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機械壓力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壓力機杠桿式機械下頂料裝置。
背景技術:
:
下頂料裝置是機械壓力機主要部件之一。現有機械壓力機使用的下頂料裝置按驅動方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大多數采用的凸輪式下頂料裝置,另一類是少數機械壓力機,特別是小型機械壓力機采用的氣動式下頂料裝置,上述兩種下頂料裝置主要用于機械壓力機鍛造及鍛造后頂出零件。
但如今,制造業(yè)迅猛發(fā)展,市場競爭激烈,制造企業(yè)對所采購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降低能耗、提高機械效率、綠色生產?,F有的這兩種下頂料裝置都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很好的滿足制造企業(yè)的需求。如圖1-2所示,凸輪式下頂料裝置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將曲軸的旋轉力,通過凸輪機構將扭矩轉化為擺桿的擺動來帶動拉桿上下運動的力,再通過連桿將拉桿上下運動的力轉化為轉動的扭矩,最后通過下頂料軸轉動將扭矩再轉化為頂料桿向上的頂料力,與滑塊同步動作實現零件的鍛造;機械頂料動作完成后,滑塊向上回程時,輔助氣缸開始啟動,氣缸活塞桿連接在連桿上,通過連桿、下頂料軸,采用與機械頂料相同的動作,繼續(xù)將頂料桿向上頂出,將鍛件從下模腔里頂出并在最高位置保持一段時間(便于夾持鍛件),至此,完成整個頂料過程。上述機構對力的轉化次數過多(達3次),能量損耗大,結構較復雜、制造成本高;并且凸輪式機械下頂料裝置還有頂料完成后,復位時沖擊大,凸輪、復位彈簧磨損快,上擺桿容易磨損、折斷、與凸輪卡死、維修成本高等問題,增加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生產效率,不符合當前制造企業(yè)對綠色節(jié)能生產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超過公稱力30%以上的下頂料鍛擠或拉伸力要求,凸輪式機械下頂料裝置就無法實現。
如圖3所示,氣動式下頂料裝置是將氣缸懸掛在底座下面,活塞桿與頂料桿直接相連,通過氣缸的運動,直接頂料,該機構結構簡單、工作可靠,但頂出力較小,僅用于零件沖壓后從模具內將零件頂出,不能滿足鍛擠工作要求。目前只在對頂料力要求不高的少量小型機械壓力機上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機械壓力機杠桿式機械下頂料裝置,它具有同步性好、對稱均衡、頂出力大、結構簡單、緊湊、機械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維修簡單、綠色節(jié)能等優(yōu)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發(fā)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機械壓力機杠桿式機械下頂料裝置,包括安裝在機身上的滑塊,滑塊兩側分別設有支架與豎直上拉桿連接,上拉桿通過調節(jié)螺母與下拉桿連接,下拉桿下端與拉桿接頭固定連接,拉桿接頭與橫向設置的杠桿外端轉、滑動連接,杠桿中部與設置在機身上的支點座轉動連接,杠桿另一端與頂料座下底面滾動連接,頂料座上端豎直活動設置在機身內,頂料座中心設有通孔,頂料座底部設有氣缸,氣缸的活塞桿安裝在通孔內,頂料座上端與上頂桿下端配合連接,上頂桿的上端與工作臺配合連接。
所述滑塊兩側分別設有支架,支架與滑塊之間設有鍵,上拉桿通過球面墊圈和螺母安裝在支架上。
所述調節(jié)螺母一端與上拉桿螺紋連接,另一端與下拉桿螺紋連接,調節(jié)螺母通過鎖緊螺母與上拉桿和下拉桿固定。
所述下拉桿下端穿過機身與拉桿接頭連接,杠桿與拉桿接頭連接處還設有緊固螺母。
所述機身對應安裝下拉桿的位置設有第一導向銅套,第一導向銅套外部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一套。
所述拉桿接頭末端設有第一銷軸,杠桿與拉桿接頭連接的一端橫向設有第一導向槽,第一導向槽內設有第一自潤滑銅套,第一銷軸安裝在第一導向槽內實現滾滑連接。
兩個所述杠桿分別通過滾輪前后錯位安裝在頂料座底部。
所述杠桿與頂料座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二銷軸,頂料座底部前后分別橫向設有第二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內安裝有滾輪,滾輪中心處轉動連接有第二銷軸,第二銷軸與滾輪之間設有第二自潤滑銅套。
所述杠桿通過第三銷軸與支點座轉動連接,第三銷軸末端設有軸用擋圈,第三銷軸中部安裝有第三自潤滑銅套。
所述頂料座呈凸型結構,頂料座上部豎直活動安裝在機身內,頂料座沿豎直方向移動。
所述頂料座的通孔底部設有第四自潤滑銅套。
所述機身對應安裝頂料座的位置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銅套和第三銅套,第二銅套和第三銅套外部分別設有第二套和第三套。
所述工作臺上對應安裝上頂桿的位置設有第四銅套,第四銅套外部設有第四套,第四套下端設置在第二套內。
所述頂料座中部外壁上設有接油盤。
所述上頂桿下端與頂料座或活塞桿接觸連接。
所述上頂桿直徑大于活塞桿直徑。
所述活塞桿相當于下頂桿。
所述氣缸在收縮狀態(tài)下,氣缸的活塞桿上端與頂料座上端平齊。
所述頂料座上端通孔內設有與活塞桿配合的銅套。
所述氣缸與設計在機身外側的電磁閥連接。
本發(fā)明采用上述方案,針對現有機械壓力機下頂料裝置存在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機械壓力機杠桿式機械下頂料裝置,通過設計上拉桿、下拉桿、杠桿傳動、頂料座、上頂桿和氣缸,實現滑塊向下運動時,滑塊帶動上拉桿和下拉桿向下運動,下拉桿帶動杠桿沿支點座轉動,杠桿兩端分別做滾滑運動,進而實現帶動頂料座向上移動,頂料座向上移動帶動上頂桿向上移動,從而實現鍛擠或拉伸頂料的過程。在頂料完成后,滑塊向上返程時,下拉桿帶動杠桿反向轉動,頂料座向下運動,此時啟動氣缸,氣缸的活塞桿(下頂桿)伸出克服上頂桿在自身重力下向下運動,并通過活塞桿(下頂桿)推動上頂桿繼續(xù)向上頂出,并保持,方便鍛件的抓取。通過杠桿機構,實現了滑塊下落時上頂桿頂出的相對運動,實現同步鍛擠及頂出零件,減少工序,節(jié)約成本;并可通過調節(jié)支點座的位置,調節(jié)杠桿力臂尺寸比例,進而增大下頂料力,從而實現下頂料重載下鍛擠或拉伸的特殊要求。氣缸直接安裝在頂料座底部,實現活塞桿(取件時的下頂桿)帶動上頂桿直接頂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實現滑塊下落時活塞桿(取件時的下頂桿)推動上頂桿頂出的相向運動。完成上下模具同時鍛擠、拉伸及頂出零件,縮短了傳動鏈,提高機械效率,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機械壓力凸輪式下頂料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現有機械壓力凸輪式下頂料裝置的側視圖;
圖3是現有機械壓力機氣動式下頂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圖4中的a-a向剖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圖4中的e向杠桿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圖4中的b-b向剖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圖6中的c-c向剖視圖;
圖9是本發(fā)明圖6中的d-d向剖視圖;
圖中,1、螺母,2、球面墊圈,3、上拉桿,4、支架,5、鎖緊螺母,6、調節(jié)螺母,7、下拉桿,8、第一導向銅套,9、第一套,10、支點座,11、緊固螺母,12、拉桿接頭,13、滾輪,14、杠桿,15、氣缸,16、滑塊,17、鍵,18、機身,19、電磁閥,20、第四銅套,21、第四套,22、第二套,23、第二銅套,24、銅套,25、接油盤,26、第三套,27、第三銅套,28、第四自潤滑銅套,29、上頂桿,30、頂料座,31、活塞桿,32、軸用擋圈,33、第三銷軸,34、第三自潤滑銅套,35、第一自潤滑銅套,36、第二自潤滑銅套,37、第二銷軸,38、第一導向槽,39、第二導向槽,40、第一銷軸,41、工作臺,42、曲軸,43、拉桿,44、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4-9所示,一種機械壓力機杠桿式機械下頂料裝置,包括安裝在機身18上的滑塊16,滑塊16兩側分別設有支架4與豎直上拉桿3連接,上拉桿3通過調節(jié)螺母6與下拉桿7連接,下拉桿7下端與拉桿接頭12固定連接,拉桿接頭12與橫向設置的杠桿14外端轉、滑動連接,杠桿14中部與設置在機身18上的支點座10轉動連接,杠桿14另一端與頂料座30下底面滾動連接。頂料座30上端豎直活動設置在機身18內,頂料座30中心設有通孔44,頂料座30底部設有氣缸15,氣缸15的活塞桿31安裝在通孔44內,頂料座30上端與上頂桿29下端配合連接,上頂桿29的上端與工作臺41配合連接,通過設計上拉桿3、下拉桿7、杠桿14、頂料座30、上頂桿29和氣缸15,實現滑塊16向下運動時,滑塊16帶動拉桿接頭12、上拉桿3和下拉桿7向下運動,下拉桿7帶動杠桿14沿支點座10轉動,從而帶動頂料座30向上移動,頂料座30向上移動帶動上頂桿29向上移動,從而實現鍛擠或拉伸頂料的過程。在頂料完成后,滑塊16向上返程時,下拉桿7帶動杠桿14反向轉動,頂料座30向下運動,此時啟動氣缸15,氣缸15的活塞桿31伸出克服上頂桿29在自身重力下向下運動,并通過活塞桿31推動上頂桿29繼續(xù)向上頂出,并保持,方便鍛件的抓取。通過杠桿機構,實現了滑塊16下落時上頂桿29頂出的相對運動,實現同步鍛擠及頂出零件,減少工序,節(jié)約成本;并可通過調節(jié)支點座10的位置,調節(jié)杠桿14力臂尺寸比例,進而達到需要的頂料行程和下頂料頂緊力,從而實現下頂料重載下鍛擠或拉伸的特殊要求。氣缸15直接安裝在頂料座30底部,實現活塞桿31帶動上頂桿29直接頂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實現滑塊16下落時活塞桿31推動上頂桿29頂出的相向運動。完成上下模具同時鍛擠、拉伸及取出零件,縮短了傳動鏈,提高機械效率,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滑塊16兩側分別設有支架4,支架4與滑塊16之間設有鍵17,上拉桿3通過球面墊圈2和螺母1安裝在支架4上,使上拉桿3能夠牢固的安裝在滑塊16上。
調節(jié)螺母6一端與上拉桿3螺紋連接,另一端與下拉桿7螺紋連接,調節(jié)螺母6通過鎖緊螺母5與上拉桿3和下拉桿7固定,便于根據裝模高度,調整上拉桿3和下拉桿7的連接長度。
下拉桿7下端穿過機身18與拉桿接頭12連接,杠桿14與拉桿接頭12連接處還設有緊固螺母11,安裝更加牢靠。
機身18對應安裝下拉桿7的位置設有第一導向銅套8,第一導向銅套8外部設有與其配合的第一套9,實現對下拉桿7起到導向限位作用。
拉桿接頭12末端設有第一銷軸40,杠桿14與拉桿接頭12連接的一端橫向設有第一導向槽38,第一導向槽38內設有第一自潤滑銅套35,第一銷軸40安裝在第一導向槽38內實現滾滑連接,進而實現驅動杠桿14繞支點座10轉動。
兩個所述杠桿14分別通過滾輪13前后錯位安裝在頂料座30底部的第二導向槽39內,使頂料座30前后受力均勻,運動更加平穩(wěn)。
杠桿14與頂料座30連接的一端設有第二銷軸37,頂料座30底部前后分別橫向設有第二導向槽39,第二導向槽39內安裝有滾輪13,滾輪13中心處轉動連接有第二銷軸37,第二銷軸37與滾輪13之間設有第二自潤滑銅套36,實現滾輪13沿第二導向槽39做滾滑運動,進而實現杠桿14轉動推動頂料座30上下移動。
杠桿14通過第三銷軸33與支點座10轉動連接,第三銷軸33末端設有軸用擋圈32,第三銷軸33中部安裝有第三自潤滑銅套34,實現轉動連接,通過改變支點座10的位置,實現調節(jié)杠桿14的頂料行程和下頂料頂緊力。
頂料座30呈凸型結構,頂料座30上部豎直活動安裝在機身18內,頂料座30可沿豎直方向移動,實現頂料座30將上頂桿29頂起。
頂料座30的通孔44底部設有第四自潤滑銅套28,起到對活塞桿31潤滑導向限位作用,此處的活塞桿31相當于氣動取件時使用的下頂桿。
機身18對應安裝頂料座30的位置上下分別設有第二銅套23和第三銅套27,第二銅套23和第三銅套27外部分別設有第二套22和第三套26,起到對頂料座30導向限位作用。
工作臺41上對應安裝上頂桿29的位置設有第四銅套20,第四銅套20外部設有第四套21,第四套21下端設置在第二套22內,對上頂桿29起到導向限位作用。
頂料座30中部外壁上設有接油盤25,對潤滑油進行回收再利用。
上頂桿29下端與頂料座30或活塞桿31接觸連接。
上頂桿29直徑大于活塞桿31直徑,便于活塞桿31將上頂桿29頂出。
氣缸15在收縮狀態(tài)下,氣缸15的活塞桿31上端與頂料座30上端平齊,盡量減少活塞桿31的運動行程,且確保運動額精確度。
頂料座30通孔44上端內設有與活塞桿31配合的銅套24。
氣缸15與設計在機身18外側的電磁閥19連接,便于精確控制氣缸的啟停。
本發(fā)明的工作過程:
首先根據裝模高度,通過調節(jié)螺母6調節(jié)上拉桿3和下拉桿7的連接長度,當滑塊16向下運動時,滑塊16帶動支架4、上拉桿3和下拉桿7向下運動,下拉桿7帶動拉桿接頭12向下運動,拉桿接頭12上的第一銷軸40沿第一導向槽38做滾滑運動,從而使杠桿14沿支點座10轉動,杠桿14通過第二銷軸37和滾輪13在第二導向槽39內做滾滑運動,實現帶動頂料座30向上移動,頂料座30向上移動帶動上頂桿29向上移動,從而實現鍛擠或拉伸頂料的過程。在頂料完成后,滑塊向上返程時,下拉桿7帶動杠桿14沿支點座10反向轉動,頂料座30向下運動,此時啟動氣缸15,氣缸15的活塞桿31伸出克服上頂桿29在自身重力下向下運動,并通過活塞桿31推動上頂桿29繼續(xù)向上頂出,并保持,方便鍛件的抓取。通過杠桿機構,實現了滑塊16下落時上頂桿29頂出的相對運動,實現同步鍛擠及頂出零件,減少工序,節(jié)約成本;并可通過調節(jié)支點座10的位置,調節(jié)杠桿14力臂尺寸比例,進而增加頂出力,從而實現下頂料重載下鍛擠或拉伸的特殊要求。氣缸15直接安裝在頂料座30底部,實現活塞桿31帶動上頂桿29直接頂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實現滑塊16下落時活塞桿31推動上頂桿29頂出的相向運動。完成上下模具同時鍛擠、拉伸及頂出零件,縮短了傳動鏈,提高機械效率,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不能作為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對本發(fā)明實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進或變換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本發(fā)明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