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观看视频网站,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啪啪伊人网,中文字幕第13亚洲另类,中文成人久久久久影院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亚洲a视频

車輛懸架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63109閱讀:27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車輛懸架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安裝在車輛上用于懸掛車輛的車體的懸架設備,并更具體而言,涉及在車輛的車體上安裝諸如構成懸架設備的懸架缸之類的阻尼力產生裝置的結構。
背景技術
常規(guī)車輛懸架設備通常包括作為阻尼力產生裝置的懸架缸,例如用于產生阻尼力的減振器。懸架缸大致包括殼體以及布置成插入在殼體中的桿。在懸架缸中,通過包含殼體和桿中的一個而構成的車輪側單元被耦合至車輪保持構件(例如懸架臂),同時通過包含殼體和桿中的另一個而構成的車體側單元被附裝至車體的一部分(例如輪胎罩的上部)。如此構成的懸架缸被設置成根據(jù)車輪與車體的一部分的彼此接近和遠離的相對移動而可伸縮移動,并通過對伸縮移動提供阻力來產生阻尼力。例如在以下專利文獻1和2中揭示了用于將車體側單元安裝在車體的一部分上的結構。在所揭示的結構中,在作為車體的一部分的安裝部分中形成車體側單元通過其插入的開口,且車體側單元安裝在車體的一部分上使得車體側單元的上端從安裝部分向上突起。
同時,已經提出了一種如下構造的懸架缸。在彼此協(xié)同以構成懸架缸的車輪側單元與車體側單元的一個中設置外螺紋部分,同時在車輪側單元與車體側單元的另一個中設置內螺紋部分。內螺紋部分與外螺紋部分嚙合使得內螺紋部分根據(jù)車輪側單元與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相對于外螺紋部分旋轉。此外,設置作為致動器的電機以向內、外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從而對上述兩個單元的相對移動提供阻力,由此根據(jù)阻力產生阻尼力。配備有如此構造的懸架缸的懸架設備通常被稱為電磁懸架設備,并例如在以下專利文獻3、4和5中揭示 JP-A-2002-120535[專利文獻2]JP-A-2003-327075[專利文獻3]JP-A-2003-343648[專利文獻4]JP-A-2001-180244[專利文獻5]JP-A-8-197931發(fā)明內容一.發(fā)明簡介形成在車體的一部分上并且其上安裝有懸架缸的安裝部分被諸如發(fā)動機罩之類的防護罩覆蓋,該防護罩布置在安裝部分上方以與其間隔開。當諸如行人之類的某個物體從上方接觸防護罩時,從安裝部分向上突出的車體側單元的存在對減輕因接觸而導致的沖擊會有妨礙。著眼于有效地減輕沖擊,希望最大化車體側單元的突出部分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即懸架缸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
在上述專利文獻1和2所描述的懸架設備中,突出部分傾斜或防護罩的一部分被保持與橡膠減振器抵靠接觸,由此提高了減輕沖擊的效果。但是,在所揭示的懸架設備中,車體側單元實質上固定至安裝部分,由此不能增大懸架缸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在上述專利文獻3、4和5所描述的懸架設備中,因為車體側單元包括電機,所以車體側單元從安裝部分的突出量不可避免地較大,使得難以增大懸架缸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即,在設置成車體側單元從安裝部分向上突出的懸架設備中,希望提供某些方法以確保有效的沖擊減輕。
雖然車體側單元的突出是一種存在于現(xiàn)有懸架設備中的問題,但現(xiàn)有設備還存在各種其他問題。因此,通過進行各種改進以克服上述問題,能夠在各個方面改進設備的實用性??紤]到以上情況研發(fā)了本發(fā)明。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較高實用性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車輛懸架設備的特征在于包括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用于允許至少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該突出部分作為車體側單元(其形成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一部分,并從車體的其上安裝有車體側單元的一部分向上突出,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使得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
本車輛懸架設備包括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作為用于允許突出部分(其是車體側單元向上突出的一部分)的突出量減小的機構。由于上述機構,例如可以減小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布置在安裝部分上方的防護罩之間的距離。根據(jù)本車輛懸架設備,通過利用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其間距離增大的空間,能夠有效地吸收從上方作用在防護罩上的沖擊。因此,本懸架設備具有較高的實用性。
二.發(fā)明的形式將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可要求保護的各種形式(以下在合適處稱為“可受保護的發(fā)明”)。為了更容易地理解可受保護的發(fā)明,本發(fā)明的各個形式類似于所述權利要求被編號,并在合適處從屬于其他一種形式或多種形式。需要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下將要描述的技術特征或其任意組合,而應根據(jù)以下對可受保護的發(fā)明的各種形式和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進行構造。還需要理解的是,包括在可受保護的發(fā)明的以下任何一種形式中的多個元件或特征并不需要全部設置在一起,而是可將其中一個或更多元件或者一個或更多特征被增加至以下任何一種形式的任何形式、以及其中從以下任何一種形式去除一個或更多元件或者一個或更多特征的任何形式視為可受保護發(fā)明的一種形式。
(1)一種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包括阻尼力產生裝置,其包括耦合至車輪保持構件的車輪側單元和安裝在安裝部分上的車體側單元,使得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上端從所述安裝部分向上突出,其中所述車輪保持構件保持車輪,所述安裝部分形成在車體的位于所述車輪上方的一部分上,所述阻尼力產生裝置基于對隨著所述車輪與所述車體的一部分的相對移動而產生的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產生對所述車輪與所述車體的一部分的相對移動的阻尼力,和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用于允許至少突出部分,即作為所述車體側單元從所述安裝部分向上突出的部分,的位移,使得所述突出部分從所述安裝部分突出的量減小。
根據(jù)形式(1)的懸架設備配備有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作為允許車體側單元的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的機構。該機構增大了阻尼力產生裝置與布置在安裝部分上方的諸如發(fā)動機罩之類的防護罩之間的空間,更具體而言,增大了防護罩與車體側單元的上端之間的距離。因此,根據(jù)形式(1)的懸架設備能夠利用增大的空間有效地減輕作用在防護罩上的沖擊。即,可以增大由于作用在防護罩上的沖擊而導致的防護罩的形變量,從而增大用于吸收沖擊的行程。于是,可以有效地吸收沖擊。例如,在行人與接觸車輛時從上方與防護罩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本懸架設備可有效地減輕行人受到的沖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本懸架設備是有效的。所以,上述形式(1)實現(xiàn)了具有較高實用性的車輛懸架設備。上述專利文獻所揭示的現(xiàn)有懸架設備不允許車體側單元的實質位移,由此并未增大上述空間。因此,相較于現(xiàn)有懸架設備,形式(1)的懸架設備就沖擊減輕而言是優(yōu)良的。
根據(jù)形式(1)的懸架設備中的“阻尼力產生裝置”例如可以包括所謂的減振器。更具體而言,阻尼力產生裝置可以包括上述懸架缸,通過包含殼體及布置成插入殼體的桿來構成該懸架缸,并且該懸架缸被設置成使得殼體和桿可隨著車輪與車體的一部分彼此接近和遠離的相對運動而伸縮移動。在阻尼力產生裝置是懸架缸的情況下,通過包含殼體和桿中的一者來構成上述“車輪側單元”,而通過包含殼體和桿中的另一者來構成上述“車體側單元”。在采用懸架缸的情況下,例如可以采用一種如下構造的結構。即,桿具有活塞,而殼體被設置成其內部空間被劃分為兩個流體腔?;钊纬捎锌卓冢ぷ髁黧w基于懸架缸的伸縮運動而通過該孔口在兩個腔之間流動,從而產生對兩個腔之間的流體流動的阻力。還可以采用以下詳述的懸架缸,即構成電磁懸架設備的懸架缸。可以通過分別包含殼體和桿中的僅一者和另一者來構成車輪側單元和車體側單元。在懸架缸配備有致動器以用于通過改變上述孔口的橫截面積來改變待產生的阻尼力的大小的情況下,車輪側單元或車體側單元可以包括致動器。在如下所述懸架缸構成電磁懸架設備的情況下,懸架缸包括用于產生阻尼力的電機。在此情況下,車輪側單元或車體側單元可以包括電機。
“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在結構上并沒有具體限制??梢圆捎酶鞣N結構,只要這種機構允許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使得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即可。例如,可以采用其中允許車體側單元整體移動或形變由此減小突出部分的突出量的結構。還可以采用其中僅允許突出部分移動或形變以由此減小突出部分的突出量的結構。將在以下詳述在以下形式中與可以采用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的具體結構相關的設置。
在上述形式(1)中,可以使被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位移的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以任何方式發(fā)生位移。例如,至少突出部分可以通過重力或通過作用在防護罩上的沖擊而發(fā)生位移。此外,通過額外設置的致動器的驅動力,可以強制地使至少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從形式(1)達成的效果可知,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并非表示由于被諸如橡膠減振器之類的彈性構件支撐而產生的微小位移,而是表示允許車體側單元的突出部分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有實質性增大的位移。更具體而言,優(yōu)選地是例如,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使得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例如不少于1cm的位移。更優(yōu)選的是,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使得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例如不少于2cm、不少于3cm、不少于4cm、或不少于5cm的最大位移。
(2)根據(jù)上述形式(1)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
形式(2)包括涉及所謂電磁懸架設備的設置。例如,在形式(2)中包括一種具有懸架缸的懸架設備,其中車輪側單元與車體側單元例如通過滾珠絲杠機構彼此耦合。這種懸架設備具有作為致動器用于產生阻尼力的電機,由此阻尼力產生裝置不可避免地具有增大的長度。因此,在上述專利文獻所揭示的懸架設備中,車體側單元通常附裝至形成在車體的一部分處的安裝部分,使得車體側單元從安裝部分向上突出。因此,能夠減小車體側單元的突出部分的突出量的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作為確保沖擊減輕功能的裝置,對于電磁懸架設備是特別有效的。形式(2)實現(xiàn)了具有優(yōu)良沖擊減輕功能的電磁懸架設備。
(3)根據(jù)上述(1)或(2)所述的懸架設備,其包括彼此并行布置的彈性構件和液壓阻尼器,并被設置成所述車體側單元由所述彈性構件和所述液壓阻尼器彈性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
在車體側單元以根據(jù)形式(3)的方式被彈性支撐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通過車輪側單元和車體側單元傳遞至車體的振動。因此,根據(jù)形式(3)的懸架設備允許車輛的駕乘舒適性的改善。將詳細描述其中通過利用彈性支撐車體側單元的結構而構成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的設置。注意,在形式(3)中描述的技術特征能夠在不具有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的情況下應用至懸架設備。因此,其中形式(3)的特征被用于這種懸架設置中的設置也涉及實際的懸架設備,并可以是可受保護的發(fā)明。
(4)根據(jù)形式(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
在形式(4)中,具體限制了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的結構。簡言之,根據(jù)形式(4)的懸架設備配備有允許車體側單元整體相對于安裝部分移動的機構。在如形式(4)所述車體側單元被設置成可向下移動的情況下,可以容易地增大阻尼力產生裝置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
(5)根據(jù)形式(4)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支撐構件,用于將所述車體側單元固定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支撐力減小裝置,其可工作以減小由所述支撐構件施加的支撐力。
在形式(5)中,具體地限制了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的結構。在如形式(5)所述車體側單元被支撐構件支撐的情況下,通過減小由支撐構件施加的支撐力,可以容易地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通常,車體側單元被稱為上支撐體的支撐構件(其配備有橡膠減振器)支撐。形式(5)可廣泛應用于采用這種支撐構件的懸架設備。
(6)根據(jù)上述形式(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加熱所述支撐構件。
在形式(6)中,具體地限制了支撐力減小裝置的結構。形式(6)適合應用于采用具有上述橡膠減振器的支撐構件的懸架設備。更具體而言,可以采用例如其中嵌入諸如鎳鉻合金線之類的生熱阻抗線(加熱元件)的橡膠支撐構件。通過對生熱阻抗線通電,可利用熱量軟化或燒穿支撐構件,從而可以容易地減小由支撐構件施加的支撐力。
(7)根據(jù)上述形式(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切割所述支撐構件。
在形式(7)中具體限制了支撐力減小裝置的結構。形式(7)適合應用于采用具有上述橡膠減振器的支撐構件的懸架設備。如將在以下詳述的,在防護罩上設置諸如刀具之類的刀刃狀構件,且作為防護罩的形變的結果,使得刀刃狀構件切割或穿過橡膠支撐構件,從而可以容易地減小支撐構件的支撐力。在形式(7)中,可以將橡膠支撐構件完全地切割至使得支撐力減小為零的程度?;蛘?,可以將支撐構件部分地切割至使得支撐力減小至非零的特定值的程度。
(8)根據(jù)上述形式(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其中容納流體的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允許所述流體從所述支撐構件排放。
在形式(8)中,具體限制了支撐力減小裝置的結構。作為上述橡膠減振器,可獲取的有一種流體填充式的橡膠減振器,在其中容納有流體以提高和調整其振動特性。形式(8)適合應用于采用具有這種流體填充式橡膠減振器的支撐構件的懸架設備。如將在以下詳述的,在防護罩上設置具有尖銳頂端的穿刺構件,且作為防護罩形變的結果,使得穿刺構件的尖銳頂端刺破支撐構件,從而可以從其排放容納在橡膠減振器中的流體。于是,可以容易地減小支撐構件的支撐力。
(9)根據(jù)上述形式(4)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被設置成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且其包括移動禁止裝置,用于禁止所述車體側單元的向下移動,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禁止解除裝置,用于解除由所述移動禁止裝置對所述車體側單元的向下移動的禁止。
在形式(9)中,具體限制了車體側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的結構。簡言之,在形式(9)中,車體側單元被合適的鎖止構件鎖止并通過解除由鎖止構件對車體側單元的鎖止而被允許向下移動。根據(jù)形式(9),可以通過簡單結構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梢酝ㄟ^合適的致動器解除對車體側單元的鎖止?;蛘?,由于在防護罩上的沖擊、防護罩的形變等來解除對車體側單元的鎖止。
(10)根據(jù)上述形式(4)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包括彼此并行布置的彈性構件和液壓阻尼器,并被設置成所述車體側單元由所述彈性構件和所述液壓阻尼器彈性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阻尼力減小裝置,用于減小由所述液壓阻尼器產生的阻尼力,并且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被設置成由于由所述阻尼力減小裝置對所述阻尼力的減小而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
在形式(10)中,利用其中車體側單元被彈性支撐的上述結構來構成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液壓阻尼器”例如可以構造為具有殼體及布置在殼體中以將殼體的內部空間劃分為兩個流體腔的活塞。這樣構造的液壓阻尼器可以被設置成作為活塞在殼體中移動的結果而允許兩個流體腔之間的流體流動,以及限制兩個流體腔之間的流體流動。在這樣構造的液壓阻尼器中,通過允許流體在兩個腔之間相對自由地流動,可以減小由阻尼器施加的阻尼力。如以下詳細解釋的,在形式(10)中包含以下設置,其中在兩個流體腔之間的液體流動被限制的狀態(tài)下通過足夠大程度的支撐力來支撐車體側單元,而在允許兩個流體腔之間相對自由的液體流動的狀態(tài)下,作為支撐力減小的結果而允許車體側單元因的移動。
(11)根據(jù)上述形式(4)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用于強制地使被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允許向下移動的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在根據(jù)形式(11)強制地使被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移動的情況下,可以更可靠地增大阻尼力產生裝置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在形式(11)中,并未具體限制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結構,而是可以采用能夠通過向其施加一定的可控力使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任何合適結構。
(12)根據(jù)上述形式(11)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包括致動器,并可工作以通過由所述致動器產生的驅動力來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作為形式(12)中所述的“致動器”,可以采用電機、液壓缸裝置等。例如在采用其工作可控的致動器的情況下,可以在任何希望的時間或隨機的時間來強制地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從而確保相當高程度的沖擊減輕功能。
(13)根據(jù)上述形式(12)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其中,所述電機起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所述致動器的作用。
形式(13)在上述電磁懸架設備中是有效的。例如,電磁懸架設備配備有作為致動器以可控地操作懸架缸的電機。在如形式(13)采用電機作為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致動器的情況下,不需要再額外設置致動器。因此根據(jù)形式(13),能夠實現(xiàn)實用的懸架設備。
(14)根據(jù)以上形式(1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可工作,以在檢測到所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根據(jù)形式(14),在車輛與行人等進行接觸時的時間點,可以強制地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該設置可靠地確保了在由于車輛與行人等接觸而導致行人等從上方與防護罩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減輕行人等可能受到的沖擊的效果??梢酝ㄟ^被設置成檢測某個物體與例如保險杠等的接觸的傳感器等來檢測車輛的碰撞。關于這一點,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在檢測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工作的技術特征可以應用于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即,與形式(14)相關或無關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可以被設置成在檢測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允許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
(15)根據(jù)上述形式(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可工作,以在預測到所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根據(jù)形式(15),可以在存在車輛與行人等接觸的高可能性時的時間點,強制地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該設置可確保在由于車輛與行人等接觸而導致行人等從上方與防護罩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減輕行人等可能受到的沖擊的效果??梢曰谟上鄼C等識別的圖像、或者基于車輛與車輛將要接觸的物體之間距離的變化(通過雷達或距離傳感器等獲得該變化)來預測車輛的碰撞。關于這一點,在預測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使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工作的技術特征可以應用于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即,與形式(15)相關或無關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可以被設置成在預測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允許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
(16)根據(jù)以上形式(1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具有使已經被強制地向下移動的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上返回的功能。
當向下強制地移動車體側單元時,阻尼力產生裝置通常被置于不同于其常態(tài)的狀態(tài)。因此,根據(jù)形式(16),可以容易地使阻尼力產生裝置(即懸架設備)返回至常態(tài)。即使在車輛接觸行人等時或在存在車輛接觸行人等的高可能性時強制地移動車體側單元,行人等可能實際上不會接觸防護罩,或者車輛可能實際上不會接觸行人等。在這些情況下,根據(jù)形式(16),阻尼力產生裝置可以迅速地返回至常態(tài),從而增強懸架設備的便利性。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配備有致動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允許由致動器向上移動車體側單元來實現(xiàn)上述返回功能。
在形式(16)中,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可以被設置成具有在車體側單元已經向上返回之后解除對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允許的功能。注意,無論其是否具有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都可以采用具有這種功能的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
(17)根據(jù)上述形式(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用于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傾斜。
在形式(17)中,具體限制了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的結構。例如,在形式(17)中可以包括其中僅車體側單元的突出部分可位移的設置。在如形式(17)中突出部分被設置成可傾斜的情況下,可以容易地增大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上述防護罩之間的距離。
(18)根據(jù)上述形式(17)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作為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一個組成元件布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的所述上端處,且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可工作以允許所述電機的傾斜。
形式(18)在上述電磁懸架設備中是有效的。如上所述,在電磁懸架設備中,車體側單元通常具有設置在突出部分上作為其組成元件的電機,該電機起用于受控地操作懸架缸的致動器的作用。在此狀況下,在根據(jù)形式(18)允許電機傾斜的情況下,能夠容易地增大電機與上述防護罩之間的距離,即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
(19)根據(jù)上述形式(1)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用于強制地使被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位移的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如在形式(19)中所述,通過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被允許位移的至少突出部分位移,能以更高的可靠性來增大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空間。在形式(19)中,并未具體限制“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的結構??梢圆捎猛ㄟ^向其施加一定的可控力來使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位移,使得突出部分從安裝部分的突出量減小的任何結構。注意,根據(jù)形式(19),在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的情況下,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屬于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的從屬概念。例如,在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上述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的情況下,可以將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形成為強制地使突出部分傾斜的突出部分強制傾斜機構。
(20)根據(jù)以上形式(19)所述的懸架設備,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包括致動器,且可工作以通過由所述致動器產生的驅動力來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在上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中,可以采用電機、液壓缸等作為形式(20)中的“致動器”。例如在致動器的工作可控的情況下,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可在希望的時間或隨機的時間被強制位移,從而確保非常高程度的沖擊減輕功能。
(21)根據(jù)以上形式(19)或(20)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可工作,以在檢測到所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根據(jù)形式(21),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中,在車輛與行人等進行接觸時的時間點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位移。該設置可靠地確保了在由于車輛與行人等接觸而導致行人等從上方與防護罩進行接觸的情況下減輕行人等可能受到的沖擊的效果。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中,例如,可以通過被設置成檢測某個物體與保險杠等的接觸的傳感器等來檢測車輛的碰撞。
(22)根據(jù)以上形式(19)或(20)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可工作,以在預測到所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根據(jù)形式(22),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中,可以在存在車輛與行人等接觸的高可能性時的時間點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向下移動。該設置可靠地確保了在由于車輛與行人等接觸導致行人等從上方接觸防護罩的情況下減輕行人等可能受到的沖擊的效果。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中,可以基于由相機等識別的圖像、或者基于車輛與車輛將要接觸的物體之間距離的變化(通過雷達或距離傳感器等獲得該變化)來預測車輛的碰撞。
(23)根據(jù)以上形式(19)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具有使已經被強制地向下發(fā)生位移的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返回的功能。
在使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的情況下,阻尼力產生裝置通常被置于不同于其常態(tài)的狀態(tài)。因此,根據(jù)形式(23),可以容易地使阻尼力產生裝置(即懸架設備)返回至常態(tài)。在形式(23)中的返回功能屬于上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返回功能的上位概念。與針對上述關于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返回功能所解釋的相同的原因,形式(23)確保了懸架設備的便利性的提高。在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具有致動器的情況下,通過允許使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返回來由致動器實現(xiàn)上述返回功能。形式(23)還可以被設置成具有在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已經返回之后至少解除對車體側單元的至少突出部分的位移的允許的功能。
(24)根據(jù)以上形式(1)至(2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懸架設備安裝在具有防護罩的車輛上,所述防護罩布置在所述安裝部分上方的位置處并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上端間隔開,并且所述懸架設備包括沖擊吸收構件(92;178),所述沖擊吸收構件布置在所述防護罩與所述車體的形成所述安裝部分處的部分之間,用于吸收作用在所述防護罩上的沖擊。
在形式(24)中,上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被包含在其中沖擊吸收構件被布置在防護罩與車體的形成安裝部分處的部分之間的設置中。(沖擊吸收構件可以被稱為“襯墊構件”。)根據(jù)形式(24),因為可以通過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增大車體側單元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距離,所以能夠增大通過沖擊吸收構件進行沖擊吸收的行程,從而使沖擊吸收構件可以有效地吸收作用在防護罩上的沖擊。即,在由于行人等與防護罩接觸而產生沖擊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地減輕行人等受到的沖擊。
在形式(24)中,并未具體限制“沖擊吸收構件”的結構。可以采用諸如樹脂泡沫材料(包括氨基甲酸乙酯、苯乙烯等)的常規(guī)沖擊吸收材料。此外,可以在防護罩和車體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者上設置可以隨著防護罩的形變而塑性變形的至少一個肋,或者至少一個可塑性形變結構體等,從而可以利用至少一個肋、至少一個結構體等的塑性變形所需的負載來吸收沖擊。在此情況下,至少一個肋、至少一個結構體等起沖擊吸收構件的作用。


圖1是示出根據(jù)第一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2是示出其中圖1所示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狀態(tài)的視圖;圖3是流程圖,示出了由圖1所示的懸架電子控制單元執(zhí)行的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圖4是流程圖,示出了部分地構成圖3所示的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圖5是流程圖,示出了部分地構成圖3所示的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的車體側單元返回處理例程;圖6是示出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7是示出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8是示出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
圖9是流程圖,示出了由圖8所示的懸架電子控制單元執(zhí)行的支撐力減小控制程序;圖10是示出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11是示出根據(jù)第六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12是示出根據(jù)第七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13是示出根據(jù)第八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圖14是示出其中圖13所示的電機傾斜的狀態(tài)的視圖;并且圖15是示出根據(jù)第九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的正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但是,需要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以下實施例,而是可通過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如“發(fā)明形式”中所述的各種改變及修改。
1.第一實施例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10。懸架設備10包括作為阻尼力產生裝置的懸架缸12及作為懸架彈簧的盤簧14。懸架缸12耦合至起附裝部分的作用并形成在車體的一部分處的安裝部分16,并耦合至作為用于保持車輪的車輪保持構件的懸架下臂18。懸架缸12抑制車體因盤簧14的伸長和收縮而產生的振動。
通過包含缸20和桿22來構成懸架缸12,其中缸20作為耦合至懸架下臂18的圓筒殼體,而桿22布置在缸20中并從缸20的上端部向上突出。桿22形成有與螺母24嚙合的外螺紋,螺母24設置在缸20的內圓筒壁的上端處以在上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并保持軸承滾珠。懸架缸12還包括電機26(電動機),并起電磁致動器的作用。電機26固定地容納在電機箱28內,而作為電機26的轉軸的電機軸30一體地連接至桿22的上端。懸架缸12被設置成使得通過包含缸20來構成車輪側單元32,同時通過包含電機26、電機箱28和桿22來構成車體側單元34。車輪側單元32耦合至懸架下臂18,而車體側單元34附裝至安裝部分16。桿22和螺母24構成滾珠絲杠機構,并分別起車體側單元34的外螺紋部分和車輪側單元32的內螺紋部分的作用。
車體側單元34附裝至安裝部分16,同時由上支撐體40支撐。更具體而言,通過包含固定至安裝部分16下側的環(huán)狀橡膠減振器42以及固定至橡膠減振器42的內周部分的圓筒保持體44來構成上支撐體40。由上支撐體40保持車體側單元34,同時電機箱28松弛地裝配在保持體44內,由此將車體側單元34附裝至安裝部分16。電機箱28和保持體44分別形成有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延伸的導引件46和導引槽48,由此車體側單元34被設置成相對于安裝部分16不可旋轉但可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移動。電機箱28在其下部處的直徑大于在其中部處的直徑。電機箱28的下部起止動器的作用,用于限制車體側單元34的向上移動。通過電機箱28的下部與保持體44的下表面的抵靠接觸來防止車體側單元34向上移動。上支撐體40設置有螺線管50,該螺線管50固定地布置在保持體44外周表面的下部處。螺線管50具有銷52,并被設置成使得銷52在通電時縮回。同時,保持體44和電機箱28形成有各自的銷孔54、56,當電機箱28位于其最高位置時銷孔54、56彼此同軸,且螺線管50的銷52穿過銷孔54插入銷孔56。在此情況下,車體側單元34位于其最高位置并被禁止向下移動。其中車體側單元34位于其最高位置的狀態(tài)是常態(tài)。在常態(tài)下,電機26和電機箱28的各自的上部穿過形成在安裝部分16中的開口58并向上從安裝部分16突出。電機26和電機箱28的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的部分起車體側單元34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在電機箱28與缸20之間布置有波紋管式護罩70,該護罩70覆蓋桿22,并在其相對兩端處分別連接至電機箱28和缸20。護罩70可防止沙、水等附著至桿22并進入缸20的內部。盤簧14被環(huán)狀上夾持體72與下夾持體74夾在兩者之間并被支撐,其中上夾持體72構成上支撐體40的一部分,并設置在保持體44上,而下夾持體74固定地設置在缸20的外周部上。
在這樣構造的懸架設備10中,當車體的一部分與車輪彼此相對移動時,缸20與桿22可在軸向方向上彼此相對移動,同時與電機軸30的轉動一起產生桿22相對于缸20的轉動。即,當車體的一部分與車輪彼此接近和遠離移動時,車輪側單元32與車體側單元34可彼此相對移動,且懸架缸12可伸縮地移動。在通過驅動電機26向桿22施加旋轉轉矩的情況下,可以向形成在桿22上的外螺紋和螺母24施加相對旋轉轉矩。通過使得相對轉動轉矩具有適當?shù)姆较蚝痛笮。軌蛟谄渲幸种栖囕唫葐卧?2和車體側單元34的相對移動的方向上產生合適的阻力,以對抗上述相對移動。該阻力對應于針對車體的一部分與車輪的相對移動的阻尼力。雖然懸架缸12的阻尼力產生功能可以被認為是被動的,但本實施例中的懸架缸12也可主動地工作。即,可以通過電機26的旋轉使車輪側單元32與車體側單元34彼此相對主動地移動,來允許懸架缸12具有穩(wěn)定車體姿態(tài)的功能以及調整車輛高度的功能。將省略對這些功能的詳細說明。配備有這種懸架缸12的本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可被稱為電磁懸架設備。
當本示例性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處于如上所述的常態(tài)時,車體側單元34的上端作為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的突出部分。在此狀態(tài)下,當對螺線管50通電時,銷52從電機箱28縮回并抽出。如上所述,電機箱28松弛地裝配在保持體44中,因此車體側單元34被設置成可向下移動。當銷52從電機箱28抽出時,允許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即,在示例性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10中,通過包含銷52來構成用于禁止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的移動禁止裝置,而通過包含螺線管50來構成用于解除對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的禁止的禁止解除裝置。此外,通過包含螺線管50來構成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34相對于安裝部分16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以下在合適處簡稱為“向下移動允許機構”)。該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34以作為突出部分的車體側單元34的上端從安裝部分16的突出量減小的方式進行的移動。
在本車輛懸架設備10中,在銷52從電機箱28的銷孔56抽出的情況下電機26在其中桿22相對于缸20向下移動的方向上旋轉時,如圖2所示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即,本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10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以下在合適處簡稱為“強制移動機構”),其用于強制地使被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移動。強制移動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關于這一點,電機26起用于驅動強制移動機構的致動器的作用。
上支撐體40設置有嚙合爪80,其被彈簧82朝向電機箱28推壓。當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預定量時,嚙合爪80與形成在電機箱28中的嚙合槽84進行嚙合,從此鎖止車體側單元34。車體側單元34被嚙合槽84鎖止處的位置是車體側單元34的可移動端在向下方向上的縮回位置。當車體側單元34位于縮回位置時,車體側單元34的上端并未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在本懸架設備10中,當螺線管50在車體側單元34位于縮回位置的狀態(tài)下斷電時,銷52被插入到形成在電機箱28中的另一個銷孔86內,由此禁止車體側單元34相對于安裝部分16移動。在附圖中,為了便于理解該懸架設備,螺線管50和銷孔56、86在電機箱28和保持體44的周向上與嚙合爪80和嚙合槽84位于相同位置。實際上,螺線管50等組件可以在周向方向上與嚙合爪80等組件間隔一定的角度。
在本懸架設備10中,已經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可以向上移動,即,車體側單元34可從縮回位置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在使車體側單元34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時,首先對螺線管50通電且銷52從銷孔86抽出,從而解除對車體側單元34的移動的禁止。隨后,電機26在其中桿22相對于缸20向上移動的方向上旋轉,使得車體側單元34相對于安裝部分16向上移動。在此情況下,由于嚙合槽84的傾斜表面的原因而使得嚙合爪80縮回。車體側單元34向上移動至電機箱28的下端與保持體44進行抵靠接觸的位置。當車體側單元34位于該位置時,對螺線管50斷電,使得銷52插入銷孔56。于是,禁止車體側單元34移動。以此方式,車體側單元34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換言之,通過包含電機26等組件而構成的上述強制移動機構具有使已經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向上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的功能。
在其中車體側單元34位于縮回位置的狀態(tài)下,相較于當車體側單元34位于常態(tài)位置時的情況,減小了懸架缸12的伸縮移動的范圍(即車體側單元34與車輪側單元32相對移動的范圍)。懸架缸12在減小的范圍內伸縮移動,并在該范圍內產生合適的阻尼力。
在本車輛懸架設備10中,安裝部分16被發(fā)動機罩90覆蓋,發(fā)動機罩90是一種防護罩,并且布置在安裝部分16上方以與安裝部分16間隔開。在發(fā)動機罩90下側上設置有肋92,其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與車體的形成有安裝部分16的部分之間。肋92被布置成以在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的情況下(例如在行人與車輛碰撞時)產生形變。于是,每個肋92均起到緩沖構件的作用,用于減輕行人受到的沖擊。在本懸架設備10中,當車體側單元34位于常態(tài)位置時,車體側單元34的上端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從上述減輕沖擊的角度考慮,突出部分的存在是妨礙實現(xiàn)沖擊減輕功能的因素。因此,本懸架設備10被設置成,在檢測到車輛發(fā)生碰撞或當預測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使上述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和強制移動機構工作,其將在下文更詳細描述。
由懸架電子控制單元(以下在合適處稱為“懸架ECU”或“ECU”)100來執(zhí)行對上述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和強制移動機構的工作的控制(以下在合適處稱為“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更具體而言,來執(zhí)行對螺線管50和電機26的控制。ECU 100主要由包括CPU、ROM、RAM、總線以及I/O(輸入/輸出接口)等組件的計算機構成,并且還包括用于電機26及螺線管50等組件的驅動器。上述電機26和螺線管50經由各個驅動器連接至計算機的I/O。用于預測車輛將發(fā)生碰撞的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PCS)、碰撞傳感器104、以及用于檢測車體側單元34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相對于安裝部分16的位置的位置傳感器106等連接至I/O。ECU 100被設置成在執(zhí)行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中能夠接收由PCS和傳感器104、106等獲得的各種信息。碰撞傳感器104布置在保險杠上,并被設置成在車輛與某個物體進行接觸時向ECU 100發(fā)送表明車輛碰撞的信號。通過包括雷達、計算機等而構成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且其被設置成識別車輛前方存在的物體并預測被識別物體與車輛碰撞的可能性。當被識別物體與車輛碰撞的可能性變高時,系統(tǒng)102就向ECU 100發(fā)送表明存在碰撞可能性的信號。
通過執(zhí)行圖3的流程圖表示的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來實現(xiàn)由ECU100進行的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控制程序存儲在ECU 100的計算機的ROM中,并在點火開關已經置于打開狀態(tài)之后以較短的時間間隔(例如,從數(shù)毫秒至數(shù)十毫秒的時間間隔)重復執(zhí)行。以下,將參考圖3的流程圖依順序說明本懸架設備10的控制的細節(jié)。
在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中,首先執(zhí)行步驟S1(以下在合適處省去“步驟”)以判定碰撞傳感器104是否正在發(fā)送表明某個物體已經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的信號。在碰撞傳感器104正在發(fā)送表明碰撞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S2以根據(jù)由位置傳感器106獲得的信息來判定車體側單元34是否位于常態(tài)位置。在車體側單元34位于常態(tài)位置的情況下,執(zhí)行S3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將在以下詳述),使得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在S2判定車體側單元34并未位于常態(tài)位置的情況下,這意味著車體側單元34正在向下移動或已經位于縮回位置。因此,略過S3。
在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中,執(zhí)行由圖4的流程圖表示的處理。在與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控制的執(zhí)行并行的情況下,根據(jù)時分處理來執(zhí)行該例程。首先,在S10對螺線管50通電,從而銷52從電機箱28的銷孔56抽出并允許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隨后,在S11,電機26在其中桿22相對于缸20向下移動的方向上旋轉,由此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S11隨后是S12,其中根據(jù)由位置傳感器106獲得的信息來判定車體側單元34是否已位于縮回位置。在車體側單元34已經位于縮回位置之后,執(zhí)行S13以對在S11已經通電的螺線管50斷電,從而銷52被插入銷孔86并禁止車體側單元34在縮回位置處的移動。以上已詳細說明了通過執(zhí)行此例程進行的上述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和強制移動機構的工作,這里簡化了對其的說明。碰撞傳感器104被設置成一旦某個物體已經與車輛發(fā)生碰撞,就持續(xù)發(fā)送表明車輛發(fā)生碰撞的信號。因此,在碰撞發(fā)生之后,在S1做出肯定判定“是”,而在S2做出否定判定“否”,使得車體側單元34保持在縮回位置。
在S1判定未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執(zhí)行S4以根據(jù)從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發(fā)送的信號來進行判定。在S4判定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正在發(fā)送表明存在碰撞可能性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S2的判定。在S2判定車體側單元34位于常態(tài)位置的情況下,執(zhí)行上述S3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在S2判定車體側單元34并未位于常態(tài)位置的情況下,如上所述略過S3的例程。
在S4判定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并未正在發(fā)送表明存在碰撞可能性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S5以根據(jù)由位置傳感器106獲得的信息來判定車體側單元34是否位于縮回位置。在S5判定車體側單元34位于縮回位置時,就意味著已經執(zhí)行了S3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因此,就視為碰撞的可能性已經降低,即,將不會發(fā)生碰撞。在此情況下,在S6執(zhí)行由圖5的流程圖表示的車體側單元返回例程。
類似于上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處理例程,在與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并行的情況下,根據(jù)時分處理來執(zhí)行車體側單元返回處理例程。車體側單元返回處理例程用于使已經移動至縮回位置的車體側單元34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該例程開始于S20,其中對螺線管50通電從而使銷52以從電機箱28抽出,由此允許車體側單元34的移動。S20隨后為S21,其中電機26旋轉,從而向上移動車體側單元34。隨后,在S22判定車體側單元34是否已經位于常態(tài)位置。在車體側單元34已經位于常態(tài)位置之后,執(zhí)行S23以對螺線管50斷電并使銷52插入銷孔56,從而禁止車體側單元34在常態(tài)位置處的移動。于是,完成對車體側單元返回例程的執(zhí)行。通過執(zhí)行以上詳細描述的例程來實現(xiàn)上述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及強制移動機構的工作,在這里簡化了對其的說明。
通過執(zhí)行上述車體側單元移動控制程序,例如在發(fā)生車輛與行人的碰撞時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此外,當存在車輛與行人碰撞的高可能性時,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并當碰撞可能性變低時就使車體側單元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10配備有用于根據(jù)作為致動器的電機26的驅動力,強制地使已經被車體側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的機構。代替強制移動機構的采用,已經被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可以被設置成通過其自重向下移動?;蛘?,車體側單元34可以被設置成根據(jù)作用在發(fā)動機罩90上的沖擊力、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等來向下移動。
2.第二實施例圖6示出了根據(jù)第二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10。類似于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第二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10是電磁懸架設備,其具有電機,且其中車體側單元與車輪側單元通過滾珠絲杠機構耦合。此外,懸架設備110配備有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以及用于強制地使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在以下對第二實施例的描述中,與第一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通過包含懸架缸112及空氣彈簧114(其代替盤簧14)來構成車輛懸架設備110。通過包含固定至保持體44的框架116、固定至缸20的框架118、以及由橡膠制成并布置在兩個框架116、118之間的滾動隔膜(以下在合適處簡稱為“隔膜”)120來構成空氣彈簧114??諝鈴椈?14具有流體密封的空氣腔122,其由框架116、118以及隔膜120界定,并形成在懸架缸112的外側??諝夤团欧叛b置(未示出)經由空氣通道124連接至空氣腔122。通過空氣供應和排放裝置可改變空氣腔122內的空氣量。本車輛懸架設備110如下構成。在強制地使已經被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的情況下,空氣腔122內的空氣量隨著車體側單元34的向下移動而減少。另一方面,在使車體側單元返回至常態(tài)的情況下,空氣腔122內的空氣量增多。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中的上支撐體40,第二實施例中的上支撐體40并未設置有嚙合爪。取而代之,在電機箱28的上部上設置有其直徑大于電機箱28的直徑的上蓋126。上蓋126的外周部分被設置成與保持體44的上端進行接觸,由此起到用于限制車體側單元34向下移動的止動器的作用。
3.第三實施例圖7示出了根據(jù)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30。類似于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30是電磁懸架設備,其具有電機,且其中車體側單元與車輪側單元通過滾珠絲杠機構耦合。此外,懸架設備130配備有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在以下對第三實施例的描述中,與第一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30具有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缸12類似的懸架缸132。在該懸架設備130中,用于固定地容納電機26的電機箱134耦合至下臂18,同時缸20被上支撐體136支撐。即,在本懸架設備130中,通過包含電機26、電機箱134和桿22來構成車輪側單元138,而通過包含缸20來構成車體側單元140。桿22與螺母24協(xié)同構成滾珠絲杠機構,并分別起設置在車輪側單元138中的外螺紋部分的作用和設置在車體側單元140中的內螺紋部分的作用。
通過包含橡膠減振器150和圓筒形保持體152來構成上支撐體136。缸20松弛地裝配在上支撐體136的保持體152中。缸20和保持體152分別形成有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延伸的導引部(未示出)和導引槽(未示出),從而缸20被設置成不可旋轉但可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移動。缸20具有下蓋154,下蓋154的外周端部被設置成與保持體152進行接觸,并從而起用于限制缸20向上移動的止動器的功能。缸20和保持體152形成有各自的銷孔156、158,當由于下蓋154與保持體152的下端接觸而導致缸20位于其最高位置時,銷孔156、158彼此同軸。同時,嚙合銷160設置在保持體152的外周部分上,使得通過彈簧162在朝向缸20的方向上推壓嚙合銷160。嚙合銷160插入上述銷孔156、158。車體側單元140的這種狀態(tài)是常態(tài),其中通過嚙合銷160的作用來禁止車體側單元140向下移動。在常態(tài)下,缸20的上部穿過形成在安裝部分16中的開口58并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缸20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的部分起車體側單元140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上述嚙合銷160容納在固定至保持體152的外周部分的殼體170中。殼體170在其上部處形成有夾持孔172,錐銷174在其裝配在其中時被夾持在夾持孔172中。錐銷174從形成在車體的一部分處的用于在其上安裝車體側單元140的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安裝部分16覆蓋有發(fā)動機罩90,發(fā)動機罩90布置在安裝部分16的上方以與其間隔開。在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上設置有沖頭桿176,其固定至發(fā)動機罩90的下表面并延伸到錐銷174的正上方。在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上布置有襯墊構件178,每個襯墊構件178均由樹脂泡沫構件形成,并起用于減輕行人受到的沖擊的緩沖構件的作用。
在例如由于行人與配備有本懸架設備130的車輛之間的碰撞而發(fā)生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的情況下,發(fā)動機罩90發(fā)生形變,從而使固定至發(fā)動機罩90的下表面的沖頭桿176與錐銷174接觸并向下推動錐銷174。嚙合銷160形成有凹部180,該凹部180具有與形成在錐銷174的前端部處的傾斜表面相對的傾斜表面。被向下推動的錐銷174與凹部180進行嚙合,從而使嚙合銷160因傾斜表面的作用而縮回。結果,嚙合銷160從缸20的銷孔156抽出。在此狀態(tài)下,允許車體側單元140向下移動。在發(fā)動機罩90進一步形變的情況下,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下側上的肋182與缸20的上端進行接觸。但是,車體側單元140已經被允許向下移動,所以車體側單元140可容易地向下移動。因此,并未妨礙由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對沖擊的吸收。
在如上所述構造的懸架設備130中,通過包含嚙合銷160等來構成用于禁止車體側單元140相對于安裝部分16向下移動的移動禁止裝置,而通過包含錐銷174及沖頭桿176等來構成用于解除由移動裝置對車體側單元140的移動的禁止的移動禁止解除裝置。此外,本車輛懸架設備130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通過移動禁止解除裝置來允許車體側單元140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與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不同,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30并未采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并被設置為根據(jù)作用在發(fā)動機罩90上的沖擊以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來使車體側單元140向下移動。
4.第四實施例圖8示出了根據(jù)第四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190。在本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90中,并未采用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因為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90在結構上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所以與第一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該懸架設備190主要由懸架缸192構成。類似于所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缸12,第四實施例的懸架缸192被設置成通過包含缸20來構成車輪側單元194,而通過包含電機26、電機箱28和桿22來構成車體側單元196。車輪側單元194耦合至懸架下臂18,而車體側單元196附裝至安裝部分16。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本實施例的電機箱28被設置成僅容納電機26的下部。桿22和螺母24構成滾珠絲杠機構,并分別起設置在車體側單元196中的外螺紋部分的作用和設置在車輪側單元194中的內螺紋部分的作用。
車體側單元196附裝至安裝部分16,同時被作為支撐構件的上支撐體200支撐。通過包含固定至安裝部分16上側的環(huán)狀減振器202來構成上支撐體200。車體側單元196附裝至安裝部分16,使得電機箱28在橡膠減振器202的中心開口處固定至橡膠減振器202。在此狀態(tài)下,電機箱28的上部從安裝部分16的開口58向上突出。向上突出的這部分起車體側單元196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在橡膠減振器202中,螺旋地嵌入鎳鉻合金線204,其是生熱阻抗線(加熱元件)。通過向鎳鉻合金線204施加電流,可以軟化橡膠減振器202,由此減小由上支撐體200施加的支撐力并允許車體側單元196向下移動。關于這一點,例如通過增大鎳鉻合金線204的嵌入量或通過增大施加至鎳鉻合金線204的電流可以進一步減小由上支撐體200施加的支撐力。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用熱將橡膠減振器202燒穿,從而將支撐力減小為零。
在如上所述構造的懸架設備190中,通過包含鎳鉻合金線204來構成支撐力減小裝置,其通過加熱上支撐體200來減小上支撐體200的支撐力。此外,本懸架設備190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通過支撐力減小裝置允許車體側單元196向下移動。該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類似于所述第三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30,第四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90并未采用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并被設置成根據(jù)作用在發(fā)動機罩90上的沖擊力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來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196。
在本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190中,作為對上述支撐力減小裝置的控制的支撐力減小控制是通過主要由計算機構成的懸架ECU 100來進行的。通過執(zhí)行圖9的流程圖所表示的支撐力減小控制程序來進行由ECU 100執(zhí)行的支撐力減小控制??刂瞥绦虼鎯υ贓CU 100的計算機的ROM中,并在點火開關已經置于打開狀態(tài)之后以較短的時間間隔(例如,從數(shù)毫秒至數(shù)十毫秒的時間間隔)重復執(zhí)行。以下,將參考圖9的流程圖依順序說明本懸架設備中的控制的細節(jié)。
在上述支撐力減小控制中,首先執(zhí)行S30以根據(jù)從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發(fā)送的信號來進行判定。在S30判定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正在發(fā)送表示高碰撞可能性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S31以判定碰撞預測標記是否被置于打開狀態(tài)。碰撞預測標記被設置成初始置于關閉狀態(tài)。將對標記的細節(jié)進行詳述。在S31判定碰撞預測標記被置于關閉狀態(tài)的情況下,執(zhí)行S32以對嵌入在橡膠減振器202中的鎳鉻合金線204施加預熱電流,該預熱電流被設定為橡膠減振器202可以被預熱至橡膠減振器202不會損壞的程度的水平。同時,上述碰撞預測標記被設定為打開。在S31判定標記被設定為打開的情況下,因為已經對鎳鉻合金線204施加了預熱電流,所以略過S32。
隨后,在S33,判定碰撞傳感器104是否正在發(fā)送表示某個物體已經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的信號。在碰撞傳感器104正在發(fā)送表示發(fā)生碰撞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S34以對鎳鉻合金線204施加軟化電流,該軟化電流被設定為高于預熱電流的水平,從而橡膠減振器202被軟化或可能被切開,由此允許車體側單元下向移動。在執(zhí)行S34之后或在略過S34之后(由于在S33判定已經發(fā)生碰撞),完成對支撐力減小控制程序的一次執(zhí)行。
在S30判定車輛碰撞前安全系統(tǒng)102并未正在發(fā)送表示高碰撞可能性的信號的情況下,執(zhí)行S35以判定碰撞預測標記是否被設定為打開。在S35判定碰撞預測標記被設定為打開的情狀下,這意味著由于預測到碰撞而已經向鎳鉻合金線204施加了預熱電流。在此情況下,認為碰撞的可能性已經降低,即不會發(fā)生碰撞,因此執(zhí)行S36以停止預熱電流的供應,并將碰撞預測標記復位為關閉。在S35判定碰撞預測標記被設定為關閉的情狀下,略過S36。在執(zhí)行S35之后或在略過S36之后,執(zhí)行S33及后續(xù)步驟。
在完成上述一系列處理時,結束對支撐力減小控制程序的一次執(zhí)行。如上所述,以較短的時間間隔持續(xù)地重復支撐力減小控制程序直至點火開關被置于關閉狀態(tài)。在本懸架設備190中,歸因于上述支撐力減小控制,在存在行人等與車輛碰撞的高可能性時,可預加熱橡膠減振器202,并可以在發(fā)生碰撞時迅速地允許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此外,即使在存在行人等與車輛碰撞的高可能性時向鎳鉻合金線施加了預熱電流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行人等實際上沒有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停止預熱電流供應并使懸架設備190返回至其常態(tài)。
5.第五實施例圖10示出了根據(jù)第五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210。除了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之外,第五實施例的該懸架設備210在結構上與第四實施例的設備大致相同。因此,與第四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懸架設備210主要由懸架缸212構成。類似于第四實施例的上支撐體200,通過包含橡膠減振器216來構成用于支撐懸架缸212的車體側單元196的上支撐體214。但是,在本實施例的橡膠減振器216中,沒有嵌入鎳鉻合金線。同時,在其下端處具有刀刃的圓筒形刀具218被固定至覆蓋安裝部分16的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刀具218的內徑大于電機箱28的內徑,而外徑小于形成在安裝部分16中的開口58。刀具218的刀刃緊接著位于橡膠減振器216的上方。
在配備有本懸架設備210的車輛中,在行人與車輛碰撞的情況下當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時,發(fā)動機罩90形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導致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上的刀具218的刀刃與橡膠減振器216進行接觸。隨著發(fā)動機罩90進一步形變,刀具218會切割橡膠減振器216,使得車體側單元196與安裝部分16分離,即,上支撐體214的支撐力變?yōu)榱恪kS后,車體側單元通過其自重向下移動。隨著發(fā)動機罩90的后續(xù)形變,刀具218的內底面會與電機26的上端進行接觸。但是,在上支撐體214的支撐力減小為零的情況下車體側單元196已經開始向下移動。因此,車體側單元196基于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而進一步向下移動,從而不存在對行人施加沖擊的擔心。
在這樣構成的懸架設備210中,通過包含刀具218來構成支撐力減小裝置,其用于通過切割上支撐體214來減小作為支撐構件的上支撐體214的支撐力。此外,懸架設備210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通過支撐力減小裝置來允許車體側單元196的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本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210被構造成允許車體側單元196通過其自重開始向下移動,并隨著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而進一步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196。
6.第六實施例圖11示出了根據(jù)第六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230。除了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之外,第六實施例的該懸架設備230在結構上與第四實施例的設備大致相同。因此,與第四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懸架設備230主要由懸架缸232構成。類似于第四實施例的上支撐體200,通過包含橡膠減振器236來構成用于支撐懸架缸232的車體側單元196的上支撐體234。但是,在本實施例的橡膠減振器236中,沒有嵌入鎳鉻合金線。橡膠減振器236是填充流體類型,其被設置成在其內部容納流體。同時,其下端尖銳的一對穿刺構件238被固定至覆蓋安裝部分16的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
在配備有本懸架設備230的車輛中,在行人與車輛碰撞的情況下當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時,發(fā)動機罩90形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導致固定在發(fā)動機罩90下側的穿刺構件238的下端與橡膠減振器236進行接觸。隨著發(fā)動機罩90進一步形變,橡膠減振器236被穿刺構件238刺破,使得容納在橡膠減振器236內的流體從其排除,從而減小了上支撐體234的支撐力。于是,允許車體側單元196向下移動。
在這樣構成的懸架設備230中,通過包含穿刺構件238來構成支撐力減小裝置,其用于通過使容納在橡膠減振器236內的流體排出來減小上支撐體234的支撐力。此外,本懸架設備230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通過支撐力減小裝置來允許車體側單元196的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本車輛懸架設備230被設置成基于發(fā)動機罩90上的沖擊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而向下移動車體側單元196。
7.第七實施例圖12示出了根據(jù)第七實施例的懸架設備250。類似于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第七實施例的懸架設備250是電磁懸架設備,其具有電機,且其中車體側單元與車輪側單元通過滾珠絲杠機構耦合。此外,懸架設備250配備有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在以下對第七實施例的描述中,與第一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類似于第一實施例的懸架缸12,通過包含起電磁致動器作用的電機26來構成根據(jù)第七實施例的懸架設備250的懸架缸252。其上形成有外螺紋的桿254一體地連接至作為電機26的轉軸的電機軸30。懸架缸252還包括外管256(其作為耦合至懸架下臂18的圓筒形殼體)以及內管258(其布置在外管256中以從外管256的上端向上突出)。管狀缸260布置在外管256內,使得缸260固定至外管256的內底表面。用于保持軸承滾珠的螺母262固定至缸260上部的內表面。同時,內管258在其上端處固定至電機26的下端,并被設置成在其中容納桿254。在桿254與螺母262彼此嚙合的情況下,內管258被裝配到外管256內。內管258在其下端處具有一對突出部分264。突出部分264裝配在形成于外管256內以在軸向上延伸的一對導引槽266中,由此內管258相對于外管256不能旋轉但可在軸向上移動。外管256在其上端處具有用于防止異物從外部進入的密封件268。
懸架缸252被設置成通過包含外管256和缸260來構成車輪側單元280,而通過包含桿254、內管258和電機26來構成車體側單元282。車輪側單元280耦合至懸架下臂18而車體側單元282附裝至安裝部分16。桿254和螺母262構成滾珠絲杠機構并分別起設置在車體側單元282中的外螺紋部分的作用和設置在車輪側單元280中的內螺紋部分的作用。
車體側單元282附裝至安裝部分16,同時被上支撐體290支撐。上支撐體290包括固定至安裝部分16的環(huán)狀橡膠減振器292,以及在其中心開口處固定至橡膠減振器292的大致圓筒形保持體294。電機26插入保持體294并由其保持。更具體而言,圈形環(huán)296裝配在電機26的殼體的外周部分上。環(huán)296的外周表面與保持體294的內周表面保持滑動接觸。此外,形成在保持體294上端和下端處的各個內凸緣298、300的內周部分別經由各個密封件302與電機26的殼體的外周部分保持滑動接觸。根據(jù)這種結構,由保持體294的內周表面和電機26的外周表面所界定的空間被環(huán)296劃分為兩個區(qū)域??臻g的這兩個區(qū)域填充有工作流體并起流體腔304、306的作用。分別在保持體294的上端和下端處形成端口308、310,以用于工作流體流入和流出這兩個區(qū)域。兩個端308、310經由其中設置有電磁操作控制閥312的流體通道314彼此連接。在流體腔304、306中,分別布置每個都作為彈性構件的壓縮盤簧316、318。車體側單元282經由這樣構成的支撐機構附裝至安裝部分16。
電磁操作控制閥312是三位閥,并被設置成選擇性地置于以下三種狀態(tài)其中禁止兩個流體腔304、306彼此連通的第一狀態(tài);其中兩個流體腔304、306經由孔口彼此連通的第二狀態(tài);以及其中在允許工作流體從下流體腔306流至上流體腔304的同時禁止工作流體從上流體腔304流至下流體腔306的第三狀態(tài)。電磁操作控制閥312通常被置于第二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下,在其中由于孔口使得阻尼力起作用的狀態(tài)下允許車體側單元282移動,同時將車體側單元282對中定位在兩個壓縮盤簧的彈簧力彼此平衡的位置。換言之,通過彼此并行布置的減振器和彈簧來在安裝部分16上彈性地支撐車體側單元282,由此可以有效地吸收從車輪側單元280經由車體側單元282傳遞至安裝部分16的高頻振動。通常情況下,電機26的上端從形成在安裝部分16中的開口58向上突出。電機26向上突出的部分起車體側單元282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當電磁操作控制閥312從其中車體側單元282的上端突出的常態(tài)切換至上述第三狀態(tài)時,僅允許工作流體從下流體腔306向上流體腔304的流動。換言之,允許車體側單元282向下移動。在第三狀態(tài)下,當電機26在其中使桿254相對于缸260向下移動的方向上旋轉時,車體側單元282向下移動。因此,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250中,由電磁操作控制閥312構成用于減小由上述支撐機構產生的阻尼力的阻尼力減小裝置,而通過包含電磁操作控制閥312來構成用于允許車體側單元282相對于安裝部分16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本車輛懸架設備250還配備有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用于使已經被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允許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282強制地移動。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強制移動機構。在本懸架設備250中,電機26起用于驅動強制移動機構的致動器的作用。
通過上述強制移動機構使車體側單元282向下移動并到達彈簧318的收縮極限位置。在該位置處電磁操作控制閥312置于上述第一狀態(tài)的情況下,禁止車體側單元282移動。正在討論的該位置是車體側單元282的縮回位置,在縮回位置處車體側單元282的上端不會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
本懸架設備250被設置成可以將已經向下移動的車體側單元282返回至其中性位置,即可以從其縮回位置返回至其常態(tài)位置。為了使車體側單元282返回,將電磁操作控制閥312切換至上述第二狀態(tài),從而允許工作流體在流體腔304與306之間的流動。結果,通過彈簧316、318使車體側單元282返回至上述平衡位置。即,使車體側單元282返回至常態(tài)位置。在此情況下,通過在其中桿254相對于缸260向上移動的方向上使電機26旋轉,可以向上移動車體側單元282。
如同在上述第一實施例中,在檢測到車輛發(fā)生碰撞或在預測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通過作為控制裝置的ECU 100來操作上述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和強制移動機構。在本實施例中,ECU 100控制電磁操作控制閥312和電機26。除了執(zhí)行對電磁操作控制閥312的控制來代替在第一實施例中對電磁螺線管的控制之外,本實施例中的控制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控制基本相同。因此,將不詳述本實施例中控制的細節(jié)。
8.第八實施例圖13示出了根據(jù)第八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320。類似于上述第一實施例的懸架設備10,第八實施例的懸架設備320是電磁懸架設備,其具有電機,且其中車體側單元與車輪側單元通過滾珠絲杠機構耦合。在以下對第八實施例的描述中,與第一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根據(jù)本實施例的懸架設備320具有與第一實施例的懸架缸12類似的懸架缸322。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桿22,本實施例的桿22在其上部處經由軸承326通過固定地布置在安裝部分上的桿支撐構件324而可旋轉但不可軸向移動地連接至安裝部分16。桿22的上端經由萬向節(jié)328連接至電機26的電機軸30。換言之,本實施例的懸架缸322被設置成通過包含缸20來構成與上述第一實施例中的車輪側單元類似的車輪側單元32,而通過包含電機26、萬向節(jié)328和桿22來構成車體側單元330。車輪側單元32耦合至下臂18而車體側單元330附裝至安裝部分16。
電機26由一對連桿340和一對連桿342支撐為與桿22同軸,即豎直延伸。連桿340和連桿342被設置成各個連桿340、342在其一端處可樞轉地支撐在安裝部分16的上表面上,并在另一端處連接至從電機26突出的兩個銷338中相應的一個。在此狀態(tài)下,電機26和萬向節(jié)328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向上突出的部分起車體側單元330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兩個連桿342中的每個都具有兩個連桿構件344、346。連桿構件344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至電機26,而連桿構件346的一端可樞轉地連接至安裝部分16,同時各個連桿構件344、346的另一端通過連接軸348可旋轉地彼此連接。這兩個連桿構件344、346在其另一端處相對牢固地連接,從而兩個連桿構件344、346類似于一個桿。壓力接收件350分別固定至兩個連桿342,而一對沖頭桿352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上使得沖頭桿352固定至發(fā)動機罩90的下表面,從而延伸到各個壓力接收件350的正上方。
在配備有本懸架設備320的車輛中,例如在行人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當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時,發(fā)動機罩90形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引起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上的沖頭桿352向下推動各個壓力接收件350,由此連桿342繞相應的連接軸348彎曲,且允許電機26繞萬向節(jié)328在圖13和圖14的順時針方向上旋轉。換言之,允許作為車體側單元330的突出部分的一部分的電機26傾斜。隨著發(fā)動機罩90的進一步形變,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的下側上的肋354幾乎與電機26的上端進行接觸。但是,如圖14所示,在此情況下,因為已經允許電機26傾斜,所以電機26繞萬向節(jié)328旋轉至使電機26與安裝部分16接觸的程度。關于這一點,各個沖頭桿352均具有易斷部分356,并被設置成在沖頭桿352已經壓下受壓件350之后接觸安裝部分16時,在易斷部分356處容易彎曲。相較于由圖14中雙點劃線表示的處于初始狀態(tài)的發(fā)動機罩90,在發(fā)動機罩90上施加沖擊時,發(fā)動機罩90與作為懸架缸322的上端的電機26上端之間的距離增大,由此本懸架設備320能夠有效地減輕行人受到的沖擊。
這樣構成的車輛懸架設備320配備有用于允許電機26傾斜的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該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用于允許突出部分傾斜,從而減小車體側單元330的突出部分從安裝部分16的突出量。
9.第九實施例圖15示出了根據(jù)第九實施例的車輛懸架設備360。第九實施例的懸架設備360是配備有與上述第八實施例的懸架缸類似的懸架缸322的電磁懸架設備,且除了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之外,其在結構上與第八實施例的懸架設備320相同。因此,在以下對本實施例的描述中,與第八實施例的設備中所使用的相同的標號被用于表示相應的部件,并省略或簡化對其的詳細說明。
在本懸架設備360中,電機26由每個均為可斷構件的一對電機支撐構件362支撐,使得電機26與桿22同軸,即豎直延伸。每個電機支撐構件362都大致為Z形并由樹脂制成。各個電機支撐構件362的一端固定至電機26的下端,而其另一端固定至安裝部分16的上表面。在其中電機26由該對電機支撐構件362支撐的狀態(tài)下,電機26和萬向節(jié)328從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向上突出的該部分起車體側單元330的突出部分的作用。
在配備有本懸架設備360的車輛中,例如在行人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的情況下當行人從上方接觸發(fā)動機罩90時,發(fā)動機罩90形變。發(fā)動機罩90的形變引起布置在發(fā)動機罩90下側上的肋354與電機26的上端碰撞,由此電機26受到繞萬向節(jié)328在圖15中順時針方向上的力。各個電機支撐構件362均具有易斷部分364,并被設置成由于施加至電機26的力而在易斷部分364處斷裂,使得電機26傾斜。這樣構造的車輛懸架設備360配備有用于允許電機26傾斜的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該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是一種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因此,本懸架設備360確保了與上述第八實施例的設備320類似的優(yōu)點。在根據(jù)本實施例的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中,作為可斷構件的每個電機支撐構件362可以被設置成通過致動器等的作用而斷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包括阻尼力產生裝置,其包括耦合至車輪保持構件的車輪側單元和安裝在安裝部分上的車體側單元,使得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上端從所述安裝部分向上突出,其中所述車輪保持構件保持車輪,所述安裝部分形成在車體的位于所述車輪上方的一部分上,所述阻尼力產生裝置基于對隨著所述車輪與所述車體的一部分的相對移動而產生的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產生對所述車輪與所述車體的一部分的相對移動的阻尼力,和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其用于允許至少突出部分,即作為所述車體側單元從所述安裝部分向上突出的部分,的位移,使得所述突出部分從所述安裝部分突出的量減小。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懸架設備,其包括彼此并行布置的彈性構件和液壓阻尼器,并被設置成所述車體側單元由所述彈性構件和所述液壓阻尼器彈性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用于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支撐構件,用于將所述車體側單元固定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支撐力減小裝置,其可工作以減小由所述支撐構件施加的支撐力。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加熱所述支撐構件。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切割所述支撐構件。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支撐構件是其中容納流體的橡膠構件,且所述支撐力減小裝置被設置成允許所述流體從所述支撐構件排放。
9.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被設置成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且其包括移動禁止裝置,用于禁止所述車體側單元的向下移動,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禁止解除裝置,用于解除由所述移動禁止裝置對所述車體側單元的向下移動的禁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包括彼此并行布置的彈性構件和液壓阻尼器,并被設置成所述車體側單元由所述彈性構件和所述液壓阻尼器彈性地支撐在所述安裝部分上,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包括阻尼力減小裝置,用于減小由所述液壓阻尼器產生的阻尼力,并且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被設置成由于由所述阻尼力減小裝置對所述阻尼力的減小而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相對于所述安裝部分的向下移動。
11.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10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用于強制地使被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允許機構允許向下移動的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包括致動器,并可工作以通過由所述致動器產生的驅動力來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其中,所述電機起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的所述致動器的作用。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可工作,以在檢測到所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可工作,以在預測到所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車體側單元強制移動機構具有使已經被強制地向下移動的所述車體側單元向上返回的功能。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是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用于允許所述車體側單元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傾斜。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a)外螺紋部分和內螺紋部分,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彼此嚙合,且其中一者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輪側單元中,而另一者在所述向上和向下方向上不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中,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隨著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而彼此相對旋轉;和(b)電機,其作為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一個組成元件布置在所述車體側單元的所述上端處,且其向所述外螺紋部分和所述內螺紋部分施加相對旋轉轉矩,以從而提供對所述車輪側單元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相對移動的抵抗,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傾斜允許機構可工作以允許所述電機的傾斜。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包括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用于強制地使被所述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允許位移的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20.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懸架設備,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包括致動器,且可工作以通過由所述致動器產生的驅動力來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21.根據(jù)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可工作,以在檢測到所述車輛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22.根據(jù)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可工作,以在預測到所述車輛將發(fā)生碰撞時強制地使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發(fā)生位移。
23.根據(jù)權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突出部分強制位移機構具有使已經被強制地向下發(fā)生位移的所述車體側單元的至少所述突出部分返回的功能。
2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項所述的懸架設備,其中,所述懸架設備安裝在具有防護罩的車輛上,所述防護罩布置在所述安裝部分上方的位置處并與所述車體側單元的上端間隔開,并且所述懸架設備包括沖擊吸收構件,所述沖擊吸收構件布置在所述防護罩與所述車體的形成所述安裝部分處的部分之間,用于吸收作用在所述防護罩上的沖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為了提供一種具有較高實用性的用于車輛的懸架設備,將懸架設備(10)設置有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用于至少允許突出部分的位移使得突出部分的突出量減小,其中懸架設備具有阻尼力產生裝置(12),其包括被附裝為從形成于車輛一部分處的安裝部分(16)向上突出的車體側單元(34)。例如如下設置該突出部分位移允許機構。在通過螺線管(50)的銷(52)來禁止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的結構中,對螺線管通電并使銷抽出,從而解除對車體側單元移動的禁止。結果,允許車體側單元向下移動。該機構增大了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布置在安裝部分上方的防護罩(90)之間的距離,因此利用阻尼力產生裝置的上端與防護罩之間的其間距離被增大的空間,來有效地減輕從上方施加至防護罩的沖擊。
文檔編號B62D25/08GK101061001SQ20058003594
公開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0月22日
發(fā)明者井上博文, 梶野英紀, 伊達宏昭, 洼田友夫 申請人: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萱場工業(yè)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岳西县| 射洪县| 阆中市| 武功县| 诸城市| 荣成市| 青岛市| 定西市| 海原县| 绵阳市| 武邑县| 巩义市| 定结县| 从化市| 屯门区| 巴里| 衡南县| 尚义县| 彝良县| 台北县| 西充县| 广灵县| 辽宁省| 石嘴山市| 奉节县| 赣州市| 榆社县| 汨罗市| 文化| 汉寿县| 湘潭市| 涞水县| 五莲县| 昌乐县| 商河县| 定兴县| 平舆县| 肇州县| 泸西县| 孝昌县|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