學酸洗反應形成的可溶鹽。實際上,這種工藝在帶材的面對著陽極極化電樞的區(qū)域中受到阻礙。-帶材通常僅由兩個輥子或各個擠干輥對支撐,這些輥子布置在電解槽的入口和出口處。可以描繪出甚至具有相當大尺寸(例如幾十米)的跨距,并且非常近似“懸鏈線”。但是,這只是在可檢測形狀缺陷(例如翹曲、在邊緣上起褶皺等)的情況下是這樣,這些形狀缺陷比較普遍。為了避免出現(xiàn)危險的短路,這些不均勻性的存在需要在電樞和帶材之間的距離(即“間隙”)比理論上嚴格需要的距離大得多。從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這種距離的增大導致能耗增大以及電解槽的長度和高度兩者的尺寸增大。-另外,用于普通電解槽的電樞的普通結構為橫向于帶材運動方向的水平條帶類型,這意味著在由該工藝產(chǎn)生出的材料的去除方面存在嚴重的限制。實際上,在下部間隙中,氣體在與帶材直接接觸的情況下累積,從而不允許電解液清除過程所需的在金屬和電解液之間形成親密、連續(xù)且均勻的接觸,同時鱗屑的未溶解相會累積在電樞上。實際上,在 運動帶材上在相對遠離電極單元的平面的位置處出現(xiàn)最大的電解池攪拌,因此對導電產(chǎn)生負面影響。在上部間隙中存在相同的狀況,并且氣體012和02)不容易在電樞附近排空并且礦渣會累積在帶材的中央?yún)^(qū)域中。例如在專利申請W002/50344A1和W002/086199A2中所述的新工藝基于交流電的
使用為大多數(shù)上述缺陷提供了正確的解決方案。但是,將其引入到普通電解槽中會導致比所期望相對更低的結果,這是由于其更高的效率只是使得實際問題惡化,例如將在電解中產(chǎn)生出的淤積物移除或氣體排空會對電解槽的操作產(chǎn)生巨大影響,而與在其中所采用的工藝無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其適應直流電、交流電或組合式交流電/直流電的高效電解除鱗和/或酸洗工藝。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該表面制備單元能夠處理高效電解除鱗和/或酸洗工藝的高產(chǎn)出的淤積物和氣體。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成本低廉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該表面制備單元尤其簡單并且有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這些目的可以通過提供如在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來實現(xiàn)。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了其它特征。


從下面參照附圖以非限定實施例的方式給出的說明中應該更清楚了解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的特征和優(yōu)點,其中圖I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沿著中間面剖開的側視圖;圖2為在II-II線的平面中獲得的圖I單元的示意性放大橫截面。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這些附圖,這些附圖示出了總體上用10表示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兀。該單元包括電解槽12,所要處理的帶材11沿著箭頭F的方向連續(xù)供給穿過該電解槽并且在由多個輥子構成的帶材懸吊/浸沒系統(tǒng)上返回。電解槽12包括容納有電解溶液的主處理部分12a和分別承載著輸入輥13和輸出偏轉輥14的兩個相對端部12b,這些輥子與擠干輥15相聯(lián)。電解槽12的這些端部12b由用于保持電解液的壁16限定,該壁從電解槽12的底壁升起。這些端部12b沒有容納電解液,但是它們在底部處包含有閥18。 浸沒輥19在主處理部分12a的每個端部處分別緊挨著輸入輥13的下游以及緊挨著輸出輥14的上游布置,這些浸沒輥19使帶材11轉向成在容納于電解槽12中的電解液的自由流體表面下方。在圖I中所示的實施方案中,布置在電解槽12中央處的分隔輥19’將帶材11的路徑分成兩個自由跨距100,每個跨距均包括在浸沒輥19和分隔輥19’之間。每個自由跨距100均包含至少ー個電極單元20,所述電極単元20由相對于帶材11的上下電極21構成,所述電極包括面對著帶材11的兩個較大表面的上下電樞22。圖I示出了對于每個自由跨距100設有沿著縱向方向相互間隔開的兩個電極單元20。術語上或下電極21用來表示完整的結構,其承載著面對著帶材的、位于電極21的電樞22中的給定極性,所述完整的結構包括機械支撐結構以及電連接結構。與電解槽12的尺寸無關,假設在兩個連續(xù)浸沒輥19之間的自由跨距100優(yōu)選包括在3. 5m至7m之間。因此,電解槽12應該只是設有兩個浸沒輥19,這樣在它們的中心之間的距離(即在它們之間的自由跨距100)限制在3. 5m到7m之間。如果電解槽更大,則電解槽12應該設有附加的浸沒輥19,例如分隔輥19’,所述分隔輥19’的數(shù)量能夠將帶材的每個自由跨距100總是優(yōu)選保持在3. 5m到7m之間。通過對帶材11的橫向形式的速度和回復彈性方面的分析,申請人實際上驗明了 與電極21的可能極化無關地,在單個電極單元20的情況下具有3. 5m的間距或者對于兩個連續(xù)電極單元20而言具有7m的間距,則電極單元20的模塊化布置的幾何形狀使得電解槽12的設計能夠快速適應所需的具體操作條件,同時保證自由跨距100在電場的均勻性方面的效率最大。這種布置還使得能夠正好從初始步驟開始限定出電解槽12的幾何參數(shù),因此優(yōu)化了系統(tǒng)的整體尺寸和成本。根據(jù)本發(fā)明,電解槽12可以包括電極單元20,這些電極單元20所有都為直流電類型、所有都為交流電類型、否則它可以包含直流電和交流電單元兩種,這取決于在帶材上所要進行的除鱗/酸洗エ藝的具體需要。上述具體的模塊化布置在交流電電源的情況下找到了理想應用,但是它也可以應用在用于可用電極21的供應和組成的所有結構中。具體地說,在采用交流電電源的情況下,布置在兩個自由跨距100之間的分隔輥19’喪失了其作為隔電元件的大部分功能,從而基本上僅保持了定位、支撐和校準帶材11的幾何缺陷的機械功能。浸沒輥19、19’的位置確保了電極21的所有電樞22全部浸沒在電解液中。顯然,除了浸沒輥19、19’具有使得帶材11的邊緣上可能出現(xiàn)的皺褶平坦并且使得其位置穩(wěn)定之外,針對自由跨距100的長度的限制能夠使得相對于圖I中用點劃線示出的參考“懸鏈線”的偏轉保持在控制之下。這使得能夠在帶材11和上電樞22之間的距離(所謂的“上部間隙”)以及在帶材11和下電樞22之間的距離(所謂的“下部間隙”)保持較小,從而降低電消耗。在圖I中所示的實施方案中,到達在分隔輥19’處的最低位置的帶材11在縱向方向上具有朝著電解槽12中央傾斜的對稱展開部。與帶材配合的所有部件(即上下電樞22和電解槽的底部)根據(jù)與帶材11在每個自由跨距100中的理論路徑基本上平行的展開方式而布置。為了消除在下電樞22上的鱗屑淤積物累積和在上電樞22上的氣體,根據(jù)優(yōu)選實 施方案,電樞22具有帶通道狹槽的不連續(xù)形狀。優(yōu)選的是,電樞22所錨固于其上的結構也具有不連續(xù)的形狀。這種不連續(xù)的形狀例如制作成為在帶材11的運動方向上具有較小尺寸的矩形導電條,或者可選的是圓形導電條。形成電樞的這些導電條相互間隔開,從而能夠通過在它們之間的間隙排空廢料,因此克服了淤積物沉積在下電極21的電樞22的表面上以及由電化學反應產(chǎn)生出的氣泡聚集在上電極21的電樞22的表面上。在兩種情況下,在電解液的電物理性能方面的不連續(xù)性將改變在電樞和帶材之間的電解液內(nèi)的電場流線的理想均勻結構,并且隨著時間出現(xiàn)稀薄化或累積的隨機性和不穩(wěn)定性,因此繼而發(fā)生了整條生產(chǎn)線的效率降低。形成下電樞22的導電條的不連續(xù)結構使得更容易并且更有效地將固體產(chǎn)物朝著電解槽12的底部排空,因此在遠離電解液的攪拌流的區(qū)域中排空。類似地,形成上電樞22的導電條的不連續(xù)結構有利于將氣泡向上排空到液體表面之外。因此恢復了理想的操作條件。具有導電條電樞22的優(yōu)選實施方案還實現(xiàn)了采用不同材料的可能性,這些材料由于焊接脆性或困難性而不適用于連續(xù)應用普通的電樞。具體地說,如圖所示,不連續(xù)形狀可以與位于沿著橫向于帶材運動方向的方向延伸的兩根矩形導電條之間的狹槽類似地獲得。狹槽組因此限定了具有小的線性尺寸的連續(xù)電樞部分,這些部分可以通過焊接之外的方法固定,例如通過特殊緊固裝置(例如螺栓)固定。另外,電樞22的不連續(xù)形狀使得能夠采用具有不同特性甚至可能在電化學性能和/或可焊接性方面不兼容而彼此不同的交替的(alternating)材料、與其它具有特定特征的材料(例如涂布鈦的或更昂貴的非金屬材料)結合并且交替的普通材料。在任何情況下,由于特定緊固裝置的使用而實現(xiàn)的結構簡化改善了維護時間和干涉復雜性,從而能夠只是在需要的情況下進行干涉。用于循環(huán)和攪拌電解液的裝置還保證了由來自帶材下表面的氣體和來自上表面的未溶解的鱗屑構成的廢料運動離開帶材11。
通過用于電解液回流的多個入口噴嘴23來致動再循環(huán)和攪拌,這些入口噴嘴優(yōu)選在浸沒位置中并且基本上在帶材11處(具體地說在相對于帶材的稍低的位置處)而布置在電解槽12的壁上的每個電極單元20處。根據(jù)電解槽12的幾何形狀,高流量電解液在其重新調(diào)節(jié)之后通過回流入口噴嘴23而在“間隙”處(即在電樞22之間)沿著與帶材11方向一致的方向(在合流中)或者沿著相反方向(在逆流中)導入電解槽12中。通過泵24實現(xiàn)所需的流量,這些泵具有高流量和低壓頭或者在供應射流泵的常規(guī)壓頭(大約35-45m)下操作。電解液也可以通過在電解液的自由流體表面上方布置在電解槽的兩個端部處的入口 25導入到電解槽中。在每個電極單元20處,電解槽12的底部成形為形成料斗26,料斗末端具有用于將由鱗屑的未溶解部分構成的廢料排空的裝置27,這些廢料(如淤積物)沉積在底部處。排空裝置27以排空底部出ロ形式制成,這些出ロ通過閥使每個料斗26的底部與排出管道28
料斗26的交替在電解液中產(chǎn)生出不同的攪拌速度。最接近帶材11的液面是攪拌最強的液面,因此能夠使更多鱗屑保持在懸浮狀態(tài)中。隨著離帶材的距離逐漸增大,料斗26的幾何形狀在電解液中產(chǎn)生出平靜區(qū)域,所述平靜區(qū)域使得能夠釋放出未溶解鱗狀材料。這些材料積累在每個料斗26的底部處,從而產(chǎn)生出可以很容易從排出管道28去除的淤積物。如上所述,與電極單元20的數(shù)量相等的這些料斗26設有管道28,管道的截面能夠通過由使得酸洗自動化的系統(tǒng)控制的電磁閥交替打開,以便迅速排出淤積物且不會將電解槽12自身排空。電解槽12使得上蓋30完全密封,并且通過清除過程作為廢料產(chǎn)生出的氣體通過多個氣體排空出ロ 31排空,所述氣體排空出ロ在電解槽12的端部附近布置在蓋子30的側面處并且與通向除煙塵系統(tǒng)33的煙塵抽吸收集器32連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10的表面制備單元可以用于除鱗和酸洗系統(tǒng)中,而與所采用的是直流電、交流電或組合的直流電/交流電電解エ藝無關。如圖2示意性所示的那樣,供電系統(tǒng)用于通過合適的導電條或電纜34在AC電極21的上下電樞22上提供操作所需的電流。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10的表面制備單元對于交流電過程尤為有利,其中電極的供電系統(tǒng)具有特殊的新方案。具體地說,供電系統(tǒng)34用于將操作所需的在上下電樞之間存在180°相位差的交流電提供到AC電極21的上下電樞22上。由于塑料遮蔽件35的相互設置,每對電極21的上下電樞22在不涉及帶材通過的部分中相互遮蔽,這些遮蔽件有助于將電樞支撐在與帶材平行的位置中,從而防止了其直接電接觸。交流電電極34的供電系統(tǒng)按照這樣ー種方式實現(xiàn),從而所有電極單元20總是相對于彼此按照以下方式被提供給相位電壓,即電極21的所有電樞22被極化從而具有相同相位,并且這與電源的實際實施方案無關。作為電源的非限定實施例,可以考慮基于每個都只是在供電網(wǎng)絡的一個相位上工作的単相變壓器之后設置電流調(diào)整器的解決方案,或者作為優(yōu)選實施方案,考慮基于給共同DC導電條供電的三相整流器之后設置反相器的解決方案,這樣在供電網(wǎng)絡的各個相位之間不會存在不平衡負載,保證了所采用的AC電流的頻率和波形的控制。在上下電樞22上的電壓相對于彼此不對稱,但是對于相鄰單元20的上下電樞22而言同相。因此,與材料的厚度無關,電流應該總是橫穿帶材11,從而賦予它明顯非常接近中性的平均電位。帶材11優(yōu)選應該與接地輥(未示出)連接。另外,顯然這種設計方案從電源開始消除了沿著帶材11供給方向以及沿著帶材11輸入分支方向的那些電流的存在,那些電流在傳統(tǒng)的“柵格-柵格”酸洗中分散了相當多的能量。最后,通過該優(yōu)選的結構,供電系統(tǒng)與網(wǎng)絡電壓無關地操作,從而允許根據(jù)在電解 槽中進行的過程對所需的頻率和波形進行理想的選擇。另外,在用于給交流電電極21供電的電力系統(tǒng)34中,其中相同一對電極21的兩個電樞22被提供有相位差為180°的電流,因此需要單獨提供,這意味著出現(xiàn)短路的危險增大,用于提供一個相位的電源線和用于提供相反相位的電源線優(yōu)選設置在電解槽12的兩個相對側上,如圖2所示。另外,合適的絕緣材料將在電解槽12中所供電的多個部分隔離并且絕緣,從而與以DC供電的那些傳統(tǒng)電解槽相比保證了給兩個上下電極21安全、可靠并且高效地單獨供電。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金屬材料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的優(yōu)點在于整個以交流電、整個以直流電、或者部分以交流電且部分以直流電供電的電源類型無關地優(yōu)化了該工藝的效率,因此還能夠處理這些工藝的高產(chǎn)出的淤積物和氣體。在以交流電供電的電源情況下,在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中,電流的分散有利地減小,并且確保了改進的能量節(jié)約。另外,在能夠獲得類似清潔水平并且能耗更低的情況下,以交流電供電的電源改善了除鱗和酸洗效率,因此導致系統(tǒng)簡化以及在相同平均電流密度下更好的性能,而且在最終溶液或所要再生的溶液方面對環(huán)境的危害更小(減少了有污染酸性物質(zhì)的使用),最終導致節(jié)能。在組合電源的情況下(部分以交流電以及部分地以直流電),關于供應交流電的電源的上述供電線的分離有利于改進安全性和排除由于短路導致的電解槽12的可能的事故和/或功能故障。在組合電源的情況下的優(yōu)選結構以如下方式提供電極布置,即一組或多組AC電極相對于帶材運動方向布置在電解槽12入口處,之后一組或多組DC電極按照保證實現(xiàn)用于精整帶材的理想狀況的高除鱗操作的方式布置。電解槽的結構還可以有利地適用于所需的結構幾何形狀。“間隙”(即電樞和帶材之間的距離)的優(yōu)化使得能夠降低應該橫穿帶材的電流密度,并且實現(xiàn)了相當大的節(jié)能。該表面制備單元的結構有利地改善了對來自帶材的廢料、氣體和固體的去除,它們從“間隙”離開并且隨后從電解槽去除。
如此設計的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容易想到各種變型和變化,這些都落入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nèi);另外,所有細節(jié)都可以用在技術上等同的要素進行替換。實際 上,所采用的材料以及尺寸可以根據(jù)技術要求改變。
權利要求
1.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包括適于容納電解溶液的電解槽(12);用于懸吊/浸沒所要處理的帶材(11)的系統(tǒng),所述帶材沿著縱向方向(F)在所述電解槽(12)中連續(xù)供給;包括上電極和下電極(21)的多個電極單元(20),所述上電極和下電極分別包括上電樞和下電樞(22),所述上電樞和下電樞面對著所述帶材(11)的兩個較大表面并且分別與所述帶材間隔開所謂的“上部間隙”和“下部間隙”的間距,所述電極(21)與供電系統(tǒng)(34)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槽(12)在底部處成形為形成連續(xù)的料斗(26),其中在所述電極單元(20)中的每一個處設有料斗(26),所述料斗的末端具有用于將呈不溶解的鱗屑形式的廢料排空的裝置(27),這些廢料以淤積物的形式沉積在底部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用于懸吊/浸沒帶材的所述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輸入輥(13)和一個輸出偏轉輥(14)以及在每個端部處均具有的至少一個浸沒輥(19),其中在每個端部處的所述至少一個浸沒輥(19)分別布置在所述輸入輥(13)的下游和所述輸出偏轉輥(14)的上游,以便使得帶材(11)轉向成位于容納在所述電解槽(12)中的電解液的自由流體表面下面,所述浸沒輥(19)以提供在3. 5m至7m之間的自由跨距(100)的方式間隔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對于超過7m的長度值的電解槽(12)而言,所述表面制備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另外的分隔浸沒輥(19’),所述分隔浸沒輥將所述帶材(11)的路徑分成至少兩個自由跨距(100),每個自由跨距容納至少一個電極單元(20)。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每個自由跨距(100)中,所述電解槽(12)的底部以及上電樞和下電樞(22)基本上平行于在所述浸沒輥(19,19’ )之間的帶材(11)的理論路徑而布置。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極(21)具有不連續(xù)形狀,所述電極的所述上電樞和下電樞(22)由多根導電條構成,這些導電條相互間隔開以便在它們之間形成用于將呈氣體和鱗屑淤積物形式的廢料排空的間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每對電極(21)的所述上電樞和下電樞(22)通過插入的塑料遮蔽件(35)相互遮蔽,這些遮蔽件將所述上電樞和下電樞支撐在與所述帶材(11)平行的位置中,從而防止了其直接電接觸。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制備單元包括用于再循環(huán)和攪拌電解液的裝置,所述用于再循環(huán)和攪拌電解液的裝置適于方便廢料運動離開所述帶材(11),所述廢料由來自位于所述帶材(11)下面的表面的氣體和來自上表面的鱗屑淤積物構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再循環(huán)和攪拌電解液的裝置包括用于使得所述電解液以高流量返回的多個入口噴嘴(23),所述返回入口噴嘴(23)布置在位于每個電極單元(20)處的基本上帶材(11)高度處的浸沒位置中。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用于排空呈不溶解鱗屑形式的廢料的所述裝置(27)包括底部排空開口,所述底部排空開口通過閥將所述料斗(26)連接至排出管道(28),所述排出管道又與用于處理包含鱗屑的淤積物殘余材料的系統(tǒng)(29)連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為電磁閥,所述電磁閥以在不將電解槽(12)倒空的情況下迅速排出淤積物的方式交替地打開每個料斗(26)。
11.如前面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用于給電極供電的所述供電系統(tǒng)(34)給電極(21)的每個單元(20)的所述上電樞和下電樞(22)提供交流電,在上電樞和下電樞之間的所述交流電存在180°的相位差,所有電極單元始終被提供有同相電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系統(tǒng)(34)包括單相變壓器,每個變壓器僅在供電網(wǎng)絡的一個相位上操作,所述單相變壓器之后設有電流調(diào)整器。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制備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系統(tǒng)(34)包括用于給直流電導電條供電的三相電流調(diào)整器并且在所述三相電流調(diào)整器之后設置反相器,這些反相器避免了在供電網(wǎng)絡的各個相位之間出現(xiàn)不均衡負載,保證了與供應電壓無關地控制AC電流的頻率和波形。
全文摘要
用于金屬帶材加工線的表面制備單元,其包括用于容納電解溶液的電解槽(12);用于懸吊/浸沒所要處理的帶材(11)的系統(tǒng),所述帶材沿著縱向方向(F)連續(xù)供給到所述電解槽(12)中;包括上下電極(21)的多個電極單元(20),這些電極分別包括上電樞和下電樞(22),這些電樞面對著所述帶材(11)的兩個較大表面并且分別與所述帶材間隔開所謂的“上部間隙”和“下部間隙”的間距,所述電極(21)與供電系統(tǒng)(34)連接,其中所述電解槽(12)在底部處成形為形成連續(xù)的料斗(26),其中在所述電極單元(20)中的每一個處設有料斗(26),料斗的末端具有用于將呈不溶解的鱗屑形式的廢料排出的裝置,這些廢料以淤積物的形式沉積在底部處。
文檔編號C25F7/00GK102713023SQ201080042867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30日
發(fā)明者F·瓜里恩托, S·馬丁內(nèi)斯 申請人:特諾恩股份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东明县| 独山县| 化德县| 东安县| 新建县| 全椒县| 怀宁县| 昌吉市| 甘肃省| 鄂伦春自治旗| 镇宁| 阿拉善左旗| 两当县| 新绛县| 徐州市| 义马市| 德阳市| 墨脱县| 曲周县| 武威市| 博湖县| 和田县| 启东市| 牟定县| 邹平县| 法库县| 昌黎县| 张北县| 西宁市| 大新县| 吉隆县| 临潭县| 砀山县| 长宁县| 体育| 安宁市| 中宁县| 左权县| 昌江| 城固县|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