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金屬成形領域,更具體涉及一種帶上打料的溫鍛磨具導向結構。
背景技術:
溫鍛作為冷鍛工藝領域的一種延伸,越來越多的用于冷鍛工藝難以實現(xiàn)的大變形量的鍛造生產。因材料的熱脹冷縮,溫鍛反擠產品在退料過程中極易發(fā)生包反擠沖頭現(xiàn)象,而常規(guī)上打料結構和導向結構沖突,無法滿足生產及質量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溫鍛反擠鍛件包反擠沖頭的現(xiàn)象的帶上打料的溫鍛模具導向結構。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帶上打料的溫鍛模具導向結構,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噴淋打料組件,
所述上模座設有反擠沖頭和用于容納打料桿的腔體,所述下模座設有與所述反擠沖頭相配合的凹腔,所述噴淋打料組件包括連接座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座上的噴淋圈和打料環(huán),所述噴淋圈位于所述打料環(huán)的上端,
所述打料桿包括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所述第一桿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桿體的直徑,所述腔體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的孔徑大于所述第二腔體的孔徑,所述第一腔體的孔徑大于所述第一桿體的直徑,所述第二腔體的孔徑小于所述第一桿體的直徑,所述第二腔體的孔徑大于第二桿體的直徑,所述打料桿的第二桿體的端部與所述連接座固定連接,
當所述反擠沖頭背離所述下模座向上運行時,所述噴淋打料組件壓住所述工件至所述工件與所述反擠沖頭完全脫離,當所述打料桿在所述腔體中穿行直至所述第一桿體的底部與所述第二腔體的頂部相切,所述上模座通過所述打料桿帶動所述噴淋打料組件向上移動使所述噴淋打料組件與所述下模座分離。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反擠沖頭與所述上模座通過反擠沖頭套固定連接。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打料桿與所述反擠沖頭平行設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座上設有導向桿,所述上模座上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桿穿設在所述導向孔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下模座內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位于所述凹腔內與所述反擠沖頭想接觸。
其有益效果為:在反擠過程中,反擠反擠沖頭下壓,打料環(huán)的三個打料爪置于反擠反擠沖頭內部,不影響反擠反擠沖頭和導向套之間的導向配合,保證擠壓時反擠毛坯的跳動精度。
在退料過程中,反擠沖頭套在壓力機的上模座的作用下,帶動反擠反擠沖頭上行,打料桿和上模座之間設有長度為l的間隙,在上模座移動l的范圍內,打料環(huán)在噴淋圈的重力作用下,停在下模壓板上,鍛件無法通過,脫離反擠反擠沖頭,達到卸料作用,上模座移動l的距離后,打料桿帶動噴淋圈和打料環(huán)向上運動,脫離下模壓板,不影響下個毛坯的生產。
本發(fā)明可以有效解決溫鍛反擠鍛件包沖頭的現(xiàn)象,保證鍛件質量要求,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帶上打料的溫鍛模具導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打料環(huán)和反擠沖頭相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帶上打料的溫鍛模具導向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該帶上打料的溫鍛模具導向結構包括上模座2、下模座8和噴淋打料組件。
上模座2設有反擠沖頭4和用于容納打料桿1的腔體。具體地,反擠沖頭4與上模座2通過沖頭套3固定連接。使反擠沖頭4和上模座2連接牢固。打料桿1包括第一桿體和第二桿體。第一桿體的直徑大于第二桿體的直徑。打料桿1與反擠沖頭4平行設置。便于反擠沖頭4和打料桿1的上下移動。腔體包括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第一腔體的孔徑大于第二腔體的孔徑。第一腔體的孔徑大于第一桿體的直徑。第二腔體的孔徑小于第一桿體的直徑。第二腔體的孔徑大于第二桿體的直徑。噴淋打料組件包括連接座以及固定連接在連接座上的噴淋圈6和打料環(huán)5,噴淋圈6位于打料環(huán)5的上端。打料桿1的第二桿體的端部與連接座固定連接。連接座上設有導向桿,上模座2上設有導向孔,導向桿穿設在導向孔中。起到導向的作用,使反擠沖頭4的上下移動的方位更加準確。下模座8設有與反擠沖頭4相配合的凹腔。下模座內設有導向套7,導向套7位于凹腔內與反擠沖頭想接觸。反擠沖頭向上或向下移動時,導向套7對其具有導向作用。
當反擠沖頭4背離下模座8向上運行時,噴淋打料組件壓住工件至工件與反擠沖頭4完全脫離,當打料桿1在腔體中穿行直至第一桿體的底部與第二腔體的頂部相切,上模座2通過打料桿1帶動噴淋打料組件向上移動使噴淋打料組件與下模座8分離。
在反擠過程中,反擠反擠沖頭4下壓,打料環(huán)5的三個打料爪置于反擠反擠沖頭4內部,不影響反擠反擠沖頭4和導向套7之間的導向配合,保證擠壓時反擠毛坯的跳動精度。
在退料過程中,沖頭套3在壓力機的上模座2的作用下,帶動反擠反擠沖頭4上行,打料桿1和上模座2之間設有長度為l的間隙,在上模座2移動l的范圍內,打料環(huán)5在噴淋圈6的重力作用下,停在下模壓板上,鍛件無法通過,脫離反擠反擠沖頭4,達到卸料作用,上模座2移動l的距離后,打料桿1帶動噴淋圈6和打料環(huán)5向上運動,脫離下模壓板,不影響下個毛坯的生產。
以上的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