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及軸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及軸箱,包括前蓋、箱體、后蓋、軸承及定位節(jié)點,在所述后蓋的中心具有軸孔,在所述后蓋上開設有用于固定安裝的安裝孔,所述后蓋由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相對扣合固定連接形成。本實用新型后蓋采用分體式結構,后蓋由兩個相對扣合連接的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固定連接形成,有利于檢修維護的拆卸和組裝,省時省力,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及軸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車輛軸箱,特別涉及了一種軌道車輛軸箱的后蓋結構及使用了該后蓋結構的軸箱,屬于軌道車輛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軌道車輛的轉(zhuǎn)向架上安裝有前、后兩組輪對,在每組輪對中心轉(zhuǎn)軸的兩端設置軸箱,輪對和軸箱安裝在構架上,輪對的車軸兩端穿過軸承,軸承固定在軸箱內(nèi)。軸箱由軸箱體、前蓋及后蓋組成,前蓋和后蓋分別通過螺栓與中間的軸箱體固定連接,后蓋的中心孔內(nèi)圈具有密封結構,與車輪軸之間密封連接。
[0003]由于車輛本身要求的限制,軸箱后蓋設計空間狹小,如采用傳統(tǒng)的一體式的后蓋結構,結構空間需求較大,使得軸箱的安裝和拆卸非常不方便,費時費力,工作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拆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拆卸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軸箱。
[0006]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包括后蓋,在所述后蓋的中心具有軸孔,在所述后蓋上開設有用于固定安裝的安裝孔,所述后蓋由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相對扣合固定連接形成。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的對接部位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之間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在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結構。
[0010]進一步,所述定位結構為對應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上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卡槽。
[0011 ] 進一步,所述后蓋包括后蓋板及沿軸孔外周向外凸出的凸緣,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設置在所述凸緣的外側。
[0012]進一步,所述后蓋中心軸孔的內(nèi)壁上設置有迷宮式密封槽結構。
[0013]進一步,在所述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上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起吊鼻。
[0014]進一步,所述起吊鼻與第一后蓋或第二后蓋一體制造成型。
[0015]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
[0016]一種軸箱,包括前蓋、箱體、后蓋、軸承及定位節(jié)點,所述后蓋為以上所述的結構。
[0017]綜上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及軸箱,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18](I)本實用新型后蓋采用分體式結構,后蓋由兩個相對扣合連接的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固定連接形成,有利于檢修維護時的拆卸和組裝,省時省力,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0019](2)在后蓋上一體成型提吊結構,利用后蓋實現(xiàn)轉(zhuǎn)向架的整體起吊功能,省去了現(xiàn)有技術中設置的專用于轉(zhuǎn)向架起吊的起吊座等結構,簡化了轉(zhuǎn)向架提吊的結構,也節(jié)省轉(zhuǎn)向架的結構空間。
[0020](3)有效的利用了車輪和一系軸箱彈簧之間狹小空間,避讓了一系軸箱彈簧和車輪的運動范圍,使結構更加緊湊。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軸箱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實用新型軸箱體結構剖視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后蓋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后蓋結構剖視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后蓋與輪對提吊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實用新型輪對提吊結構示意圖。
[0027]如圖1至圖6所示,箱體1,前蓋2,后蓋3,第一后蓋3a,第二后蓋3b,軸承4,定位節(jié)點5,一系軸箱彈簧6,軸箱彈簧安裝座7,安裝部8,橡膠墊9,通孔10,凸臺11,密封圈12,迷宮式密封結構13,車輪輪轂14,軸頸15,后擋圈16,垂向減振器安裝座17,蓋體18,安裝法蘭19,開口 20,蓋板21,軸孔22,安裝孔23,第一安裝座24,第二安裝座25,螺栓26,后蓋板27,凸緣28,弧面29,定位凸起30,定位卡槽31,安裝螺栓32,防松鐵絲33,凸出部34,安裝凸起35,安裝凹槽36,車軸37,起吊鼻38,構架39,吊座40,螺栓41,方形口 42。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29]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安裝在軌道車輛上的軸箱,包括箱體1、前蓋2、后蓋3、軸承4及定位節(jié)點5,其中,箱體I為定位轉(zhuǎn)臂式箱體,轉(zhuǎn)向架的一系軸箱彈簧6底部固定在箱體I上,一系軸箱彈簧6的頂部與轉(zhuǎn)向架的構架固定,軸承4安裝在箱體I的內(nèi)部,軸承4套裝在車軸37的外周,定位節(jié)點5與構架固定,在箱體I上還設置有垂向減振器安裝座17,垂向減振器安裝座17與垂向減振器(圖中未示出)連接,垂向減振器的頂部與構架連接。
[0030]在箱體I的上方向上凸出一軸箱彈簧安裝座7,一系軸箱彈簧6采用雙圓鋼彈簧,由套接在一起的內(nèi)彈簧和外彈簧組成,一系軸箱彈簧6中心底部具有安裝部8,安裝部8通過螺釘固定在軸箱彈簧安裝座7上,一系軸箱彈簧6與箱體I之間設置有橡膠墊9,橡膠墊9由上下兩個金屬鋼板及中間的橡膠一體硫化而成。橡膠墊9的中心具有通孔10,軸箱彈簧安裝座7從通孔10中穿出,安裝部8的底部中心向下凸出一圓環(huán)形凸臺11,凸臺11的部分卡固定在橡膠墊9的中心通孔10的內(nèi)壁與軸箱彈簧安裝座7的外壁之間。
[0031]如圖2所示,前蓋2與箱體I的前端部固定連接,前蓋2由蓋體18和安裝法蘭19組成,安裝法蘭19與蓋體18的一端固定連接或制成一體,前蓋2與箱體I之間通過安裝法蘭19固定連接在一起。在前蓋2的側部設有開口 20,在開口 20處安裝有一蓋板21,蓋板21是橡膠蓋,用于在車輛入庫時,打開蓋板21檢查軸端內(nèi)部情況,檢測有無異常出現(xiàn)。
[0032]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后蓋3與箱體I的后端部固定連接,在后蓋3的中心具有軸孔22,后蓋3包括后蓋板27,在后蓋板27的外側沿軸孔22外周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緣28,在后蓋板27的內(nèi)側沿軸孔22外周具有向外凸出的環(huán)形的凸出部34,后蓋板27、凸緣28和凸出部34為一體成型結構。
[0033]在后蓋板27的四個角上開設有四個用于固定安裝的安裝孔23,在每個安裝孔23處通過安裝螺栓32使箱體I與后蓋3固定連接在一起。為了防止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安裝螺栓32松動,在安裝螺栓32上安裝有防松鐵絲33。
[0034]箱體I和后蓋3均為相對靜止的部件,在連接處設置靜密封,后蓋板27、凸出部34與箱體I的邊緣卡在一起,在該連接處設置一圈O形密封圈12,實現(xiàn)后蓋3與箱體I之間的密封,確保箱體I內(nèi)外雙向密封,防止水、灰等異物進入。
[0035]在車軸37的軸頸15處固定安裝一后擋圈16,后擋圈16具有防塵的作用,后擋圈16與軸頸15過盈配合固定,后擋圈16隨車軸37高速旋轉(zhuǎn),后蓋3為靜止部件,在后蓋3的軸孔22的內(nèi)壁上設置有迷宮式密封結構13,后蓋3與后擋圈16之間通過迷宮式密封結構13實現(xiàn)運態(tài)密封,防止軸承潤滑油泄露,且防止外部異物進入,實現(xiàn)動態(tài)雙向密封功能。后擋圈16的外表面具有向外凸出的斷面呈倒L形的環(huán)形的安裝凸起35,相應地在后蓋板27的軸孔22內(nèi)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的安裝凹槽36,安裝凸起35插接卡固在安裝凹槽36內(nèi),在軸孔22內(nèi)側壁及安裝凹槽36的內(nèi)側壁上分別設置有三個和兩個密封槽(圖中未標示),在密封槽內(nèi)安裝密封材,五個密封槽及密封材形成迷宮式密封結構13,密封材與后擋圈16緊密貼合形成后蓋3與車軸37之間的密封。
[0036]本實施例中,后蓋3由結構對稱的第一后蓋3a和第二后蓋3b相對扣合固定連接形成,第一后蓋3a和第二后蓋3b上分別具有上述的凸緣28、凸出部34和安裝凹槽36等結構。
[0037]第一后蓋3a和第二后蓋3b的對接部位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設置在后蓋3的上下兩個面上,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相對設置的螺栓孔,上下兩個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之間分別通過螺栓26固定連接,進而實現(xiàn)第一后蓋3a和第二后蓋3b的固定連接形成完整的后蓋3。
[0038]本實施例中,將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設置在凸緣28的外側,后蓋板27的邊緣高底低于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的高度,這樣可以讓出一系軸箱彈簧6的運動范圍,另外,凸緣28的外圈,即與車輪輪轂14連接的一側具有向內(nèi)凹的弧面29,讓出了與車輪輪轂14接觸的部位,而且后蓋3的外側與車輪輪轂14之間具有一定的距離。這種結構使后蓋3的安裝有效的利用了車輪輪轂14和一系軸箱彈簧6之間的狹小空間,不但使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的安裝避開了一系軸箱彈簧6和車輪輪轂14的運動范圍,解除了一系軸箱彈簧6沉浮空間限制,而且更加方便后蓋3的安裝和拆卸,在拆卸后蓋3時,將后蓋3向車輪輪轂14方向移動一定距離,將后蓋3從箱體I中抽出,即可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從車軸37的兩側分別拆下,安裝后蓋3時則與上述相反。
[0039]后蓋3采用分體式結構,有利于軸箱在檢修維護的拆卸和組裝,而且后蓋3可以實現(xiàn)單獨的安裝和拆卸,省時省力,可大幅提高軸箱安裝和拆卸時的工作效率。如在后蓋3與車軸37處發(fā)現(xiàn)有油跡時,就可以將后蓋3單獨拆卸下來,觀察是否為迷宮式密封結構或者配合部位出現(xiàn)問題。另外,后蓋3采用分體結構,還方便拆卸軸承4。在每次拆卸軸承4時,都需要先將后蓋3單獨拿開,因為與后蓋3配合的后擋圈16是必須過盈壓在車軸37上的,然后后蓋3的迷宮式密封結構與后擋圈16配合形成動態(tài)密封,由于后擋圈16與后蓋3的位置關系和結構空間限制,在后擋圈16需要拆卸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軸向空間,可以將后蓋3挪向后方,然后利用工裝將后擋圈16退下,但是軌道車輛的車軸端部布置是絕對肯定不可能允許有這么長的軸向空間實現(xiàn)僅僅一個退卸的作用。所以,采用分體式后蓋3就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拆卸時,先將后蓋3拆離車軸37,留出足夠的空間,然后用拉馬一端頂住軸端部,另一端把住后擋圈16,油泵加壓,這樣就能將后擋圈16和軸承4 一同退下,方便快捷。
[0040]如圖3所示,為了方便安裝,保證安裝精度,在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結構。本實施例中,定位結構為對應設置在第一安裝座24上的定位凸起30和設置在第二安裝座25上的定位卡槽31,定位凸起30沿水平方向向一側伸出,螺栓26從側向穿過螺栓孔固定連接。該定位結構能夠阻止第一后蓋24與第二后蓋25之間的相對運動,導致螺栓26受剪切力,對螺栓26起到保護的作用。
[0041]如圖3所示,在第一后蓋24上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起吊鼻38,起吊鼻38與第一后蓋24 —體制造成型,起吊鼻38也可以設置在第二后蓋25上,也可以在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的兩側各伸出一個。
[0042]如圖4所示,在轉(zhuǎn)向架的構架39上固定連接一吊座40,吊座40與構架39之間通過螺栓41固定連接,如圖5所示,在吊座40上開設有一方形口 42,起吊鼻38插入至方形口42內(nèi),在平常車輛正常運行時,起吊鼻38位于方形口 42的中心,與吊座40不接觸,而在需要對轉(zhuǎn)向架與輪對整體起吊時,轉(zhuǎn)向架被吊起向上移動時,吊座40跟著向上移動,使起吊鼻38與吊座40抵靠在一起,進而連帶起吊鼻38及后蓋3 —起向上吊起,實現(xiàn)轉(zhuǎn)向架與輪對的整體起吊,節(jié)省結構空間,安全可靠。
[0043]本實施例中,將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設置在后蓋3的上下兩個面上,而且上下兩個第一安裝座24上的定位凸起30沿水平方向向一側伸出,除了具有安裝定位功能外,還可以在起吊時起到垂向止擋及輔助起吊的作用,能夠阻止第一后蓋24與第二后蓋25之間的相對運動,導致螺栓26受剪切力,對螺栓26起到保護的作用。
[0044]下面詳細描述軸箱的安裝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45]A、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分別套在車軸37上,用兩個螺栓26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進行預緊。
[0046]B、將軸承4組裝在車軸37的軸頸15上。
[0047]C、將箱體I套裝在軸承4上。
[0048]D、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的上下兩個螺栓26進一步緊固,組裝成完整的后蓋3ο
[0049]Ε、推入箱體1,使箱體I貼緊后蓋3,此時密封圈12被壓緊實現(xiàn)箱體I與后蓋3之間的密封,后擋圈16與后蓋3之間通過迷宮式密封結構13密封連接,實現(xiàn)后蓋3與車軸37之間的密封。
[0050]F、通過安裝螺栓32將后蓋3與箱體I固定連接,再最后安裝上防松鐵絲33。
[0051]G、將前蓋2與箱體I通過安裝法蘭19固定連接在一起。
[0052]下面詳細描述軸箱的拆卸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53]Α、將前蓋2從箱體I上拆卸下來。
[0054]B、將后蓋3上的四個安裝螺栓32旋出。
[0055]C、依次拆卸箱體I和軸承4。
[0056]D、再將第一安裝座24和第二安裝座25上的兩個螺栓26拆卸下來,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向兩側分別拆開,完成后蓋3拆卸。
[0057]需要單獨拆下后蓋3或需要先拆卸后蓋3時,先將后蓋3上的四個安裝螺栓32旋出,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向車輪輪轂14方向移動一定距離,將后蓋3的凸出部34從箱體I中抽出,再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的上下兩個螺栓26旋開,最后將第一后蓋24和第二后蓋25從車軸37的兩側分別拆下,即完成了后蓋3的單獨拆卸。
[0058]如上所述,結合附圖所給出的方案內(nèi)容,可以衍生出類似的技術方案。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包括后蓋,在所述后蓋的中心具有軸孔,在所述后蓋上開設有用于固定安裝的安裝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由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相對扣合固定連接形成。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的對接部位設置有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之間通過緊固件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結構。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為對應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上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卡槽。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包括后蓋板及沿軸孔外周向外凸出的凸緣,所述第一安裝座和第二安裝座設置在所述凸緣的外側。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中心軸孔的內(nèi)壁上設置有迷宮式密封槽結構。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后蓋和/第二后蓋上設置有向外凸出的起吊鼻。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軌道車輛軸箱后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鼻與第一后蓋或第二后蓋一體制造成型。9.一種軸箱,包括前蓋、箱體、后蓋、軸承及定位節(jié)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為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結構。
【文檔編號】B61F15-26GK204279473SQ201420740422
【發(fā)明者】宋樹亮, 董曉紅, 張會杰, 周小江, 張雄飛, 鄒曉龍 [申請人]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