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冷卻設備領域,具體涉及塑料模具的局部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稱塑料或樹脂,可以自由改變成分及形體樣式,由合成樹脂及填料、增塑劑、穩(wěn)定劑、潤滑劑、色料等添加劑組成。由于塑料的耐沖擊性好、絕緣性好、導熱性低,具有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并且加工成本低,因此得到廣泛的應用。塑料制品通常都是利用模具成型的,而且塑料制品在成型的過程會大量的散熱,因此需要對模具的內部進行冷卻。
因此,專利公開號為CN104526917B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塑料模具內部局部冷卻裝置,包括了進水管,出水管和與進水管和出水管連通的導水環(huán)管,導水環(huán)管上設有冷卻支管,冷卻支管內設有隔水條。本方案通過冷卻水從進水管流入導水環(huán)管內,而后進入第一根冷卻支管內,由于設置有隔水條,冷卻水沿著第一根冷卻支管的一側向下流動,到達底部后由于后續(xù)水壓,且繞過隔水條沿著冷卻支管的另一側向上流動回流至導水環(huán)管內進入下一根冷卻支管,最后再流入出水管排出,冷卻支管可以插入模具內部進行冷卻,冷卻方便,且冷卻效果好。
但是,上述方案還存在以下問題:1、通常塑料制品的每一部分的厚度是不同的,因此在成型時的散熱是不同的,需要冷卻的時間也不同,通過上述裝置冷卻時,散熱少的模具的部分冷卻后,散熱多的模具的部分還沒有完全冷卻,需要繼續(xù)進行冷卻,兩個部分不能同時完全冷卻,冷卻的時間長;2、上述方案通過冷卻水進入第一根冷卻支管,冷卻后流出,再進入第二根冷卻支管,此時第一根冷卻支管中流出的水帶有溫度,因此導致第二根冷卻支管的冷卻效果不好;3、上述方案通過第一根冷卻支管內的冷卻水將模具內部冷卻后,再進入第二根冷卻支管,導致第一根冷卻支管冷卻時,第二根冷卻支管沒有進行冷卻,冷卻的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意在提供塑料模具的局部冷卻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冷卻時間長、冷卻效果不好、冷卻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塑料模具的局部冷卻裝置,包括進水管、出水管和連接在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的環(huán)形的導水管,導水管上連接有若干兩端均封閉且與導水管端部垂直的冷卻支管,冷卻支管為矩形,冷卻支管的上端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進水口和出水口均與導水管連通;冷卻支管相對的兩側內壁開有呈梯形的凹槽,且其凹槽頂部的寬度大于底部的寬度,兩個凹槽之間設有內部中空的隔水板,且隔水板的厚度與凹槽底部的寬度相同;隔水板的兩端均設有橡膠的密封條,隔水板的上端設有開口,上端的密封條與隔水板的內壁滑動連接,且上端的密封條連接有撥塊,下端的密封條與隔水板固定連接,隔水板內設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上端的密封條連接,另一端與下端的密封條連接,冷卻支管的底部設有與冷卻支管內部連通的通孔。
本方案技術特征的技術效果:由于冷卻支管設有多個,且冷卻支管的體積較小,能夠伸入模具內部對模具進行局部冷卻;冷卻時,通過冷卻水從導水管的進水管通過冷卻支管的進水口流入冷卻支管內,將模具內靠近進水口的一側進行局部冷卻后,再通過繼續(xù)通入冷卻水,將冷卻水從冷卻支管的一側通過冷卻支管底部的通孔進入冷卻支管的另一側,對模具靠近出水口的一側進行局部冷卻,再從出水口流出,如此循環(huán)進行冷卻;冷卻時可通過撥動撥塊,撥塊給予隔水板上端推力,使隔水板在兩凹槽之間的空間內擺動,從而改變冷卻支管之間隔水板兩側的冷卻腔室體積,使得冷卻支管的兩個冷卻腔室能夠冷卻不同散熱的模具的內部,彈簧起的作用則是在撥塊的推力消失時,使得隔水板回復原位;在第一根冷卻支管進行冷卻時,導水管內的水一部分流入第一根冷卻支管內,另一部分流入其他的冷卻支管內,多根冷卻支管能夠同時對模具內部進行冷卻;第一根冷卻支管內的水冷卻后帶有熱量,通過繼續(xù)通入的冷卻水擠壓,從出水口流入導水管內,通過導水管內的冷卻水進行降溫,使其進入其他的冷卻支管內時的冷卻效果依然較好;密封條為橡膠材質的,因此在隔水板滑動時,通過橡膠的密封條拉伸,帶動彈簧拉伸,能夠將冷卻支管隔成兩個冷卻腔室。
本方案的技術原理是:將冷卻支管伸入模具內部,向進水管內注入冷卻水,冷卻水通過導水管從冷卻支管的進水口進入第一個冷卻支管的一側,然后冷卻水再通過通孔進入冷卻支管的另一側,再從另一側的出水口流出,再次進入導水管,經(jīng)過導水管對冷卻水的冷卻,再次進入另一個冷卻支管內,如此循環(huán),從而對模具內部進行降溫;由于模具內部的每個部分的散熱存在不同,因此,撥動撥塊,使得隔水板在凹槽內擺動,改變通過隔水板隔開的兩個冷卻腔室的體積,從而改變冷卻水與模具的接觸面積,達到不同的冷卻效果,冷卻后,通過后續(xù)的冷卻水擠壓,使冷卻室從出水口流出,與導水管內的冷卻水匯合、降溫,再流入后續(xù)的冷卻支管內。
本方案能產(chǎn)生的技術效果是:1、通過將隔水板在兩凹槽之間的擺動,改變隔水板隔成的兩個冷卻腔室的面積,因此能使模具內部不同散熱的部分的冷卻速度一致,避免浪費等待散熱多部分冷卻時的時間,降低冷卻時間;2、現(xiàn)有技術通過冷卻水進入第一根冷卻支管,冷卻后流出,再進入第二根冷卻支管,此時第一根冷卻支管中流出的水帶有溫度,因此導致第二根冷卻支管的冷卻效果不好,本方案通過第一根冷卻支管內流出的水能夠與導水管內的水匯合后被降溫,再進入其他的冷卻支管,因此冷卻的效果好;3、導水管內的水經(jīng)過第一根冷卻支管后,會繼續(xù)向前流動,進入第二根冷卻支管,不會在第一根冷卻支管冷卻完之后,第二根冷卻支管才開始冷卻,本方案冷卻的效率高。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優(yōu)選方案:
優(yōu)選方案一:所述冷卻支管為銅管。銅的導熱性好,能夠將模具內部的溫度及時導出,通過冷卻水進行冷卻、降溫,并且同時的成本低,能夠節(jié)約成本。
優(yōu)選方案二:基于優(yōu)選方案一,所述冷卻支管的頂部的四個角均連接有銅絲。通過銅絲將冷卻支管上的熱量導出,能夠在通過冷卻水冷卻的同時,將熱量導出進行降溫,提高冷卻的效率。
優(yōu)選方案三:基于優(yōu)選方案二,所述導水管內圈設有第一密封圈,外圈設有第二密封圈。密封圈能夠避免冷卻水漏出流入模具內,確保不會影響模具的成型。
優(yōu)選方案四:基于優(yōu)選方案三,所述隔水板為絕熱材質。避免冷卻支管的兩個腔室之間導熱,影響模具的冷卻降溫。
優(yōu)選方案五:基于優(yōu)選方案四,所述隔水板的頂端設有限位板。隔水板在凹槽內移動時,兩端的密封塊會被拉伸,限位板能夠避免密封塊在拉伸時從隔水板中被拉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塑料模具的局部冷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冷卻支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進水管1、出水管2、導水管3、第一密封圈31、第二密封圈32、冷卻支管4、進水口41、出水口42、凹槽43、隔水板44、密封條441、彈簧442、通孔45、銅絲46、撥塊47。
如圖1、圖2所示,塑料模具的局部冷卻裝置,包括進水管1、出水管1和與進水管1和出水管2連通的環(huán)形的導水管3,導水管3上連接有四根兩端封閉且與導水管3垂直的冷卻支管4,冷卻支管4為銅質,且為矩形;導水管3的內圈安裝有第一密封圈31,外圈安裝有第二密封圈32。
冷卻支管4上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導水管3連通的出水口42和進水口41,冷卻支管4的前后內側壁均開設有成梯形的凹槽43,凹槽43頂部的寬度大于底部的寬度,兩個凹槽43之間設有內部中空的隔水板44;隔水板44的上端開有開口,隔水板44的上下兩端均設有橡膠的密封條441,且隔水板44的上端還設有限位板,隔水板44內還設有彈簧442,彈簧442的兩端分別與上、下兩根密封條441連接;冷卻支管4底部的還開設有與冷卻支管4內部連通的通孔45,且冷卻支管4頂端的四個角均連接有銅絲46;上端的密封條441上連接有撥塊47。
使用本實施例時,首先,將冷卻支管4放入需要冷卻的模具內部,再向進水管1內充入冷卻水,冷卻水通過進水管1流入導水管3內,再通過進水口41進入冷卻支管4內,根據(jù)模具內部的散熱的而不同,撥動撥塊47,使得隔水板44在撥塊47的推力下,在凹槽43內滑動,將冷卻支管4隔成兩個體積不同的冷卻腔室,對散熱的不同模具內部進行局部冷卻;冷卻后,繼續(xù)通入冷卻水,將冷卻水擠壓至冷卻支管4的另一側進行冷卻,靠近出水口42一側的模具冷卻后,冷卻水從出水口42流出與導水管3內的冷卻水匯合、降溫;第一根冷卻支管4進行冷卻時,導水管3內的冷卻水進入其他的冷卻支管4,同時進行冷卻;完成冷卻后,冷卻水通過出水管2流出,并進行收集,再將冷卻支管4從模具內部取出,便完成了冷卻。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fā)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