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飄浮物打撈專用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專用船舶,特別是一種用于打撈水上飄浮物的專用船。
近來,國內湖泊、河道上的飄浮物逐年增多,如水葫蘆、浮萍、水草、發(fā)泡塑料等。特別是水葫蘆,在內陸河道及湖泊上已呈漫延趨勢,有些地方的水面,水葫蘆等惡性水草每平方米多達一百公斤以上,已嚴重阻塞航道、窒息魚類。另外,由于水葫蘆屬一年生水草,每到冬天便枯萎、腐爛,周而復始的滋生和腐爛,使水體遭到嚴重污染。為此已引起環(huán)保、航管等部門的重視,并著手解決水葫蘆飄浮物污染水體、窒息魚類、影響航行的問題。目前,最直接和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人工打撈和清理。因為根據(jù)科學研究,采用除草劑等化學方法或引進昆蟲等生物方法來控制水草的滋生,可能會造成新的污染或生態(tài)失衡。而現(xiàn)在普遍采用的人工打撈和清理方法只是利用小型船只和簡單的鉤、耙、網(wǎng)篼等工具進行手工作業(yè),對于小區(qū)域的水面清理具有較好的效果。但對于大面積成片滋生的水葫蘆,則采用這種人力作業(yè)方式不但費工費時、成本昂貴,而且收效甚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的飄浮物打撈專用船,對于大區(qū)域水面的連片水葫蘆等飄浮物實現(xiàn)機械化連續(xù)打撈清理作業(yè),使水面潔凈、航道通暢、水質優(yōu)化。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由兩個前端呈傾角的空腔相連構成的船體,其頭部呈“八”字形分開且延伸至整個船體的中部而形成一鉗形缺口,在船體的前端裝有一升降式破碎機,一架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呈傾斜狀安裝在船體的前半部,其低端伸入船體的鉗形缺口內,高端則與帶式輸送系統(tǒng)或通過一粉碎裝置再與輸送系統(tǒng)相連。在船體的尾部裝有推進系統(tǒng),而安裝在船體后部的動力系統(tǒng)則為船的前行、破碎、輸送提供動力。這樣構成的飄浮物打撈船,在船前行時,利用船體前部呈“八”字形的獨特外形,集攏飄浮物,并利用安裝在船頭可升降的破碎機將成片的水葫蘆等飄浮物打散,松散的飄浮物隨船體的前行而進入船體中間的鉗形缺口,再由伸入水中的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打撈出水面,直接通過帶式輸送機送到其他裝運船上,或者由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將打撈上來的飄浮物送入一多級旋刀式粉碎機粉碎,再通過專用泵送到運輸船或直接送到岸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建造容易,能在航行過程中連續(xù)作業(yè),打撈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實現(xiàn)了打撈處理過程的全部機械化,特別適用于大區(qū)域成片滋生的水葫蘆的打撈和清理。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左視圖。
圖3,為
圖1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
圖1除去所有附加裝備后的船體A-A向視圖。
結合
圖1、圖2、圖3、圖4,由兩個前端呈傾角的矩形空腔相連構成的類似于雙體船的船體3,其頭部呈“八”字形分開且延伸至整個船體的中部,形成一鉗形缺口2,在船頭的前端裝有一升降式犁刀破碎機1,一架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4呈傾斜狀安裝在船體的前半部,其低端伸入船體的鉗形缺口2內,高端則可直接與一帶式輸送機6相連,也可通過一多級旋刀式粉碎機5再與一輸送系統(tǒng)接合。該輸送系統(tǒng)可以是一種帶式輸送機,也可以是一種采用專用泵的泵送裝置。船體3的尾部裝有推進器7。而船的動力系統(tǒng)安裝在船體的后部,為整條船的前行、破碎、輸送提供動力。
權利要求1.一種飄浮物打撈專用船,是由船體、打撈系統(tǒng)及動力推進系統(tǒng)構成,其特征在于船體(3)是由兩個前端呈傾角的空腔相連構成,其頭部呈“八”字形分開且延伸至整體船體(3)的中部形成一鉗形缺口(2),在船體(3)的前端裝有一升降式破碎機(1),一架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4)呈傾斜狀安裝在船體的前半部,其低端伸入船體(3)的鉗形缺口(2)內,高端則與帶式輸送機(6)或通過一粉碎裝置(5)再與輸送系統(tǒng)相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飄浮物打撈專用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破碎機(1)是一種犁刀式破碎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飄浮物打撈專用船,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粉碎裝置(5)是一種多級旋刀式粉碎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飄浮物打撈專用船,其關鍵是船體3是由兩個前端呈傾角的空腔相連構成,其頭部呈“八”字形分開,且延伸到整個船體3的中部形成一鉗形缺口2,在船體3的前端裝有一升降式破碎機1,一架齒條式或格式輸送機呈傾斜狀安裝在船體的前半部,其低端伸入船體3的鉗形缺口2內,高端則與帶式輸送機6或通過一粉碎裝置5再與輸送系統(tǒng)相連。這種打撈船特別適用于內陸河道、湖泊中成片滋生的水葫蘆的打撈和清理。
文檔編號B63B35/32GK2556120SQ02217808
公開日2003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5月28日
發(fā)明者項方巖 申請人:項方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