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防塵裝置,尤其涉及了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及其防塵帶的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油門桿與機架本體之間具有間隙,而一般的安裝結構中,并沒有設置防塵組件,從而導致油門桿和機架之間容易積灰,油門桿上若積灰較多,則油門桿的推動會受到阻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無法防塵的缺點,提供了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及其防塵帶的制作工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包括機架本體和油門桿,機架本體上設有滑軌,油門桿在滑軌內(nèi)前后滑動,還包括防塵組件,防塵組件包括防塵帶和防塵板,防塵板有兩個,防塵板分別豎直安裝在滑軌的兩端,防塵板的板面垂直與滑軌方向,防塵板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有水平設置的滾軸,防塵帶的內(nèi)表面貼合在四個滾軸上,防塵帶的兩端固定在油門桿上并形成一個包裹在油門機架上的環(huán)形帶,防塵帶的上帶面位于滑軌開口處的上方,油門桿帶動防塵帶滑動,防塵帶帶動滾軸轉(zhuǎn)動;還包括安裝在機架本體上的自動清潔機構,自動清潔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本體上的清潔筒,清潔筒位于上帶面的上方,清潔筒上安裝有偏心輪和黏塵膠帶,偏心輪可旋轉(zhuǎn)并與上帶面貼合,黏塵膠帶位于偏心輪和上帶面之間并通過偏心輪的下壓與上帶面接觸。通過安裝在機架本體上的防塵帶,有效防止灰塵進入滑軌與油門桿上,避免油門桿受積塵的影響而難以推動;此外,通過自動清潔機構的設置能有效清除防塵帶上積累的灰塵,使本申請更加實用。
作為優(yōu)選,清潔筒內(nèi)還安裝有均可轉(zhuǎn)動的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未使用的黏塵膠帶繞在第一卷筒上,已使用的黏塵膠帶被拉出穿過偏心輪的下方并繞在第二卷筒上。通過第一卷筒和第二卷筒的配合,控制黏塵膠帶的移動,同時,還能將已使用的黏塵膠帶進行收納,方便更換。
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控制器和檢測防塵帶移動速度的速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將檢測到的速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卷筒和偏心輪的轉(zhuǎn)動。通過速度傳感器和控制器的連通,使控制器能控制黏塵膠帶與防塵帶表面的貼合,保證最佳防塵效果。
作為優(yōu)選,油門桿的左/右側(cè)固定有滑塊,滑軌的左/右側(cè)設有與滑塊配合的滑槽。
作為優(yōu)選,滑塊內(nèi)安裝有u型軸承,滑槽上設有半圓形凹槽,u型軸承和半圓形凹槽共同形成定位孔,定位孔內(nèi)安裝有定位軸。通過u型軸承和半圓形凹槽的設計,有效實現(xiàn)油門桿的順滑移動。
滑塊上安裝有偏心螺絲,u型軸承通過偏心螺絲安裝在滑塊上,偏心螺絲帶動u型軸承上下移動并調(diào)整定位孔的大小。
防塵帶包括第一芳綸層、特氟龍網(wǎng)層和第二芳綸層。
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中的防塵帶制作工藝:
(1)將芳綸纖維布平整地設于工作臺上,將芳綸纖維布的兩端拉緊、固定;
(2)涂膠,每平方米的芳綸纖維布上均勻分布800g膠,涂膠的過程中要保證芳綸纖維布充分浸透;
(3)重復步驟(1)-(2),制作兩塊浸透有膠水的芳綸纖維布,分別定義為第一芳綸層和第二芳綸層);
(4)將特氟龍融化并通過擠料器在平面上擠出條形結構,多根條形特氟龍通過兩兩垂直組成網(wǎng)狀結構,待特氟龍干燥后,形成特氟龍網(wǎng)層;
(5)將特氟龍網(wǎng)層放置在第一芳綸層和第二芳綸層之間,第一芳綸層和第二芳綸層的涂膠面與特氟龍層接觸;
(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15℃-35℃下并經(jīng)3-4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60℃-280℃下保持6-7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0℃-305℃,接著迅速冷卻至5℃-8℃并保持25-28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通過以上的步驟能使最終形成的防塵帶的
作為優(yōu)選,擠料器的擠料口的截面為“工”字型結構,特氟龍通過擠料器擠出的條形結構的兩側(cè)均設有凹槽。通過兩側(cè)的凹槽使膠水能伸入特氟龍層中,保證三層材料的穩(wěn)定結合。
本發(fā)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通過安裝在機架本體上的防塵帶,有效防止灰塵進入滑軌與油門桿上,避免油門桿受積塵的影響而難以推動;此外,通過自動清潔機構的設置能有效清除防塵帶上積累的灰塵,使本申請更加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機架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油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機架本體和油門桿的裝配圖。
圖5是圖1的清潔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原理框圖。
圖7是圖1的防塵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的特氟龍網(wǎng)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數(shù)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1—機架本體、2—滑軌、3—油門桿、4—防塵帶、5—防塵板、6—滾軸、7—清潔筒、8—偏心輪、9—黏塵膠帶、10—第一卷筒、11—第二卷筒、12—控制器、13—速度傳感器、14—定位孔、15—定位軸、21—滑槽、211—半圓形凹槽、31—滑塊、311—u型軸承、312—偏心螺絲、401—上帶面、41—第一芳綸層、42—特氟龍網(wǎng)層、43—第二芳綸層、421—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如圖所示,包括機架本體1和油門桿3,機架本體1上設有滑軌2,油門桿3在滑軌2內(nèi)前后滑動,還包括防塵組件,防塵組件包括防塵帶4和防塵板5,防塵板5有兩個,防塵板5分別豎直安裝在滑軌2的兩端,防塵板5的板面垂直與滑軌2方向,防塵板5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有水平設置的滾軸6,防塵帶4的內(nèi)表面貼合在四個滾軸6上,防塵帶4的兩端固定在油門桿3上并形成一個包裹在油門機架1上的環(huán)形帶,防塵帶4的上帶面401位于滑軌2開口處的上方,油門桿3帶動防塵帶4滑動,防塵帶4帶動滾軸6轉(zhuǎn)動;還包括安裝在機架本體1上的自動清潔機構,自動清潔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本體1上的清潔筒7,清潔筒7位于上帶面401的上方,清潔筒7上安裝有偏心輪8和黏塵膠帶9,偏心輪8可旋轉(zhuǎn)并與上帶面401貼合,黏塵膠帶9位于偏心輪8和上帶面401之間并通過偏心輪8的下壓與上帶面401接觸。
清潔筒7內(nèi)還安裝有均可轉(zhuǎn)動的第一卷筒10和第二卷筒11,未使用的黏塵膠帶9繞在第一卷筒10上,已使用的黏塵膠帶9被拉出穿過偏心輪8的下方并繞在第二卷筒11上。
還包括控制器12和檢測防塵帶4移動速度的速度傳感器13,速度傳感器13將檢測到的速度信號傳遞給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第二卷筒11和偏心輪8的轉(zhuǎn)動。
當防塵帶4表面積累灰塵需要清潔時,控制器12先控制偏心輪8轉(zhuǎn)動,使偏心輪8的長軸一側(cè)與防塵帶4貼合,同時下壓黏塵膠帶9并使黏塵膠帶9與根防塵帶5接觸,根據(jù)速度傳感器13檢測到的防塵帶4向前滑動速度,控制第二卷筒11的旋轉(zhuǎn),使黏塵膠帶9由第二卷筒11帶動與防塵帶4同速移動;若檢測到油門桿3回位時,控制器則控制控制控制偏心輪8轉(zhuǎn)動,使偏心輪8上移并使黏塵膠帶9脫離防塵帶4表面,同時控制第二卷筒11停止轉(zhuǎn)動。
當防塵帶4表面無灰塵時,控制器12控制偏心輪8轉(zhuǎn)動,使偏心輪8上移并使黏塵膠帶9脫離防塵帶4表面,同時控制第二卷筒11停止轉(zhuǎn)動。
油門桿3的左/右側(cè)固定有滑塊31,滑軌2的左/右側(cè)設有與滑塊31配合的滑槽21。
滑塊31內(nèi)安裝有u型軸承311,滑槽21上設有半圓形凹槽211,u型軸承311和半圓形凹槽211共同形成定位孔14,定位孔14內(nèi)安裝有定位軸15。
滑塊31上安裝有偏心螺絲312,u型軸承311通過偏心螺絲312安裝在滑塊31上,偏心螺絲312帶動u型軸承311上下移動并調(diào)整定位孔14的大小。
防塵帶4包括第一芳綸層41、特氟龍網(wǎng)層42和第二芳綸層43。
具有防塵功能的油門推動裝置中的防塵帶制作工藝:
(1)將芳綸纖維布平整地設于工作臺上,將芳綸纖維布的兩端拉緊、固定;
(2)涂膠,每平方米的芳綸纖維布上均勻分布800g膠,涂膠的過程中要保證芳綸纖維布充分浸透;
(3)重復步驟(1)-(2),制作兩塊浸透有膠水的芳綸纖維布,分別定義為第一芳綸層41和第二芳綸層43;
(4)將特氟龍融化并通過擠料器在平面上擠出條形結構,多根條形特氟龍通過兩兩垂直組成網(wǎng)狀結構,待特氟龍干燥后,形成特氟龍網(wǎng)層42;
(5)將特氟龍網(wǎng)層42放置在第一芳綸層41和第二芳綸層43之間,第一芳綸層41和第二芳綸層43的涂膠面與特氟龍層42接觸;
(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20℃下并經(jīng)3.5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70℃下保持6.5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3℃,接著迅速冷卻至6℃并保持26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
擠料器的擠料口的截面為“工”字型結構,特氟龍通過擠料器擠出的條形結構的兩側(cè)均設有凹槽421。
實施例2
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進行防塵帶制作工藝中,(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27℃下并經(jīng)3.5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70℃下保持6.5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3℃,接著迅速冷卻至6℃并保持26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
實施例3
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進行防塵帶制作工藝中,(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27℃下并經(jīng)3.5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75℃下保持6.5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3℃,接著迅速冷卻至6℃并保持26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
實施例4
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進行防塵帶制作工藝中,(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27℃下并經(jīng)3.5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70℃下保持6.5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0℃,接著迅速冷卻至6℃并保持26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
實施例5
同實施例1,所不同的是在進行防塵帶制作工藝中,(6)將步驟(5)得到的復合材料放置在27℃下并經(jīng)3.5小時自然固化,然后將其加熱至270℃下保持6.5分鐘,再進一步加溫至303℃,接著迅速冷卻至7℃并保持27分鐘,然后逐漸升溫至常溫。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專利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