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芯自動鉚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油壓機,具體涉及一種鐵芯自動鉚壓機。
【背景技術】
[0002]鐵芯鉚壓,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將放入沖片的鉚釘采用榔頭敲打方式進行翻邊鉚接,多個鉚釘?shù)你T壓只能逐個進行,該方法危險性大,作業(yè)效率低,鉚壓力不均勻;改進后的氣壓槍鉚壓方式,也需將多個鉚釘逐個進行鉚接,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上述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工藝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芯自動鉚壓成型機,采用立柱式液壓機,可將放入沖片的多個鉚釘在模具上一次鉚壓完成。
[0004]鐵芯鉚壓采用液壓油缸做動力,上模與液壓油缸連接。在液壓工作臺上設置有下模,下模設有沖片疊壓芯模,芯模上有定位鍵,定位疊壓沖片,以保證每片沖片的位置度一致。
[0005]鉚壓力可通過遠程調壓閥進行調節(jié),并通過安裝在電控柜上的壓力表直觀顯示壓力值。
[0006]在液壓工作臺面下設有頂升油缸,通過頂桿,可將鉚壓后的鐵芯向上頂出模芯,方便鐵芯取出。
[0007]在液壓工作臺設有光柵開關,在鉚壓過程中如有人手誤入鉚壓區(qū),安全光柵檢測并聯(lián)鎖停機,保護人身安全。
[0008]進一步地,一種鐵芯自動鉚壓機,包括機身、上模、下模、電控柜、液壓系統(tǒng),頂升缸,下模通過連接螺栓固定于機身的工作臺面上,頂升缸固定于機身工作臺面下方,上模通過壓緊缸固定在機身上,位于下模上方,電控柜通過螺釘固定于機身的右側面,其特征在于:壓緊缸和頂升缸的油路分別與液壓系統(tǒng)的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二電磁換向閥連接;下模由模芯、定位鍵、固定座組成;頂升缸由頂桿、固定桿,頂桿連接板,油缸固定板,頂升油缸組成;定位鍵緊配嵌入模芯槽內,模芯與固定座連接,固定座聯(lián)接于機身的工作臺面上;固定座與模芯同軸,外徑大于模芯尺寸,轉子沖片鍵槽對應定位鍵,轉子沖片內圓落在模芯上,堆疊在固定座的上端面;頂升油缸的缸體上端與油缸固定板連接,3根固定桿下端與油缸固定板連接,上端固定在機身上,頂升油缸的活塞桿穿過油缸固定板與頂桿連接板連接,3根120°均布的頂桿下端與頂桿連接板連接,在機身的工作臺面上鉆有對應的3個孔,3根頂桿正好能穿過該3個孔,位于轉子沖片下方;通過第一電磁換向閥的換位進油,使得壓緊缸帶動上模下壓將鉚釘壓鉚于沖片疊片上或使上模回到初始位置,通過第二電磁換向閥的換位進油,帶動頂桿連接板連同頂桿一起上頂頂出轉子沖片或回位。
[0009]進一步地,所述液壓系統(tǒng)包括電機、油栗、第一電磁換向閥、第二電磁換向閥、溢流閥、壓力表和遠程調壓閥,第一電磁換向閥為H型中位機能,第二電磁換向閥為M型中位機能,第二電磁換向閥與第一電磁換向閥連接;遠程調壓閥的進油口b與溢流閥的外控口a油路連接,溢流閥的進油口與油栗的出油口連接,油栗與第一電磁換向閥連接;調節(jié)遠程調壓閥的調壓手輪,即可調節(jié)溢流閥的溢流壓力,從而調節(jié)油栗出口壓力,可方便調節(jié)壓緊缸的壓力大小,油栗出油口通過支管管路連接壓力表,方便觀察系統(tǒng)壓力;電機與油栗通過支架聯(lián)接于機身內,電機輸出軸與油栗連接,壓力表、遠程調壓閥安裝固定于電控柜。
[0010]進一步地,所述電控柜控制電機、第二電磁換向閥和第一電磁換向閥。
[0011 ]進一步地,上模對應鉚接位置開設開有半圓坑,其形狀與鉚釘頭部匹配,在鉚壓時鉚釘頭部正好固定在半圓坑內,鉚釘頭部易定位,與上模接觸面變大鉚釘頭部不易變形及開裂。
[0012]進一步地,在下模的固定座的上端面開設有凹凸口,鉚釘?shù)膬瓤讓箍诙ㄎ唬T釘外壁對應凹口,實現(xiàn)鉚釘?shù)亩ㄎ缓头叀?br>[0013]進一步地,在機身的工作臺面兩側設有光柵開光,由發(fā)射器和接收器兩部分組成,正常情況下,接收器可接收到發(fā)射器發(fā)射的全部光源,當發(fā)射器與接收器之間有異物,光源受到阻擋,光柵發(fā)出報警,連鎖停機。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操作方便,定位準確,生產效率高,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可滿足現(xiàn)代企業(yè)優(yōu)質高效生產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圖。
[0018]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
[0020]圖4為圖1局部放大視圖。
[0021 ]圖5為本實用新型鉚壓前的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柳壓后的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4]如圖1、圖2,本實用新型由機身1、上模2、壓力表3、遠程調壓閥4、電控柜5、下模6、頂升缸7、電機8、油栗9、壓緊缸10、光柵開關11、第一電磁換向閥12、第二電磁換向閥13、溢流閥14。
[0025]上模2通過壓緊缸10固定在機身I上,電機8與油栗9通過支架聯(lián)接于機身I內,電機8輸出軸與油栗9連接;下模6通過連接螺栓固定于機身I的工作臺面上,頂升缸7固定于機身I工作臺面下方,壓力表3、遠程調壓閥4安裝固定于電控柜5,電控柜5通過螺釘固定于機身I的右側面。電磁換向閥12、電磁換向閥13、溢流閥14通過閥板固定于機身I上。
[0026]如附圖3液壓系統(tǒng)原理圖,第一電磁換向閥12為H型中位機能,第二電磁換向閥13為M型中位機能。壓緊缸10、頂升缸7油路分別與第一電磁換向閥12、第二電磁換向閥13連接;電磁換向閥13與電磁換向閥12連接;遠程調壓閥4的進油口b與溢流閥14的外控口a油路連接,溢流閥14的進油口與油栗9的出油口連接,油栗9與第一電磁換向閥12連接;調節(jié)遠程調壓閥4的調壓手輪,即可調節(jié)溢流閥14的溢流壓力,從而調節(jié)油栗9出口壓力,可方便調節(jié)壓緊缸10的壓力大小,油栗出油口通過支管管路連接壓力表3,壓力表3安裝固定于電控柜5,方便觀察系統(tǒng)壓力。
[0027]附圖4為附圖1局部放大視圖,下模6由模芯21、定位鍵22、固定座23組成;頂升缸7由頂桿24、固定桿25,頂桿連接板26,油缸固定板27,頂升油缸28組成。
[0028]定位鍵22緊配嵌入模芯21槽內,模芯21通過螺釘與固定座23連接,固定座23通過螺釘聯(lián)接于機身I的工作臺面上。固定座23與模芯21同軸,外徑大于模芯21尺寸,沖片鍵槽對應定位鍵,沖片內圓落在模芯21上,堆疊在固定座23的上端面。
[0029]頂升油缸28的缸體與油缸固定板27連接,3根固定桿25與油缸固定板27連接。頂升油缸28的活塞桿與頂桿連接板26連接,頂桿連接板26與3根120°均布的頂桿24連接,并,在機身I的工作臺面上鉆有對應的3個孔,3根頂桿24正好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