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泥的回收利用工藝,具體涉及一種對制漿造紙產生的白泥回收利用制備粉煤灰的工藝。
背景技術:
造紙白泥,是將化學制漿的廢水(也叫黑液)在堿回收系統(tǒng)處理后產生的一種固體廢棄物。為了防止環(huán)境污染,在制漿廠黑液一般都采用目前成熟的堿回收技術進行處理,將黑液中的有機物進行燃燒利用熱能、并可回收制漿消耗的燒堿(NaOH)。堿回收系統(tǒng)處理了制漿廠90%的污染物,但也會產生大量(約0.8噸白泥/1噸紙漿)的白泥廢棄物。白泥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其狀態(tài)為膏狀,含水率40%左右,因含有一定的水,故稱為白泥,白泥量大,我國造紙行業(yè)每年的白泥產生量超過了400萬噸。目前,制漿造紙白泥的綜合利用還存在很多問題,我省大約近200個紙漿企業(yè)年排放白泥近2000萬噸,處理白泥的主要方法是:1、露天填埋法(處理工藝簡便易行,投資少,但它會占用大量的綠色生態(tài)土地資源,2000萬噸/4000畝/年,而且這個填埋是無止境的,土地資源的浪費也是無止境的),按照國家目前的政策應該不能推廣;2、煅燒法(此方法可以將白泥轉化成精制碳酸鈣、氧化鈣,進行無污染利用,但投資大,成本高,很多造紙企業(yè)承擔不起);3、作土壤改良劑(對白泥進行水洗后,可作為土壤改良劑,但該產品只能在部分酸性或弱酸性土壤中使用,難以消耗大量排放的白泥);4、作煙氣脫硫劑(白泥與煤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進行燃燒發(fā)電,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但白泥pH值高,在高溫下產生的煙氣容易腐蝕設備,容易引起爆管泄露,所以需要對燃燒爐進行耐腐蝕處理,導致成本增加,降低了經濟效益);5、作建筑制品:以白泥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其他輔料,可以制備堿渣磚,但因白泥中的可溶性氯化物鹽類含量高,使產品產生嚴重的泛霜現象,降低了產品的實用價值,同時也限制了該技術的引用,而且堆積白泥的場地需要進行處理,投資大;6、作去污粉:將白泥經過洗滌、干燥、干粉篩選、配料攪拌等多道工序生產去污粉,但去污粉在社會的消費量較少,不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有效途徑。由此看來,雖然有關白泥的研究不少,但由于技術問題、成本問題或者用量過少等原因,白泥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目前,絕大多數白泥只能采用露天堆放或陸地掩埋的方式處置,既造成了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又浪費了大量的碳酸鈣資源,企業(yè)還得支付巨額的排污費,白泥治理就成為許多企業(yè)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利用制漿造紙白泥生產粉煤灰的方法,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利用制漿造紙白泥生產粉煤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白泥逐漸升溫到900-1200℃下進行烘干20-30分鐘,使含水率小于10%,再在1200℃下煅燒20-30min;(2)向煅燒后的白泥中加入爐渣、煤灰,控制白泥、爐渣、煤灰的質量比為4:3:3,再經雷蒙磨研磨1~1.5個小時,研磨到280-320目,既得粉煤灰產品。爐渣,又稱溶渣,火法冶金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