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油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汽車機油箱的智能機油尺。
背景技術:
機油對于汽車的發(fā)動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機油的狀態(tài)和其潤滑效果直接影響著發(fā)動機的工作狀態(tài)和使用壽命。然而通常情況下機油的使用情況是直接根據車輛的行駛里程進行判斷,這種判斷方法容易忽略了車輛的使用環(huán)境和使用強度,從而對機油的狀態(tài)判斷不準確,容易導致機油的提前更換產生浪費或延遲更換導致發(fā)動機過渡磨損。在目前的機油檢測技術領域,急需一種對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使用狀態(tài)和潤滑性能進行精確實時測量和監(jiān)控的智能機油尺。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機油尺,主要目的在于通過監(jiān)測機油的電導率數據自動對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使用狀態(tài)和潤滑性能進行測算、評價,從而提示合理的進行機油更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智能機油尺,智能機油尺包括外殼、尺桿,智能機油尺還包括電導率傳感器、控制器,尺桿的一端設有外殼,電導率傳感器安裝于尺桿,控制器安裝于外殼,控制器與電導率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智能機油尺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固定于尺桿上,控制器與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溫度傳感器位于尺桿的末端。
優(yōu)選的,電導率傳感器位于尺桿的末端。
優(yōu)選的,智能機油尺還包括密封件,密封件固定于外殼上。
優(yōu)選的,密封件為一密封圈,密封圈套設于外殼。
優(yōu)選的,控制器安裝于外殼的內部。
優(yōu)選的,尺桿為一剛質彈性桿。
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機油尺,通過監(jiān)測機油的電導率數據自動對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使用狀態(tài)和潤滑性能進行測算、評價,從而提示駕駛者合理的進行機油更換。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機油尺的主視圖;
圖2為圖1所示的智能機油尺中外殼剖開后的俯視圖。
圖中:智能機油尺100、外殼10、密封件20、尺桿30、溫度傳感器40、電導率傳感器50、控制器6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2中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機油尺100,所述智能機油尺100包括外殼10、尺桿30、電導率傳感器50、控制器60;所述外殼10固定于所述尺桿30的一端,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安裝于所述尺桿30,所述控制器60安裝于所述外殼10,所述控制器60與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還連接有顯示裝置(圖中未畫出);所述外殼10可設計為機油尺的把手結構,用于將機油尺插入或拔出發(fā)動機機油箱,同時外殼10為控制器60的外殼,起安裝所述控制器60的作用;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用于測量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電導率數據,所述尺桿30可設計成一剛質彈性桿,能夠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的基本原理為: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為兩個裸露的金屬極板,所述控制器60輸出電壓使電導率傳感器50的兩個極板之間形成電場。在電場的作用下,機油中的正負帶電離子會發(fā)生移動,在兩個極板之間形成弱電流??刂破?0采集到弱電流數據,從而計算得出機油的電導率數值,并將結果顯示于所述顯示裝置。
下面結合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的基本原理介紹它的工作原理:在全新未使用的機油中,由于機油未發(fā)生氧化,也沒有發(fā)動機磨損后的金屬粉末進入機油中,因此全新的機油電導率很低,基本為不可導電的絕緣體。在機油使用后,機油會發(fā)生氧化反應,同時由于發(fā)動機在工作時會發(fā)生磨損,導致金屬粉末和金屬碎屑進入機油中,這就會使機油中可自由移動的正負帶電離子數量增加,使兩個極板間的電流增強,當機油的電導率提升時,機油的氧化程度加劇,且機油中的金屬粉末和金屬碎屑數量增多,導致機油的潤滑性能下降,即機油的電導率可以反應出機油的使用狀態(tài)和機油的性能。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智能機油尺100還包括溫度傳感器40,所述溫度傳感器40固定于尺桿30,所述控制器60與所述溫度傳感器40電性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40用于測量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溫度數據,所述溫度傳感器40為一熱敏電阻,當機油溫度變化時,其電阻值隨之發(fā)生變化,控制器60采集其電阻值,從而計算得出機油的溫度數據。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溫度傳感器40、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均可設置位于所述尺桿30的末端,以免機油箱中所剩機油過少時難以檢測到機油的溫度數據和電導率數據;將所述溫度傳感器40、電導率傳感器50安裝于所述尺桿30的底端,以保證溫度傳感器40和電導率傳感器50可以完全浸入機油中。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所述智能機油尺100還包括密封件20,所述密封件20固定于所述外殼10上。當所述智能機油尺100通過所述外殼10安裝于機油箱上時,所述密封件20位于所述外殼10與機油箱之間,用于防止機油溢出以保證使用時的安全、衛(wèi)生。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密封件20可設計為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設于所述外殼10。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控制器60安裝于所述外殼10的內部,以免所述控制器60暴露外面被損壞,同時也節(jié)省了安裝空間,使得所述智能機油尺便于攜帶。
下面介紹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通過外殼10安裝在機油箱上后,通過所述密封件20密封機油箱與外殼10之間的連接處,啟動所述控制器60,所述尺桿30伸到機油箱底部,所述電導率傳感器50檢測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電導率數據,同時溫度傳感器40檢測機油箱中的溫度數據,經過控制器60處理后,通過顯示裝置將溫度數據和電導率數據的結果顯示出來,實時對機油箱監(jiān)控。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智能機油尺,通過監(jiān)測機油的電導率數據自動對汽車機油箱中機油的使用狀態(tài)和潤滑性能進行測算、評價,從而提示駕駛者合理的進行機油更換;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機油溫度數據作用車輛在日常使用過程中對機油箱中汽油溫度及發(fā)動機狀態(tài)及進行監(jiān)測的數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yè)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做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