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泥分離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污泥是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含水率不等的固體或流體狀物質,主要特點是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fā)臭,成膠狀液態(tài)。目前,污泥水到處都在產(chǎn)生,除了工業(yè),在生活當中也有許多污泥水產(chǎn)生。對于污泥水的治理,也成了環(huán)保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污泥水處理裝置和方法,這些裝置和方法,大多較為復雜,其步驟較多,需要用到多種多樣的化學試劑,因此污泥水處理成本較高,也有一些污泥水處理方法,采用簡單的過濾方法,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且污泥排放不徹底,造成一定的沉積,影響分離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污泥分離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污泥分離處理裝置,包括箱體外殼,所述箱體外殼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環(huán)形支撐架,所述箱體外殼內側底部的上端環(huán)繞設有斜塊,所述箱體外殼的上端中心處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下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遠離驅動電機的一端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連接桿,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桿遠離轉軸的一端均設有第二連接桿,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桿遠離第一連接桿的一端均設有安裝板,兩個所述安裝板的一端均設有若干個橡膠柱,兩個所述安裝板均通過橡膠柱固定連接有刮板,所述箱體外殼的上端一側連通有進液管,所述箱體外殼的外壁一側連接有清水管,所述清水管內以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第一過濾網(wǎng)、濾芯和第二過濾網(wǎng),所述清水管的下端管壁一側設有第一閥門,所述箱體外殼的下端連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側連接有導管,所述導管遠離排污管的一端設有真空泵,所述排污管的下端一側設有第二閥門,所述驅動電機與外置電源電連接。
優(yōu)選地,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兩側均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桿,且每個固定桿遠離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轉軸連接。
優(yōu)選地,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均成120°角。
優(yōu)選地,兩個所述刮板均與斜塊貼合。
優(yōu)選地,所述導管與排污管的連接處設有第三過濾網(wǎng)。
本實用新型中,污泥從進液管排入箱體外殼內,待一段時間沉淀之后,污泥沉淀至箱體外殼內的下端,清水則聚集在上端,打開清水管外壁一側的第一閥門,上端的清水經(jīng)清水管內的第一過濾網(wǎng)、濾芯和第二過濾網(wǎng)的過濾之后排出,由于沉淀時間較長,斜塊的表面一般附著一定質量的污泥,此時再啟動驅動電機,使得轉軸進行旋轉,由于轉軸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桿,且第一連接桿遠離轉軸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連接桿,同時第一連接桿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桿,且每個固定桿遠離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轉軸連接,使得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在旋轉時不易折斷,使用更加穩(wěn)定,而安裝板則通過若干個橡膠柱固定連接有刮板,且刮板均與斜塊貼合,有利于刮板掛除污泥,使之排出排污管,由于排污管一側通過導管連接有真空泵,使得排污管內形成一定的負壓,因此排污效果更好,更加徹底。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污泥分離效果好,且成本較低,該裝置使用便捷巧妙,適宜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外殼、2環(huán)形支撐架、3進液管、4清水管、5第一過濾網(wǎng)、6濾芯、7第二過濾網(wǎng)、8第一閥門、9驅動電機、10轉軸、11第一連接桿、12第二連接桿、13固定桿、14安裝板、15橡膠柱、16刮板、17斜塊、18排污管、19第二閥門、20導管、21真空泵、22第三過濾網(wǎng)。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一種污泥分離處理裝置,包括箱體外殼1,箱體外殼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環(huán)形支撐架2,箱體外殼1內側底部的上端環(huán)繞設有斜塊17,箱體外殼1的上端中心處設有驅動電機9,驅動電機9的下端設有轉軸10,轉軸10遠離驅動電機9的一端兩側對稱設有第一連接桿11,兩個第一連接桿11遠離轉軸10的一端均設有第二連接桿12,兩個第二連接桿12遠離第一連接桿11的一端均設有安裝板14,兩個安裝板14的一端均設有若干個橡膠柱15,兩個安裝板14均通過橡膠柱15固定連接有刮板16,箱體外殼1的上端一側連通有進液管3,箱體外殼1的外壁一側連接有清水管4,清水管4內以水流方向依次設有第一過濾網(wǎng)5、濾芯6和第二過濾網(wǎng)7,清水管4的下端管壁一側設有第一閥門8,箱體外殼1的下端連通有排污管18,排污管18的一側連接有導管20,導管20遠離排污管18的一端設有真空泵21,排污管18的下端一側設有第二閥門19,驅動電機9與外置電源電連接。
具體的,兩個第一連接桿11的兩側均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且每個固定桿13遠離第一連接桿11的一端與轉軸10連接,使得第一連接桿11和第二連接桿12在旋轉時不易折斷,使用更加穩(wěn)定。
具體的,兩個第一連接桿11與第二連接桿12均成120°角,便于刮板16掛除附著在斜塊17上的污泥。
具體的,兩個刮板16均與斜塊17貼合,有利于刮板16掛除污泥,使之排出排污管18。
具體的,導管20與排污管18的連接處設有第三過濾網(wǎng)22,避免污泥雜質進入導管20內,影響使用。
本實用新型中,污泥從進液管3排入箱體外殼1內,待一段時間沉淀之后,污泥沉淀至箱體外殼1內的下端,清水則聚集在上端,打開清水管4外壁一側的第一閥門8,上端的清水經(jīng)清水管4內的第一過濾網(wǎng)5、濾芯6和第二過濾網(wǎng)7的過濾之后排出,由于沉淀時間較長,斜塊17的表面一般附著一定質量的污泥,此時再啟動驅動電機9,使得轉軸10進行旋轉,由于轉軸10的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連接桿11,且第一連接桿11遠離轉軸10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連接桿12,同時第一連接桿11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且每個固定桿13遠離第一連接桿11的一端與轉軸10連接,使得第一連接桿11和第二連接桿12在旋轉時不易折斷,使用更加穩(wěn)定,而安裝板14則通過若干個橡膠柱15固定連接有刮板16,且刮板16均與斜塊17貼合,有利于刮板16掛除污泥,使之排出排污管18,由于排污管18一側通過導管20連接有真空泵21,使得排污管18內形成一定的負壓,因此排污效果更好,更加徹底。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