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門后視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用于使駕駛員看清成為死角的車輛側方的攝像機的車門后 視鏡。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這個領域的技術有日本特開2007-137286號公報。該公報所記載的車 門后視鏡具有呈碗形狀的樹脂制的車門后視鏡殼體和配置在車門后視鏡殼體的開口部的 反射鏡。在該車門后視鏡上設有攝像機用底座和攝像機。該攝像機用底座為金屬制,其粘 接在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外表面上且具有向下方突出的球狀的凸部,該攝像機具有凹陷成大 致球狀的凹部且通過使該凹部和基座的凸部相配合來能相對于基座自由轉動地安裝在基 座上。而且,由于攝像機能相對于基座自由轉動地安裝在基座上,所以,能改變攝像機相對 于車門后視鏡殼體的角度,因而能實現提高攝像機的便利性。但是,在現有的車門后視鏡中,在將攝像機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上時,攝像機用 底座是金屬制,難以使攝像機用底座相對于樹脂制的車門后視鏡殼體高精度地緊密貼合, 在底座和車門后視鏡殼體之間容易產生較大的間隙。結果,在車輛行駛時,容易由于該間隙 而在車門后視鏡產生摩擦風音,有可能降低靜音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謀求提高行駛時的靜音性的車門后視鏡。本發(fā)明是一種車門后視鏡,所述的車門后視鏡具有用于使駕駛員看清成為死角的 車輛側方的攝像機,其包括車門后視鏡殼體和攝像機蓋,該車門后視鏡殼體上形成有用于 插入攝像機的鏡頭部的貫通孔,該攝像機蓋被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上,而且形成有使鏡 頭部暴露的開口部,攝像機蓋包括靠彈性與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外表面抵接的第1抵接面。由于本發(fā)明的車門后視鏡采用的攝像機蓋具有能彈性變形的第1抵接面,所以, 攝像機相對于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外表面形狀的追隨性變好,由此,能減小攝像機蓋和車門 后視鏡殼體之間的間隙。結果,能夠利用該車門后視鏡抑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車門后視鏡 的摩擦風音,能夠謀求提高行駛時的靜音性。另外,優(yōu)選是攝像機蓋具有供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形成貫通孔的緣部伸入的槽部, 在槽部的壁面上形成有靠攝像機蓋的彈性與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表面抵接的第2抵接面, 用第1抵接面和第2抵接面夾住車門后視鏡殼體。采用這樣的結構,由于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形成貫通孔的緣部伸入到攝像機蓋的 槽部中,而且,形成于該槽部的壁面上的第2抵接面和第1抵接面靠彈力夾住車門后視鏡 殼體,所以,能夠防止攝像機蓋脫落,并且,即使不使用螺釘、粘接劑也能實現攝像機蓋的安 裝,由此,能夠謀求簡化車門后視鏡的結構。另外,優(yōu)選是攝像機蓋還具有配置在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部而將攝像機固定在車 門后視鏡殼體上的托架,第2抵接面被托架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表面上。采用這樣
3的結構,由于能夠利用用于將攝像機固定在車門后視鏡殼體上的托架將攝像機蓋的第2抵 接面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表面上,因此,能夠通過加強該壓靠力來將攝像機蓋牢固 地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上,能夠謀求防止攝像機蓋的脫落。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車門后視鏡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圖2是圖1所示的車門后視鏡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車門后視鏡的主要部位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圖2的IV-IV線剖視圖。圖5是表示托架的安裝狀態(tài)的俯視圖。圖6是表示攝像機蓋的安裝狀態(tài)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地對本發(fā)明的車門后視鏡的最佳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如圖1 圖3所示,車門后視鏡1具有固定在車輛前側的車門面板(未圖示)上 的樹脂制的車門后視鏡殼體2。該車門后視鏡殼體2形成為具有向車輛的后部側開口的開 口部20的碗狀。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配置板狀的反射鏡3,使反射鏡3擋住該開口部20。 而且,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內設有用于改變反射鏡3的鏡面角度的反射鏡驅動用執(zhí)行元件 (未圖示)。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下表面部中,內置有用于使駕駛員看清成為死角的車輛側 方的防水型攝像機4。該攝像機4由以下部分構成配置在前側的鏡頭部5 ;內置有CCD的 大致為長方體狀的攝像機主體6 ;配置在攝像機主體6的后端的大致圓柱狀的配線連接部 7。配線連接部7通過配線(未圖示)與車輛的電子控制單元電連接。攝像機4通過樹脂 制的托架8固定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托架8由攝像機安裝部9、和一對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0、11構成,該攝像機安裝部 9呈大致環(huán)狀且在中央具有供攝像機4的配線連接部7穿過的貫通孔9a,該車門后視鏡安 裝部10、11為板狀,其從攝像機安裝部9突出而能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在攝像機 安裝部9上形成有供螺釘31、32穿過的通孔。通過使穿過這些穿通孔中的螺釘31、32與攝 像機主體6的螺紋孔6a、6b螺紋連接來將攝像機安裝部9緊固在攝像機主體6上(參照圖 5和圖6)。在攝像機安裝部9的下端形成有與后述的攝像機蓋12抵接的環(huán)狀的突部%。在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0上形成有供螺釘33穿過的通孔10a,在車門后視鏡安裝部 11上形成有供螺釘34穿通的通孔11a。另一方面,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內形成有從車門后 視鏡殼體2的內壁向開口部20側突出的2根攝像機用凸臺部21、22。在凸臺部21、22的中 央形成有用于用螺釘緊固托架8的螺紋孔21a、22a。而且,車門后視鏡安裝部10、11被分別 穿過各通孔10a、11a的螺釘33、34緊固在凸臺部21、22上。如圖2、圖4和圖6所示,攝像機4的攝像機主體6插入在形成于車門后視鏡殼體 2的下表面的貫通孔23中。另外,在貫通孔23上安裝有攝像機蓋12,該攝像機蓋12形成 有用于使凸臺部5暴露的開口部15。該攝像機蓋12由彈性材料形成,該彈性材料例如是乙 烯_丙烯_ 二烯橡膠、硅橡膠等。
攝像機蓋12由配置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外表面25側的球面狀的蓋主體部13、 和從該主體部13向車門后視鏡殼體2內突出的4個舌片14構成。主體部13的外表面呈 流線形狀,其以使在車輛行駛時所承受的空氣阻力變小的方式形成。在主體部13的底面的 外周緣上形成有與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外表面25抵接的第1抵接面A。另外,在主體部13 的頂部設有形成開口部15的環(huán)狀的緣部19,該緣部19以圍繞鏡頭部5的整周的方式延伸。 在緣部19和鏡頭部5之間形成有微小的間隙,攝像機蓋12內的水能從該間隙排出到外部。在舌片14的頂端形成有向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側彎曲的大致成鉤狀的豎起部 14a。各舌片14配置成十字狀。在攝像機蓋12的主體部13的底面和各舌片14之間分別形成有槽部16。車門后 視鏡殼體2的形成貫通孔23的緣部24伸入到這些槽部16中。在槽部16處,主體部13的 底面17和舌片14的壁面18相面對,在主體部13的底面17上形成有與車門后視鏡殼體2 的外表面25抵接的第1抵接面A,在舌片14的壁面18上形成有與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 表面26抵接的第2抵接面B。第1抵接面A和第2抵接面B的間隔形成為比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緣部24的厚 度小。因此,第1抵接面A靠攝像機蓋12的彈性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外表面25上, 第2抵接面B靠攝像機蓋12的彈性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上。從而,攝像 機蓋12由第1抵接面A和第2抵接面B可靠地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由于該車門后視鏡1采用的攝像機蓋12具有能彈性變形的第1抵接面A,所以,攝 像機蓋12相對于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外表面25的形狀的追隨性變好,由此,能減小攝像機 蓋12和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間隙。結果,能夠用該車門后視鏡1抑制車輛行駛時產生的車 門后視鏡1的摩擦風音,能夠謀求提高行駛時的靜音性。另外,與為了防止產生摩擦風音而 設置密封材料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簡化車門后視鏡1的結構。另外,由于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緣部24伸入到攝像機蓋12的槽部16內,攝像機 蓋12的第1抵接面A和第2抵接面B靠彈力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所以,攝像機蓋 12不容易從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貫通孔23中脫落,能夠實現防止攝像機蓋12脫落。如圖4 圖6所示,形成于4個舌片14的頂端的豎起部14a以包圍托架8的方式 設置,這些豎起部14a的內側面與托架8的外側面抵接。另外,在舌片14上形成有2根向 托架8突出的、截面是三角形狀的、直線狀的唇部14b。托架8的突部9b的頂端以壓塌舌片 14的唇部14b的狀態(tài)與舌片14的表面抵接,能夠通過唇部14b的按壓將舌片14的第2抵 接面B可靠地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上。在這樣構成的車門后視鏡1中,由于用托架8的突部9b將攝像機蓋12的舌片14 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上,所以,能用托架8和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 26夾住舌片14。因而,由于攝像機蓋12牢固地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所以,能夠實 現防止攝像機蓋12脫落。另夕卜,由于是舌片14的豎起部14a的內側面與托架8的外側面抵接的結構,所以, 在將托架8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時,能防止攝像機蓋12錯位。再有,即使在由于改 變設計等而使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厚度變薄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用突部9b按壓設置在舌 片14上的唇部14b來進行由托架8和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適當地夾住舌片14, 進而能夠謀求防止攝像機蓋12脫落。
以下,以將攝像機4附加在作為成品的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的順序說明車門后視 鏡1。如圖3 圖6所示,首先,為了將攝像機4插入安裝到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而在車門 后視鏡殼體2上形成貫通孔23。然后,將攝像機蓋12安裝在貫通孔23中。此時,攝像機蓋 12以使形成貫通孔23的緣部24伸入到攝像機蓋12的槽部16中的方式安裝在貫通孔23 中,車門后視鏡殼體2被攝像機蓋12的抵接面A和第2抵接面B靠彈性夾住。而且,用螺 釘31、32將攝像機4固定在托架8上,以該狀態(tài)將攝像機4插入到攝像機蓋12的凹部13a 內。然后,由螺釘33、34將托架8緊固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此時,托架8的突部9b將 舌片14的第2抵接面B壓靠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上,由此,舌片14被托架8 和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內表面26較強地夾住。同時,舌片14的豎起部14a的內側面與托 架8的外側面抵接。這樣一來,由于攝像機4安裝在車門后視鏡1上,所以,即使不使用螺 釘、粘接劑也能實現攝像機蓋12的安裝,能夠簡化車門后視鏡1的結構。另外,由于攝像機蓋12由彈性材料形成,所以,當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形成貫通 孔23時,即使貫通孔23相對于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凸臺部21、22產生了位置偏差,因為攝 像機蓋12能彈性變形,所以,攝像機蓋12也能可靠地完成保護攝像機4、封閉開口部15。從 而,在該車門后視鏡1中,即使通過后續(xù)加工而形成的貫通孔23的位置精度有些不好,也能 安裝攝像機蓋12。不言而喻,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例如,攝像機蓋12并不限于僅由彈 性材料構成,也可以其一部分由樹脂、金屬構成。另外,第1抵接面A也可以并不是在攝像 機蓋12的整周上形成,而是在攝像機蓋12的一部分上形成。另外,用于將托架8緊固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的凸臺部21、22也可以并不是專 用的,而是兼用作緊固其它部件的凸臺部。而且,這樣的車門后視鏡的攝像機的安裝結構不僅能應用于將攝像機安裝在車門 后視鏡上的情況,也能應用于將燈泡或溫度計安裝在車門后視鏡上的情況。采用本發(fā)明,能夠謀求提高行駛時的靜音性和穩(wěn)定性。
權利要求
一種車門后視鏡,所述的車門后視鏡具有用于使駕駛員看清成為死角的車輛側方的攝像機,其特征在于,包括車門后視鏡殼體,其形成有供所述攝像機的鏡頭部插入的貫通孔;攝像機蓋,其安裝在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上,而且形成有使所述鏡頭部暴露的開口部;所述攝像機蓋具有靠彈性與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外表面抵接的第1抵接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門后視鏡,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機蓋具有供形成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的所述貫通孔的緣部伸入的槽部,在所 述槽部的壁面上形成有靠所述攝像機蓋的彈性與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表面抵接的第2 抵接面,用所述第1抵接面和所述第2抵接面夾住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
3.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門后視鏡,其特征在于,還具有配置在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部而將所述攝像機固定在所述車門后視鏡殼 體上的托架,所述第2抵接面被所述托架壓靠在所述車門后視鏡殼體的內表面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車門后視鏡。車門后視鏡(1)具有用于使駕駛員看清成為死角的車輛側方的攝像機(4),其具有車門后視鏡殼體(2)和攝像機蓋(12),該車門后視鏡殼體(2)形成有供攝像機(4)的鏡頭部(5)插入的貫通孔(23),該攝像機蓋(12)安裝在車門后視鏡殼體(2)上,而且形成有使鏡頭部(5)暴露出的開口部(15),攝像機蓋(12)具有靠彈性與車門后視鏡殼體(2)的外表面(25)抵接的第1抵接面(A)。
文檔編號B60R1/08GK101898535SQ20091022555
公開日2010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月30日
發(fā)明者渡邊篤史 申請人:株式會社村上開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