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注塑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增壓結構、及包括該增壓裝置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的注塑模具的模內熱切工裝采用液壓工作站和微型油缸配合,以產(chǎn)生高壓剪切澆口。但是,定制的高壓液壓工作站成本過高,防漏以及保護方面存在很多可靠性隱患。同時,上述高壓液壓工作站會導致油污的泄露,從而導致工作環(huán)境的臟亂差現(xiàn)問題,此外,上述高壓液壓工作站體積較大,如此占用了較大的空間,不利于安裝和運輸。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進一步地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壓結構及注塑模具,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增壓結構,其包括:油缸機構以及驅動所述油缸機構的氣缸機構;
所述油缸機構包括油缸本體和油缸活塞桿,所述油缸活塞桿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油缸本體中,另一端自所述油缸本體中伸出;
所述氣缸機構包括氣缸本體和氣缸活塞桿,所述氣缸活塞桿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氣缸本體中,另一端自所述氣缸本體中伸出;
所述氣缸本體的缸徑大于所述油缸本體的缸徑,所述氣缸活塞桿的伸出端與所述油缸活塞桿的伸出端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油缸活塞桿在所述油缸本體 中運動。
作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改進,所述氣缸活塞桿與所述油缸活塞桿同軸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改進,所述氣缸活塞桿的伸出端與所述油缸活塞桿的伸出端通過連接桿傳動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改進,所述增壓裝置還包括殼體,所述油缸機構以及氣缸機構安裝于所述殼體的內部空間中。
作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改進,所述殼體的內部空間中還設置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位于所述內部空間的底面的上方,所述油缸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座上,所述氣缸機構安裝于所述底面上。
作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改進,所述安裝座與所述氣缸本體之間設置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座和氣缸本體相抵靠。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注塑模具,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壓裝置。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和運輸方便。此外,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采用壓縮空氣驅動,避免了油污污染工作環(huán)境。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些實施方式并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這些實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結構上的等效變換或替代,均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包括:油缸機構以及驅動所述油缸機構的氣缸機構。
所述油缸機構包括油缸本體11和油缸活塞桿12,所述油缸活塞桿12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油缸本體11中,另一端自所述油缸本體11中伸出。其中,所述油缸活塞桿12為T字型,所述油缸活塞桿12具有T形結構的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油缸本體11中。
所述氣缸機構用于驅動所述油缸機構中油缸活塞桿12的運動。具體地,所述氣缸機構包括氣缸本體21和氣缸活塞桿22,所述氣缸活塞桿22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氣缸本體21中,另一端自所述氣缸本體21中伸出。其中,所述氣缸活塞桿22為T字型,所述氣缸活塞桿22具有T形結構的一端滑動地設置于所述氣缸本體21中。
所述氣缸本體21的缸徑大于所述油缸本體11的缸徑,所述氣缸活塞桿22的伸出端與所述油缸活塞桿12的伸出端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油缸活塞桿12在所述油缸本體11中運動。
從而,在高壓空氣的作用下,氣缸活塞桿進行運動,并帶動油缸活塞桿進行同步運動。由于氣缸本體的缸徑大于油缸本體的缸徑,從而在一定的氣壓下,氣缸活塞桿施加給油缸活塞桿的力較大。且由于油缸本體的缸徑較小,則油缸機構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強較大,從而實現(xiàn)增加液壓油壓強的目的。
進一步地,所述氣缸機構對所述油缸活塞桿施加驅動力的的驅動方向,與所述油缸活塞桿在所述油缸本體內部的運動方向相同。為實現(xiàn)該目的,所述氣缸活塞桿22與所述油缸活塞桿12同軸設置。同時,所述氣缸活塞桿22的伸出 端與所述油缸活塞桿12的伸出端通過連接桿30進行傳動連接。
此外,所述增壓裝置還包括殼體40,所述油缸機構以及氣缸機構安裝于所述殼體40的內部空間中。具體地,所述殼體40的內部空間中還設置有支撐座41,所述支撐座41位于所述內部空間的底面的上方,所述油缸機構安裝于所述支撐座上,所述氣缸機構安裝于所述底面上,并位于所述油缸機構的下方。所述安裝座與所述氣缸本體21之間設置有對油缸本體21進行支撐的連接塊42,所述連接塊4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安裝座41和氣缸本體21相抵靠。
基于如上所述的增壓結構,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注塑模具,該注塑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增壓裝置。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安裝和運輸方便。此外,本發(fā)明的增壓結構采用壓縮空氣驅動,避免了油污污染工作環(huán)境。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