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運輸化工產(chǎn)品套疊回收式專用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運輸化工產(chǎn)品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屬于一種運輸危險貨物可重復使用的專用箱。
我國目前電石在世界上產(chǎn)量位居第一,電石的包裝有兩種,一種是一次性出口包裝,另一種是國內周轉包裝,有100KG/桶、200KG/桶兩種包裝形式。裝卸過程是以人力完成,采用棚蓋車運輸。由于出口電石量日增,包裝材料作為一次性資源消耗,不僅材料供應緊缺、困難,而且進口包裝材料耗用外匯大,使包裝費用增高,出口電石成本不斷上升。國內用的包裝桶周轉使用兩三次就變得破爛不堪,五次周轉就需要大批淘汰,導致成本較高,廠家難以承受,只好多次使用,但氣密性沒有保證,漏撒現(xiàn)象不可避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以充氮保護降低危險的運輸化工產(chǎn)品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克服了用進口材料制作包裝桶的困難,同時節(jié)約了購買進口材料所需的大量外匯。既節(jié)約了包裝、運輸費用,又便于機械作業(yè),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裝卸、運輸?shù)陌踩煽啃?,適應多種鐵路運輸車型的集裝箱運輸,從而大大提高了電石產(chǎn)品的運輸局限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專用箱結構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專用箱底結構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專用箱蓋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專用箱裝入載體的使用狀態(tài)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專用箱回收使用狀態(tài)圖。
該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呈截臺錐體形狀結構,箱體[1]與可移動的箱蓋[2]組成為一體。箱體[1]由法蘭圈[7]、加強板[5]、底板[3]、堵片[6]、箱體板[4]通過焊接而成。箱蓋[2]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11],在箱蓋[2]一端對稱位置中焊接兩個把手[10]和加固擋板[8],加強板[5]上開有吊孔[9],加強板[5]用螺栓緊固在箱體口沿上。在法蘭圈[7]的本直徑邊沿位置上開有U型槽,恰好將大直徑O型密封橡膠圈嵌入到法蘭圈[7]的U型槽上,起到箱體與箱蓋的密封作用。箱體與箱蓋剛性法蘭用螺栓緊固后,即可在使用過程中確保專用箱的氣密性能。通過計算調整螺栓數(shù)量及敷從粘結材料,可滿足不同氣密程度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套疊回收式專用箱的特點是材料供應可靠,將危險運輸轉變?yōu)槠胀ㄘ浳镞\輸,整個專用箱的強度和剛度均經(jīng)過三向應力與變應力和變形的核算,保證具有的足夠的安全系數(shù)。氣密可靠,強度和鋼度均符合國家要求,保證產(chǎn)品質量的穩(wěn)定性,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具有套疊回收重復使用的功能。按年電石產(chǎn)量250萬噸計算,國內使用可減少浪費電石20萬噸左右,包裝費一億伍千萬元,年出口按10萬噸計算,節(jié)約包裝費用6000萬元左右,同時,為專用箱制造廠家及電石生產(chǎn)廠家、使用廠家?guī)矶囗検找?。在運輸過程中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套疊回收式專用箱的實施例該專用箱的形狀為截臺錐體型結構,選用3毫米厚的普通鋼板壓制而成,箱體由法蘭圈[7]、加強板[5]、底板[3]、堵片[6]、箱體板[4]通過焊接而成。使用叉車置專用箱于料斗下,裝電石1噸(出口)或1.25噸(國內),緊固箱蓋。為保證運輸安全,充氮用叉車入運輸工具中裝卸。該專用箱可套疊回收,重復使用,按每疊裝10個專用箱,套疊10個箱體,再在上面裝10個箱蓋。
權利要求1.一種運輸化工產(chǎn)品套疊回收式專用箱,是由鋼板壓制,其特征在于箱體[1]與箱蓋[2]組成為一體,呈截臺錐體形狀結構,箱體[1]由法蘭圈[7]、加強板[5]、底板[3]、堵片[6]、箱體板[4]通過焊接而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其特征在于箱蓋[2]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11],在箱蓋[2]一端對稱位置中焊接兩個把手[10]和加固檔板[8]。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其特征在于加強板[5]上開有吊孔[9],加強板[5]用螺栓緊固在箱體口沿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套疊回收式專用箱,其特征在于法蘭圈[7]的本直徑邊沿位置上開有U型槽,將大直徑O型密封橡膠圈嵌入到法蘭圈[7]的U型槽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套疊回收式專用箱,是由箱體和箱蓋組成,呈截臺錐體形狀結構,箱體由法蘭圈、加強板、底板、堵片、箱體板通過焊接而成。箱蓋上開有若干個螺栓孔,在箱蓋一端對稱位置中焊接兩個把手和加固檔板,加強板上開有吊孔,加強板用螺栓緊固在箱體口沿上。該專用箱是將危險品運輸轉變?yōu)槠胀ㄘ浳镞\輸,具有套疊回收,重復使用的功能,降低了包裝成本,使用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B65D21/032GK2289756SQ9720363
公開日1998年9月2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1997年1月10日
發(fā)明者曹為, 張靖如, 袁利平 申請人:張靖如, 袁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