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模具緩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模具緩沖裝置。
技術背景
模具緩沖裝置為了對滑塊作用擠壓力而設置在壓力機上。模具緩沖裝置利用緩沖 墊承受來自向下方移動的滑塊的力,一邊對滑塊施加擠壓力,一邊使緩沖墊移動。
在此,在現(xiàn)有的模具緩沖裝置中,為了以高精度控制對滑塊施加的擠壓力,由伺服 電機驅動緩沖墊。而且,在這種模具緩沖裝置中,具有為了使緩沖墊的速度與滑塊的速度之 差變?yōu)榱愣刂扑欧姍C的裝置(參照專利文獻1)。此時,能夠精確地控制當施加于滑塊 的擠壓力達到目標值之后的擠壓力。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6-622M號公報
但是,在上述模具緩沖裝置中,緩沖墊與滑塊的速度差的目標值被固定為零。因 此,緩沖墊以與速度偏差成正比的某個特定的速度移動。因此,在加載到目標值時的擠壓力 的波形只構成特定的波形。因此,難以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的模具緩沖裝置。
第一發(fā)明的模具緩沖裝置在壓力機中產生施加于滑塊的擠壓力,具有緩沖墊、支 承部、伺服電機、緩沖裝置、第一速度檢測部、第二速度檢測部和控制部。緩沖墊承受來自滑 塊的力。支承部支承緩沖墊。伺服電機通過使支承部升降而使緩沖墊升降。緩沖裝置具有 衰減部和彈性部,緩和緩沖墊與支承部之間的沖擊。衰減部產生與緩沖墊相對支承部的相 對速度對應的反作用力。彈性部產生與緩沖墊相對支承部的相對位移對應的反作用力。第 一速度檢測部檢測滑塊的速度。第二速度檢測部檢測支承部的速度??刂撇靠刂扑欧?機,使得由第一速度檢測部檢測到的滑塊速度與由第二速度檢測部檢測到的支承部速度的 速度差,達到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變化的規(guī)定目標值。
在該模具緩沖裝置中,在緩沖裝置上設置有彈性部和衰減部。因此,由彈性部能夠 穩(wěn)定緩沖裝置中的載荷。而且,通過衰減部補償由彈性部引起的載荷的加載延遲,從而能夠 縮短載荷的加載時間。而且,如果控制伺服電機使得滑塊速度與支承部速度的速度差如上 所述那樣變化,則由衰減部產生的反作用力也根據速度差的變化發(fā)生變化。因此,通過合適 地設定速度差變化的目標值,能夠將加載到目標值時的擠壓力的波形調整為期望的波形。 由此,能夠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
第二發(fā)明的模具緩沖裝置在第一發(fā)明的模具緩沖裝置的基礎上,控制部將伺服電 機控制為,速度差在緩沖墊開始承受來自滑塊的力的時間以后的規(guī)定的第一時間點達到峰 值,而在第一時間點以后隨著時間的經過逐漸減小。
在該模具緩沖裝置中,速度差在緩沖墊開始承受來自滑塊的力的時間點以后的規(guī) 定的第一時間點達到峰值。由此,在第一時間點由衰減部產生大的反作用力。其結果是,能3夠縮短在沖突初期載荷的加載時間。
在本發(fā)明中,在緩沖裝置中設置有彈性部和衰減部。因此,由彈性部能夠穩(wěn)定緩沖 裝置中的載荷。而且,通過衰減部補償由彈性部引起的載荷的加載延遲,從而能夠縮短載荷 的加載(立上力5 ”)時間。而且,如果控制伺服電機以使滑塊速度與支承部速度的速度差 如上所述那樣變化,則由衰減部產生的反作用力也根據速度差的變化發(fā)生變化。因此,通過 合適地設定速度差變化的目標值,能夠將加載到目標值時的擠壓力的波形調整為期望的波 形。由此,能夠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
圖1是表示壓力機的結構的主視圖2是表示模具緩沖裝置的結構的局部放大圖3是表示模具緩沖裝置的俯視圖4是液壓回路的結構圖5是表示模具緩沖裝置的控制方框圖6是表示滑塊與緩沖墊的動作的圖7是表示基于儲能器及節(jié)流孔的載荷變化的曲線圖8是表示基于緩沖裝置的載荷變化的曲線圖9是表示速度差指令值的變化的曲線圖10是表示基于儲能器的載荷的變化及目標載荷的變化的曲線圖。
附圖標記說明
7模具緩沖裝置
11緩沖墊
12緩沖裝置
13支承部
15第一速度檢測部
16第二速度檢測部
18控制部
49伺服電機具體實施方式
1.結構
下面,參照
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1-1壓力機1的整體結構
圖1是表示壓力機1的結構的示意圖。該壓力機1具有滑塊2、工作臺3、上模4、 下模5、滑塊驅動機構6及模具緩沖裝置7。
滑塊2設置成能夠沿上下方向移動。工作臺3配置在滑塊2的下方,并與滑塊2 相對?;瑝K驅動機構6配置在滑塊2的上方,用于使滑塊2升降。上模4安裝在滑塊2的 下部。下模5安裝在工作臺3的上部。在工作臺3和下模5上設有多個沿上下方向貫通的 孔,在這些孔中插入后述的多個緩沖銷8?;瑝K驅動機構6使滑塊2升降,在下模5上擠壓上模4。由此,配置于上模4與下模5之間的加工對象部件(以下稱為“工件9”)被壓力加 工成期望的形狀。模具緩沖裝置7是對滑塊2產生擠壓力的裝置。
1-2模具緩沖裝置7的結構
下面,根據圖1至圖3詳細說明模具緩沖裝置7的結構。圖2是模具緩沖裝置7 的示意圖。圖3是模具緩沖裝置7的俯視圖。模具緩沖裝置7具有多個緩沖銷8、壓邊圈 10、緩沖墊11、緩沖裝置12、支承部13、驅動部14、各種檢測部15 17 (參照圖5)及控制 部18 (參照圖5)。
如圖1所示,緩沖銷8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地插入設置于工作臺3和下模5的孔。緩 沖銷8的上端抵接在壓邊圈10上。而且,緩沖銷8的下端抵接在緩沖墊11上。
壓邊圈10配置在上模4的下方。壓邊圈10被配置成,當上模4向下方移動而與 下模5接近時,隔著工件9擠壓上模4。
緩沖墊11是受到來自滑塊2的力的部件,其設置在配置于工作臺3下方的底座9 內。緩沖墊11被設置成在底座9內沿上下方向能夠移動。另外,在底座9的內壁面之間設 置有橫梁6,由橫梁6支承模具緩沖裝置7。如圖3所示,在緩沖墊11的各側面和與這些各 側面相對的底座9的內壁面之間設置有多個導向裝置19。導向裝置19具有相互卡合的一 對內導向裝置19a和外導向裝置19b。內導向裝置19a設置在緩沖墊11的各側面上。外 導向裝置19b設置在底座9的內壁面上。導線裝置19在上下方向上引導緩沖墊11。在圖 3中,僅對多個導向裝置19中的一個導向裝置標注了附圖標記,對于其他導向裝置19則省 略了附圖標記。
如圖2所示,緩沖裝置12是在緩沖墊11與支承部13之間緩和沖擊的裝置,具有 液壓缸21、活塞22及液壓回路24 (參照圖4)。
液壓缸21安裝在緩沖墊11的下部。液壓缸21具有朝下方開口的形狀,在開口內 部的頂面上設置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21a。
活塞22可滑動地收容在液壓缸21內部。而且,活塞22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 22a,活塞22的凸部2 插入液壓缸21的凹部21a。在液壓缸21與活塞22之間形成有圓 環(huán)狀的液壓室23。該液壓式23的軸心與后述的連桿45和滾珠絲杠46的軸心一致。在液 壓室23內填充有用于緩和沖擊的液壓液壓油。
圖4表示液壓回路M的結構的示意圖。液壓回路M與液壓室23連接,在液壓回 路M與液壓室23之間能夠自如地進行液壓油的供給或排出。
液壓回路M具有儲能器31、第一溢流閥32、節(jié)流孔33、冷卻器34、第二溢流閥40、 壓力傳感器35及多個流路36 39。
儲能器31經由第一流路36與液壓室23連接。
第一溢流閥32設置在第一流路36上,當第一流路36的液壓即液壓室23的液壓 在規(guī)定的第一溢流壓力以上時被打開。第一溢流壓力被設定成,當上模4與工件9接觸時, 第一溢流閥32被作用于液壓室23的液壓打開。
節(jié)流孔33設置在從第一流路36分支的第二流路37中。在第二流路37中設置有 可變節(jié)流閥41和止逆閥42,防止液壓油向第一流路36側逆流。
冷卻器34設置在從第一流路36分支的第三流路38上。第三流路38在第一流路 36的與液壓室23側相反的一側與第二流路37連接。冷卻器34冷卻通過節(jié)流孔33而溫度上升的液壓油。在第三流路38上設置有可變節(jié)流閥43和止逆閥44,防止液壓油從第一流 路36的液壓室23側流向冷卻器34。
第二溢流閥40設置在從第一流路36分支的第四流路39中。第四流路39在與第 一流路36相反的一側與油箱連接。當液壓室23的液壓在規(guī)定的第一溢流壓力以上時,第 二溢流閥40被打開。第二溢流壓力被設定為高于上述第一溢流壓力。第二溢流閥40在液 壓室23的液壓過高時被打開,從而能夠防止過大的載荷施加在緩沖墊11上。如果第二溢 流閥40工作,則壓力機11緊急停止。當復位時,從未圖示的液壓供給機構向液壓回路M 供給液壓油。
壓力傳感器35檢測第一流路36的液壓即液壓室23的液壓。
圖2所示的支承部13是支承緩沖墊11的部分,具有連桿45。連桿45的上端抵接 在活塞22的下端。在連桿45的上端形成有球面狀的抵接面。由于連桿45的上端為球面 狀,因此,假設緩沖墊11發(fā)生傾斜,在連桿45整體上也只作用軸向的力。根據這樣的結構, 防止偏心載荷引起的連桿45的損傷。連桿45的下端與滾珠絲杠46的螺紋部46a的上端 連接。
驅動部14具有滾珠絲杠46、大皮帶輪47、小皮帶輪48和伺服電機49。
滾珠絲杠46具有螺紋部46a和螺母部46b。螺紋部46a與螺母部46b螺紋結合。 螺紋部46a的上端與連桿45的下端連接。螺母部46b的下端與大皮帶輪47的上端連接。 而且,螺母部46b通過軸承等軸支承在橫梁6上。小皮帶輪48與伺服電機49的旋轉軸連 接。在大皮帶輪47和小皮帶輪48上卷掛有皮帶50,能夠相互傳遞動力。
伺服電機49具有旋轉軸,通過電流的供給,旋轉軸進行正反轉。如果電流供給到 伺服電機49而使旋轉軸旋轉,則小皮帶輪48旋轉。小皮帶輪48的旋轉經由皮帶50傳遞 到大皮帶輪47,由此大皮帶輪47旋轉。由于大皮帶輪47與螺母部46b連接,因此,螺母部 46b與大皮帶輪47 —同旋轉。如果螺母部46b旋轉,螺紋部46a沿著螺母部46b作上下直 線移動。由此,連桿45沿上下方向移動,緩沖墊11與活塞22、液壓室23、液壓缸21 —同升 降。這樣,伺服電機49通過使支承部13升降而使緩沖墊11升降。
如圖5所示,在各種檢測部15 17中包括第一速度檢測部15、第二速度檢測部 16、位置檢測部17。
第一速度檢測部15檢測滑塊2的速度。
第二速度檢測部16檢測支承部13的速度。第二速度檢測部16是例如設置在伺 服電機49的旋轉軸周圍的編碼器,用于檢測伺服電機49的轉速。
位置檢測部17檢測緩沖墊11的位置。位置檢測部17是例如設置在緩沖墊11與 底座9之間的直線比例尺,用于檢測緩沖墊11的升降位置。
由這些檢測部15 17檢測到的信息作為檢測信號傳送到控制部18。
控制部18通過控制供給到伺服電機49的電流來控制伺服電機49??刂撇?8通 過控制伺服電機49,控制緩沖墊11的位置和速度。而且,控制部18控制從緩沖墊11施加 在滑塊2的擠壓力。關于由控制部18進行的模具緩沖裝置7的控制,將在后面詳細說明。
2.模具緩沖裝置7的動作
2-1緩沖墊11的動作
圖6是表示滑塊2和緩沖墊11的動作的圖,表示隨著時間的經過滑塊2與緩沖墊611的位置發(fā)生的變化。在圖6中,虛線Ll表示滑塊2的位置變化,實線L2表示緩沖墊11 的位置變化。
首先,在時間點tl到t2的期間,緩沖墊11進行預備加速。在該預備加速中,為了 緩和上模4與工件9接觸時的沖擊,預先使緩沖墊11向下方移動。在該預備加速期間,在 控制部18進行位置反饋控制,將緩沖墊11控制為使緩沖墊11的位置檢測值隨著預設的位 置模式變化。緩沖墊11根據該控制內容下降。關于位置反饋控制的內容,將在后面詳細敘 述。
在時間點t2,上模4與工件9接觸。在以下說明中,“沖突時”是指上模4與工件 9相接觸的時間點t2。在時間點t2到t3期間,滑塊2與緩沖墊11成為一體而下降,對工 件9進行壓力加工。在此期間,在控制部18進行壓力反饋控制,對施加于緩沖墊11的載荷 進行控制,以使液壓室23的液壓的檢測值隨著預設的壓力模式變化。緩沖墊11根據該控 制內容下降。關于壓力反饋控制的內容,將在后面詳細敘述。
在時間點t3,滑塊2與緩沖墊11達到下死點。在時間點t3到t4的期間,滑塊2 與緩沖墊11成為一體,上升輔助提升行程Dl。
在時間點t4到t5的期間,緩沖墊11被鎖定,暫時停止加載動作。然后,在時間點 t5,再次開始緩沖墊11的上升動作。
在時間點t3到t5的期間,在控制部18進行位置反饋控制,將緩沖墊11的位置控 制為,使緩沖墊11的位置檢測值隨著預設的位置模式變化。緩沖墊11根據該控制內容而 上升。
2-2緩沖裝置12的動作
如果上模4與工件9通過滑塊2向下方移動而接觸,則來自滑塊2的力通過上模 4、工件9、壓邊圈10、緩沖銷8傳遞到緩沖墊11。此時,填充在液壓室23的液壓油吸收瞬間 作用于緩沖墊11的力。因此,在沖突時,緩沖墊11瞬間受到的來自滑塊2的載荷由緩沖裝 置12來緩和。下面,說明此時的緩沖裝置12的動作。
在上模4與工件9將要接觸時,緩沖墊11和支承部13通過如上所述的預備加速 一同向下方移動。然后,如果上模4與工件9接觸而來自滑塊2的載荷作用于緩沖墊11,緩 沖墊11相對支承部13向下方移動。由此,液壓室23被壓縮,液壓室23內的液壓油被輸送 到液壓回路24。
參照圖4,被輸送到液壓回路M的液壓油通過第一流路36被輸送到儲能器31。由 此,儲能器31在緩沖裝置12產生與緩沖墊11相對支承部13的相對位移對應的反作用力。 而且,被輸送到液壓回路M的液壓油經由第二流路37通過節(jié)流孔33。由此,節(jié)流孔33在 緩沖裝置12產生與緩沖墊11相對支承部13的相對速度對應的反作用力。其結果,在緩沖 墊11上,作為載荷,作用著由儲能器31引起的反作用力和由節(jié)流孔33引起的反作用力的 合力。在時間點t4之后卸掉載荷時,儲存在儲能器31的液壓油回流到液壓室23。
在圖7(a)表示由儲能器31引起的載荷相對于時間變化的一例。該儲能器31具 有較低的彈簧系數,雖然載荷的加載遲緩,但是,不會產生過沖,可單調增加到目標載荷。
另外,在圖7(b)表示由節(jié)流孔33引起的載荷相對于時間變化的一例。在沖突時 的初期,通過上模4與工件9的相接觸,產生較大的相對速度。因此,在沖突時的初期,由節(jié) 流孔33引起的載荷表示大值,然后立即收斂到零。
如上所述,在緩沖墊11上作用由儲能器31引起的載荷和由節(jié)流孔33引起的載荷 的合力。因此,作用于緩沖墊11的載荷相對于時間的變化構成如圖8所示的波形。在該載 荷的變化中,載荷的加載非常快,并且,加載之后載荷迅速穩(wěn)定。
3.模具緩沖裝置7的控制
接著,參照圖5說明由控制部18進行的模具緩沖裝置7的控制。控制部18具有 壓力指令運算部61、壓力控制部62、速度差指令部63、速度控制部64、位置指令運算部65、 位置控制部66、控制切換部67,根據這些各部的功能,選擇進行以下所示的壓力反饋控制 或位置反饋控制。圖5是表示由控制部18進行的反饋控制的控制方塊圖。
3-1壓力反饋控制
首先,說明壓力反饋控制。
壓力指令運算部61儲存有壓力模式,該壓力模式表示時間與產生于緩沖墊11的 壓力(以下稱為緩沖壓力)之間的期望的對應關系。壓力指令運算部61利用壓力模式求 出對應于時間的緩沖壓力,并作為壓力控制信號Sp輸出。
另一方面,由壓力傳感器35檢測液壓室23的液壓,該檢測值作為壓力反饋信號 Spf輸出。然后,從壓力控制信號Sp值減去壓力反饋信號Spf值,求出壓力補正信號Spc。 壓力控制部62基于壓力補正信號Spc求出伺服電機49的合適速度,并作為電機速度控制 信號Srl輸出。
另外,由第一速度檢測部15檢測滑塊2的速度,該檢測值作為滑塊速度信號Ssv 輸出。然后,從電機速度控制信號Srl值加上滑塊速度信號Ssv值,求出電機速度指令信號 Sr2。
另一方面,由第二速度檢測部16檢測支承部13的速度,該檢測值作為速度反饋信 號Srf輸出。然后,從電機速度指令信號Sr2值減去速度反饋信號Srf值,求出第一速度補 正信號&1。
接著,從速度差指令部63輸出速度差指令信號Svc,從第一速度補正信號Scl值減 去速度差指令信號Svc值,生成第二速度補正信號&2。在此,速度差指令信號Svc是為了 在滑塊2的速度與支承部13的速度之間產生規(guī)定速度差而控制伺服電機49的信號。具體 而言,如圖9所示,速度差指令部63儲存有速度差模式,并利用速度差模式求出對應于時間 的速度差,作為速度差指令信號Svc輸出。
該速度差模式在沖突時以后的規(guī)定的第一時間點達到峰值,在第一時間點以后隨 著時間的經過而逐漸減少地變化。該速度差模式的形狀對應于圖10所示的理想的衰減力 (參照涂有陰影的部分)。在圖10中,虛線L3表示沖突時的緩沖墊11的目標載荷,實線L4 表示沖突時由緩沖裝置12的儲能器31產生的載荷的變化。即,理想的衰減力是目標載荷 與由儲能器31產生的載荷之差。然后,所述速度差模式被設定為,使由緩沖裝置12的節(jié)流 孔33產生的衰減力與理想的衰減力一致。
例如,速度差模式由以下公式表示。
[公式1](t<0) (t>0)
在此,Vc 速度差指令值,t 時間點,h 峰值,B 時間常數;τ 時間延遲。另外,將自沖突時僅延遲時間τ的時間點作為原點。
另外,上述的h、B、τ作為沖突速度V、擠壓力F、儲能器31的初始體積V0、儲能器 31的初始壓力Ρ0、成型周期數SPM的函數如下給出。
[公式2]
h = f (ν, F, V0, Ρ0, SPM)
B = g(v, F, V0, P0, SPM)
τ = h(v, F, V0, P0, SPM)
在此,沖突速度ν是滑塊2與緩沖墊11沖突時的相對速度。擠壓力F是從緩沖墊 11施加于滑塊2的力。儲能器31的初始體積VO是沖突前的儲能器31內的氣體的體積。 儲能器31的初始壓力PO是沖突前的儲能器31內的氣體壓力,即儲能器31內的液壓油的 壓力。成型周期數SPM是單位時間(例如一分鐘)內的成型次數,即單位時間內的滑塊2 的往返次數。
回到圖5,第二速度補正信號Sc2輸出到速度控制部64。在速度控制部64中,基 于第二速度補正信號Sc2求出供給到伺服電機49的合適電流值,作為供給電流I供給到伺 服電機49。由此,伺服電機49驅動緩沖墊11,緩沖墊11對滑塊2產生朝上的擠壓力并下 降。由此,得到設定的緩沖壓力。
3-2位置反饋控制
接著,說明位置反饋控制。
位置指令運算部65儲存有位置模式,該位置模式表示時間與緩沖墊11的位置之 間的期望的對應關系。位置指令運算部65利用位置模式求出對應于時間的緩沖位置,并作 為位置控制信號證輸出。
另一方面,由位置檢測部17檢測緩沖墊11的高度位置,該檢測值作為位置反饋信 號Shf輸出。然后,從位置控制信號Si值減去位置反饋信號Shf值,求出位置補正信號arc。 位置補正信號Shc輸出到位置控制部66。在位置控制部66根據位置補正信號Shc求出伺 服電機49的合適的速度,并輸出電機速度控制信號Sr3。以后的信號的流程與壓力反饋控 制相同。但是,在進行位置反饋控制期間,來自速度差指令部63的速度差指令信號Svc值 成為零。
另外,壓力反饋控制與位置反饋控制由控制切換部67來切換。
4.特征
在該模具緩沖裝置7中,在緩沖裝置12中同時設置有儲能器31和節(jié)流孔33。因 此,在沖突時能夠使工件9對上模4施加的擠壓力穩(wěn)定。而且,由儲能器31產生的擠壓力 的加載延遲由節(jié)流孔33進行補償,從而能夠縮短擠壓力的加載時間。
而且,在該模具緩沖裝置7中,控制滑塊2速度與支承部13速度的速度差,以使由 儲能器31產生的擠壓力的加載延遲由節(jié)流孔33進行補償。由此,能夠精確地控制沖突時 的擠壓力。
5.其他實施方式
(a)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緩沖裝置12中設有液壓回路對,通過液壓吸收沖擊,但是, 也可以采用吸收沖擊的其他結構。例如,代替節(jié)流孔33,作為衰減部可以設置阻尼器。而且,代替儲能器31,作為彈性部可以設置線圈彈簧。
(b)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檢測滑塊2的速度,并控制滑塊2速度與支承部13速度的速 度差,但是,可以檢測緩沖墊11的速度,并將緩沖墊11的速度作為所述滑塊2的速度。
(C)
速度差模式不限于上述的模式,只要是補償由儲能器31產生的擠壓力的加載延 遲的模式均可采用。
(d)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緩沖裝置2中采用了液壓油,但是,作為吸收沖擊的液體, 還可以采用其他液體。
(e)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采用了節(jié)流孔33,但是,可以采用作為節(jié)流部起作用的其他裝置。
(f)
第一速度檢測部15檢測滑塊的位置,但是,也可以采用通過對該檢測值進行微分 求出滑塊速度的機構。
另外,第二速度檢測部16可以通過檢測伺服電機49的旋轉軸的旋轉角度,并對該 檢測值進行微分來求出轉速。
工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具有能夠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的效果,并且作為模具緩沖裝置是有 用的。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具緩沖裝置,在壓力機中產生施加于滑塊的擠壓力,其特征在于,具有緩沖墊,其承受來自所述滑塊的力;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緩沖墊;伺服電機,其通過使所述支承部升降而使所述緩沖墊升降;緩沖裝置,其具有衰減部和彈性部,緩和所述緩沖墊與所述支承部之間的沖擊,所述衰 減部產生與所述緩沖墊相對所述支承部的相對速度對應的反作用力,所述彈性部產生與所 述緩沖墊相對所述支承部的相對位移對應的反作用力;第一速度檢測部,其檢測所述滑塊的速度;第二速度檢測部,其檢測所述支承部的速度;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伺服電機,使得由所述第一速度檢測部檢測到的所述滑塊的速度 與由所述第二速度檢測部檢測到的所述支承部的速度的速度差,達到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變 化的規(guī)定的目標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緩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將所述伺服電機控制為,所述速度差在所述緩沖墊開始承受來自所述滑塊 的力的時間點以后的規(guī)定的第一時間點達到峰值,而在所述第一時間點以后隨著時間的經 過逐漸減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模具緩沖裝置,能夠精確地控制加載時的擠壓力。在模具緩沖裝置中,緩沖裝置具有衰減部和彈性部,用于緩和緩沖墊與支承部之間的沖擊。衰減部產生與緩沖墊相對支承部的相對速度對應的反作用力。彈性部產生與緩沖墊相對支承部的相對位移對應的反作用力。控制部(18)控制伺服電機,使得由第一速度檢測部(15)檢測到的滑塊速度與由第二速度檢測部(16)檢測到的支承部速度的速度差,達到隨著時間的經過而變化的規(guī)定的目標值。
文檔編號B21D24/02GK102036765SQ20098011853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5月22日
發(fā)明者中川雅哉, 伊藤博幸, 佐藤宏秀, 吉村良太, 宮坂卓嗣, 有壁剛生, 道場榮自 申請人:小松產機株式會社, 株式會社小松制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