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帶成型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敷帶成型機,包括一個或多個并列設置的模具,所述模具內(nèi)設有水平的通道,帶料經(jīng)過所述通道時被模具壓制成型為敷帶,所述通道的至少一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帶料或敷帶在寬度上移動的限位釘。本實用新型的敷帶成型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限位釘從模具的內(nèi)部進行精確定位后,使帶料和敷帶沿直線前進,從而保證敷帶上的容置槽與敷帶邊緣之間的距離的穩(wěn)定。
【專利說明】敷帶成型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敷帶成型機,具體涉及一種對帶料和敷帶在寬度方向上進行有效限位的敷帶成型機,使帶料和敷帶沿直線前進,從而保證敷帶上的容置槽與敷帶邊緣之間的距離的穩(wěn)定。
【背景技術】
[0002]敷帶成型機將長條形的帶料預熱后進行成型及沖孔加工,制造出如圖1所示形狀的用于包裝的敷帶I。圖1中示出了敷帶的一部分,如圖1所示,敷帶I上設有均勻分布的用于容置被包裝的產(chǎn)品的容置槽11,容置槽11是在敷帶成型機中經(jīng)過預熱后采用模具進行成型的,此外,在敷帶I的一側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均勻分布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是在敷帶成型機中通過沖孔加工所形成的,可與上述容置槽11的成型過程同步進行,或者先通過沖孔加工形成定位孔12,而后再加工容置槽11。
[0003]首先聲明的是,在本申請的說明書及權利要求中,成型后的產(chǎn)品稱為敷帶1,成型前的原料稱為帶料10,在有的情況下,敷帶I和帶料10混合使用。帶料10進入模具4之前的一側稱為模具4的前側,敷帶I從模具4中出來的一側稱為模具4的后側。
[0004]如圖2所示,在使用敷帶成型機將長條形的帶料10加工為如圖1所示的敷帶I的過程中,帶料10被動力機構帶動,按一定的步距傳送,帶料10進入模具4時,模具4內(nèi)設有水平的通道41,帶料10經(jīng)過通道41時被模具4壓制成型,被加工出容置槽11和/或定位孔12,形成敷帶I。敷帶成型時,要保證成型的容置槽11到敷帶I 一邊的距離h(參照圖1)穩(wěn)定在一定范圍內(nèi),因此需要盡量保證成型前的帶料10以及成型后的敷帶I以直線前進,控制其傾斜程度,保證容置槽11到敷帶I的距離h穩(wěn)定在設計的允許公差范圍內(nèi)。
[0005]在現(xiàn)有技術中,采用在模具4兩側分別設置軌道而對帶料10或敷帶I進行定位。即,在模具4的前側設置相互對設的前定位塊21形成第一軌道對帶料10進行定位;在模具4的后側設置相互對設的后定位塊31形成第二軌道對敷帶I進行定位。
[0006]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在于,由于敷帶I (帶料10)材質(zhì)為塑料,質(zhì)地較軟,兩側的軌道很難將其校正為直線,進行周期送料時,敷帶I (帶料10)容易發(fā)生蛇行扭曲,尤其是位于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之間待加工的帶料10由于沒有其他限制,會發(fā)生走偏的情況,最終造成成型的容置槽11的位置不穩(wěn)定,即容置槽11到敷帶I邊緣的距離不穩(wěn)定,造成產(chǎn)品不良。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準確控制敷帶前進方向的敷帶成型機,防止敷帶及帶料走偏。
[0008]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敷帶成型機,包括一個或多個并列設置的模具,所述模具內(nèi)設有水平的通道,帶料經(jīng)過所述通道時被模具壓制成型為敷帶,所述通道的至少一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帶料或敷帶在寬度上移動的限位釘。
[0009]作為優(yōu)選,在所述模具的前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帶料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一軌道和/或在所述模具的后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敷帶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二軌道。
[0010]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釘設于所述通道的兩側。
[0011]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釘設置于所述通道的兩側的端部,對進入所述模具時的所述帶料形成約束或對離開所述模具時的所述敷帶形成約束。
[0012]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道的兩側的限位釘在敷帶的寬度方向上的距離與敷帶的寬度之間的差大于零并小于或等于0.1mm。
[0013]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道兩側的限位釘分別相對設置。
[0014]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道的兩側分別設有間隔均勻的多個限位釘。
[0015]本實用新型的敷帶成型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限位釘從模具的內(nèi)部進行精確定位后,使帶料和敷帶沿直線前進,從而保證敷帶上的容置槽與敷帶邊緣之間的距離的穩(wěn)定。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敷帶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現(xiàn)有技術的敷帶成型機對帶料和敷帶進行限位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敷帶成型機對帶料和敷帶進行限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20]本實用新型的敷帶成型機通過對帶料和敷帶在寬度方向上進行有效限位的,使帶料和敷帶沿直線前進,從而保證敷帶上的容置槽與敷帶邊緣之間的距離的穩(wěn)定。
[0021]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敷帶成型機的模具4內(nèi)設有水平的通道41,帶料10經(jīng)過通道41時被模具4壓制成型為敷帶1,這一點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不再詳述。本實用新型的改進點在于,通道41的至少一側設有用于限制帶料10或敷帶I在寬度上移動的限位釘6。限位釘6的數(shù)量不限,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進行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在通道41的每端均設置四個限位釘6,并且分別通道41的兩側均設有限位釘6,每端的四個限位釘6兩兩相對設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限位釘6從模具4的內(nèi)部進行精確定位后,使帶料10和敷帶I沿直線前進,從而保證敷帶I上的容置槽11與敷帶I邊緣之間的距離h的穩(wěn)定。與圖2所示的現(xiàn)有技術相比,從實測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h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大為減小,并且h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理論值。h的均方差值也大為減少,說明其趨于穩(wěn)定。
[0022]實際上,限位釘6的數(shù)量不限,只是如果只有一個或一對限位釘6,其限位效果不夠好。作為優(yōu)選方式,本實施例中,通道41的兩側分別設有限位釘6。
[0023]如圖3所示,在模具4的前側設有用于限制帶料10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一軌道,在模具4的后側設有用于限制敷帶I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二軌道。其中,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的結構和現(xiàn)有技術一樣,不再贅述。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從模具4的外部對帶料10和敷帶I進行限位,防止在其寬度方向的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此外,模具4之外的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的寬度的尺寸可設置的比位于通道41兩側限位釘6的在寬度方向上距離b更大,用于粗略保證帶料10位置,使進入模具4內(nèi)帶料10 (敷帶I)不會偏離太多,防止帶料10 (敷帶I)的側邊因過度靠緊限位釘6而發(fā)生卷曲。因此,在增加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后,能夠達到更為良好的效果,避免只設置限位釘6時可能發(fā)生的卷曲。作為本實施例的優(yōu)選方式,同時設置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實際上可只設置第一軌道或第二軌道,也能達到輔助限位釘6進行限位的效果,只是沒有同時設置第一軌道和第二軌道的限位效果好。
[0024]此外,如圖3所示,限位釘6設置于通道41的端部,對進入模具4時的帶料10形成約束或對離開模具41時的敷帶I形成約束。由于帶料10進入模具4時和敷帶I離開模具41時是最容易發(fā)生在寬度方向的偏移的兩種情形,故將限位釘6設置于通道41的端部,在較少數(shù)量的限位釘6情形下即可達到較好的限位效果。當然,還可以在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的通道41的中部增加限位釘6,即多個限位釘6分別在通道41的一側間隔均勻設置,排成一排,并且布滿通道41的一側,達到更好的限位效果。通道41任意一側的多個限位釘6即可以均勻分布,也可以不均勻分布,即可以布滿通道41的一側,也可以只在靠近其中一端的部位設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靈活選擇。
[0025]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通道41的兩側的限位釘6在敷帶I的寬度方向上的距離b與敷帶I的寬度之間的差小于或等于0.1_,從而限制敷帶I在寬度方向的最大偏移。當然,距離b應該大于敷帶I的寬度,以防止敷帶I的側邊被限位釘6阻擋而卷起。
[0026]需要指出的是,模具4可以為用于壓制容置槽11的成型模具或者用于沖出定位孔12的沖孔模具。在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只示出了一個成型模具,實際上,還可以并列設置成型模具和沖孔模具,敷帶I依次穿過成型模具和沖孔模具,在成型模具和沖孔模具內(nèi)均設置如圖3所示的限位釘6即可,而第一軌道位于成型模具之前,第二軌道位于沖孔模具之后。
[0027]當然,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敷帶成型機,包括一個或多個并列設置的模具,所述模具內(nèi)設有水平的通道,帶料經(jīng)過所述通道時被模具壓制成型為敷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道的至少一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帶料或敷帶在寬度上移動的限位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具的前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帶料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一軌道和/或在所述模具的后側設有用于限制所述敷帶在寬度方向上的移動的第二軌道。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釘設于所述通道的兩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釘設置于所述通道的兩側的端部,對進入所述模具時的所述帶料形成約束或對離開所述模具時的所述敷帶形成約束。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兩側的限位釘在敷帶的寬度方向上的距離與敷帶的寬度之間的差大于零并小于或等于0.1mm。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兩側的限位釘在敷帶的寬度方向上的距離與敷帶的寬度之間的差大于零并小于或等于0.1mm。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兩側的限位釘分別相對設置。
8.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敷帶成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兩側分別設有間隔均勻的多個限位釘。
【文檔編號】B29C43/58GK203472038SQ201320530217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任穎, 陳冬燕, 李麗 申請人:北京松下控制裝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