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fā)動機加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發(fā)動機裝配線的臺板,其作為支持可應用于多種發(fā)動機的裝配作業(yè)。
背景技術:
發(fā)動機在吊運至發(fā)動機拼裝流水線上后,需要安放在一塊能夠固定發(fā)動機且不影響其裝配的安裝平臺上進行后續(xù)部件的拼裝工序。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ZL201320437213.1公開了一種發(fā)動機組裝通用托盤,包括分裝托盤和合裝托盤,分裝托盤和合裝托盤設置在發(fā)動機分裝鏈上,分裝托盤包括分裝托盤底板,分裝托盤底板的左端分別設有發(fā)動機驅動軸固定架、第一支撐塊和第一定位銷,分裝托盤底板的右端設有第二支撐塊和第二定位銷,第二支撐塊和第二定位銷之間設有輔助定位機構,輔助定位機構包括固定座和輔助支撐塊,輔助支撐塊與固定座轉動連接,輔助支撐塊的中間部位的兩側設有限位桿,固定座的頂面上設有與限位桿對應的限位槽。
中國發(fā)明專利申請201310335203.1公開了一種用于實現(xiàn)多種發(fā)動機共線生產(chǎn)的裝配托盤,包括底板,底板上還安裝有上板,上板上安裝有至少兩個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臂與第二支撐臂,第一支撐臂與第二支撐臂上還分別活動安裝有用于與發(fā)動機相固定的第一適配板與第二適配板;通過在托盤上增設支撐臂與適配板,使得發(fā)動機的兩側分別與兩個適配板相固定后,即可在兩個支撐臂之間進行任意翻轉,在第一支撐臂上的第一方位鎖定裝置作用下,使其可在旋轉的任意方位停留進行裝配,整個裝配的過程中發(fā)動機無需離開托盤,且翻轉無需再借助翻轉機,有效降低了多機型共線托盤設計制造的難度,提高了生產(chǎn)線上發(fā)動機組裝的效率。
這些用于發(fā)動機組裝的托盤僅涉及對發(fā)動機的支撐和固定,但難以適應發(fā)送機和變速箱整體組裝的需要。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發(fā)動機裝配的臺板,以適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整體組裝的需要,適用于多種發(fā)動機的組裝,提高組裝的通用性、便捷性、可靠性和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發(fā)動機裝配的臺板,包括
底部支架,其上設有鎖定孔;
臺板本體,所述的底部支架上并自由旋轉,其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第二板體的面積小于第一板體的面積,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組成“呂”字形;
發(fā)動機支撐區(qū),設于臺板本體上,包括第一撐托機構組和第二撐托機構組;其中,第一撐托機構組由若干第一撐托機構組成,用于撐托發(fā)動機主體;第二撐托機構組由若干第二撐托機構組成,用于撐托發(fā)動機的邊緣;
變速箱支撐區(qū),設于臺板本體上,包括第三撐托機構組;其中,第三撐托機構組由若干第三撐托機構組成,用于撐托變速箱主體。
臺板本體上按“田”字形分左上區(qū)、左下區(qū)、右上區(qū)和右下區(qū)四個區(qū)域,變速箱支撐區(qū)設置于右上區(qū),“田”字形右下區(qū)、左上區(qū)和左下區(qū)均為發(fā)動機支撐區(qū)。第一撐托機構組設置于左上區(qū),第二撐托機構組設置于左下區(qū)。
第一撐托機構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一撐托臂,第一撐托臂包括基底部和支撐部,基底部的底端與第一基座活動連接。為了加強撐托機構的受力,在部分的第一撐托機構中,還設有連接部,其兩端分別與基底部頂端和支撐部的底端相交,且所成的交角均大于90度。支撐部頂端為半球形。
第二撐托機構包括第二基座和第二撐托臂,第二撐托臂整體呈長條狀,底端與第二基座活動連接。
第三撐托機構包括第三基座和第三撐托臂,第三撐托臂與第三基座呈垂直狀態(tài)。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臺板,第一撐托機構排成一列設置于第一板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臺板,第三撐托機構組設置于第二板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臺板,在臺板本體上還設有旋轉開關,包括復位彈簧、鎖定銷和按壓連桿,復位彈簧設于按壓連桿,鎖定銷與鎖定孔配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臺板,在臺板本體的邊角上還設有旋轉手柄,便于在臺板本體在底部支架上進行自由轉動,以利于拼裝作業(yè)。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多種發(fā)動機裝配線的臺板,在單一的臺板本體上按左右相對的位置關系設置發(fā)動機支撐區(qū)和變速箱支撐區(qū)。在發(fā)動機支撐區(qū)設置第一撐托機構組和第二撐托機構組,以穩(wěn)定撐托發(fā)送機。在變速箱支撐區(qū)設置第三撐托機構組,以撐托變速箱。由此,在單一的臺板上完成發(fā)動機與其它部件(如:變速箱)的組裝。
同時,第一撐托機構組、第二撐托機構組和第三撐托機構組均包括若干件撐托機構,當不同發(fā)送機和變速箱裝配時不同的位置關系時,使用不同規(guī)格和不同分布位置的撐托機構分別進行撐托,通過單一的臺板實現(xiàn)多款發(fā)送機和多款變速箱整體組裝的需要,進而提高組裝的通用性、便捷性、可靠性和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多種發(fā)動機裝配線的臺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臺板一角度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沿A-A線所做剖面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多種發(fā)動機裝配線的臺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臺板一角度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中沿A-A線所做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和圖3所示,臺板本體100包括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第二板體的面積小于第一板體的面積,第一板體和第二板體組成“呂”字形。在臺板本體100上按“田”字形分四個區(qū)域,變速箱支撐區(qū)120設置于“田”字形右上的分區(qū),“田”字形右下、左上和左下分區(qū)均為發(fā)動機支撐區(qū)110。底部支架500設于臺板本體100之下,其上設有鎖定孔510。本實施例中,臺板本體100與底部支架500由軸承連接,并且在設計時考慮到臺板旋轉時慣性過大會造成安全隱患的情況,在臺板本體100與底部支架500安裝了限位裝置,使得臺板本體100于底部支架500可以進行±90度旋轉,大大減少了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概率。
發(fā)動機支撐區(qū)110包括第一撐托機構組200,用于撐托發(fā)動機主體,以及第二撐托機構組300,用于撐托發(fā)動機的邊緣。變速箱支撐區(qū)120包括第三撐托機構組400,用于撐托變速箱主體。
第一撐托機構組200由若干第一撐托機構210組成,各個第一撐托機構210排成一列設置于第一板體,且位于“田”字形的左上區(qū)。以第一撐托機構210為例,其包括第一基座230和第一撐托臂220,第一基座230與第一撐托臂220活動連接。還包括第五承托機構240,以及若干第四撐托機構,其設置于第一板體,包括第四基底部231和第四支撐部233。為加強機構的受力,第四撐托機構還包括連接部232,其兩端分別與第四基底部231和第四支撐部233的相交,且所成的交角均大于90度。優(yōu)先選擇的,本實施例第四支撐部233頂端為半球形,以利于發(fā)動機主體的定位和固定。
第二撐托機構組300由若干第二撐托機構310組成。以第二撐托機構310為例,其包括第二基座320和第二撐托臂330,第二撐托臂整體呈長條狀,底端與第二基座320活動連接。
第三撐托機構組400設置于第二板體,由若干第三撐托機構440組成。以第三撐托機構440為例,其包括第三基座和第三撐托臂,基座固定于第二板體。其中第三基座和第三撐托臂是固定式的撐托機構。
為了對臺板本體100自由旋轉的角度有所限制,并利于拼裝作業(yè)。本實施例中,在臺板本體100上還設有旋轉開關130,包括復位彈簧131、鎖定銷132和按壓連桿133,復位彈簧131設于按壓連桿133,鎖定銷132與鎖定孔510配合。
考慮到載有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的臺板較重,略微施加的作用力難以轉動臺板。為此,本實施例中,在臺板本體100的邊角上的第五撐托機構240和第三撐托機構440還承擔旋轉手柄的作用,便于在臺板本體100在底部支架500上實現(xiàn)轉動,以利于發(fā)動機拼裝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