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具有電能產生裝置的自行車,最大特點在于有一發(fā) 電機組裝置于腳踏板與支架連結部分,具有腳踏發(fā)電的功能,其電能可用 于對蓄電池或一般電器用品充電,提供外出或緊急供電的用。此外,除可 作為一般自行車于室外騎乘,亦可在室內作為健身腳踏車用。
背景技術:
在早期農業(yè)社會中,自行車因為具有不需燃料作為動力、重量及體積 輕巧、操作簡單、??糠奖愕葍?yōu)點,無論是作為交通代步工具或是用于運 載貨品,自行車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在現代社會中,由于科技的進步,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發(fā)達,自行車雖不 如以往使用的普遍,但在現代人環(huán)保觀念的建立、重視休閑生活以及運動 健身的前提下,自行車仍經常被當作短程的交通工具,例如作為學生上、 下學的代步工具,抑或被當成假日出外的休閑活動或健身運動之一??梢?自行車的重要性雖不如以往的如此受依賴,但在休閑娛樂方面仍具有一定 的重要性。
自行車與發(fā)電機的結合己行的有年,公知的自行車用發(fā)電機技術中, 早期是利用輪輞接觸式發(fā)電機的技術。但此種技術易造成車輪摩擦損耗、
增加踩踏的阻力等缺點。
隨著設計改良的進步,如中國臺灣發(fā)明專利公告編號第355872號,其 揭示了一種無碳刷式電動腳踏車直流馬達,該馬達本體是由一殼體及一由 殼體側面組合的側蓋構成內部容納空間; 一心軸則穿設于上述殼體及側蓋 中心孔,并使其兩端外露供組接腳踏車的前叉端;該心軸在本體內部軸身 則可套設供通電用的硅鋼片線圈,而在與此線圈相對處的殼體內周面則于 預設凹階面組合金屬層,且在該金屬層內表面貼設由多數個別磁鐵片所組 成的磁鐵環(huán)層磁場,使其硅鋼片線圈外周保持一段間隙,而于線圈通電時 自動驅使腳踏車前進,從而形成一種輕質無齒輪及無碳刷結構、可降低故 障率及減少摩擦損失和噪音,及免去碳刷磨耗和積碳影響馬達效率。
其它如中華民國發(fā)明專利公告編號第00405560號,其揭示了一種自行
車的拖曳式發(fā)電裝置,其主要系至少具有一與地面接觸的驅動輪及由其所 帶動的發(fā)電機裝置,該發(fā)電機裝置系藉由活動式拖曳架控制,且架設在自 行車的車架體上,利用自行車行駛時的前進力量,讓驅動輪與地面產生摩 擦轉動,進而帶動內藏式發(fā)電機產生電力,達到發(fā)電的效果者。其主要特 征系包含有由一驅動輪帶動的發(fā)電機裝置,該發(fā)電機裝置藉由一活動拖 曳架裝設在自行車架體上,而利用自行車行駛的前進力量,讓驅動輪與地 面產生摩擦轉動,進而帶動發(fā)電機裝置產生電力,達到發(fā)電的效果者。
又如中國臺灣發(fā)明專利公告編號第00370498號,其揭示了一種自行車 發(fā)電機。該發(fā)電機設置于一自行車的前輪轂,致使當使用者踩腳踏板時, 發(fā)電機產生電力。該電力用于燈,因以點亮該燈。剩余的電力儲存于一蓄 電器,且可用于燈。該發(fā)電機并不會造成與輪胎的摩擦接觸,使得該發(fā)電
機可允許使用者易于踩踏。
又如中國臺灣發(fā)明專利公告編號第00321398號,其揭示了一種增速型
輪轂發(fā)電機,尤其指一種裝置于兩輪車輛輪轂及心軸上的發(fā)電裝置者其包
括有一固定單元、 一轉子部、及一增速機構;該固定單元乃固定于該車輪 的心軸上,又包括有該輪轂發(fā)電機的殼體及固定于殼體內壁的定子部;而 該轉子部即為該輪轂發(fā)電機的轉動部分,裝置于該固定單元內的心軸上, 由該增速機構驅動旋轉;而該增速機構為一增速齒輪系,其輸入齒輪固定 于該輪轂內壁,輸出齒輪用以驅動該輪轂發(fā)電機的轉子部。可用以提高輪 轂發(fā)電機的發(fā)電效率,通過增速機構的齒輪比設計,可使該增速機構的輸 出轉速數倍于輪轂的轉速,有效增加轉子轉速,提升發(fā)電能量。
又如中國臺灣發(fā)明專利公告編號第00320362號,其揭示了一種輪轂發(fā) 電機的改良結構,尤其指一種裝置于兩輪車輛輪轂及心軸上的發(fā)電機改良 裝置;其包括有一固定單元及一轉動單元;其中該固定單元固定于該車輪 的心軸上,又包括有該輪轂發(fā)電機的定子、外殼、及中心的框軸部;而該 轉動單元包括有輪轂發(fā)電機的驅動部及轉子部,轉動單元框連于該固定單 元的樞軸上,由一驅動部將該車輪輪輻的旋轉,用于驅動轉子部,而于驅 動部與轉子部間,并設有一減振環(huán),用以減低由輪輻傳入轉子部的振動影 響。
雖然在公知技術中,己有應用各種不同技術的自行車用發(fā)電機或輔助 發(fā)電裝置,但在使用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早期是利用輪輞接觸 型發(fā)電機的方式,其需與輪胎間形成摩擦,易造成輪胎的使用壽命縮減, 且在效能上也不佳。
而輪轂式發(fā)電機相較之下,雖然沒有車輪磨損的缺點,但在設計上大 多是固定裝置在前輪或后輪的輪轂上,無論是裝置或拆解都相當花費時 間。且此種設計在自行車行進中發(fā)電,無法在定點做充電的動作,其發(fā)電 效能受限于行進時車輪的轉速,故此電能的產生多半用于自行車頭燈所需 的電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有效的自行車用發(fā)電機組,其裝置 于腳踏板和車體支架連結位置,安裝拆解方便,便于讓使用者根據需要選 擇,克服了傳統(tǒng)裝置于輪轂的自行車用發(fā)電機安裝及拆解不易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可結合于室內健身設備的發(fā)電機組,使 用者在進行運動時,可同時帶動發(fā)電機組產生電力。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多用途的自行車模式,利用活動腳架的 設計,可使該自行車兼具室外騎乘與室內健身的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包括
有
至少一定子,該定子為一圓柱狀殼體構造,裝置于一自行車車架所形 成的一安裝空間中,該定子內面裝置復數個環(huán)列的線圈軸柱,該每一個線 圈軸柱繞設有一線圈;
一軸桿,該軸桿貫通該定子的一中央軸孔,并以一軸承可轉動地支持;
一轉子,該轉子為一圓盤狀結構,結合于該軸桿,該轉子結合有復數 個呈環(huán)狀排列的磁鐵,并對應于該定子的線圈軸柱的線圈;
兩腳踏板連桿,該腳踏板連桿分別具有軸桿連接端與腳踏板連接端, 該軸桿連接端分別與軸桿的兩末端連接,該腳踏板連接端連接一腳踏板, 當踩動該腳踏板時由該腳踏板連桿帶動該軸桿及轉子轉動。
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定子的該線圈連接一 對導線,該對導線連接一充電器,以對一連接于該充電器的蓄電池充電。
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自行車的車架,裝置 有一腳架。
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腳架是一活動腳架。 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安裝空間是位在該自 行車的一前支架、座椅支架以及后支架三者連結處。 本發(fā)明對照公知技術的功效
本發(fā)明由于利用一具電能產生裝置的自行車,利用將發(fā)電機組裝置于 腳踏板與車體支架連結位置的方式,便于安裝與拆解。此種設計可讓生產 廠商便于個別生產及販賣,也便于讓消費者在使用上根據需求自行選擇。
本發(fā)明的發(fā)電機組可安裝結合在一戶外自行車或一室內健身設備,讓 使用者不論在進行戶外運動或戶內運動時,可同時由發(fā)電機組產生電力, 以供應指定負載的電力或向電池充電。
此外,利用活動腳架的設計,使用者可依需要選擇室外模式或是室內 模式??墒棺孕熊嚦艘话闶彝怛T乘功能外,亦可于室內當作健身腳踏車 的用,兼具實用與運動的效果。
圖1是顯示本發(fā)明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本發(fā)明的發(fā)電機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3是顯示本發(fā)明的發(fā)電機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4是顯示圖2中4-4斷面的剖示圖5是顯示圖2的第二實施例的剖示圖6是顯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對蓄電池充電的示意圖。 附圖中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00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
11前支架
12座椅支架
13后支架
14安裝空間
2發(fā)電機組
21a、 21b導線
22定子
23中央軸孔
24軸承
25軸桿
26線圈軸柱
27線圈
28轉子
281 中央軸孔
282 圓孔 29 磁鐵
3 腳踏板連桿 3a 軸桿連接端 3b 腳踏板連接端
31 中央軸孔
32 螺絲
4 腳踏板
5 后輪輪轂
6 活動腳架
7 充電器
8 蓄電池
81 正極
82 負極
I 腳踏板旋轉方向
II 腳踏板旋轉方向
III 活動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為解決公知技術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利用一電磁感應 的發(fā)電機組,主要包含一轉子及定子部分,裝置于腳踏板與車體支架相連處。由踩踏腳踏板,使轉子與定子間形成相對運動,產生電能。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具體結構設計,將由以下的實施例及附圖做進一步的 說明。
參閱圖1所示,其顯示本發(fā)明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立體圖。
如圖所示,本發(fā)明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ioo具有一傳統(tǒng)自行車外
觀與結構,其支架結構包括一前支架ll、 一座椅支架12及一后支架13,三 者連結處配置有一發(fā)電機組2,可通過踩踏腳踏板4使發(fā)電機組2產生電能。
參閱圖2所示,是發(fā)電機組2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結構圖。如圖所示,發(fā) 電機組2裝置于前支架11、座椅支架12以及后支架13三者相連結處,并且 連接有一對延伸的導線21a及21b。在發(fā)電機組2作用產生電能時,可經由 導線21a及21b輸出。
參閱圖3所示,是本發(fā)明的發(fā)電機組2第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如圖所 示,車體的前支架ll、座椅支架12以及后支架13三者連結處形成一安裝空 間14,發(fā)電機組2裝置于此安裝空間14中。此發(fā)電機組2包含一定子22,該 定子22為一圓柱狀殼體構造,其中央形成一中央軸孔23,該中央軸孔23兩 側各與一軸承24對齊,讓一軸桿25穿過此中央軸孔,且該軸承24可轉動地 支持。該定子22內部裝置有復數個環(huán)列的線圈軸柱26,該線圈軸柱26圍繞 該定子22中央的中央軸孔23呈環(huán)狀排列,該每一個線圈軸柱繞設有一線圈 27。此外,該發(fā)電機組2亦包含一轉子28,該轉子28為一圓盤狀結構,裝 置于該安裝空間14中,與定子22間保持預定間距。該轉子28中心位置形成 一中央軸孔281,該中央軸孔281靠近定子22的一側與一軸承24對齊,軸桿 25貫穿此中央軸孔281使該轉子28結合于該軸桿25。該轉子28結合有復數
個呈環(huán)狀排列的磁鐵29圍繞該轉子28中央的中央軸孔281,并對應于該定 子22的線圈軸柱26。
發(fā)電機組2的兩側各裝置有一腳踏板連桿3,該腳踏板連桿3分別具有 軸桿連接端3a與腳踏板連接端3b。該軸桿連結端3a具有一中央軸孔31,該 中央軸孔31分別連結于軸桿25的一端,并以螺絲32固定鎖緊;而該腳踏板 連接端3b各與一腳踏板4連結。當踩動該腳踏板4時由該腳踏板連桿3帶動 該軸桿25及轉子28轉動。
參閱圖4所示,是顯示圖2中第一實施例的4-4斷面的斷面圖(參考圖2)。 當使用者以旋轉方向I踩踏兩側腳踏板4,同時帶動軸桿25及轉子28的轉動, 此時轉子28上的磁鐵29與靜止的定子23上的線圈軸柱26間形成了相對運 動,根據電磁學原理,此時纏繞線圈軸柱26上的線圈27會產生一股感應電 流,此感應電流可由導線21a及21b輸出利用。
參閱圖5所示,是顯示圖2的第二實施例的剖示示圖。本實施例與第一 實施例最大不同在于發(fā)電機組2裝置有一組轉子28與兩組定子22,兩組定 子22分別位于轉子28的兩側。當使用者以旋轉方向II踩動腳踏板4時,該轉 子28和兩組定子22間形成相對運動,產生感應電流,其原理與前述相同, 容不再贅述。
參閱圖6所示,是利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對蓄電池充電的示意圖。 如圖所示,本發(fā)明的后輪輪轂5的兩側裝置有一固定腳架或活動腳架6,該 活動腳架6可沿活動方向III收起或放下。當活動腳架6往上收納時,為室外 模式,可當一般自行車使用;而當活動腳架6放下穩(wěn)固支撐于地面時,此 時為室內模式,后輪呈懸空狀態(tài),可當作一般室內健身腳踏車使用。在室
內模式下,當使用者踩踏踏板4時,可使發(fā)電機組2產生電能。此產生的電 能可以供應使用者指定的電子裝置。
此外,于室內模式下,亦可將發(fā)電機組2產生的電能用于充電。在充
電的應用例時,該發(fā)電機組2產生的電能經由一充電器7產生一充電電源, 再將此充電電源經由分別連接于蓄電池8的正極81與負極82,使蓄電池8進 行充電。
由以上的本發(fā)明實施例可知,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 自行車確能提供使用者極大的方便。
惟以上的實施例說明,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說明,凡本領域技術 人員當可依據本發(fā)明的上述實施例說明而作其它種種的改良及變化。然而 這些依據本發(fā)明實施例所作的種種改良及變化,當仍屬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精 神及所界定的權利要求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包括有至少一定子,該定子為一圓柱狀殼體構造,裝置于一自行車車架所形成的一安裝空間中,該定子內面裝置復數個環(huán)列的線圈軸柱,該每一個線圈軸柱繞設有一線圈;一軸桿,該軸桿貫通該定子的一中央軸孔,并以一軸承可轉動地支持;一轉子,該轉子為一圓盤狀結構,結合于該軸桿,該轉子結合有復數個呈環(huán)狀排列的磁鐵,并對應于該定子的線圈軸柱的線圈;兩腳踏板連桿,該腳踏板連桿分別具有軸桿連接端與腳踏板連接端,該軸桿連接端分別與軸桿的兩末端連接,該腳踏板連接端連接一腳踏板,當踩動該腳踏板時由該腳踏板連桿帶動該軸桿及轉子轉動。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定子 的該線圈連接一對導線,該對導線連接一充電器,以對一連接于該充電器的蓄電池充電。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自行 車的車架,裝置有一腳架。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腳架是一活動腳架。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其中,該安裝空間是位在該自行車的一前支架、座椅支架以及后支架三者連結處。
全文摘要
一種配置有電能產生機組的自行車,是在其腳踏板與車體支架相連處裝置一發(fā)電機組,此發(fā)電機組包含一轉子以及一定子部分,利用踩踏腳踏板時軸桿的轉動使其發(fā)電。此外,也可以利用活動腳架或固定腳架將自行車架起固定于地面,使該自行車兼具定點充電及運動健身的功能。
文檔編號B62M23/02GK101386333SQ20071014890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9月12日
發(fā)明者張豪中, 楊亮達, 楊良智 申請人:創(chuàng)世超動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