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處理濾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有關一種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
背景技術:
如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編號第291696號“生物濾材結構”的專利案,該生物濾材可用于水處理過濾,但該濾材為使材料表面能附著微生物,通常采用機械的手段將表面制成粗糙面,利用機械手段制成粗糙面的制品,會因受限于機械拔模角度和強度因素,只能制成結構簡單,表面積小,孔隙率小的制品,或需經(jīng)二次加工等手法才能制成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制品。
故,習知水處理生物濾材為使表面粗糙而采用的制造方式仍有待改進。
發(fā)明內容鑒于習知水處理濾材通常采用機械式的加工方式來制作出粗糙面,而利用機械加工的濾材,常受限于機械拔模角度和強度的因素,其濾材只能制作出表面積小、孔率小的制品或需經(jīng)二次加工等,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處理濾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可完全不受機械加工方式的限制,而能制作出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制品,特別是可制作出多孔性高開孔率的長形板材、圓管材或薄膜狀、螺旋片狀等多種形態(tài)的制品。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包括先以熱塑性塑料混合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再將其利用熱壓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包括先以熱塑性塑料混合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再將其利用射出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占5%~30%。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為玉米淀粉、稻殼粉、木粉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熱塑性塑料材料為PP、PE、ABS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熱壓成型時的融熔溫度為200-280℃,冷卻溫度為4-20℃,模具出料口到冷卻液面的時間為5-8秒。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濾材可制作成薄膜狀、管狀、螺旋片體狀或球體。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濾材可制作為多孔性高開孔膠條扁板材、圓管材。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表面具有多數(shù)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為玉米淀粉、稻殼粉、木粉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為薄膜狀、管狀、螺旋片體狀或球體狀。
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為多孔性高開孔膠條扁板材或圓管材。
本發(fā)明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及其制品,是以熱塑性塑料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利用壓出或射出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并將濾材浸置于水中受微生物分解作用者,其初期為微生物附著于具粗糙表面的濾材并分解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末期為微生物分解濾材而于濾材上形成不規(guī)則的孔洞,提供微生物生長附著,故完全不受機械加工方式的限制,而能制作出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水處理濾材制品,特別是可制作出多孔性高開孔率的長形板材、圓管材或薄膜狀、螺旋片狀等多種形態(tài)的水處理濾材制品。
圖1為本發(fā)明的制造方法流程圖2為本發(fā)明的濾材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受微生物分解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制成為薄膜狀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的薄膜型濾材卷曲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制成螺旋片體狀的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制成膠條球體狀的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制成圓管狀的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的濾材制成為長形板材的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制造方法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為本發(fā)明制造方法流程圖。將熱塑性塑料材料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混合后,利用壓出加工成型,可制出表面粗糙的水處理用濾材,有利于水中微生物附著。
本發(fā)明的水處理濾材可依需求制成不同型態(tài),而不受加工方式的限制。濾材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與熱塑性塑料比重不同,流動系數(shù)不同等物理現(xiàn)象,造成粗糙的表面;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可占5%~30%。熱塑性塑料可為PP、PE、ABS等,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可為玉米淀粉、稻殼粉、木粉等。熱壓加工條件如下當熱塑性塑料為PP時,融熔溫度為220-260℃,冷卻溫度為4-20℃,模具出料口到冷卻液面的時間為5-8秒。
當熱塑性塑料為PE時,融熔溫度為220-240℃,冷卻溫度為4-20℃,模具出料口到冷卻液面的時間為5-8秒。
當熱塑性塑料為ABS時,融熔溫度為240-280℃,冷卻溫度為4-20℃,模具出料口到冷卻液面的時間為5-8秒。
熱壓壓力可根據(jù)壓出機的大小和制成品的規(guī)格、出料量等因素確定,屬于常規(guī)技術,此處不再贅述。
當濾材置于水中受微生物分解后,會殘留具有結構強度的塑料體,該塑料體表面形成不規(guī)則多孔性微孔供維生物附著生長,制品本身因不受機械動作限制,可制成多種比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制品。
請參閱圖2,為本發(fā)明濾材放大示意圖。熱塑性塑料藉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并壓出制成濾材10,使其濾材10表面具有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構成的多數(shù)個不規(guī)則狀的凸粒11,該些凸粒11使濾材10具有粗糙面,并能提供微生物附著生長。
請參閱圖3,為本發(fā)明濾材受微生物分解后示意圖。濾材10藉浸置于水中,使得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的凸粒11能受微生物分解,并于濾材10表面留下多數(shù)個不規(guī)則的孔洞12,而有利于微生物附著生長。
請參閱圖4,為本發(fā)明濾材制成為薄膜示意圖。濾材10利用機械加工可制成薄膜型態(tài),且可依產(chǎn)品設計需求調整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的添加比,如欲制成0.3mm的薄膜,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約添加15%。
請參閱圖5,為本發(fā)明薄膜型濾材卷曲示意圖。薄膜型濾材10可依需求卷曲成為管材狀。
請參閱圖6,為本發(fā)明濾材制成螺旋片體狀示意圖。濾材10可制成薄片,且繞一軸線形成螺旋狀,而浸置于水中。濾材10表面亦具有多數(shù)個不規(guī)則的凸粒11。
請參閱圖7,為本發(fā)明濾材制成膠條球體狀示意圖。濾材10可依產(chǎn)品設計需求制成膠條,且若欲制成3-5mm的膠條,則可調整生物可分解材料的添加比,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約需添加30%。
請參閱圖8,為本發(fā)明濾材制成圓管狀示意圖。濾材10藉由機械加工構成多數(shù)個環(huán)狀細絲相互堆疊纏繞,以形成多孔性高開孔率的圓管材。
請參閱圖9,為本發(fā)明濾材制成為長形板材示意圖。濾材10藉由機械加工構成多數(shù)個細絲相互堆疊纏繞,以形成多孔性高開孔率的為長形板。
請參閱圖10,為本發(fā)明另一制造方式流程圖。熱塑性塑料材料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亦能利用射出加工成型,制成出表面粗糙的水處理用濾材,有利于水中微生物附著。
就上所載,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及其制品,是以熱塑性塑料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利用壓出或射出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并將濾材浸置于水中受微生物分解作用。
且初期為微生物附著于具粗糙表面的濾材并分解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末期為微生物分解濾材而于濾材上形成不規(guī)則的孔洞,提供微生物生長附著。
因此,本發(fā)明制品本身完全不受機械加工方式的限制,可制作出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制品,特別是可制作出具多孔性高開孔率的長形板材、圓管材或薄膜狀、螺旋片狀制品。
權利要求
1.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包括先以熱塑性塑料混合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再將其利用熱壓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
2.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驟包括先以熱塑性塑料混合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再將其利用射出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占5%~30%。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為玉米淀粉、稻殼粉、木粉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熱塑性塑料材料為PP、PE、ABS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熱壓成型時的融熔溫度為200-280℃,冷卻溫度為4-20℃,模具出料口到冷卻液面的時間為5-8秒。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濾材可制作成薄膜狀、管狀、螺旋片體狀或球體。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濾材可制作為多孔性高開孔膠條扁板材、圓管材。
9.一種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表面具有多數(shù)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為玉米淀粉、稻殼粉、木粉這組材料中的一種材料。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為薄膜狀、管狀、螺旋片體狀或球體狀。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處理濾材,其特征在于該濾材為多孔性高開孔膠條扁板材或圓管材。
全文摘要
一種水處理濾材制造方法及其制品,該制造方法包括先以熱塑性塑料混合添加生物可分解有機材料,再將其利用熱壓成型或射出成型,制作出具有粗糙表面的水處理濾材。本發(fā)明的水處理濾材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可完全不受機械加工方式的限制,而能制作出表面積大,孔隙率大的制品,特別是可制作出多孔性高開孔率的長形板材、圓管材或薄膜狀、螺旋片狀等多種形態(tài)的制品。
文檔編號C08J9/26GK1535998SQ0311022
公開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4月7日
發(fā)明者林俊岳 申請人:林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