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食品包裝膜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海產品類包裝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
食品包裝薄膜是用來包裹在食品表面,主要用以隔離分解微生物細菌和外來污染物的進入,防止及延長食品變質的高聚物材料??咕∧ぐb對食品來說是最有益的,它能不斷通過抗菌劑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保證食品的安全,延長食品的貨架壽命,讓消費者享受更高的生活品質。
其中我國海產品豐富,隨著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對海產品的需求日漸增多,但海產品及海產品的保存中會出現各種污染問題,特別是海產品容易帶有或感染創(chuàng)傷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菌,而人們食用帶有此類致病菌的海產品時容易感染此類菌,從而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還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海產品類食品要多加強食品衛(wèi)生要求,其中食品包裝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加強包裝環(huán)節(jié),避免污染,減少海產品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的污染機會。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效防污染,特別針對創(chuàng)傷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且無毒,原料易得、制備方法簡單的海產品類包裝膜。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冰激凌類包裝膜,包括以下份數的原料:
低密度聚乙烯60-100份、超低密度聚乙烯50-120份、羧甲基殼聚糖50-150份、棕櫚油15-30份、紅薯淀粉15-3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2-10份、中藥液20-60份、納米氧化鋅2-10份、明膠2-10份、乙丙橡膠4-20份、卵磷脂5-30份、石墨烯5-30份、乙醇2-20份、去離子水10-100份。
其中中藥包括:五倍子2-80份、烏梅2-80份、沙棘2-80份、桉樹葉2-80份、蘇木2-80份、石榴皮2-80份、薄荷2-80份、公丁香2-80份。
優(yōu)選的,其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的五倍子、烏梅、沙棘、桉樹葉、蘇木、石榴皮、薄荷、公丁香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10-30min,后轉為小火慢熬12-24h,后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淀過夜,后棄沉淀取上清2000-5000rpm/min離心,棄沉淀取上清,后上清進行孔徑為0.02-500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2)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10倍水中,室溫靜置8-24h使其溶脹,后200-1000rpm/min攪拌,得到溶解均勻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3)攪拌下向制備的羧甲基殼聚糖溶液中加入棕櫚油、紅薯淀粉、聚甘油脂肪酸酯、納米氧化鋅、乙丙橡膠、卵磷脂、石墨烯、乙醇升溫至30-50℃攪拌15-6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6-8,再100-500rpm/min30-60℃保溫攪拌20-6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4)向高速混合機中加入步驟3混合溶液、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藥液和剩余去離子水,1000-3000rpm/min攪拌均勻,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得到成膜液;
(5)成膜前將成膜液2000-5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10-2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6-8,再1000-5000rpm/min20-40℃保溫攪拌20-4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后將混勻成膜液加入密煉機,密煉機10-30min后轉入擠出機中,于150-200℃下熔融擠出薄膜,最后經自然冷卻至室溫。
所述酸或堿性物質:酸物質為稀鹽酸溶液、醋酸溶液、碳酸溶液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堿性物質為碳酸鈉、碳酸氫鈉或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制備的食品包裝膜對創(chuàng)傷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具有抑菌和殺菌的作用,有效防止海產品類之間交互染菌以及運輸過程中出現感染;包裝膜安全無毒,不會對海產品有污染;包裝膜有韌性,不易撕裂破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實施例1:
低密度聚乙烯80份、超低密度聚乙烯50份、羧甲基殼聚糖60份、棕櫚油15份、紅薯淀粉15份、聚甘油脂肪酸酯8份、中藥液30份、納米氧化鋅6份、明膠6份、乙丙橡膠8份、卵磷脂6份、石墨烯8份、乙醇6份、去離子水30份。
其中中藥包括:五倍子10份、烏梅10份、沙棘20份、桉樹葉20份、蘇木20份、石榴皮15份、薄荷20份、公丁香20份。
根據上述配方進行包裝膜制備,具體步驟如下:
優(yōu)選的,其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的五倍子、烏梅、沙棘、桉樹葉、蘇木、石榴皮、薄荷、公丁香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30min,后轉為小火慢熬12h,后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淀過夜,后棄沉淀取上清2000rpm/min離心,棄沉淀取上清,后上清進行孔徑為100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2)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10倍水中,室溫靜置8h使其溶脹,后500rpm/min攪拌,得到溶解均勻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3)向羧甲基殼聚糖溶液中加入棕櫚油、紅薯淀粉、聚甘油脂肪酸酯、納米氧化鋅、乙丙橡膠、卵磷脂、石墨烯、乙醇升溫至30℃1500rpm/min攪拌3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7,再500rpm/min30℃保溫攪拌3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4)向高速混合機中加入步驟3混合溶液、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藥液和剩余去離子水,1000rpm/min攪拌均勻,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得到成膜液;
(5)成膜前將成膜液2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1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7,再1000rpm/min20℃保溫攪拌2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后將混勻成膜液加入密煉機,密煉機30min后轉入擠出機中,于200℃下熔融擠出薄膜,最后經自然冷卻至室溫。
所述酸物質為稀鹽酸溶液、醋酸溶液;
所述堿性物質為氫氧化鈉、碳酸氫鈉。
實施例2:
低密度聚乙烯70份、超低密度聚乙烯60份、羧甲基殼聚糖70份、棕櫚油30份、紅薯淀粉20份、聚甘油脂肪酸酯4份、中藥液60份、納米氧化鋅10份、明膠8份、乙丙橡膠12份、卵磷脂12份、石墨烯12份、乙醇6份、去離子水40份。
其中中藥包括:五倍子60份、烏梅60份、沙棘60份、桉樹葉60份、蘇木60份、石榴皮50份、薄荷50份、公丁香50份。
優(yōu)選的,其制備方法如下:
(1)選擇優(yōu)質的五倍子、烏梅、沙棘、桉樹葉、蘇木、石榴皮、薄荷、公丁香加入到10倍水中大火加熱煮沸30min,后轉為小火慢熬15h,后冷卻至室溫,室溫靜置沉淀過夜,后棄沉淀取上清2500rpm/min離心,棄沉淀取上清,后上清進行孔徑為0.05μm超微濾膜過濾,取濾液得到中藥液;
(2)將羧甲基殼聚糖加入到10倍水中,室溫靜置8h使其溶脹,后1000rpm/min攪拌,得到溶解均勻羧甲基殼聚糖溶液;
(3)向羧甲基殼聚糖溶液中加入棕櫚油、紅薯淀粉、聚甘油脂肪酸酯、納米氧化鋅、乙丙橡膠、卵磷脂、石墨烯、乙醇升溫至40℃1000rpm/min攪拌2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6.5,再500rpm/min45℃保溫攪拌2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得到混合溶液;
(4)向高速混合機中加入步驟3混合溶液、低密度聚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中藥液和剩余去離子水,1500rpm/min攪拌均勻,充分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得到成膜液;
(5)成膜前將成膜液2000rpm/min再次勻質分散20min,再加入酸或堿物質調節(jié)ph值至7,再2000rpm/min30℃保溫攪拌20min,后靜置室溫冷卻,后將混勻成膜液加入密煉機,密煉機30min后轉入擠出機中,于200℃下熔融擠出薄膜,最后經自然冷卻至室溫。
所述酸性物質:稀鹽酸溶液;
所述堿性物質:氫氧化鈉溶液;
對本發(fā)明提供的實施例中分別進行試驗應用,實驗中設置三組:
a組:不含中藥液;
b組:含有中藥液;
c組:去離子水對照;
實驗1:上述實施例1分組分別對創(chuàng)傷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進行抑菌試驗研究,試驗菌種由當地院校提供。
實驗方法:在無菌環(huán)境下,采用肉湯培養(yǎng)法,a、b組包裝膜分別截取1g樣品經滅菌后置于肉湯培養(yǎng)試管中,c組加入去離子水為對照,后無菌操作下將創(chuàng)傷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分別接種至a、b、c組試管中,每種菌每組各2管,于30℃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8h,72h,96h觀察。
實驗結果如下:觀察每組每管菌類培養(yǎng)情況
創(chuàng)傷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
結論:由上述實驗結果可知:包含藥液組分的包裝膜對創(chuàng)傷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抑菌作用比不包含藥液的強;且該配方包裝膜對每種菌株均起到抑菌作用;隨著時間延長,包裝膜對菌株抑制作用不減弱。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fā)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fā)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范圍內。本發(fā)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