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風道點火系統(tǒng)及床下點火燃燒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鍋爐點火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還涉及到包括該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風道點火系統(tǒng),該風道點火系統(tǒng)用于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啟動。
背景技術:
當前,中國是世界上循環(huán)流化床(CFB)鍋爐發(fā)電機組數(shù)量最多、總裝機容量最大、 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目前,已經投入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發(fā)電機組超過3600臺,最大機組容量為600MW ;總裝機容量約7000 8000萬千瓦。其中,已投入運行加上擬在建的135 150MW級040 480t/h)的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發(fā)電機組超過200臺;300MW級循環(huán)流化床發(fā)電機組已投入運行與擬在建的也超過60多臺。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發(fā)電機組是以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為發(fā)電動力。在啟動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時,一般采用床上床下油槍聯(lián)合啟動方式,以床下啟動點火為主。為了實現(xiàn)床下點火,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設置有點火風道系統(tǒng),點火風道系統(tǒng)包括點火風道和位于點火風道前端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圖1為現(xiàn)有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中,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該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004 ;燃燒風道008、配風風道007、油槍002和配風器001。補風風道004位于燃燒風道008周邊,并通過適當?shù)难a風孔與燃燒風道008相通;燃燒風道008前端封閉, 后端與點火風道(圖中未示出)相通。配風風道后端007通過配風器001與燃燒風道008 前端相通。補風風道004與補風口 005相通,且補風風道004與補風口 005之間設置有補風風室003。油槍002前部的點火端穿過配風風道007伸到燃燒風道008的前端,且油槍 002點火端與配風器001相對應。配風風道007與配風口 006相通。當進行床下點火時,啟動油槍002,油槍002向燃燒風道008供給燃油;通過配風風道007通入的空氣經過配風器 001后與油槍002供給的燃油合理混合,并使燃油燃燒;燃燒產生的煙氣通過點火風道008 向后流動;在煙氣流動過程中,大量空氣通過補風口 005、補風風室003、補風通道004與點火風道008之間的補風孔進入點火風道008,使燃油完全燃燒,煙氣通過點火風道008進入點火風道加熱床料,實現(xiàn)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在啟動過程中,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每次啟動和調試都將消耗大量的燃油;如200MW 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發(fā)電機組的啟動和調試耗用燃油就高達1000噸,正常運行時,每年燃油耗用量達到100噸左右;300MW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發(fā)電機組啟動調試耗油量更大,這就在大幅度地增加了企業(yè)的成本投入。另外,為了提高升溫速率,促進燃油與空氣的混合燃燒,油槍需要配備合適的霧化片霧化燃油。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和調試過程中,需要通過多次調整霧化片以提高燃油的霧化效果,這就導致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和調試過程非常繁瑣;另外,在霧化片霧化可靠性不高、燃油霧化效果不好時,還很容易造成油滴滴落到燃燒風道008內,不僅造成燃油浪費,還會影響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正常啟動。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以減少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點火時燃油耗用量。在提供上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的同時,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該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點火風道系統(tǒng)。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燃燒風道和配風風道,所述補風風道與燃燒風道相通,所述配風風道的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還包括燃燒器本體和點火端伸入燃燒器本體內的點火裝置;所述燃燒器本體內形成內燃段,所述內燃段的前端與煤粉通道相通,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可選的,所述配風風道后端形成周界風噴口,所述周界風噴口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的周圍。 可選的,在所述周界風噴口周圍還設置有外部配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與預定風源相通??蛇x的,相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所述周界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 相對于所述周界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蛇x的,所述周界風噴口和/或外部配風噴口中設置有可調旋流葉片??蛇x的,內燃段包括位于前端部分的擴口部分和位于后端部分的縮口部分,所述擴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縮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可選的,所述擴口部分內壁面設置有旋流葉片。可選的,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還包括位于燃燒器本體內的聚燃裝置,所述聚燃裝置包括前端通流截面等于后端通流截面的直筒或前端通流截面大于后端通流截面的錐筒;所述點火裝置的點火端位于所述錐筒或直筒中??蛇x的,所述點火裝置為等離子體發(fā)生器或包括油槍和配風器的油槍組件??蛇x的,所述點火裝置可活動地安裝在燃燒器本體中。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fā)明提供點火風道系統(tǒng)包括點火風道和床下點火燃燒器,所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為上述任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所述點火風道的前端與所述燃燒風道的后端相通。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燃燒風道和配風風道,所述補風風道與燃燒風道側邊,且與燃燒風道相通,所述配風風道的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另外還包括燃燒器本體和點火端伸入燃燒器本體內的點火裝置;所述燃燒器本體內形成內燃段;所述內燃段的前端與煤粉通道相通,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在使用過程中,通過適當?shù)拿悍弁ǖ老蛉紵鞅倔w中通入煤粉氣流,并通過點火裝置將煤粉點燃,使煤粉在內燃段中進行內燃形成煤粉燃燒火焰,煤粉燃燒火焰再經過內燃段后端噴入燃燒風道;在燃燒風道中,來自于配風風道的空氣進一步補充煤粉燃燒所需的部分空氣; 煤粉進行充分燃燒,為加熱床料提供足夠熱量。利用本發(fā)明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主要利用煤粉燃燒產生的熱量對床料進行加熱,實現(xiàn)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啟動,因此可以減少燃油耗用量;在點火裝置為非耗油的點火裝置時,可以避免燃油的消耗。由于主要利用煤粉燃燒加熱床料,因此,可以用不消耗燃油的點火裝置點燃煤粉氣流,不需要設置對燃油進行霧化
4的霧化片,進而可以簡化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和調試過程,避免霧化效果不好產生的燃油浪費及油滴對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產生的不利影響。另外,在啟動過程中,煤粉氣流經過多次補充空氣,進行分級燃燒,還可以使煤粉中更多的氮轉化隊,降低NOx的排放。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配風風道后端形成周界風噴口,所述周界風噴口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的周圍;這樣可以強化配風風道補充的空氣與煤粉的混合。在進一步技術方案中,在所述周界風噴口周圍還設置有外部配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與預定風源相通;這樣可以增加煤粉燃燒的級數(shù),提高煤粉的燃盡率。相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所述周界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相對于所述周界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這樣可以更好地調節(jié)煤粉燃燒火焰,使后級補入空氣對前級形成的煤粉燃燒火焰進行調整,并有利于補入空氣與煤粉的混
I=I O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周界風噴口和/或外部配風噴口中設置有可調旋流葉片;這樣可以對補入空氣的流向和角度進行調節(jié),進一步強化周界風噴口和/或外部配風噴口補充的空氣與煤粉混合。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內燃段包括位于前端部分的擴口部分和位于后端部分的縮口部分,所述擴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縮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s口部分可以提高煤粉燃燒火焰的流動速度,提高煤粉燃燒火焰的剛性;擴口部分能夠使煤粉氣流的流動速度降低,延長煤粉氣流在內燃段中的停留時間,強化煤粉的燃燒。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擴口部分內壁面設置有旋流葉片;旋流葉片可以將貼在擴口部分內壁面的煤粉導入內部燃燒區(qū)內,強化燃燒,提高煤粉的燃盡率。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還包括與點火裝置的點火端相對應的聚燃裝置,聚燃裝置包括套在點火端外部的直筒或錐筒;所述點火裝置的點火端位于所述錐筒或直筒中。聚燃裝置可以使點火端將附近的煤粉快速點燃,并保證點火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所述點火裝置可活動地安裝在燃燒器本體上;這樣不僅能夠方便地更換點火裝置,還可以在特殊情況下,將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油槍及其配風器伸入到燃燒風道或點火風道中, 從而通過現(xiàn)有的啟動方式的啟動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提高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適應性。在提供上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的基礎上,還提供了一種包括該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點火風道系統(tǒng),由于床下點火燃燒器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括該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點火風道系統(tǒng)也具有相對應的技術效果。
圖1是現(xiàn)有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中,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燃燒器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二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另一種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本文件中,方位詞“前”和“后”是以煤粉氣流的流動方向為參照,煤粉氣流先到達的位置為前,后到達的位置為后。實施例一請參考圖2,該圖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該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110、燃燒風道120和配風風道130 ;補風風道110位于燃燒風道120四周,并通過補風孔111與燃燒風道120相通,補風風道110通過補風口 112與預定風源相通。配風風道130的后端形成周界風噴口 131與燃燒風道120的前端相通,配風風道130前部通過配風口 132與預定的風源相通。另外,該床下點火燃燒器還包括燃燒器本體140和點火裝置150。燃燒器本體140內包括內燃段141 ;內燃段141的前端通過彎頭 142與預定的煤粉通道(圖中未示出)相通,后端與燃燒風道120的前端相通,當然,內燃段 141也可以直接與預定的煤粉通道相通。點火裝置150的點火端151伸入燃燒器本體140的內燃段141中,點火端151的具體位置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確定;比如可以伸入內燃段141的前端的部分、中間的部分或者其他位置;本例中,點火端151伸入內燃段141的前端部分,以在內燃室141前端點燃煤粉氣流。上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的工作原理如下煤粉氣流通過預定的煤粉通道進入內燃段141內;在內燃段141內,點火裝置150 的點火端151將煤粉氣流點燃,使形成的煤粉燃燒火焰通過內燃段141后端噴入燃燒風道 120 ;為了保證煤粉充分燃燒,在進入燃燒風道120前端時,來自于配風風道130的部分空氣通過周界風噴口 131補入燃燒風道120前端,使煤粉進一步燃燒;另外,在周界風噴口 131 之后,補風風道110通過補風孔111向燃燒風道110補入煤粉燃燒所需的其余空氣,使煤粉進行充分燃燒,形成的煤粉燃燒火焰通過燃燒風道110噴入點火風道,為加熱床料提供足夠熱量,使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順利啟動。利用本實施例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主要利用煤粉燃燒產生的熱量對床料進行加熱,實現(xiàn)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啟動;因此,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中利用燃油加熱床料的技術方案相比,可以減少燃油耗用量;在點火裝置為非耗油的點火裝置時,可以避免燃油的消耗。由于主要利用煤粉燃燒加熱床料,因此,可以用不消耗燃油的點火裝置點燃煤粉氣流,不需要設置對燃油進行霧化的霧化片,進而簡化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和調試過程,避免霧化效果不好產生的燃油浪費及油滴對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產生的不利影響。另外,在啟動過程中,煤粉氣流先在內燃段141燃燒,經過配風風道130補入部分空氣后,繼續(xù)進行燃燒;再通過補風風道110補風進行燃燒,這樣其燃燒過程分成多個階段,形成分級式燃燒;分級式燃燒可以使煤粉氣流中的煤粉中更多的氮形成隊;進而可以減小煤粉在鍋爐中繼續(xù)燃燒所產生的燃料型N0X,減少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NOx的排放量。由于燃燒火焰的密度比空氣密度小,從燃燒器本體140后端噴出的煤粉燃燒火焰會產生上飄的傾向,這樣不僅不利于配風風道130補入空氣與煤粉氣流的混合,不能在最佳時機補入空氣,還容易使煤粉氣流的后期燃燒效果變差,燃盡率較低。為了解決該技術問題,本實施例中,配風風道130后端形成的周界風噴口 131位于燃燒器本體140的后端端面的周圍;這樣,配風風道130通過周界風噴口 131補入的空氣不僅能夠對噴出內燃段141的煤粉燃燒火焰進行調節(jié),防止煤粉燃燒火焰上飄;還能夠適時地補入適量的空氣,改善煤粉氣流的后期燃燒效果,提高煤粉燃盡率。為強化對煤粉燃燒火焰的調節(jié),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 在周界風噴口 131設置可調旋流葉片,以調整配風風道130補入空氣的角度和旋流強度。另夕卜,請參考圖2,實施例一中,為了使煤粉進行充分燃燒,為床料加熱提供足夠熱量,在周界風噴口 131周圍還設置有外部配風口 113;同樣,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外部配風口 113也可以設置相應的可調旋流葉片,以調整外部配風口 113補入空氣的角度和旋流強度。外部配風口 113可以與預定的風源相通,以補入預定量的空氣;本例中,外部配風口 113與補風風道 110相通,以將通過補風風道11補入的部分空氣提前補入。為使周界風噴口 131和外部配風口 113更好地調節(jié)煤粉燃燒火焰,如圖2所示,本例中,燃燒器本體140后端端面相對于周界風噴口 131向前縮一段距離,而周界風噴口 131相對于外部配風口 113也向前縮一段距離,即相對于燃燒器本體140的后端端面,周界風噴口 131向后伸出預定距離Ll ;相對于周界風噴口 131,外部配風噴口 113向后伸出預定距離L2。其中,Ll和L2范圍分別可以是 0 300mm。補風風道110位于燃燒風道120周邊,補風孔111位于補風風道110與燃燒風道 120之間的隔板上;本例中,補風孔111的出口向后端傾斜;該結構可以在燃燒風道120的軸向方向的貼壁補風,在補入空氣的同時,可以對燃燒風道120內壁面進行吹掃,即保護燃燒風道120,延長燃燒風道120使用壽命,又可以減少燃燒風道120內壁面積碳現(xiàn)象。請參考圖3,該圖是圖2中燃燒器體部分的結構示意圖。本例中,內燃段141包括位于前端部分的擴口部分1411和位于后端部分的縮口部分1412。擴口部分1411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縮口部分1412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擴口部分1411能夠使煤粉氣流的流動速度降低,延長煤粉氣流在內燃段141中的停留時間,強化煤粉的燃燒;縮口部分1412可以提高煤粉燃燒火焰的流動速度,提高煤粉燃燒火焰的剛性;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使擴口部分1411和縮口部分1412的通流截面逐漸變化。 另外,擴口部分1411內壁面設置有多個旋流葉片1413 ;旋流葉片1413可以將貼在擴口部分1411內壁面的煤粉導入內部燃燒區(qū)內,強化燃燒,提高煤粉的燃盡率。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點火裝置150為等離子體發(fā)生器,等離子體發(fā)生器可以是中國專利文獻CN201134973公開的等離子體發(fā)生器。床下點火燃燒器還包括與等離子體發(fā)生器的點火端151相對應的聚燃裝置160 ;聚燃裝置160包括套在點火端151外部的直筒。直筒能夠避免外部煤粉氣流對著火煤粉的不利影響,提高著火煤粉的燃燒穩(wěn)定性,為后續(xù)的煤粉氣流燃燒提供良好基礎。另外,聚燃裝置160也可以包括套在點火端151 外部的錐筒,并使錐筒前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后端的通流截面,在煤粉氣流通過該錐筒時,錐筒還可以將通過點火端151附近的煤粉氣流進一步進行濃縮,以使點火端更容易地點燃煤粉氣流,提高煤粉氣流的著火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可以理解,錐筒的母線不限于為直線,也可以為曲線,以形成通流截面呈曲線變化的錐筒結構。優(yōu)選技術方案中,可以使聚燃裝置160 與等離子體發(fā)生器可以通過螺紋或焊接等方式固定相連;這樣,在更換點火裝置150時,可以將點火裝置150和聚燃裝置160整體更換,為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維護提供便利。當然,在點火裝置150為其他具體裝置時,也可以設置相應的聚燃裝置160。請參考圖3,本例中,在聚燃裝置160后部的預定位置,還設置有多個葉柵170, 多個葉柵170成環(huán)形布置在內燃段141內壁面上,形成幾圈結構;各圈有數(shù)量不同的葉柵170 ;圈與圈之間的葉柵170交錯,形成百葉窗式煤粉濃縮裝置。多個葉柵170可以將聚燃裝置160外部的煤粉導入內部燃燒區(qū)內,強化燃燒,提高煤粉的燃盡率。本例中,由于煤粉要在內燃段141內燃燒,為了提高燃燒器本體140的使用壽命, 燃燒器本體141可以由陶瓷材料制成;這樣即可以利用陶瓷的特性,保持燃燒器本體141 內的溫度,進而強化煤粉的燃燒;同時,可以利用陶瓷的耐高溫、耐熱震性,延長燃燒器本體 141的使用壽命,進而延長床下點火燃燒器維護周期。請再參考圖2和圖3,本例中,點火裝置150可活動地安裝在燃燒器本體141上。 如圖所示,彎頭142前部弧度部分設置有伸縮通道1421,在伸縮通道1421外口設置有插板閥門1422。在更換點火裝置時,可以將插板閥門1422打開,將點火裝置150從燃燒器本體 141中抽出,方便更換點火裝置150 ;在制粉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或由于其他原因,煤粉供給出現(xiàn)問題等特殊情況下,可以將現(xiàn)有技術中的油槍及其配風器伸入到燃燒風道120或點火風道中,從而通過現(xiàn)有的啟動方式啟動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進而提高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適應性。當然,為了方便點火裝置150的裝入和抽出,還可以在燃燒器本體140設置適當?shù)闹螜C構或滑軌機構。當然,還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以可活動的方式將點火裝置150安裝在燃燒器本體 140中。插板閥門1422可以保持燃燒器本體140內部空間的封閉性能,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閥門保持燃燒器本體140內部空間的封閉性能。實施例二請參考圖4,該圖是本發(fā)明實施二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與實施例一相比,其不同之處在于點火裝置150為消耗燃油的油槍組件;油槍組件包括油槍和與油槍配合使用的配風器。油槍組件形成的點火端伸入內燃段141的前端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油槍組件可活動地安裝在燃燒器本體中。如圖5所示,該圖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另一種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在點火裝置150為油槍組件時,在煤粉供給出現(xiàn)問題或其他情況下,可以方便地對床下點火裝置進行變化,使油槍組件直接向后伸,使其點火端伸入到燃燒風道120或點火風道,就能夠以現(xiàn)有技術中的方式啟動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提供的上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的基礎上,還提供了一種點火風道系統(tǒng),點火風道系統(tǒng)包括點火風道和床下點火燃燒器,所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為上述任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所述點火風道前端與所述燃燒風道后端相通。由于點火風道系統(tǒng)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括該床下點火燃燒器的點火風道系統(tǒng)也具有相對應的技術效果。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比如,在補風風道110 與補風口 112之間可以設置適當補風風室,配風風道130與配風口 132之間可以設置適當配風風室,以使補入空氣壓力更均勻和穩(wěn)定;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8
權利要求
1.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燃燒風道和配風風道,所述補風風道與燃燒風道相通,所述配風風道的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燃燒器本體和點火端伸入燃燒器本體內的點火裝置;所述燃燒器本體內形成內燃段,所述內燃段的前端與煤粉通道相通,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風風道后端形成周界風噴口,所述周界風噴口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的周圍。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界風噴口周圍還設置有外部配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與預定風源相通。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相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的后端端面,所述周界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相對于所述周界風噴口,所述外部配風噴口向后伸出預定距離。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界風噴口和/或外部配風噴口中設置有可調旋流葉片。
6.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內燃段包括位于前端部分的擴口部分和位于后端部分的縮口部分,所述擴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小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所述縮口部分的前端的通流截面大于其后端的通流截面。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口部分內壁面設置有旋流葉片。
8.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燃燒器本體內的聚燃裝置,所述聚燃裝置包括前端通流截面等于后端通流截面的直筒或前端通流截面大于后端通流截面的錐筒;所述點火裝置的點火端位于所述錐筒或直筒中。
9.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火裝置為等離子體發(fā)生器或包括油槍和配風器的油槍組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點火裝置可活動地安裝在燃燒器本體中。
11.一種點火風道系統(tǒng),包括點火風道和床下點火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下點火燃燒器為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床下點火燃燒器,所述點火風道的前端與所述燃燒風道的后端相通。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床下點火燃燒器和點火風道系統(tǒng)。公開的床下點火燃燒器包括補風通道、燃燒風道和配風風道,補風風道與燃燒風道相通,配風風道的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還包括燃燒器本體和點火端伸入燃燒器本體內的點火裝置;燃燒器本體內形成內燃段;內燃段的前端與煤粉通道相通,后端與燃燒風道的前端相通。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利用本發(fā)明提供的床下點火燃燒器,主要利用煤粉燃燒產生的熱量對床料進行加熱,實現(xiàn)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啟動;因此,可以減少環(huán)流化床鍋爐啟動過程的燃油耗用量。
文檔編號F23D1/02GK102454984SQ201010528398
公開日2012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付玉玲, 劉欣, 王新光, 王曉建, 程昌業(yè), 董永勝 申請人:煙臺龍源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