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并具體涉及用于其送風風機部件的改 進的排泄結構。
背景技術:
通常在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中,用于吸入和送出用于空氣調節(jié)的空氣的送風 風機設置在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最上游位置,且從送風風機送出的空氣被設置在下 游位置的蒸發(fā)器通過與制冷劑的熱交換而冷卻,或通過設置在下游位置的加熱 中心而加熱。送風風機由電動機驅動,并將從外部空氣吸氣口或內部空氣吸氣 口引入的空氣送到下游側。通常采用渦巻型風機作為這種送風風機。在這種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中的送風風機中,有時水或濕氣會從外部空氣吸 氣口進入其中,且如果已從外部空氣吸氣口進入的水儲存在風機殼體內且風機 充有水,尤其是在冷卻區(qū)域,風機會被已經冷凍的水粘住,且這可能會引起諸 如不能轉動之類的不適當情況。此外,在車輛沿任何方向傾斜的情況下,當一 些水類似地進入其中時,其排泄就變得更加困難。對于送風風機部件中的排泄問題,例如日本實用新型公開No.62-103616 揭示了一種其中設有用于送風風機部件的排泄管的結構,且該管道與用于排放 車輛內部蒸發(fā)器處產生的冷凝水排泄管連接,由此通過發(fā)動機艙將水排出車 輛。但是在日本實用新型公開No.62-103616中揭示的上述結構中,可能會發(fā) 生車輛內部底部空間變小的問題,其中排泄管會被車輛人員踢到,且其中裝配 工人安裝用于電動機的線束的可操作性變差。因此,實際上通常很難提供上述 排泄管。發(fā)明內容因此,對于上述問題,尤其是注意到在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外部位置安裝來自 送風風機的排泄管引起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利用空氣調節(jié)單元內的空 間來充分形成來自送風風機部件的排泄路徑、改進排泄性能來提供一種用于車 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送風風機部件的改進的排泄結構。為了實現上述和其它目的,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具有送風風 機,用于通過渦巻部件送出用于空氣調節(jié)的空氣;電動機,用于驅動送風風機; 腔室,與渦巻部件相鄰形成,且其中設有用于吸入冷卻電動機的空氣的電動機 冷卻空氣吸氣口;蒸發(fā)器,設置在送風風機下游位置,并用于進行從送風風機 送出的空氣與通過蒸發(fā)器內部循環(huán)的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以及排泄口,設置 在蒸發(fā)器附近位置,并用于將在蒸發(fā)器處產生的冷凝水排放到單元外部,且特 征在于,用于排放渦巻部件內存在的水的排泄路徑形成為存在于單元內的從設 置在渦巻部件上的通孔穿過腔室通到排泄口的內部路徑。在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中,利用了用于吸入用于冷卻電動機的空氣的空間, 該空間在常規(guī)單元中是死空間,即與渦巻部件相鄰形成且其中設有用于吸入冷 卻電動機的空氣的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的腔室部分內的空間,且用于排放渦 巻部件內存在的水的排泄路徑形成為位于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空間區(qū)域內的內部 路徑,其從設置在渦巻部件上的通孔穿過腔室連通到用于將蒸發(fā)器處產生的冷凝水排放到單元外部的排泄口,而無須在空氣調節(jié)單元外部的位置提供專用排 泄管。因為用于排泄渦巻部件內存在的水的排泄路徑形成在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空 間區(qū)域(過去在常規(guī)單元中是死空間)內,不需要增加特定的部件,就可適當 地形成排泄路徑同時又可確保車輛內部的底部空間。此外,由于在車輛內部沒 有增加排泄管等,也不會發(fā)生車輛人員踢到的問題。此外,也不會發(fā)生裝配工 人安裝用于電動機的線束的可操作性變差的問題。在該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中,較佳的是在渦巻部件的側壁的下部限定上述通 孔。在這種結構中,儲存在渦巻部件下部內的水通過其重力通過以最小必要尺 寸形成的通孔從渦巻部件的內部排放出來。此外,較佳的是,排泄路徑形成在從渦巻部件的起始點沿渦巻部件的巻繞 角度方向看角度比設置在腔室內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的位置的角度大的位 置。在這種結構中,可在良好條件下分別具有通過電動機冷卻空氣吸入口吸取用于冷卻電動機的空氣的功能和通過排泄路徑從渦巻部件內部排泄水的功能, 而不會彼此干涉。具體地說,較佳的是,排泄路徑形成在從渦巻部件的起始點沿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看角度為90度以下的位置。在這種結構中,能夠將由于壓力損失對風機的空氣量的影響抑制到極小。此外,較佳的是,排泄路徑具有從其渦巻側端一側朝向其另一端一側向下 傾斜的傾斜表面。通過提供這種傾斜表面,已從渦巻部件內部排放的水可在防 止回流的情況下更順利地朝向排泄方向流動,并可防止諸如水的滯留之類的不 適當情況,由此更大地改進排泄性能。此外,排泄路徑的一部分可與腔室形成一體。因為腔室與渦巻部件相鄰形 成,該腔室形成部分的一部分可方便地用作排泄路徑的一部分。此外,還較佳的是,在腔室中在排泄路徑和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之間設 有間隔壁。即,排泄路徑設置在與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入口基本上完全分開的 情況下。通過提供這種間隔壁,可防止水從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進入電動機, 同時,排泄路徑可更確保地具有用于從渦巻部件內排泄水的所要求的功能。此外,還較佳的是,在腔室內,排泄路徑具有當遠離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 口時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因此,通過使用于排泄的空間內的底部表面傾斜, 即使在不提供上述間隔壁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水從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進 入電動機,并能夠由于排泄路徑而改進排泄性能。因此,在根據本發(fā)明的空氣調節(jié)單元中,有效地利用空氣調節(jié)單元內存在 的內部空間,可在內部空間內充分形成來自送風風機部件的排泄路徑,并可給 予該排泄路徑以優(yōu)良的排泄功能,而不損壞送風風機的性能。這樣,不會引起 車輛內部的各種問題,能夠進行從送風風機渦巻部件的所要求的排泄。從以下參照附圖的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會理解本發(fā)明的其 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
先參照僅以示例方式給出而非限制本發(fā)明的附圖來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1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從送風風機部件到蒸發(fā)器部件的結構,其中圖1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1B是內部結 構的側視圖。圖2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從送風風機部 件到蒸發(fā)其部件的結構,其中圖2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2B是內部結 構的側視圖。圖3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的從送風風機部 件到蒸發(fā)其部件的結構,其中圖3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3B是內部結 構的側視圖。符號說明1、 21、 31: 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2:送風風機3:風機4:渦巻部件5:電動機6:空氣調節(jié)管道7:蒸發(fā)器8:排泄管9:排泄物10: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11:腔室12:渦巻部件的起始點14:設置在蒸發(fā)器側的壁15:排泄路徑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腔室內的路徑部分22:間隔壁32:傾斜表面具體實施方式
此后將參照附圖解釋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圖1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1的從送風風機部件到蒸發(fā)器部件的結構,其中圖1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1B是內部結 構的側視圖。標號2標示送風風機,其具有風機3并借助于風機3的轉動通過 渦巻部件4送出用于空氣調節(jié)的空氣,且標號5標示用于驅動送風風機2的電 動機(更具體地說,是電動機殼體)。在空氣調節(jié)管道6中送風風機2下游側 的位置,設有在從送風風機2送出的空氣和通過蒸發(fā)器7循環(huán)的制冷劑之間進 行熱交換的蒸發(fā)器7。在空氣調節(jié)管道6的靠近蒸發(fā)器7的下游側位置,設有 用于將蒸發(fā)器7處產生的冷凝水排放出的排泄口 8,且排泄物9從排泄口 8排 放到單元外部。在與渦巻部件4相鄰的位置,形成其中設有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 10的 腔室ll,該吸氣口用于吸入用于冷卻電動機5的空氣。腔室ll形成由從渦巻 部件的起始點12沿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延伸以形成渦巻部件4的一部分 的側壁和設置在蒸發(fā)器7側的壁14所圍繞的空間。對于進入上述渦巻部件4或儲存(停留)在渦巻部件4中的水,用于排放 水的排泄路徑15形成為該空氣調節(jié)單元1的內部路徑,即形成為具有上述結 構的空氣調節(jié)單元1占據的空間區(qū)域內的路徑。排泄路徑15形成為單元內從 渦巻部件4的內部通過腔室11內部到上述排泄口 8連通的內部路徑。在該實施例中,排泄路徑15主要由第一通孔16、限定在設置在蒸發(fā)器7 側上的壁14上的第二通孔、以及在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之間連接的腔 室11內路徑部分18形成,并最終連通到排泄口 8。因此,排泄路徑15的腔室 11內的路徑部分18與腔室11形成一體。渦巻部件4內的水從第一通孔16排 放到腔室ll,并從腔室11通過第二通孔17收集到排泄口8,并作為排泄物從 排泄口 8排放到單元外部。因此,因為如上所述形成的排泄路徑15形成在上述空氣調節(jié)單元1占據 的空間區(qū)域內并有效地利用腔室11內的空間(過去是死空間)形成,可確保 從渦巻部件4內部的良好排泄性能而沒有上述車輛內部的各種問題。此外,在渦巻部件4的側壁和蒸發(fā)器7側處設置的壁14的下部處限定有第一通孔16和第二通孔17,儲存在渦巻部件4的下部的水通過其自身重力通 過各具有所要求的最小尺寸的通孔16和17經過腔室11內部而排放出去。此外,由于第一通孔16形成在從起始點12沿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看 比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 10的位置的角度更大角度的位置,這就可適當地防 止排泄水與從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吸入的可能供氣混合。此外,由于第一通 孔16形成在沿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看90度或更小角度的位置處,因此能 夠實現抑制由于第一通孔16的限定造成的壓力損失對風機的空氣量的影響。圖2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21的從送風風機 部件到蒸發(fā)其部件的結構,其中圖2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2B是內部 結構的側視圖。在該實施例中,在腔室ll內,在排泄路徑15和電動機冷卻空 氣吸氣口 10之間設有間隔壁22。因為其它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相同,通 過標以與圖1中所采用的相同的標號而省略其解釋。在該第二實施例中,通過提供間隔壁22,可將排泄路徑15與電動機冷卻 空氣吸氣口 IO基本上完全隔離,可確保防止水從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 10進 入電動機5,且排泄通道15可實現所要求的性能以從渦巻部件4排放水而不會 由于吸取的用于電動機冷卻的空氣而受到影響。圖3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例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31的從送風風機 部件到蒸發(fā)其部件的結構,其中圖3A是內部結構的俯視圖,且圖3B是內部 結構的側視圖。在該實施例中,與上述第二實施例相比,相對于排泄路徑15 的結構,排泄路徑15的從第一通孔16延伸到第二通孔17的腔室11內的另一 路徑部分形成為朝向排泄方向傾斜的傾斜表面32。由于其它結構與第二實施例 的結構相同,通過標以與圖1中所采用的相同的標號而省略其解釋。在具有這種傾斜表面32的結構中,從渦巻部件4內部排放的水在可防止回流的情況下可更順利地朝向排泄方向流動,并還可防止諸如水滯留之類的不 適當情況,可更大地改進排泄性能。其中盡管省略了圖示,但在腔室11中,排泄路徑15在遠離電動機冷卻空 氣吸氣口 10時形成具有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也是較佳結構。在排泄空間內的 底部表面遠離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 10時向下傾斜的結構中,例如即使不設 置間隔壁22,也可防止水從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 IO進入,通過排泄路徑15可確保排泄路線為形成在指定位置的路徑,由此改進排泄性能。根據本發(fā)明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適于需要從送風風機部件有效排泄的情況,具體地說,適于需要優(yōu)良的排泄性能而不影響車輛內部空間的情況。盡管本文已經詳細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但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限于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會理解,可進行各種更改而不背離本發(fā)明的范圍。因此,這里所指示的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應當理解本發(fā)明的范圍并不受所述實施例限制,而是本發(fā)明的范圍由以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具有送風風機,用于通過渦卷部件送出用于空氣調節(jié)的空氣;電動機,用于驅動所述送風風機;腔室,與所述渦卷部件相鄰形成,且其中設有用于吸入冷卻所述電動機的空氣的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蒸發(fā)器,設置在所述送風風機下游位置,并用于進行從所述送風風機送出的空氣與通過所述蒸發(fā)器內部循環(huán)的制冷劑之間的熱交換;以及排泄口,設置在所述蒸發(fā)器附近位置,并用于將在所述蒸發(fā)器處產生的冷凝水排放到所述單元外部,其特征在于,用于排放所述渦卷部件內存在的水的排泄路徑形成為存在于所述單元內的、從設置在所述渦卷部件上的通孔穿過所述腔室通到所述排泄口的內部路徑。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限定在所 述渦巻部件的側壁的下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路徑形成 在從所述渦巻部件的起始點沿所述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看角度比設置在 所述腔室內的所述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的位置的角度大的位置。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路徑形成 在從所述渦巻部件的起始點沿所述渦巻部件的巻繞角度方向看角度為90度以 下的位置。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路徑具有 從其渦巻部件側端一側朝向其另一側端一側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泄路徑的一 部分與所述腔室形成一體。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室中在所 述排泄路徑和所述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之間設有間隔壁。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空氣調節(jié)單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室中,所 述排泄路徑具有隨著遠離所述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而向下傾斜的傾斜表面。
全文摘要
本文揭示了一種車輛空氣調節(jié)系統,其具有送風風機,用于通過渦卷部件送出用于空氣調節(jié)的空氣;電動機,用于驅動送風風機;腔室,與渦卷部件相鄰形成,且其中設有電動機冷卻空氣吸氣口;蒸發(fā)器,設置在送風風機下游;以及排泄口,設置在蒸發(fā)器附近位置,并用于將冷凝水排放到單元外部。且其中用于排放渦卷部件內存在的水的排泄路徑形成為單元內的從設置在渦卷部件上的通孔穿過腔室通到排泄口的內部路徑??衫每諝庹{節(jié)單元內的內部空間來形成從送風風機部件的充分的排泄路徑。
文檔編號B60H1/32GK101327725SQ200810110268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6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20日
發(fā)明者戶山貴司 申請人: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