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輸送機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吊具后支撐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xiàn)代化汽車生產線中,吊具是汽車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的重要輸送設備。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汽車市場競爭越來越大,汽車生產商為提高其競爭力和實現(xiàn)效率最大化,不斷地開發(fā)新車型,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在一條流水線上生產多種車型已成常態(tài)。傳統(tǒng)的吊具支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實現(xiàn)一種吊具承載多種車型的需要,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出現(xiàn)了吊具調整裝置。根據(jù)需求生產不同的車型,而不同的車型之間的吊具定位點不同,一般情況下固定不同車型的前支撐點是不變的,通過調節(jié)后支撐點的不同位置來適應不同車型。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吊具后支撐調整裝置,該調整裝置能根據(jù)不同車型自動調節(jié)后支撐的吊具調整設備。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吊具后支撐調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底部框架上部設置下部機架,下部機架上部配合設置滑移機構,下部機架上設置第二線性滑軌及齒條,滑移機構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線性滑軌上,滑移機構中的齒輪與齒條相嚙合;所述滑移機構的頂部設置第一線性滑軌,第一線性滑軌與第二線性滑軌兩者布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滑移機構頂部后端位置固定水平氣缸,頂升機構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上,頂升機構與水平氣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頂升機構的水平底板上安裝吊臂夾板,頂升機構的縱向安裝板側面底部位置設置升降氣缸,撥輪組件滑動設置于頂升機構側面的滑軌上,且升降氣缸的活塞桿與撥輪組件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滑移機構包括滑架及安裝于所述滑架上的驅動電機,齒輪安裝于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部機架頂面沿長度方向兩側分別固定有限位塊,限位塊用于限定滑移機構的行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下部機架底端外側設置接近開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撥輪組件包括固定于頂升機構縱向安裝板上的支架及轉動設置于縱向安裝板上的軸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部框架內側面緊固定位裝置,定位裝置包括一個豎直設置的定位氣缸,定位氣缸的活塞桿端固定定位銷。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部框架頂面設置拖鏈,拖鏈一端固定于底部框架頂部,拖鏈另一端固定于滑移機構上。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品采用齒輪齒條嚙合傳動和氣缸控制,其結構緊湊,調節(jié)范圍大,節(jié)奏快,控制簡單,噪音低,調節(jié)精度高,性能可靠,自動化程度高,能有效滿足現(xiàn)代物流輸送的自動化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3中,包括頂升機構1、撥輪組件2、吊臂夾板3、升降氣缸4、水平氣缸5、第一線性滑軌6、滑移機構7、驅動電機8、限位塊9、齒輪10、齒條11、拖鏈組件12、底部框架13、下部機架14、定位裝置15、定位氣缸16、電機安裝架17、定位銷18、接近開關19、第二線性滑軌20等。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吊具后支撐調整裝置,包括底部框架13,底部框架13上部設置下部機架14,下部機架14上部配合設置滑移機構7,下部機架14上設置第二線性滑軌20及齒條11,滑移機構7滑動設置于所述第二線性滑軌20上,滑移機構7中的齒輪10與齒條11相嚙合;所述滑移機構7的頂部設置第一線性滑軌6,第一線性滑軌6與第二線性滑軌20兩者布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滑移機構7頂部后端位置固定水平氣缸5,頂升機構1滑動設置于第一線性滑軌6上,頂升機構1與水平氣缸5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頂升機構1的水平底板上安裝吊臂夾板3,頂升機構1的縱向安裝板側面底部位置設置升降氣缸4,撥輪組件2滑動設置于頂升機構1側面的滑軌上,且升降氣缸4的活塞桿與撥輪組件2固定連接。
滑移機構7包括滑架及安裝于所述滑架上的驅動電機8,齒輪10安裝于所述驅動電機8的輸出軸上。
下部機架14頂面沿長度方向兩側分別固定有限位塊9,限位塊9用于限定滑移機構7的行程。
下部機架14底端外側設置接近開關19,接近開關19通過開關支架安裝在下部機架14上,開關的數(shù)量和位置根據(jù)車型數(shù)量和支撐位置而定。
撥輪組件2包括固定于頂升機構縱向安裝板上的支架及轉動設置于縱向安裝板上的軸承。
底部框架13內側面緊固定位裝置15,定位裝置15包括一個豎直設置的定位氣缸16,定位氣缸16的活塞桿端固定定位銷18。
底部框架13頂面設置拖鏈12,拖鏈12一端固定于底部框架13頂部,拖鏈12另一端固定于滑移機構7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調整后支撐之前利用定位裝置15固定吊具,其方法是定位裝置15中的定位氣缸16伸出,從而推動定位銷15-1進入吊具前支撐的定位孔,將吊具的前支撐固定。下部機架14固定于底部框架13,下部機架14安裝有齒條11,齒條11與安裝在滑移機構7的齒輪10嚙合,產生直線運動,通過拖鏈12帶動滑移機構7運動,滑移機構7通過吊臂夾板3帶動吊具后支撐運動,其中拖鏈12一端與滑移機構7連接,另一端與底部框架13連接。吊臂夾板3安裝在頂升機構1,頂升機構1上安裝有撥輪組件2,在吊具的鎖緊裝置打開后,吊具后支撐才能被推動。具體地,當驅動電機8旋轉帶動齒輪齒條運動,帶動頂升機構1和滑移機構7運動到吊臂后支撐的位置,滑移機構7中的水平氣缸5伸出,推動頂升機構1在第一線性滑軌6上運動,其中頂升機構1與第一線性滑軌6通過連接板連接。當頂升機構1上的吊臂夾板3的兩側完全夾住吊具后支撐,氣缸收到信號停止伸縮,同時撥輪組件2靠近吊具鎖緊機構,之后頂升機構1上的升降氣缸4接收到信號,升降氣缸4的推桿伸出帶動撥輪組件2運動,撥輪組件2中的軸承推動吊具鎖緊裝置的撥桿旋轉,當其上的接近開關發(fā)出信號,升降氣缸4停止伸縮,鎖緊裝置打開,吊具后支撐處于自由狀態(tài)。
為了實現(xiàn)吊具后支撐的調整,本實用新型中的PLC控制程序首先判斷新車型的后支撐位置控制電機的旋轉方向,驅動電機8帶動驅動齒輪的旋轉,從而帶動滑移機構7在第二線性滑軌20上做前后方向的運動,此時的頂升機構1和滑移機構7通過第一線性滑軌6連接為一體,其上的吊臂夾板3推動后吊臂做前后方向的運動。與新車型對應的接近開關19發(fā)出信號時,驅動電機8停止轉動,后吊臂到達新車型的支撐位置。之后頂升機構1上控制撥輪組件2的升降氣缸4收縮,撥輪組件2脫離吊具鎖緊裝置,后吊臂被鎖死,當氣缸復位完成,中間滑移機構7上的氣缸執(zhí)行收縮命令,頂升機構1復位,其上的吊臂夾板3離開吊具后支撐,頂升機構1復位完成后電機轉動,帶動滑移機構7復位,即到達設定的遠離后支撐的起始點,后支撐調節(jié)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