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重型汽車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車架,屬于重型汽車車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重型汽車使用的車架的抗扭剛度小,容易產(chǎn)生變形、車架內(nèi)部空間小,不利于汽車車架內(nèi)部元件布置和裝配。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較大的扭轉剛度、不易發(fā)生變形、且有較大的內(nèi)部空間、便于汽車的布置和裝配的新型重型汽車車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xiàn)的該汽車車架的后端寬度比前端寬,車架斷面高度為280mm~320mm,車架變寬面自前軸中心線前180mm~220mm開始向后變寬,變寬面長度為440mm~460mm,變寬面和車架為R295~305mm的圓弧過渡。
車架后端度寬比前端寬78mm~85mm。
在車架后端設置連接板,與平衡軸直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車架前窄后寬,將車架斷面高度加高,而現(xiàn)有重型汽車車架斷面高度為243mm,車架寬度前后相等。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扭轉剛度變大、不易使車架產(chǎn)生變形;②因車架變寬,車架的內(nèi)部空間變大,可將汽車的變速箱、平衡懸架的推力桿、傳動軸、電線束和制動管路等布置在車架的內(nèi)部,有利于車架內(nèi)部汽車元件的布置和裝配;③車架后部變寬,去掉平衡軸支座,降低了汽車的重心,提高了汽車的穩(wěn)定性;④車架前部寬度保持以前不變,是為適應現(xiàn)有重型汽車駕駛室,不引起駕駛室的變化,降低了整車的生產(chǎn)成本;將后面變寬,為了不由此引起鋼板彈簧間距以及橋的變化,保持鋼板彈簧間距不變,通過在車架后部設置連接板,與平衡軸直接連接的結構形式來實現(xiàn)。
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不用改變現(xiàn)有重型汽車的整體結構形式,就可以達到增加車架的抗扭強度,便于汽車布置和裝配的目的,還具有不易變形、有較大的內(nèi)部空間等優(yōu)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車架左縱梁正視圖;圖3為圖2中車架左縱梁俯視圖;圖4為圖1中車架右縱梁正視圖;圖5為圖4中車架右縱梁俯視圖。
其中1、車架前端,2、車架后端,3、前軸中心線,4、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結構如圖1-圖5所示,車架由車架左縱梁、右縱梁組成,車架前端1寬度不變,為780mm,在車架前軸中心線3前200mm位置向車架外側折彎,變寬面寬度為460mm,車架后端2為860mm。由于車架前端1寬度不變,所以駕駛室前支撐不用改變;車架斷面高度為360mm,保證了扭轉剛度變大、且不易使車架產(chǎn)生變形;因車架后端2變寬,使車架與后鋼板彈簧的間距變小,于是去掉平衡軸支座去掉,在車架相應位置增加一塊連接板4,與平衡軸直接相邊接。經(jīng)試驗證明,此方法切實可行,這樣降低了汽車的重心,增加了汽車行駛的穩(wěn)定性。變寬面和車架為R300mm的圓弧過渡。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重型汽車車架,其特征在于,車架的后端寬度比前端寬,車架斷面高度為280mm~320mm,車架變寬面自前軸中心線前180mm~220mm開始向后變寬,變寬面長度為440mm~460mm,變寬面和車架為R295mm~305mm的圓弧過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重型汽車車架,其特征在于,車架后端度寬比前端寬78mm~85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重型汽車車架,其特征在于,在車架后端設置連接板,與平衡軸直接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重型汽車車架涉及一種汽車車架,屬于重型汽車車架技術領域。該汽車車架后端寬度比前端寬,車架斷面高度為280mm~320mm,車架變寬面自前軸中心線前180mm~220mm開始向后變寬,變寬面長度為440mm~460mm,變寬面和車架為R295mm~305mm的圓弧過渡;車架后端度寬比前端寬78mm~85mm,在車架后端設置連接板,與平衡軸直接連接。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不用改變現(xiàn)有重型汽車的整體結構形式,就可以達到增加車架的抗扭強度,便于汽車布置和裝配的目的,還具有不易變形、有較大的內(nèi)部空間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B62D21/02GK2753647SQ20042004029
公開日2006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5月9日
發(fā)明者胡超, 張世杰 申請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