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及其鹽的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未取代的或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或其鹽的制備方法,和這類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及其鹽的處理。本發(fā)明還涉及一些新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
EP-A-29265中公開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是一種化學雜交劑,其作用方式大概是基于其能使植物產(chǎn)生雄性不育的性能。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備式Ⅰ所示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或其鹽的方法,
式中,R1代表氫原子,C1-6烷基或C3-8環(huán)烷基或C6H5-CH(R3)-基,其中R3代表氫原子,苯基或C1-4烷基。該方法包括在一種周期表第ⅡB族金屬和/或一種該金屬的化合物組成的催化劑存在下,于150-300℃下,使式Ⅱ所示的氮雜環(huán)丁烷與一種堿金屬堿反應,如果需要的話,轉(zhuǎn)化所得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成為相應的酸,
式中R1含義與上面式Ⅰ的相同,X代表氫原子,羧基或羥甲基。
在某些脫氫反應中,包括醇轉(zhuǎn)化為羧酸的反應中,用鋅或鋅化合物作催化劑是已知的。例如,從歐洲書31,694和美國書4,251,451得知,可在金屬鋅或鋅化合物存在下,使醇與堿金屬氫氧化物反應以制備某些羧酸鹽。與此相似,在鋅或鋅化合物存在下,通過伯醇的加堿熔化反應已制得一些脂肪酸鹽(見美國書3,957,838)。
上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及其鹽都含有氮雜環(huán)丁烷骨架(或三亞甲基亞胺骨架)。此四元環(huán)(三個碳原子加一個氮原子)處于很大的應力下。從雜環(huán)化合物文獻可知,這些鍵容易起化學反應,此氮雜丁烷環(huán)相當容易打開,一般來說,氮雜環(huán)丁烷經(jīng)受不住激烈的水解處理。在氮雜環(huán)丁烷化合物的制備中,一些其它反應,如聚合反應,消去反應,裂解作用和溶劑分解作用會與閉環(huán)作用競爭(見Acheson“雜環(huán)化合物化學入門”第三版,INTERSCIENCE,1976,第二章;Paquette“現(xiàn)代雜環(huán)化學原理”,BEN JAM IN,1968,第三章;N.H.Cromwell和B.Phillips“化學評論”,1979,Vol 79,No.4,P331-358“氮雜環(huán)丁烷,最新合成進展”)。因此,加堿熔化而不破壞環(huán)結構是非常令人驚奇的,事實上,這與預期正相反。
更使人驚奇的是,不論用單-3-羥甲基還是用3,3-二羥甲基取代的母體作原料最終產(chǎn)物中占優(yōu)勢的都是單-3-取代的羧酸。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反應溫度在175-225℃之間較好,最好是180-200℃。反應壓力可以從低于一個大氣壓直至超過大氣壓,例如107帕或更高。不過,此反應最好在常壓下進行。本發(fā)明的方法所用的催化劑是一種或幾種選自ⅡB族金屬及其氧化物和鹽的物質(zhì)。最好的催化劑是一種氧化物,或一種硝酸鹽、氯化物、碳酸鹽、乙酸鹽或其它鹽。ⅡB族金屬包括鋅、鎘和汞,最好是鎘和鋅或鋅化合物,尤以后兩種為最好。鎘具有較高的固有活性,而鋅可以產(chǎn)生粘度較低的反應混合物。最好的鋅化合物是氧化鋅、氯化鋅、碳酸鋅,乙酸鋅,2-乙基己酸鋅和辛酸鋅。這些催化劑以催化量使用,一般,使用重量為所用氮雜環(huán)丁烷衍生物重量的0.2-5.0%(以金屬重計算)。
該反應在水凈化劑(以氧化鈣較合適)的存在下易于進行。對于鋅催化劑來說,添加水凈化劑是特別有用的,盡管鋅催化劑的活性比鎘催化劑低,但其它因素較有利。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如果需要,可以從它們的酯就地形成一個或兩個羥甲基。
本發(fā)明的方法特別適合于這樣的式Ⅰ化合物,即式中R1是氫原子或芐基(特別是芐基)、X是氫原子或羥甲基(特別是羥甲基)的化合物。所以,最好的原料化合物是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比N-芐基-3-單-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好,這是因為后者難以制備。
堿金屬堿的用量最好是等于化學計算量,或超過化學計算量更好。堿金屬堿與式Ⅰ化合物的羥基的摩爾比率最好是1~5,特別是1.15~2.5。當式Ⅰ化合物為二醇時,堿與二醇化合物的摩爾比率最好是2~10,特別是2.3~5。
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反應可以在有稀釋劑或無稀釋劑的情況下進行。此反應可以在高沸溶劑(即溶劑沸點比反應溫度高)存在下進行。某些烴油,例如環(huán)烷油是適宜的。其它的稀釋劑有,例如環(huán)己醇、頗哪醇或萘烷。稀釋劑在反應條件下應該是惰性的,既不聚合也不降解。
在反應結束后或經(jīng)后處理之后,稀釋劑應與反應混合物分離。原則上,所有反應劑可以同時或于短時間內(nèi)導入反應容器。也可以先把堿金屬堿、催化劑和稀釋劑(如果使用的話)加入反應容器,然后,于一定時間內(nèi)加入氮雜環(huán)丁烷化合物??梢栽谒蟹磻獎┘尤敕磻萜骱?,逐漸升高反應溫度,使達到要求的溫度。
水含量必須足夠地低,以便在特定反應壓力下達到上述溫度范圍。在最好的反應壓力下,即常壓下,水含量以不超過10%(重量)較適宜,最好是小于5%。常常發(fā)現(xiàn)如果水大體上僅來自所用的堿金屬堿,而且這種堿的含水量小于15%(重量),此反應可有效地進行。其余化鉀片一般含水不大于15%(重量),使用方便。
本發(fā)明的方法中所用的堿金屬堿較好的是氫氧化鈉和/或氫氧化鉀,單獨用氫氧化鉀更好。此化合物可以與氮雜環(huán)丁烷化合物和與所得反應產(chǎn)物形成熔融液,特別是沒有稀釋劑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用氫氧化鈣代替堿金屬堿時,此反應不能很好進行。也已發(fā)現(xiàn),用氫氧化鈉時,反應混合物可能固化,完成反應的轉(zhuǎn)化需要較長反應時間。
氨基酸例如氮雜環(huán)丁烷羧酸及其鹽極性大并易溶于水,難以與無機鹽分離。最好的提純方法包括沉淀或離子交換。按照本發(fā)明的方法,便于處理的方法是使反應混合物溶液(以水或醇溶液為宜)與鈣、鎂或鋇化合物接觸,適宜的化合物是硫酸鹽或氯化物,最好是硫酸鎂、氯化鋇或特別是氯化鈣。此技術便于進行各種可能的進一步處理。例如,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ⅡA族金屬鹽溶于甲醇但不溶于水,然而,它們的甲酸鹽會從甲醇中沉淀出來卻仍留在水溶液中。
例如,在高溫下,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在乙酸鋅的催化作用下與堿金屬氫氧化物反應,反應混合物含有兩種產(chǎn)物,即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堿金屬鹽和甲酸的堿金屬鹽。為了溶解這兩種固體鉀鹽,可以向反應混合物中加水。鋅催化劑可以呈氧化鋅的形式濾出去。然后使式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堿金屬鹽(式中R的含義如上所述)與甲酸鹽一起與例如氯化鈣接觸以形成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并從溶液中選擇性地沉淀出來。
不加水時,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最好是N-芐基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堿金屬鹽與甲酸鹽一起直接溶于醇中,適宜的醇是甲醇,乙醇或異丙醇(此法特別適用于在形成熔融液時不用稀釋劑的情況)。使溶于甲醇中的ⅡA族金屬化合物(例如氯化鈣)與這兩種鹽接觸,生成沉淀,沉淀包括氯化鉀、氫氧化鈣和甲酸鈣,而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仍留在甲醇溶液中。
通過前面兩段所述的技術得到的ⅡA族金屬鹽、例如鈣鹽,用無機酸(例如鹽酸、硫酸和磷酸)或有機酸酸化可以轉(zhuǎn)變成相應的酸。采用某些酸是特別有益的,因為所得無機鹽可以從含有氮雜環(huán)丁烷羧酸的溶液中沉淀出來。例如把磷酸加到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的水懸浮液中,生成含磷酸鈣的新沉淀,留下的是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水溶液。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也可以與乙酸反應,生成溶于乙酸的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和乙酸鈣沉淀。分離乙酸鈣后,留下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溶液,并可直接處理以得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在接著的氫化反應中乙酸的存在是有益的,氫化反應宜用載于活性炭上的鈀作催化劑。
在甲醇中的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也可以用羧酸(例如甲酸或丙二酸)處理沉淀出甲酸或丙二酸的鈣鹽,因為它們不溶于甲醇。
本發(fā)明的另一方法包括離子對萃取。該方法是使溶解于水中的反應混合物在大體上與水不溶混的有機溶劑存在下,與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萃取劑接觸,形成含有不需要的無機陽離子的水相和含有至少一部分或最好大體上全部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陰離子的有機相。萃取劑最好含有親油的季銨離子,銨離子的結構可以是不同的,但此銨陽離子與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陰離子結合而生成的離子對應該優(yōu)先溶解于有機相中。這樣的銨離子最好有如下通式
式中R2,R3,R4和R5各自代表任意取代的烴基,任意插有1個或多個雜原子,每個烴基有1-22個碳原子,總共至少有7個碳原子。這樣的基團的例子是烷基和環(huán)烷基;芳基、芳烷基和烷芳基,或含有雜芳環(huán)部分的類似的基團;和通式為-R6-O-R6-OR7的基團,其中每個R6基團各自代表亞烷基,特別是亞乙基,R7代表烷基或特別是氫原子。所說的雜原子最好選自氮、氧和硫。適合的萃取劑的例子是ALIQUAT366(商標),一種三脂烴基單甲基季銨氯化物,其中脂烴基是由C8-10直鏈烷基混合物衍生的。如果要求簡單萃取,那么,銨陽離子與氮雜環(huán)丁烷陰離子的摩爾比率應該至少是1,以便能夠徹底除去氮雜環(huán)丁烷陰離子。不過,最好是進行幾次萃取或連續(xù)萃取,在這種情況下,在給定萃取中或在連續(xù)萃取中的給定時間的摩爾比率可以小于1。
最好是接著加過量的酸的水溶液于有機相中以回收氮雜環(huán)丁烷化合物,有機酸水溶液是較合適的,最好是甲酸或乙酸。用酸性氣體(宜用二氧化碳)也可實現(xiàn)分離。氮雜環(huán)丁烷羧酸進入水相,并分離水相。為了從過量酸中回收萃取劑,可用堿處理有機相,適合的堿是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所得N-未取代的或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鈉鹽或鉀鹽也可通過樹脂柱的離子交換轉(zhuǎn)變成相應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脫氫反應后使反應混合物冷卻,加軟化水并濾出不溶的化合物(氧化鋅),然后,將此鹽水溶液傾倒于裝有活化離子交換樹脂的酸性離子交換柱上。
一些餾分可以用水或氨水收集。例如,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鉀鹽的中性餾分和低堿性餾分含有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處理含有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鉀鹽和甲酸鉀的混合物的特別方便的方法是用酒石酸和/或草酸處理此混合物,從溶液中沉淀出酒石酸氫鉀或草酸氫鉀。
當需要R1代表氫的式Ⅰ化合物時,R1的保護基(如果有的話)通過催化氫化除去,例如用鉑或最好用鈀催化劑,宜以活性炭為載體并且最好是在乙酸存在下進行。最好是將氫氣慢慢通入溶液。也可不用氫氣,而用其它氫給體,例如甲酸(J.Chem.Res,(s)1979,108-9),或環(huán)烯烴,例如環(huán)己烯(Perkins Transactions I,(1977),490)或1,4-環(huán)己二烯(J.Org.Chem,43(1978),4194)。
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鎂鹽、鋇鹽和鉀鹽是新型化合物。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鈉鹽作為分離出來的化合物也是新的。本發(fā)明的這類新化合物可以定義為Ⅳ表示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
式中n是2,A是鈣、鎂或鋇;或者n是1,A是鉀;或者化合物Ⅳ是分離出來的鈉鹽。
R1最好代表氫原子或C6H5CH(R3)-基,其定義同上,最好是氫或芐基。
本發(fā)明的另一類新型化合物是含有式Ⅲ陽離子和式Ⅰ化合物陰離子的季銨鹽,其定義同上。
本發(fā)明可通過下面實例進一步闡明。
實例1用一個裝有磁攪拌棒和與氣體體積計相連的冷凝管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用氮氣沖洗并在硅油浴上加熱,然后,加入
41.5g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200mmol)39.5g氫氧化鉀(85%)(600mmol)3g二水合二乙酸鋅和60ml ondine15(商標;一種環(huán)烷烴油)。
于200℃加熱此混合物24小時,產(chǎn)生14.4升氫氣。然后,冷卻反應器,使所得反應混合物與100ml軟化水混合。除去固體,形成兩層。下面的淺黃色水層含有反應產(chǎn)物,按以下方法處理分出水層并加到一個用2NHcl活化的離子交換柱中(柱長40cm,直徑8cm)柱中裝有1.8升Dualite C26TR(商標)酸性離子交換樹脂。
用水和氨作洗脫液收集300ml 21餾分。下表是敘述這些餾分。
表洗脫液 餾分 PH 顏色 產(chǎn)量水 1,2 中性 無色 -水 3-8 酸性 無色 -水 9,10 中性 無色 -2N NH311,12 中性無色 -2N NH313,15 中性淺黃色 3.2g2N NH316,18 PH8 帶褐色 23.3g2N NH319,20 PH10 帶褐色 8.1g2N NH321 PH12 淺黃色 0.5g*2N NH322 PH12 無色 0.3g*2N NH323 PH12 無色 0.3g*產(chǎn)物=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沾有相應單醇(3-CH2-OH)的產(chǎn)物收集餾分13-20并用炭脫色。真空蒸除水之后得到34.5g白色粉末。分析結果96%純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產(chǎn)率85.8%,K+0.44%(重量),N+a0.10%(重量)。
實例2用一個裝有磁攪拌棒和連著氣體體積計的冷凝管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用氮氣沖洗并在硅油浴上加熱,然后,加入41.5g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3-環(huán)丁烷(200mmol),30g氫氧化鉀(87%)(466mmol),3g二水合二乙酸鋅,和于200℃加熱此混合物5小時,產(chǎn)生14.3升氫氣。冷卻反應器,得到的反應混合物處理如下直接用100ml甲醇溶解反應產(chǎn)物,除去不溶的顆粒(氧化鋅)。在攪拌下,于淺黃色甲醇濾液中加入溶于100ml甲醇的26.9g CaCl2(純度96%)(233mmol),并于60℃下保持1小時。將所得的漿狀物冷卻至20℃后,過濾收集含有KCl、Ca(OH)2和甲酸鈣的沉淀,并用甲醇洗滌。
所得淺黃色甲醇濾液含有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閃蒸出甲醇,得到43.6g白色固體殘留物。
物理性質(zhì)此鈣鹽溶于甲醇、溫熱的異丙醇、四氫呋喃和正丁醇。不溶于水。
實例3A.用一個裝有磁攪拌棒和與氣體體積計相連的冷凝管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用氮氣沖洗并在硅油浴上加熱,然后,加入23.5g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200mmol)30g 氫氧化鉀(87%)(466mmol),3g 二水合二乙酸鋅,和
60ml Ondine 15(商標)。
于195℃下加熱此混合物6小時,產(chǎn)生14.5升氫氣。冷卻反應器并加入100ml軟化水。除去固體(氧化鋅)后,形成兩層,將下面的水層與上面的烴層分開。含有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鉀鹽和甲酸鉀的水層在真空下蒸發(fā),得到50g白色固體殘留物。
B.將此殘余物溶于軟化水中,然后倒在用2N HCl活化的Duolite C26TR(商標)上,并按照實例1敘述的處理方法洗脫。酸性餾分含有甲酸,從中回收16g白色粉末狀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純度96%,由'H NMR確定),產(chǎn)率76%。
C.以A節(jié)所述相同的方法,制得50g白色固體殘留物,并以150ml甲醇溶解。于此混合物中加入26.9g溶于150ml甲醇中的CaCl2(96%,233mmol)。于60℃下攪拌1小時后,于室溫下放置過夜,過濾出不溶化合物,將濾液閃蒸。在攪拌下將固體殘留物溶于異丙醇,過濾,干燥,得到21g白色粉末[I.R譜3300寬大峰(OH,NH),1570寬大峰(COO),1380,1160,775,730cm-1]。將此白色粉末溶于60℃水中,以磷酸調(diào)至PH5.3,然后,以CaO調(diào)至PH6.5。過濾得透明水溶液,將濾液閃蒸,留下17.3g白色固體。得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純度90%。
實例4進行實例2同樣的反應,只是用2g二硝酸鎘(Cd(NO3)2)代替二乙酸鋅作催化劑。反應進行得非??欤?.5小時后生成14.5升氫氣。(借助于5g碳,容易從水或甲醇中分離出橙棕色催化劑,并在其活性衰減之前可再用兩次。)反應產(chǎn)物以如下方法處理反應產(chǎn)物冷卻后,加100ml軟化水溶解鉀鹽。濾去不溶物。于50℃并激烈攪拌下,把溶于水中的26.9g CaCl2(96%,233mmol)加到反應產(chǎn)物的水溶液中。形成大容積的白色沉淀。冷至室溫后,收集沉淀(含有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鈣鹽和氫氧化鈣)并用水洗三次。將濕的沉淀物懸浮于100ml 50℃的軟化水中,并用磷酸(85%)處理,將PH值調(diào)至5.3以得到不同外觀的新沉淀。接著,用0.5g CaO調(diào)至PH7。濾去沉淀(含Ca3(PO4)2,Ca(OH)2和磷酸鎘)之后,在真空下把透明的淺黃色濾液閃蒸至干,留下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為白色固體化合物(產(chǎn)率80%)。
實例5在溶于30ml水的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0.05mol)強堿性溶液中,加入MgSO4(0.05mol在20ml水中)水溶液。所得混合物以50ml1-丁醇萃取。以每次20ml水洗三次后,閃蒸出1-丁醇溶液,留下9.5g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鎂鹽,為白色固體。
用BaCl2水溶液按如上方法制備鋇鹽。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鎂鹽和鋇鹽不易從水中沉淀出來,但是,用所述萃取方法容易回收。測定了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的IR譜鎂鹽的I.R譜3300 寬大(OH-),1585 寬大(COO-),1375,1365,1315,1285,1275,1210,1180,1140,1070,1025,1000,965,910,880,845,820,760,740,700,(全是尖峰)cm-1。
鋇鹽的I.R譜3300 寬(OH-),1570 寬(COO-),1385,1315,1285,1215,1190,1154,1083,1035,970,920,860,748,710,705cm-1。
鈣鹽的I.R譜3420 尖大(OH-),2350 寬,1650 尖,1570 尖大(COO-) 1375,1360,1320,1305,1280,1240,1190,1142,1080,1050,1020,1000,955,940,910,890,855,760,692,635,(全是尖峰)cm-1。
實例6
用一個裝有磁攪拌棒和連著氣體體積計的冷凝管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用氮氣沖洗并在硅油浴上加熱,加入41.5g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200mmol)19.2g氫氧化鈉(97%,466mmol),3g二水合二乙酸鋅,于200℃下加熱此混合物24小時,產(chǎn)生14.4升氫氣。冷卻反應器并進一步處理反應產(chǎn)物。反應產(chǎn)物包括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鈉鹽和甲酸鈉。利用兩者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分開這兩種鹽。為此將反應產(chǎn)物與250ml乙醇混合,在攪拌下使此混合物沸騰,然后冷至室溫。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鈉鹽留在溶液中,而甲酸鈉與氧化鋅一起從醇溶液中濾出。閃蒸透明的乙醇濾液,沉淀出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鈉鹽,為白色固體?;厥盏?8gN-薄膜-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鈉鹽。
I.R.譜的主要峰(cm-1)3400 大寬(OH-),1650尖(芳香) 1580大寬(COO-)1405,1285,1241,1215,1190,1175;
1155,1080,1035,1010,960,910;
860,780,745,700 (全是尖峰)。
實例7一個裝有磁攪拌棒和連著氣體體積計的冷凝管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用氮氣沖洗并在硅油浴上加熱,加入41.5g 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200mmol)30g 氫氧化鉀(87%,466mmol),3g二水合二乙酸鋅。
于200℃下加熱此混合物5小時,產(chǎn)生14.3升氫氣。冷卻反應器,所得反應混合物用下法處理。反應混合物含有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鉀鹽和甲酸鉀。利用其在異丙醇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可以分開這兩種鹽。為此,將此反應產(chǎn)物與250ml異丙醇混合,在攪拌下使此混合物沸騰,然后冷至室溫。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鉀鹽留在溶液中,而甲酸鉀與氧化鋅一起從醇溶液中濾出。閃蒸透明的濾液,留下34g 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鉀鹽,為吸濕性的白色固體。
I.R.譜的主要峰(cm-1)3300 大寬(OH-),1570 大寬(COO-),1315,1300,1235,1210,1190,1175,1150,1075,1045,1030,1000,964,927,915,905,880,855,815,780,760,740,715,695,625。
實例8.
重復實例6和7。A.由實例6的方法所得反應混合物按如下方法處理。將此反應混合物與250ml乙醇混合,并將266mmol甲酸加入漿狀物中。在所有的甲酸鈉沉淀后,將其從溶液中濾出。閃蒸濾液,得到32g N-芐基-氮雜-3-環(huán)-3-環(huán)丁烷羧酸,為白色固體。B.由實例7的方法所得反應混合物按如下方法處理。將此反應混合物與250ml異丙醇混合,并將266mmol甲酸加入漿狀物中。當所有的甲酸鉀沉淀后,將其從溶液中濾出。閃蒸濾液,得到32g N-芐基-氮雜-3-環(huán)-3-環(huán)丁烷羧酸,為白色固體。
實例9于一個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中加入83g 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60g氫氧化鉀(87%)17.1g氫氧化鈉(99%)1g二硝酸鎘。
將此混合物于200℃下加熱5小時,產(chǎn)生5升氫氣。冷卻反應器并處理反應產(chǎn)物。加入含0.5g磷酸(85%)的400ml乙醇,在攪拌下加熱此混合物,然后在攪拌下冷卻。濾出含甲酸鈉和磷酸鎘的沉淀。處理濾液,從異丙醇中再結晶后得到59.5g 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實例10于一個聚四氟乙烯反應器(400ml)中加入41.5g 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30g氫氧化鉀(87%)0.25g四水合二硝酸鎘,于190-200℃下加熱此混合物2小時。反應產(chǎn)物冷卻后,加入100ml水以溶解鉀鹽。濾出不溶物(鎘鹽)。加入溶于70ml水的70g酒石酸(467mmol)。2小時后,于室溫下過濾。濾出86.6g酒石酸氫鉀(460mmol)。從剩余溶液中閃蒸出水和甲酸。加四氫呋喃(250ml),2小時后過濾所得漿狀物,得到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34.2g)。于此酸中加入乙酸(150ml)和以活性炭為載體的10%鈀催化劑(2g)。于50-55℃下向此混合物中通氫氣22小時,過濾此混合物并閃蒸出溶劑。加異丙醇(75ml)并在2小時后過濾所得漿狀物,干燥,余下17g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實例11于一個上述的聚四氟乙烯反應器中加入41.5g 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30g氫氧化鉀(87%)0.3g四水合二硝酸鎘,于190-200℃下加熱此混合物1.5小時。反應產(chǎn)物冷卻后,加入100ml水以溶解鉀鹽。除去不溶物鎘鹽)。加入在50ml水中的58.7g草酸(467mmol)。于室溫下攪拌2小時后過濾溶液。除去58.4g草酸鉀(456mmol)。從余下的溶液中閃蒸出水和甲酸。加入200ml丙酮,2小時后過濾所得漿狀物,得到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34.3g)。向該酸中加乙酸(100ml)和以活性炭為載體的10%鈀催化劑(2g)。于60-65℃向此混合物中通氫氣3.5小時,過濾此混合物并閃蒸出溶劑。加異丙醇(75ml),18小時后過濾所得漿狀物,干燥,得到17.1g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實例12在一個聚四氟乙烯反應器中加入83.5g 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60g氫氧化鉀(87%)20g氫氧化鈉(99%)20g氧化鈣6.5g氧化鋅在200℃下加熱此混合物6小時,放出27.5升氫氣。在攪拌下以含6g磷酸(85%)的400ml乙醇急冷反應混合物。在攪拌下冷卻反應液至室溫,過濾并處理,得到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56.2g)。
實例13在一個裝有連著氣體體積計的回流冷凝管并有玻璃蓋的不銹鋼反應器中加入1摩爾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該反應器在采用氣焰的空氣浴中加熱至120℃,加入2.3摩爾氫氧化鉀(85%,片狀)和0.1摩爾氧化鋅。在攪拌下進一步加熱反應混合物直至氣體發(fā)生速度達大約20升/小時(發(fā)生于190℃)。氣體發(fā)生慢下來之后,將溫度慢慢升至210-215℃。慢慢加入200g水,急冷反應混合物,以充分溶解除催化劑外的所有反應產(chǎn)物。從加入氫氧化鉀和氧化鋅到急冷要用8.7小時。
高壓液相色譜表明,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鉀鹽的產(chǎn)率為87%。
過濾反應混合物,在50℃下用甲基異丁基酮萃取濾液,用50%(重量)的酒石酸水溶液(比氫氧化鉀過量5mol%)處理所得溶液并冷至5℃,過濾除去酒石酸氫鉀。用等體積的水洗滌結晶兩次。濾液中鉀含量少于30ppm。
在50℃左右,真空濃縮此濾液至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濃度約為50%(重量)。冷至室溫后析出少量結晶并濾出。余下的溶液在乙酸中溶解并用以活性炭為載體的1mol%鈀催化劑和氫氣在50℃下氫解,得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實例14上述氧化反應的混合產(chǎn)物,包括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鉀鹽(250mmol)和總共含640mmol鉀離子的水溶液(320g),用如下方法提純將331gAliquat336(商標)溶于331g SBP80/110(商標,一種石油溶劑)中。分五批加氫氧化鈉(300g)和甲酸(350g)在水(3000g)中的溶液以便除去水相。加入含此氮雜環(huán)丁烷化合物的水溶液并混合,除去水相。以300g-份的水洗滌有機相兩次。合并三次水萃取液,其中含有11.7mmol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有機層用四份含11.5g甲酸的100g水連續(xù)反萃取。合并有機萃取液,其中含223mmol 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和0.64mmol鉀離子。
余下的含Aliquat366的有機相用堿處理可除去過量的甲酸。水相中的甲酸可通過閃蒸除去,或保留下來,在緊接著的N-芐基-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氫化反應中作氫給體。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備通式I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或其鹽的方法,
式中R1代表氫原子、C1-6烷基或C3-8環(huán)烷基或基團C6H5-CH(R3)-,這里的R3代表氫原子,苯基或C1-4烷基,該方法包括使通式Ⅱ的氮雜環(huán)丁烷與堿金屬堿,在150-300℃下,在包括周期表第ⅡB族金屬和/或該金屬的化合物的催化劑存在下起反應,如果需要的話,轉(zhuǎn)化所得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成為相應的酸,
式中R1含義與上相同,X代表氫原子、羧基或羥甲基。
2.按照權利要求
1的方法,其中催化劑是一種或幾種選自鋅和鎘和它們的氧化物和鹽的物質(zhì)。
3.按照權利要求
2的方法,其中催化劑是氧化鋅和/或乙酸鋅。
4.按照權利要求
3的方法,其中有氧化鎘存在。
5.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堿金屬堿是氫氧化鈉和/或氫氧化鉀。
6.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通式Ⅱ的氮雜環(huán)丁烷是N-芐基-3,3-二(羥甲基)-氮雜環(huán)丁烷。
7.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堿金屬堿的用量,比根據(jù)氮雜環(huán)丁烷中羥基數(shù)目計算的化學計算量過量。
8.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反應是在高沸溶劑存在下進行的。
9.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反應溫度是在175-225℃的范圍內(nèi)。
10.按照權利要求
1的方法,大體上如上所述,詳細情況參考實例。
11.按照權利要求
1-10的任一方法,其中所得的通式Ⅰ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堿金屬鹽與所得的甲酸鹽一起與鈣、鎂或鋇化合物接觸,
式中R1的含義如權利要求
1中所規(guī)定。
12.按照權利要求
11的方法,其中使用氯化鈣。
13.按照權利要求
11或12的方法,其中所得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鹽用磷酸處理,沉淀出磷酸鹽并形成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溶液,然后,回收形成的羧酸。
14.按照權利要求
11或12的方法,其中所得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鹽與乙酸反應,沉淀出乙酸鹽并形成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乙酸溶液。
15.按照權利要求
1-10的任一方法,其中含有通式Ⅰ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鉀鹽和甲酸鉀的混合物用酒石酸或草酸水溶液處理。
16.按照權利要求
1-10的任一方法,其中由權利要求
1-10任一方法制得的反應混合物溶解于水中,在基本上與水不混溶的有機溶劑的存在下,用萃取劑萃取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陰離子,接著,使有機相與水相分離,用酸水溶液處理有機相,以得到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的酸水溶液。
17.按照以上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其中所得N-取代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在氫化的條件下處理,得到通式Ⅳ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
18.按照本發(fā)明方法所得反應混合物的處理方法,大體上如上所述,詳細情況參考實例。
19.按照前面任一權利要求
的方法所制得的化合物。
20.一類新型化合物,通式Ⅳ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鹽類,
式中n是2而A是鈣、鎂或鋇;或者n是1而A是鉀或(當化合物Ⅳ是分離出的固體時)鈉。
21.按照權利要求
20的新型化合物,其中R1是氫原子或芐基。
22.一種通式Ⅰ化合物的季銨鹽,其中的陽離子如通式Ⅲ所示,
式中R2、R3、R4和R5各自代表一個任意取代的烴基并任意插入一個或幾個雜原子,每個烴基有1-22個碳原子,總共至少有7個碳原子。
專利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通式I的氮雜-3-環(huán)丁烷羧酸或其鹽的制備方法,式中R
文檔編號C07D205/04GK86106702SQ86106702
公開日1987年4月1日 申請日期1986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彼得·阿德里安·維布魯格, 詹尼杰·迪·沃爾, 格哈德·迪·林德·萬·維恩加登, 詹·維廉姆·萬·里簡達姆 申請人:國際殼牌研究有限公司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