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兩廂轎車后工作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零部件,詳細講是一種兩廂轎車后工作臺。
我們知道,現(xiàn)有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是后座靠背后方連成一體,后座靠背直接鉸聯(lián)在后座上,后座靠背上方鉸聯(lián)后工作臺,后工作臺下方是后備箱。這種兩廂轎車后工作臺,由于后座靠背直接鉸聯(lián)在后座上,后座靠背向前方折疊時,受后座靠背海綿靠墊和后座海綿座墊的影響,向前方傾斜的角度很小,后工作臺不能全部打開,向后備箱內裝卸物品很不方便,特別是不能向后備箱內裝卸較大的物品,更不能向車廂內裝卸較大的物品;而且,后工作臺向上打開后,無支撐后工作臺的支撐裝置,有的在后備箱蓋上采用繩索吊掛后工作臺,向后備箱內裝卸物品、特別是較大物品時,很不方便。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后工作臺可以全部打開,能夠方便地向后備箱內裝卸物品、特別是能夠方便地向后備箱和車廂內裝卸較大物品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可以采用以下方案來實現(xiàn)后座靠背后方連成一體,后座靠背上方鉸聯(lián)后工作臺,主要結構特點是,后座靠背下方的轎車內殼體上或者后座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固定鉸聯(lián)座上鉸聯(lián)活動鉸聯(lián)板上方,活動鉸聯(lián)板下方與后座靠背下方相鉸聯(lián),后備箱內設有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
本發(fā)明由于后座靠背下方的轎車內殼體上或者后座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固定鉸聯(lián)座上鉸聯(lián)活動鉸聯(lián)板上方,活動鉸聯(lián)板下方與后靠背下方相鉸聯(lián),折疊時,后座靠背不受后座靠背海綿靠墊和后座海綿座墊的影響,后座靠背和后工作臺能夠完全折疊在后座上,使后備箱全部打開,向后備箱裝卸物品、特別是較大物品十分方便;將后座靠背折疊在后座上,后工作臺垂直于后座靠背,側立于前座后方,后備箱與車廂連為一體,能夠向后備箱和車廂內裝載更大的物品或者更多的物品,后工作臺與前座靠背結合可以止推物品,保護前座乘員的安全;將前座靠背向后方放平,將后座靠背折疊在后座上,后工作臺平鋪在前座靠背上,形成平直板面,可以在車廂內平臥休息;將副駕駛座靠背向后方放平,后座靠背折疊在后座上,后工作臺折疊在后座靠背上,能夠將病人平臥從后方抬進車廂內,用于搶救不能站立的病人十分方便。本發(fā)明適用于兩廂轎車。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是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1是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的A-A剖視放大圖,圖4是圖1的A向局部放大圖,圖5是圖2的B-B剖視放大圖,圖6是圖5的D-D剖視圖,圖7是圖2的C-C剖視放大圖。
圖3、圖4、圖7、圖8、圖9、圖10、圖11是又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8是主視圖,圖9是圖8的俯視圖,圖3是圖8的A-A剖視放大圖,圖4是圖8的A向局部放大圖,圖10是圖9一側的局部放大圖,圖11是圖10的E-E剖視圖,圖7是圖9的C-C剖視放大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是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從圖1、圖2中可以看出,后座靠背7后方連成一體,后座靠背7上方經鉸聯(lián)軸8鉸聯(lián)后工作臺9。從圖1、圖4中可以看出,后座靠背7下方的轎車內殼體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4,或者后座1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4,固定鉸聯(lián)座4上經鉸聯(lián)軸5鉸聯(lián)活動鉸聯(lián)板3上方,活動鉸聯(lián)板3下方經鉸聯(lián)軸2與后座靠背7下方相鉸聯(lián)。折疊時,后座靠背7繞鉸聯(lián)軸2和經活動鉸聯(lián)板3繞鉸聯(lián)軸5轉動,后座靠背7不受后座靠背7海綿靠墊和后座1海綿座墊的影響,后座靠背7和后工作臺9能夠完全折疊在后座1上,使后備箱全部打開,向后備箱裝卸物品、特別是較大物品十分方便;將后座靠背7折疊在后座1上,后工作臺9垂直于后座靠背7,側立于前座后方,后備箱與車廂連為一體,能夠向后備箱和車廂內裝載更大的物品或者更多的物品,后工作臺9與前座靠背結合可以止推物品,保護前座乘員的安全;將前座靠背向后方放平,后座靠背7折疊在后座1上,后工作臺9平鋪在前座靠背上,形成平直板面,可以在車廂內平臥休息;將副駕駛座靠背向后方放平,后座靠背7折疊在后座1上,后工作臺9折疊在后座靠背7上,能夠將病人平臥從后方抬進車廂內,可以用于搶救不能站立的病人。扶起后座靠背7時,只要向上方提起后座靠背7,后座靠背7繞鉸聯(lián)軸2和經活動鉸聯(lián)板3繞鉸聯(lián)軸5向上方轉動,活動鉸聯(lián)板3和后座靠背7移動到固定鉸聯(lián)座4上方,用手輕輕推動后座靠背7,后座靠背7即可依靠自身重量下落復位。為使后座靠背7能夠自動下落復位,固定鉸聯(lián)座4上方設有限位塊6,限止活動鉸聯(lián)板3產生上位死點。當扶起后座靠背7時,只要向上方提起后座靠背7,后座靠背7繞鉸聯(lián)軸2和經活動鉸聯(lián)板3繞鉸聯(lián)軸5向上方轉動,活動鉸聯(lián)板3和后座靠背7移動到固定鉸聯(lián)座4上方,在限位塊6對活動鉸聯(lián)板3的限位作用下,活動鉸聯(lián)板3不能產生上位死點,前方產生傾斜的角度,后座靠背7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動下落復位。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后工作臺9上方的車身內殼體14上設有支撐卡12,后工作臺9向上打開時,可以支撐后工作臺9,裝卸物品方便。支撐卡12是“7”字形彈簧卡,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設置在伸縮孔11中,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可以在伸縮孔11中自由縮進伸出,向上打開后工作臺9壓迫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縮進伸縮孔11中,后工作臺9越過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自動彈出支撐后工作臺9;放下后工作臺時,只要用手按下支撐卡12,支撐卡12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縮進伸縮孔11中,即可放下后工作臺9。支撐卡12也可以是后方設有斜角的鎖舌,鎖舌下方設有彈簧的支撐卡。從圖1、圖2、圖5、圖6中可以看出,后備箱內設有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是在后備箱內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止推槽15,與后備箱內左右兩側的支撐止推槽15相對應,后工作臺9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止推軸10,支撐止推軸10嵌入支撐止推槽15內,可以支撐后工作臺9并且能夠防止后工作臺9與后座靠背7前后移動。為防止行車時,后工作臺9震動,在支撐止推軸12上設有橡膠墊圈16。從圖1、圖2、圖7中可以看出,后工作臺9后端的后備門17上設有與后工作臺9相對應的止動防震塊13,止動防震塊13是前方設有開口的橡膠止動防震塊,關閉后工作臺9時,后工作臺9后端可以嵌入止動防震塊13前方的開口內,可以防止后工作臺9震動。
圖3、圖4、圖7、圖8、圖9、圖10、圖11是又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圖3、圖4、圖7在前面的實施方式中已經作了說明不再贅述。從圖8、圖9、圖10、圖11中可以看出,后備箱內設有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是在后備箱內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平臺20,平臺20的前端上方設有凸臺18,與平臺20前端上方的凸臺18相對應,后工作臺9前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凹槽,后工作臺9可以平放在平臺20上,后工作臺9前端左右兩側的凹槽卡緊在平臺20前端的凸臺18上,能夠支撐后工作臺9和防止后工作臺9與后座靠背7前后移動。為防止行車時后工作臺9震動,凸臺8后方設有橡膠墊19。
權利要求1.一種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后座靠背后方連成一體,后座靠背上方鉸聯(lián)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后座靠背下方的轎車內殼體上或者后座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固定鉸聯(lián)座上鉸聯(lián)活動鉸聯(lián)板上方,活動鉸聯(lián)板下方與后座靠背下方相鉸聯(lián),后備箱內設有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固定鉸聯(lián)座上方設有限位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后工作臺其上方的車身內殼體上設有支撐卡。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支撐卡是“7”字形彈簧卡,支撐卡的“7”字形彈簧卡上部設置在伸縮孔中。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是在后備箱內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止推槽,與后備箱內左右兩側的支撐止推槽相對應,后工作臺左右兩側分別設有支撐止推軸,支撐止推軸嵌入支撐止推槽內。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是在后備箱內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平臺,平臺的前端上方設有凸臺,與平臺前端上方的凸臺相對應,后工作臺前端左右兩側分別設有凹槽,后工作臺平放在平臺上,后工作臺前端左右兩側的凹槽卡緊在平臺前端的凸臺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后工作臺后端的后備門上設有與后工作臺相對應有的止動防震塊。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止動防震塊是前方設有開口的橡膠止動防震塊,后工作臺后端嵌入止動防震塊前方的開口內。
專利摘要一種兩廂轎車后工作臺,后座靠背后方連成一體,后座靠背上方鉸聯(lián)后工作臺,后座靠背下方的轎車內殼體上或者后座上設有固定鉸聯(lián)座,固定鉸聯(lián)座上鉸聯(lián)活動鉸聯(lián)板上方,活動鉸聯(lián)板下方與后座靠背下方相鉸聯(lián),后備箱內設有后工作臺支撐止推裝置,后工作臺可以全部打開,能夠方便地向后備箱內裝卸物品、特別是能夠方便地向后備箱和車廂內裝卸較大物品,適用于兩廂轎車。
文檔編號B60N2/36GK2433119SQ0021578
公開日2001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0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8月3日
發(fā)明者王政中 申請人:王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