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銑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雙面銑機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本雙面銑機構包括銑床夾具以及分列在銑床夾具兩側的第一銑床、第二銑床,銑床夾具包括用于裝夾閥體毛坯的裝夾組件以及設置在裝夾組件外并用于夾緊各閥體毛坯的調節(jié)組件,裝夾組件包括合圍形成框形結構的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設有豎直設置的至少一個中間擋板,每個中間擋板的兩端均分別與蓋板、底板固連,且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中間擋板合圍形成用于安放閥體毛坯的至少兩個裝夾容腔;第一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正面的第一銑刀,第二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背面的第二銑刀。本雙面銑機構具有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通用性廣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雙面銑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雙面銑機構,特別是一種適用于加工電磁閥閥體等毛還的雙面纟先機構。
【背景技術】
[0002]電磁閥是用電磁控制的工業(yè)設備,是用來控制流體的自動化基礎元件,屬于執(zhí)行器,并不限于液壓、氣動,它用在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中調整介質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參數。電磁閥可以配合不同的電路來實現預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靈活性都能夠保證。電磁閥有很多種,不同的電磁閥在控制系統(tǒng)的不同位置發(fā)揮作用,最常用的是單向閥、安全閥、方向控制閥、速度調節(jié)閥等。
[0003]電磁閥的主要構成部分是閥體,實際生產過程中,如圖1所示,閥體毛坯10在初始狀態(tài)下呈立方體設置,一般先在閥體毛坯10的左側面11、右側面12中部分別加工一個左錐形孔111、右錐形孔121,在閥體毛坯10中部設有水平設置的中心通孔13,兩個錐形孔分列在中心通孔13兩端并與中心通孔13聯通,然后將閥體毛坯10送入銑床機構中進行銑閥體毛坯10的正面14、背面15,以實現閥體毛坯10的粗加工并去除毛刺。
[0004]銑床系指主要用銑刀在工件上加工各種表面的機床。現有的銑床機構結構設計簡單,單次只銑單個閥體毛坯10的一個端面,閥體毛坯10只能銑完正面14后再銑背面15,這樣銑床每加工一個面都要進行退刀、翻面、對位和進刀的重復操作,工作效率較低,且銑床機構中一般都設有毛坯夾具,對應的,毛坯夾具一次性也僅能裝夾單個閥體毛坯10,在閥體毛坯10裝夾位置有偏移時,現有的夾具也無法及時實現調節(jié),夾持效果不佳,進而降低了銑床機構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5]綜上所述,為解決現有銑床機構結構上的不足,需要設計一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通用性廣的雙面銑機構。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通用性廣的雙面銑機構。
[0007]本發(fā)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雙面銑機構,包括銑床夾具以及分列在銑床夾具兩側的第一銑床、第二銑床,其中:
[0008]所述銑床夾具包括用于裝夾閥體毛坯的裝夾組件以及設置在裝夾組件外并用于夾緊各閥體毛坯的調節(jié)組件,所述裝夾組件包括合圍形成框形結構的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設有豎直設置的至少一個中間擋板,每個中間擋板的兩端均分別與蓋板、底板固連,且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中間擋板合圍形成用于安放閥體毛坯的至少兩個裝夾容腔;
[0009]所述第一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正面的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背面的第二銑刀。
[0010]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蓋板上穿設有與裝夾容腔一一對應的至少兩個頂塊,在蓋板上方安裝有與頂塊一一對應的至少兩個油缸,在底板上可拆卸地安裝有與裝夾容腔—對應的至少兩個抵靠座。
[0011]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抵靠座由四個抵靠圓柱構成。
[0012]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等間距分布有豎直設置的四個中間擋板,所述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以及四個中間擋板合圍形成五個裝夾容腔,所述左側板上開設有豎直同軸設置的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在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內分別插設有第一固定頂尖、第二固定頂尖,所述右側板上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右條形通孔、第二右條形通孔,在第一右條形通孔、第二右條形通孔內分別插設有第一鎖緊頂尖、第二鎖緊頂尖,每個中間擋板上均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第二中間條形通孔,在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第二中間條形通孔內均分別插設有第一活動頂尖、第二活動頂尖,各頂尖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條形通孔的中心線垂直設置,各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上下滑移,每個中間擋板中部均還插設有豎直設置的銷軸,各銷軸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活動頂尖的軸心線垂直設置,每個第一活動頂尖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每個第二活動頂尖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銷軸均依次貫穿通過對應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活動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水平滑移。
[0013]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左條形通孔位于第二左條形通孔上方,所述第一左條形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左條形通孔的長度,所述第一右條形通孔位于第二右條形通孔上方,所述第一右條形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右條形通孔的長度,所述第一中間條形通孔位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上方,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的長度均大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的長度。
[0014]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各固定頂尖的末端均設有固定錐面,各鎖緊頂尖的末端均設有鎖緊錐面,各活動頂尖的兩端均分別設有活動錐面。
[0015]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jié)組件設置在右側板外側,所述調節(jié)組件包括底座和“T”形頂緊連桿,在底座上活動安裝有推送組合,所述頂緊連桿包括連為一體的固定部和連接部,所述固定部同時與第一鎖緊頂尖、第二鎖緊頂尖的首端相連,所述連接部與推送組合相連。
[0016]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推送組合包括推送件、連接桿以及彎折成“L”形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連為一體的鉸接部和手持部,所述鉸接部鉸接連接在底座上,所述連接桿一端鉸接連接在手柄的彎折處,另一端與推送件首端相連,所述推送件末端與連接部相連。
[0017]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推送件末端通過壓蓋與頂緊連桿相連,所述壓蓋包覆在連接部外并與連接部固連。
[0018]作為本發(fā)明的又一種改進,在底板上由左及右依次設有與左側板、中間擋板、右側板對應設置的若干限位槽,所述左側板的一端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所述右側板的一端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每個中間擋板的一端均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均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
[0019]基于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實施例至少可以產生如下技術效果: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本發(fā)明采用雙面銑削的方式同時加工閥體毛坯,一名操作工人就可以完成對多個毛坯的銑削,不僅可降低勞動力成本,而且可以減少車間操作工人活動區(qū)域的面積,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大大方便了車間的格局布置,便于批量化生產;裝夾組件和調節(jié)組件都可調,通用性廣,毛坯加工尺寸穩(wěn)定,能加工多種型號產品。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0021]圖1是本發(fā)明進行加工的閥體毛坯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卸下第一銑床、第二銑床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4是圖3卸下部分閥體毛坯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5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裝夾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裝夾組件安放閥體毛坯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7是圖5所示裝夾組件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8是圖7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9]圖9是圖4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0]圖10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中間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1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活動頂尖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2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13是本發(fā)明一較佳實施例中頂緊連桿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10、閥體毛坯;11、左側面;111、左錐形孔;12、右側面;121、右錐形孔;13、中心通孔;14、正面;15、背面;20、銑床夾具;21、裝夾組件;211、左側板;2111、第一左條形通孔;2112、第二左條形通孔;212、蓋板;213、右側板;2131、第一右條形通孔;2132、第二右條形通孔;214、底板;2141、限位槽;215、中間擋板;2151、第一中間條形通孔;2152、第二中間條形通孔;216、裝夾容腔;217、頂塊;218、油缸;219、抵靠圓柱;22、調節(jié)組件;221、底座;222、頂緊連桿;2221、固定部;2222、連接部;223、推送件;224、連接桿;225、手柄;2251、鉸接部;2252、手持部;226、壓蓋;31、第一銑床;311、第一銑刀;32、第二銑床;321、第二銑刀;41、第一固定頂尖;411、固定錐面;42、第二固定頂尖;43、第一鎖緊頂尖;431、鎖緊錐面;44、第二鎖緊頂尖;45、第一活動頂尖;451、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452、活動錐面;46、第二活動頂尖;47、銷軸;50、滑動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是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36]現有用于加工電磁閥閥體等毛坯的銑床機構結構設計簡單,單次只銑單個閥體毛坯10的一個端面,對應的毛坯夾具一次性也僅能裝夾單個閥體毛坯10,現有的毛坯夾具調節(jié)也不方便,夾持效果不佳,進而降低了銑床機構的穩(wěn)定性和工作效率。因此,設計一種比較合理的雙面銑機構是很有必要的。
[0037]本發(fā)明保護一種雙面銑機構,采用雙面銑削方式同時銑電磁閥閥體等毛坯的正面14和背面15,本雙面銑機構不僅能適用于銑電磁閥的閥體毛坯10兩端面,也能用于銑削類似閥體毛坯10等立方體毛坯的端面,在僅需要銑削單個端面的時候,可以選擇將其中一個銑床停機,適用范圍廣。
[0038]如圖1至圖13所示,本雙面銑機構包括銑床夾具20以及分列在銑床夾具20兩側的第一銑床31、第二銑床32,其中:銑床夾具20包括用于裝夾閥體毛坯10的裝夾組件21以及設置在裝夾組件21外并用于夾緊各閥體毛坯10的調節(jié)組件22,裝夾組件21包括合圍形成框形結構的左側板211、蓋板212、右側板213、底板214,在左側板211與右側板213之間設有豎直設置的至少一個中間擋板215,每個中間擋板215的兩端均分別與蓋板212、底板214固連,且左側板211、蓋板212、右側板213、底板214、中間擋板215合圍形成用于安放閥體毛坯10的至少兩個裝夾容腔216,調節(jié)組件22能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 ;第一銑床31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10的正面14的第一銑刀311,第二銑床32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10的背面15的第二銑刀321。
[0039]在初始狀態(tài)下,閥體毛坯10呈立方體設置,裝夾容腔216內安放有疊合設置的兩個閥體毛坯10,閥體毛坯10的寬度大于裝夾容腔216的寬度,在調節(jié)組件22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后,蓋板212與位于上方的閥體毛坯10的頂面緊密配合,底板214與位于下方的閥體毛坯10的底面緊密配合,左側板211同時與各閥體毛坯10的左側面11緊密配合,右側板213同時與各閥體毛坯10的右側面12緊密配合,各個板設計合理,布局緊湊,毛坯的夾持效果佳,各閥體毛坯10的正面14、背面15均外露于裝夾容腔216夕卜,以便于銑刀工作,減少設備磨損和刮擦,提高設備使用壽命。此外,本發(fā)明中的夾具能同時裝夾較多毛坯,可以將銑床夾具20設置在一滑動軌道50上,實際工作中控制銑床夾具20直線滑移,兩個銑床保持原位置不動,通過銑刀加工毛坯的外端面,在銑完了一對閥體毛坯
10(即疊合的兩個閥體毛坯10)后,再銑下一對閥體毛坯10,自動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0]本雙面銑機構在初始狀態(tài)下,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方便;本發(fā)明采用雙面銑削的方式同時加工閥體毛坯10,一名操作工人就可以完成對多個毛坯的銑削,不僅可降低勞動力成本,而且可以減少車間操作工人活動區(qū)域的面積,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大大方便了車間的格局布置,便于批量化生產;裝夾組件21和調節(jié)組件22都可調,通用性廣,毛坯加工尺寸穩(wěn)定,能加工多種型號產品。
[0041]本發(fā)明的夾具保證了毛坯在加工時固定的牢度,避免了毛坯在加工時晃動,保證毛坯加工的精度,提高生產效率。
[0042]優(yōu)選地,蓋板212上穿設有與裝夾容腔216——對應的至少兩個頂塊217,在蓋板212上方安裝有與頂塊217 —一對應的至少兩個油缸218,在底板214上可拆卸地安裝有與裝夾容腔216 —一對應的至少兩個抵靠座。
[0043]當調節(jié)組件22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時,各油缸218均能帶動對應的頂塊217抵靠在位于上方的對應閥體毛坯10的頂面中部,位于下方的閥體毛坯10的底面抵靠在對應的抵靠座上,頂塊217、油缸218、抵靠座設計合理,使得裝夾組件21夾持效果好,提高了加工過程的穩(wěn)定性,降低了次品率。
[0044]進一步的,抵靠座由四個抵靠圓柱219構成,當調節(jié)組件22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時,位于下方的閥體毛坯10的底面的四個邊角分別抵靠在對應的四個抵靠圓柱219上,這樣的結構設計,便于安裝和拆卸,分散設置的抵靠圓柱219還具有減震作用,使得毛坯固定更加牢靠。
[0045]優(yōu)選地,在左側板211與右側板213之間等間距分布有豎直設置的四個中間擋板215,左側板211、蓋板212、右側板213、底板214以及四個中間擋板215合圍形成五個裝夾容腔216,左側板211上開設有豎直同軸設置的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在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內分別插設有第一固定頂尖41、第二固定頂尖42,右側板213上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對應設置的第一右條形通孔2131、第二右條形通孔2132,在第一右條形通孔2131、第二右條形通孔2132內分別插設有第一鎖緊頂尖43、第二鎖緊頂尖44,每個中間擋板215上均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對應設置的第一中間條形通孔2151、第二中間條形通孔2152,在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2151、第二中間條形通孔2152內均分別插設有第一活動頂尖45、第二活動頂尖46,各頂尖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條形通孔的中心線垂直設置,各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上下滑移,每個中間擋板215中部均還插設有豎直設置的銷軸47,各銷軸47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活動頂尖的軸心線垂直設置,每個第一活動頂尖45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451,每個第二活動頂尖46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銷軸47均依次貫穿通過對應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451、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活動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水平滑移。
[0046]初始狀態(tài)下,閥體毛坯10的左側面11中部設有左錐形孔111,閥體毛坯10的右側面12中部設有與左錐形孔111對稱設置的右錐形孔121,當調節(jié)組件22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時,各固定頂尖均與對應的最左端閥體毛坯10的左錐形孔111緊密配合,各鎖緊頂尖均與對應的最右端閥體毛坯10的右錐形孔121緊密配合,各活動頂尖的一端均與位于該活動頂尖左側的閥體毛坯10的右錐形孔121緊密配合,各活動頂尖的另一端均與位于該活動頂尖右側的閥體毛坯10的左錐形孔111緊密配合。
[0047]上述各裝夾組件21的零部件結構簡單,布局緊湊,各零部件連接處縫隙較小,不易堆積生產時產生的碎屑,后期清潔比較方便。采用本案中的裝夾組件21結構,一次性能加工五對閥體毛坯10提高了工作效率。
[0048]值得一提的是:各條形通孔的設置,一方面方便了裝夾時豎直方向的調節(jié),另一方面方便了夾具能與不同尺寸、高度的毛坯相配合;裝夾過程中,固定頂尖固定不動,水平方向可以通過活動頂尖和鎖緊頂尖進行調節(jié);各活動調節(jié)孔的設置,方便了裝夾時水平方向的調節(jié),使得對應的頂尖具有一定的水平活動區(qū)間;通過各頂尖的伸入、伸出可以根據實際毛坯的寬度進行調節(jié),各頂尖的上移、下移可以根據實際毛坯的高度進行調節(jié);此外,由于裝夾時先放置下面的閥體毛坯10,再放置上面的閥體毛坯10,因此優(yōu)選上方的條形通孔豎直方向的長度大于下方的條形通孔,結構布局合理,調節(jié)起來更加方便。
[0049]更進一步的,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位于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上方,第一左條形通孔2111的長度大于第二左條形通孔2112的長度,第一右條形通孔2131位于第二右條形通孔2132上方,第一右條形通孔2131的長度大于第二右條形通孔2132的長度,第一中間條形通孔2151位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2152上方,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2151的長度均大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2152的長度。這樣的結構設計,與裝夾組件21的各個板配合緊密,使得調節(jié)過程更加方便,使得夾持效果更佳。
[0050]優(yōu)選地,各固定頂尖的末端均設有固定錐面411,各鎖緊頂尖的末端均設有鎖緊錐面431,各活動頂尖的兩端均分別設有活動錐面452。
[0051]當調節(jié)組件22控制裝夾組件21同時夾緊各閥體毛坯10時,各固定頂尖的固定錐面411均與對應的最左端閥體毛坯10的左錐形孔111緊密配合,各鎖緊頂尖的鎖緊錐面431均與對應的最右端閥體毛坯10的右錐形孔121緊密配合,各活動頂尖一端的活動錐面452均與位于該活動頂尖左側的閥體毛坯10的右錐形孔121緊密配合,各活動頂尖另一端的活動錐面452均與位于該活動頂尖右側的閥體毛坯10的左錐形孔111緊密配合。各頂尖的錐面與毛坯配合緊密,使得毛坯固定牢靠,且裝夾時不易發(fā)生磨損,降低了次品率,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
[0052]優(yōu)選地,調節(jié)組件22設置在右側板213外側,調節(jié)組件22包括底座221和“T”形頂緊連桿222,在底座221上活動安裝有推送組合,頂緊連桿222包括連為一體的固定部2221和連接部2222,固定部2221同時與第一鎖緊頂尖43、第二鎖緊頂尖44的首端相連,連接部2222與推送組合相連,推送組合能帶動頂緊連桿222沿水平方向左右滑移,進而頂緊連桿222同時帶動第一鎖緊頂尖43、第二鎖緊頂尖44向左推入裝夾容腔216或向右抽離裝夾容腔216,使得各裝夾容腔216收緊或打開,最終實現裝夾組件21夾緊或松開各裝夾容腔216的閥體毛坯10。結構設計合理,便于操作工人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0053]進一步的,推送組合包括推送件223、連接桿224以及彎折成“L”形的手柄225,手柄225包括連為一體的鉸接部2251和手持部2252,鉸接部2251鉸接連接在底座221上,連接桿224 —端鉸接連接在手柄225的彎折處,另一端與推送件223首端相連,推送件223末端與連接部2222相連,當順著逆時針方向扳動手柄225到預設角度后,手持部2252向左擠壓連接桿224,連接桿224向左推動推送件223,與此同時,推送件223帶動頂緊連桿222沿水平方向向左滑移,當順著順時針方向扳動手柄225到另一預設角度后,手持部2252向右拖拉連接桿224,使得連接桿224向右拖回推送件223,與此同時,推送件223帶動頂緊連桿222沿水平方向向右滑移。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整體機構的工作效率。
[0054]進一步優(yōu)選地,推送件223末端通過壓蓋226與頂緊連桿222相連,壓蓋226包覆在連接部2222外并與連接部2222固連。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頂緊連桿222工作平穩(wěn),受力均勻,提高了設備的工作平穩(wěn)性。
[0055]優(yōu)選地,在底板214上由左及右依次設有與左側板211、中間擋板215、右側板213對應設置的多個限位槽2141,左側板211的一端與蓋板212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2141內,右側板213的一端與蓋板212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2141內,每個中間擋板215的一端均與蓋板212固連,另一端均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2141內。這樣的底板214設計,使得側板和中間擋板215固定牢靠,提高了設備的工作平穩(wěn)性。
[005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銑床夾具以及分列在銑床夾具兩側的第一銑床、第二銑床,其中: 所述銑床夾具包括用于裝夾閥體毛坯的裝夾組件以及設置在裝夾組件外并用于夾緊各閥體毛坯的調節(jié)組件,所述裝夾組件包括合圍形成框形結構的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設有豎直設置的至少一個中間擋板,每個中間擋板的兩端均分別與蓋板、底板固連,且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中間擋板合圍形成用于安放閥體毛坯的至少兩個裝夾容腔; 所述第一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正面的第一銑刀,所述第二銑床具有豎直設置且用于銑閥體毛坯的背面的第二銑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上穿設有與裝夾容腔一一對應的至少兩個頂塊,在蓋板上方安裝有與頂塊一一對應的至少兩個油缸,在底板上可拆卸地安裝有與裝夾容腔一一對應的至少兩個抵靠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座由四個抵靠圓柱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左側板與右側板之間等間距分布有豎直設置的四個中間擋板,所述左側板、蓋板、右側板、底板以及四個中間擋板合圍形成五個裝夾容腔,所述左側板上開設有豎直同軸設置的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在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內分別插設有第一固定頂尖、第二固定頂尖,所述右側板上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右條形通孔、第二右條形通孔,在第一右條形通孔、第二右條形通孔內分別插設有第一鎖緊頂尖、第二鎖緊頂尖,每個中間擋板上均開設有分別與第一左條形通孔、第二左條形通孔對應設置的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第二中間條形通孔,在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第二中間條形通孔內均分別插設有第一活動頂尖、第二活動頂尖,各頂尖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條形通孔的中心線垂直設置,各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上下滑移,每個中間擋板中部均還插設有豎直設置的銷軸,各銷軸的軸心線均與對應的活動頂尖的軸心線垂直設置,每個第一活動頂尖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每個第二活動頂尖中部均開設有水平設置的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銷軸均依次貫穿通過對應的第一活動調節(jié)孔、第二活動調節(jié)孔,各活動頂尖均能在對應的條形通孔內水平滑移。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條形通孔位于第二左條形通孔上方,所述第一左條形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左條形通孔的長度,所述第一右條形通孔位于第二右條形通孔上方,所述第一右條形通孔的長度大于第二右條形通孔的長度,所述第一中間條形通孔位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上方,每個第一中間條形通孔的長度均大于對應的第二中間條形通孔的長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各固定頂尖的末端均設有固定錐面,各鎖緊頂尖的末端均設有鎖緊錐面,各活動頂尖的兩端均分別設有活動錐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jié)組件設置在右側板外側,所述調節(jié)組件包括底座和“T”形頂緊連桿,在底座上活動安裝有推送組合,所述頂緊連桿包括連為一體的固定部和連接部,所述固定部同時與第一鎖緊頂尖、第二鎖緊頂尖的首端相連,所述連接部與推送組合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組合包括推送件、連接桿以及彎折成“1/’形的手柄,所述手柄包括連為一體的鉸接部和手持部,所述鉸接部鉸接連接在底座上,所述連接桿一端鉸接連接在手柄的彎折處,另一端與推送件首端相連,所述推送件末端與連接部相連。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件末端通過壓蓋與頂緊連桿相連,所述壓蓋包覆在連接部外并與連接部固連。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種雙面銑機構,其特征在于:在底板上由左及右依次設有與左側板、中間擋板、右側板對應設置的若干限位槽,所述左側板的一端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所述右側板的一端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每個中間擋板的一端均與蓋板固連,另一端均固設在對應的限位槽內。
【文檔編號】B23C3/05GK104400094SQ201410514533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翁之旦, 郭際剛, 劉博 , 陳飛飛 申請人:寧波華液機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