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磨料加工配套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磨料加工用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在研磨加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較大的灰塵,故而需要進行除塵操作,但是傳統(tǒng)技術的除塵裝置不但結構非常復雜,同時由于空氣中的溫度較高,故而傳統(tǒng)技術的除塵裝置非常容易損壞,而且其除塵效率也較低,從而難以有效的保證除塵的效果,故而適用性和實用性受到限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設置合理且使用穩(wěn)定性好的磨料加工用除塵裝置。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磨料加工用除塵裝置,包括吸塵罩、與所述吸塵罩通過導氣管相連接的集氣室,還包括除塵冷卻裝置、除塵器、排風機和排氣塔,所述集氣室通過導引管與除塵冷卻裝置相連接,所述除塵冷卻裝置的出氣端與除塵器相連接,所述除塵器與所述排風機的進風端固定連接,所述排風機的出風端與排氣塔的塔底相連接,在所述導引管上固定有風管檢測孔和電動風閥,所述電動風閥處于風管檢測孔與除塵冷卻裝置之間,還固定有進風管,在所述進風管的出風口處固定有密閉罩和頂吸罩,在所述密閉罩的出風口處固定有濾風倉體,在所述濾風倉體內(nèi)固定有濾風網(wǎng),在所述導氣管、集氣室上均固定有氣動風閥。
所述除塵器為布袋式除塵器,包括除塵器殼體和固定在除塵器殼體內(nèi)的氟美斯濾芯,所述氟美斯濾芯處于除塵器殼體的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
所述除塵冷卻裝置包括密閉裝置殼體和固定在密閉裝置殼體內(nèi)的S型冷卻管,所述S型冷卻管處于密閉裝置殼體的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所述S型冷卻管與外部風冷機相連接。
在所述吸塵罩內(nèi)壁上固定有耐火纖維內(nèi)襯層,所述耐火纖維內(nèi)襯層的厚度為80mm。
本實用新型具有積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置合理,其不但可有效的實現(xiàn)降溫,而且可有效的提高除塵的效率,并且設置有風管檢測孔,可實時有效的檢測風管內(nèi)的溫度,從而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風管的風閥,從而可有效的防止除塵器因高溫而損壞,有利于提高使用壽命,使用穩(wěn)定性好且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nèi)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jù)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見圖1,一種磨料加工用除塵裝置,包括吸塵罩1、與所述吸塵罩1通過導氣管2相連接的集氣室3,還包括除塵冷卻裝置4、除塵器5、排風機6和排氣塔7,所述集氣室3通過導引管8與除塵冷卻裝置4相連接,所述除塵冷卻裝置4的出氣端與除塵器5相連接,所述除塵器5與所述排風機6的進風端固定連接,所述排風機6的出風端與排氣塔7的塔底相連接,在所述導引管8上固定有風管檢測孔9和電動風閥10,所述電動風閥10處于風管檢測孔9與除塵冷卻裝置4之間,還固定有進風管11,在所述進風管11的出風口處固定有密閉罩12和頂吸罩13,在所述密閉罩的出風口處固定有濾風倉體14,在所述濾風倉體內(nèi)固定有濾風網(wǎng),在所述導氣管、集氣室上均固定有氣動風閥15。本實施例中各個結構均為本技術中常規(guī)的使用結構,只需要按照對應的說明進行連接使用即可。
所述除塵器為布袋式除塵器,包括除塵器殼體和固定在除塵器殼體內(nèi)的氟美斯濾芯,所述氟美斯濾芯處于除塵器殼體的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
所述除塵冷卻裝置包括密閉裝置殼體和固定在密閉裝置殼體內(nèi)的S型冷卻管,所述S型冷卻管處于密閉裝置殼體的進風口與出風口之間,所述S型冷卻管與外部風冷機相連接。
在所述吸塵罩內(nèi)壁上固定有耐火纖維內(nèi)襯層,所述耐火纖維內(nèi)襯層的厚度為80mm。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置合理,其不但可有效的實現(xiàn)降溫,而且可有效的提高除塵的效率,并且設置有風管檢測孔,可實時有效的檢測風管內(nèi)的溫度,從而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風管的風閥,從而可有效的防止除塵器因高溫而損壞,有利于提高使用壽命,使用穩(wěn)定性好且適用性強。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