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供紙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其中,供紙盒具有框體、盒底板、側擋板、DF防止板。在盒底板的供紙側的中央及兩側這三處設有墊片,在將卷邊的剝離性片材放置在供紙盒中的情況下,利用墊片從下側部分地支撐剝離性片材的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因而借助剝離性片材的自重控制卷邊的高度的力發(fā)揮作用,通過抑制剝離性片材的卷邊,穩(wěn)定地送給有卷邊的被印刷介質。
【專利說明】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
[0001]對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請以在2015年3月27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專利特愿2015 — 066167號為基礎并對其主張優(yōu)先權,并將該基礎申請的內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請中。
技術領域
[0003]本發(fā)明涉及供紙裝置及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4]以往,關于在體恤衫、訓練服、作業(yè)服等布制品、木材、金屬板等被轉印介質上印刷期望的圖像和徽號標記等圖案的方法,已知有制作熱轉印印刷片材的方法和裝置:該熱轉印印刷片材是使應該熱轉印在被轉印介質上的圖像(調色劑像)和用于與被轉印介質粘接的轉印基材(熱塑性樹脂)定影在剝離性片材上而得到的(例如,日本特開2013 — 068862號公報)。
[0005 ]在轉印在被轉印介質上時,將熱轉印印刷片材的轉印物定影的面(以下稱為表面)面對并貼合在體恤衫等被轉印介質上,通過熨斗等從熱轉印印刷片材的背面施加熱量和壓力,使圖像定影在被轉印介質上。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供紙裝置是供給被印刷介質的供紙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供紙裝置具有:底板部,在該底板部上放置所述被印刷介質;以及多個支撐部,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在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從下方支撐放置的所述被印刷介質。
[0007]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通過轉印部將調色劑圖像轉印在被收納于供紙部的被印刷介質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紙部具有:底板部,在該底板部上放置所述被印刷介質;以及多個支撐部,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在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具有規(guī)定的高度。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的內部結構的截面圖。
[0009]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供紙盒21的構造的立體圖。
[0010]圖3A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A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沒有墊片44a、44b、44c)
[0011]圖3B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A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有墊片44a、44b、44c)
[0012]圖4A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B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沒有墊片44a、44b、44c)
[0013]圖4B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B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有墊片44a、44b、44c)
[0014]圖5A是表示安裝了普通紙101時的一般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供紙盒100的構造的截面圖。
[0015]圖5B是表示安裝了剝離性片材(被轉印介質)19時的一般的圖像形成裝置的供紙盒100的構造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17]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的內部結構的截面圖。在圖中,本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采用如下的中間轉印方式:將調色劑圖像轉印在中間轉印帶上,通過中間轉印帶將調色劑像二次轉印在沿鉛直方向輸送到二次轉印部的用紙上。但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中間轉印方式,例如也能夠適用于直接將調色劑像轉印在用紙上的直接轉印方式等其它的轉印方式。
[0018]圖像形成裝置I由圖像形成部2、兩面印刷用輸送單元3、供紙部4及定影部5構成。圖像形成部2是將4個圖像形成單元(顯影裝置)6(6-1、6-2、6-3、6-4)排列設置成多段式構成的。上述的3個圖像形成單元6-1、6-2及6-3分別形成由基于減法混色的三原色即深紅色(M)、青綠色(C)、黃色(Y)的彩色調色劑形成的彩色圖像。在上述的3個圖像形成單元6-1、6_2及6-3之后的第4個圖像形成單元6-4形成黑色(K)的黑白圖像。將這四種顏色的調色劑圖像重疊涂覆在用紙上形成全彩的圖像。
[0019]另外,在制造熱轉印紙的情況下,將圖像形成單元6-4的調色劑盒(黑色(K))更換為收納了粘合劑水的調色劑盒(粘合劑(B))。
[0020]各圖像形成單元6-1?6-4除了被收納在顯影單元中的顯影劑的顏色和種類以外,是相同的結構。因此,下面以圖像形成單元6-4為例來說明其結構。
[0021]圖像形成單元6在最下部具有感光體鼓7。該感光體鼓7的周面由例如有機光導電性材料構成。與該感光體鼓7的周面接觸或者圍繞其附近配置有清潔器8、帶電輥9、光寫入頭10及顯影器11的顯影輥12。
[0022]顯影器11在上部的色粉容器中按照該圖的M、C、Y、K所示收納深紅色(M)、青綠色(C)、黃色(Y)、黑色(K)的某一種色粉,在中間部設置朝向下部的色粉補給機構。
[0023]并且,在顯影器11的下部的側面開口部具有上述的顯影輥12,在內部具有調色劑攪拌部件、向顯影輥12供給調色劑的調色劑供給輥13、以及將顯影輥12上的調色劑層限制為一定的層厚的調整刮刀等。主體裝置側的光寫入頭10配置為接近感光體鼓7的位于帶電輥9和顯影器11之間的上表面。
[0024]并且,中間轉印帶14配設為接近于感光體鼓7的下表面。并且,一次轉印輥15將該中間轉印帶14夾于其間而朝向感光體鼓7的下表面推壓。
[0025]中間轉印帶14是循環(huán)狀的轉印帶,由含有導電性碳或者離子傳導物質的樹脂制的導電性的片材狀部件構成,在主體裝置的大致中央從圖中的左右的大致端部到端部延伸形成為扁平的環(huán)狀。中間轉印帶14被架設在驅動輥16和從動輥17上,通過由驅動輥16沿圖中的逆時針方向循環(huán)驅動,沿圖中的箭頭a、b、c所示的逆時針方向循環(huán)移動。在中間轉印帶14配置有與其表面抵接的帶清潔器20。帶清潔器20從中間轉印帶14上去除廢調色劑。
[0026]感光體鼓7沿圖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并且,首先通過來自帶電輥9的電荷賦予,感光體鼓7的周面被均勻地帶電而初始化。然后,通過光寫入頭10基于印字信息的光寫入,在感光體鼓7的周面上形成靜電潛像。
[0027]并且,該靜電潛像通過顯影輥12的顯影處理,再經(jīng)由收納在顯影器11中的色粉而被調色劑像化(顯影)。在感光體鼓7的周面上顯影的調色劑像隨著感光體鼓7的旋轉,通過一次轉印輥15被一次轉印在中間轉印帶14的帶面上。中間轉印帶14將被一次轉印在帶面上的調色劑像為了轉印(二次轉印)在用紙22上而進一步被輸送到用紙22的轉印位置。
[0028]帶位置控制機構18具有由導電性發(fā)泡海綿構成的一次轉印輥15,其經(jīng)由中間轉印帶14被按壓在感光體鼓7的下部周面上。帶位置控制機構18使與深紅色(M)、青綠色(C)、黃色(Y)的3個圖像形成單元6-1、6-2及6-3對應的3個一次轉印輥15,通過滑塊凸輪機構而與隨未圖示的驅動軸旋轉的曲軸同步地同時上下移動3個。并且,帶位置控制機構18使與黑色(K)的圖像形成單元6-4對應的I個一次轉印輥15,以與上述3個一次轉印輥15的周期相同的周期、但是在不同的定時上下移動,從而使中間轉印帶14從感光體鼓7離開或接觸感光體鼓I。
[0029]S卩,帶位置控制機構18將中間轉印帶14的位置切換為全彩色模式(4個一次轉印輥15全部經(jīng)由中間轉印帶14與感光體鼓7抵接)、黑白模式(僅對應圖像形成單元6-4的一次轉印輥15經(jīng)由中間轉印帶14與感光體鼓7抵接)、以及全部非轉印模式(4個一次轉印輥15全部離開感光體鼓7)。
[0030]供紙部4(供紙裝置)具有配置成上下兩段的兩個供紙盒21。在供紙部4的供紙盒21中的某一方或者雙方收納多張切紙狀的用紙22。另外,在制造熱轉印印刷片材的情況下,取代用紙22,將剝離性片材19(被轉印介質)安裝在供紙盒21中。在兩個供紙盒21的供紙口(圖中右方)附近分別配置有用紙取出輥23、供紙輥24、整理輥25、待機輸送輥對26。
[0031]通過用紙取出輥23的旋轉,將用紙22—張一張地從供紙盒21送出,通過供紙輥24和整理輥25送給到待機輸送輥對26?;蛘撸谟眉?2的厚度和尺寸特殊的情況下,用紙22從在打開的安裝部27中安裝的MPF(Multi Paper Feeder:多紙張送給器)托盤28上通過供紙滾子29送給到待機輸送輥對26。
[0032]在待機輸送輥對26的用紙輸送方向(圖中的鉛直上方)設有經(jīng)由中間轉印帶14壓接在從動輥17上的二次轉印輥30 ο由這些中間轉印帶14、從動輥17及二次轉印輥30形成對用紙22的二次轉印部。
[0033]在該二次轉印部的下游(圖中的上方)側配置由帶式熱定影單元構成的定影部5。在定影部5的更下游側設有將定影后的用紙從定影部5搬出的搬出輥對31、和將搬出的用紙排出到形成于裝置上表面的排紙盤32上的排紙輥對33。
[0034]兩面印刷用輸送單元3具有從搬出輥對31和排紙輥對33的中間部的輸送路徑向圖的右側橫向分支形成的回送路徑。在該回送路徑中具有開始回送路徑34a、向下方彎曲的中間回送路徑34b、向左側橫向彎曲并最終使回送用紙反轉的末端回送路徑34c、以及配置在這些回送路徑的中途的4組的回送輥對35a、35b、35c、35d。上述末端回送路徑34c的出口連接至朝向與供紙部4的下方的供紙盒21對應的待機輸送輥對26的輸送路徑。
[0035]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供紙盒21的構造的立體圖。供紙盒21具有框體40、盒底板41、側擋板42、42。通常,將用紙放置在盒底板41上??蝮w40、側擋板42、42是與一般的供紙盒一樣構成的,并進行一樣的動作。
[0036]在本實施方式中,在盒底板41(底板部)上具有墊片44a、44b、44c、DF防止板43(防止重疊輸送部)。另外,在配置于盒底板41的中央的墊片44a上設有由具有規(guī)定的摩擦系數(shù)的軟木板等材質構成的DF防止板43,以便防止最后紙附近的重疊輸送。并且,將墊片44b、44c的厚度設定成使墊片44b、44c的上表面和DF防止板43的上表面處于彼此相同的高度的面位置。也可以是,DF防止板43在墊片44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區(qū)域中形成為相同高度。
[0037]S卩,以往將DF防止板43設置成處于和盒底板41大致相同的面位置,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比盒底板41的沒有配置所述墊片44a、44b、44c、DF防止板43的上表面高出墊片44a的厚度和DF防止板43的厚度量的位置,而且是在用紙中央部和兩端部的三處,由彼此相同高度的支撐部(第I支撐部)支撐用紙的前端側。
[0038]換言之,在本實施方式中,盒底板41的沒有配置所述支撐部的區(qū)域的上表面形成比所述支撐部的上表面低的面。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被印刷介質的寬度設為A4長邊的尺寸時,將支撐部設為三處,但如果是寬度更寬的被印刷介質,設為與被印刷介質的尺寸/特性一致的支撐部的數(shù)量即可,如增加支撐部的數(shù)量等。
[0039]墊片44a、44b、44c用粘接帶等固定,并且構成為能夠以按照墊片44a、44b、44c的上表面的高度和大小(面積、縱橫比)、DF防止板43的大小和厚度、以及剝離性片材19的重量(厚度、腰部的強度)和卷邊的大小適當設定的方式進行更換。例如,在卷邊較大時,適合增加墊片44a、44b、44c的厚度。墊片44a、44b、44c的表面材質優(yōu)選用紙的邊緣不易卡住的低摩擦系數(shù)的POM等材料。并且,關于墊片44a、44b、44c的厚度和間隔的關系,設為卷邊不彎曲變形(卷邊破壞且向與原來的卷邊正交的方向彎曲)的范圍、或者在卷邊彎曲變形時的剝離性片材19的松弛不妨礙供紙不產(chǎn)生卡紙的范圍。在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以確保用紙寬度方向(與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約30%的長度的方式設定墊片44之間的尺寸。換言之,墊片44a、44b、44c相對于底板部的上表面的高度和所述正交方向的長度需要在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不彎曲變形的范圍、或者卷邊彎曲變形時的松弛不妨礙供紙不至于卡紙的范圍。
[0040]另外也可以是,在側擋板42(寬度限制部件)的與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接觸的面上設置多個規(guī)定間隔(例如0.5mm間隔)的水平直線的刻度,根據(jù)與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相交的條數(shù)來確定卷邊的大小,能夠選定墊片44a、44b、44c的種類。
[0041]或者也可以是,在側擋板42的與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接觸的面上,對應于載積高度設置多個令紙張通過所能允許的表示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的卷邊的曲線的刻度,使能夠容易判別所載積的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在允許范圍內。
[0042]另外也可以是,利用透明的材料形成側擋板42,使通過側擋板42能夠觀察到帶顏色(包括黑色)的上述刻度(直線、曲線)和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從而提高視覺觀察性。
[0043]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粘接帶等可裝卸地設置墊片44a、44b、44c,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成型盒底板41時,在墊片44a、44b、44c的位置形成凸部。換言之,也可以是盒底板41的至少一部分的區(qū)域形成為所述凸部。此時,如前面所述優(yōu)選低摩擦,因而適合通過鍍鎳等容易平滑的表面處理使表面粗糙度細小。此時,也可以構成為能夠對應被印刷介質的種類(尺寸、厚度、腰部的強度)及卷邊的大小更換盒底板41。例如,在被印刷介質的卷邊較大的情況下,采用形成了更高的所述凸部的盒底板41。
[0044]圖3A、圖3B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A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在圖3A中示出了比較用的沒有墊片44a、44b、44c的一般的供紙盒21,在圖3B中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具有墊片44a、44b、44c的供紙盒21。
[0045]如圖3A所示,在將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放置在一般的供紙盒21中的情況下,剝離性片材19相對于盒底板41浮起,導致以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向下的狀態(tài)放置。與此相對,如圖3B所示,在將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放置在本實施方式的供紙盒21中的情況下,通過在墊片44a上被抬起來的DF防止板43、墊片44b、44c,在比盒底板41的沒有在墊片44a上被抬起來的DF防止板43、墊片44b、44c的面高的位置,從下側部分地支撐剝離性片材19的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因而與圖3A相比,減輕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向下的程度,使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大致水平。
[0046]圖4A、圖4B是表示從圖2的箭頭B方向觀察的供紙盒21的截面構造的截面圖。在圖4A中示出了比較用的沒有墊片44a、44b、44c的一般的供紙盒21,在圖4B中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具有墊片44a、44b、44c的供紙盒21。
[0047]如圖3A和圖4A所示,在將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放置在一般的供紙盒21中的情況下,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在用紙端部附近浮起而形成高大體積,相應地,在用紙的開頭端部附近用紙也變高。即,用紙的開頭端部附近向下。與此相對,如圖3B所示,在將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放置在本實施方式的供紙盒21中的情況下,以DF防止板43在中央、墊片44b、44c在左右兩端的方式被配置在盒底板41上的較高的位置,因而力作用于矯正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的方向,剝離性片材19在DF防止板43、墊片44b、44c所在的部分得到支撐,但在沒有DF防止板43、墊片44b、44c的部分未得到支撐。其結果是,借助剝離性片材19的自重,如圖4B的箭頭所示,向按下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的方向撓曲的力發(fā)揮作用。并且,借助該力,抑制剝離性片材19本來具備的方向的卷邊的效果,大于沿著整體支撐剝離性片材19的開頭端部時的效果O
[0048]這樣,剝離性片材19是以圖5B所示的狀態(tài)進行供紙,但如圖5A所示,用紙輸送方向前端向下的程度接近送給普通紙101的狀態(tài),因而能夠沒有問題地正常供紙。
[0049]根據(jù)上述的實施方式,在收納剝離性片材19的供紙盒21的盒底板41上,隔開規(guī)定的間隔配置多個墊片44a、44b、44c,在盒底板41上的比用紙載積平面高的位置、而且是在用紙中央部和兩端部的多個部位,通過支撐部支撐用紙的前端側,由此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借助自重矯正本來的卷邊,向按下卷邊的方向撓曲的力發(fā)揮作用,因此能夠抑制由于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而形成前端側下降。其結果是,能夠與普通紙一樣地使用紙的前端部接近平坦的狀態(tài),減少用紙兩端的邊緣折疊及引導拐彎部分的輸送阻力,實現(xiàn)穩(wěn)定供紙。
[0050]并且,根據(jù)上述的實施方式,將多個墊片44a、44b、44c設置在與剝離性片材19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兩端和中央這三處,在盒底板41上較高的位置、而且是在用紙中央部和兩端部的多個部位支撐用紙的前端側,因而卷邊的剝離性片材19能夠借助自重按下卷邊進行矯正,抑制由于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而形成前端側下降。另外,以使DF防止板43的設計與以往設計部件通用化的方式來設置在用紙中央部配置的墊片44a,但根據(jù)DF防止板43的厚度,DF防止板43能夠提供實質上與墊片44a相同的作用,因而也能夠省略墊片44a。
[0051 ]并且,根據(jù)上述的實施方式,以確保與剝離性片材19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約30%的長度的方式,隔開間隔地配置各個墊片44a、44b、44c,在盒底板41上的較高的位置、而且是在用紙中央部和兩端部的多個部位支撐用紙的前端側,因而能夠減輕由于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而形成的輸送方向前端向下的程度。
[0052]并且,根據(jù)上述的實施方式,利用粘接帶將墊片44a、44b、44c固定在盒底板41上,因而能夠根據(jù)剝離性片材19的種類(尺寸、厚度、腰部的強度)和卷邊的大小,變更支撐部的高度和大小(面積、縱橫比)。也可以使用面扣件或磁性片材取代粘接帶進行固定。并且,也可以形成為改變墊片44a、44b、44c的顏色使容易區(qū)分。另外,也可以在盒底板41與墊片44a、44b、44c的粘貼面?zhèn)戎g設置嵌合形狀,使得只能在特定的配置位置吻合。另外,也可以將墊片44a、44b、44c 一體化使容易更換。換言之,也可以由未圖示的連接部連接墊片44a、44b、44c ο
[0053]并且,根據(jù)上述的實施方式,在成型盒底板41時,通過將盒底板41的一部分成型為凸形狀來形成墊片44a、44b、44c,能夠減輕安裝墊片44a、44b、44c的繁瑣程度。
[0054]然而,如果為了應對較高的卷邊而使墊片44a、44b、44c的高度比較高,在卷邊彎曲變形時,松弛的用紙端部有可能成為供紙卡紙的原因。因此,在各個墊片之間配置松弛墊片(未圖示),以墊片44a、44b、44c的上表面和盒底板41的上表面之間的高度來支撐剝離性片材19。這樣,即使是剝離性片材19具有的卷邊由于墊片44a、44b、44c而彎曲變形時,也能夠限制剝離性片材19的松弛量。換言之,在沒有設置墊片44a、44b、44c(多個第I支撐部)的區(qū)域中,在盒底板41(第3支撐部)上配置能夠在比墊片44a、44b、44c低的面位置能夠限制剝離性片材19(被記錄介質)的高度并對其進行支撐的松弛墊片(第2支撐部),由此即使是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彎曲變形時也能夠限制松弛量,防止以松弛為原因的卡紙。例如,如果在比使用墊片44a、44b、44c支撐被記錄介質時的高度低0.5mm的高度設置松弛墊片,即使是剝離性片材19的卷邊完全彎曲變形時,在各墊片44之間剝離性片材19的端部也不會下降至
0.5mm以上,松弛不妨礙供紙,不會成為卡紙的原因。能夠使用可以應對更大卷邊的、高度較高的墊片44a、44b、44c。當然,松弛墊片也可以與墊片44a、44b、44c 一體化,也可以按照前面所述形成于底板部。
[0055]在墊片44a、44b、44c(多個第I支撐部)的高度充分低的情況下,不使用松弛墊片(第2支撐部)ο此時,存在成為與盒底板41 (第3支撐部)的高度相同的高度的情況,即盒底板41(第3支撐部)兼做松弛墊片(第2支撐部)的特殊情況。
[0056]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幾個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不限于此,包括權利要求書記載的發(fā)明及其均等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供紙裝置,具有: 底板部,在該底板部上放置被印刷介質;以及 多個支撐部,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在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從下方支撐被印刷介質。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中的至少一個支撐部設置在所述正交方向的中央。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中的至少一個支撐部設置在所述底板部的所述正交方向的一端, 所述多個支撐部中的其它至少一個支撐部設置在與所述一端對置的另一端。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供紙裝置, 設置在所述中央的支撐部,其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區(qū)域形成為防止重疊輸送部。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設置在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的前端側對應的位置。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底板部中沒有設置所述多個支撐部的區(qū)域的上表面形成比所述支撐部的上表面低的面。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在彼此相同高度的面位置支撐所述被印刷介質。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構成為能夠對應所述被印刷介質的種類及卷邊的大小而分別更換。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構成為通過連接部而相互連接。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底板部的至少一部分區(qū)域形成為所述支撐部。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供紙裝置構成為能夠對應所述被印刷介質的種類及卷邊的大小而更換所述底板部。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形成為能夠利用與所述多個支撐部各自的設置位置對應的顏色進行識別。13.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構成為通過形成與所述底板部和各個支撐部的設置位置對應的嵌合形狀,來確定各自的所述位置。1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多個支撐部的從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起的高度以及所述正交方向的長度,形成為在所述被印刷介質的卷邊彎曲變形時的松弛不妨礙供紙的范圍內。15.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供紙裝置具有松弛支撐部,在沒有設置所述多個支撐部的部位,在比所述底板部的上表面高、而且比所述多個支撐部進行支撐的面低的位置,該松弛支撐部支撐所述被印刷介質, 所述松弛支撐部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質的松弛量。1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供紙裝置具有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質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寬度限制部件, 所述寬度限制部件在該寬度限制部件的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端部抵接的面上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了多個水平直線的刻度,以便能夠確定所載積的所述被印刷介質的卷邊的大小。1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供紙裝置具有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質的所述正交方向的寬度限制部件, 所述寬度限制部件在該寬度限制部件的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端部抵接的面上對應于高度設置了多個曲線的刻度,以便能夠判別所載積的所述被印刷介質的卷邊在允許范圍內,所述曲線的刻度表示被印刷介質的被允許的卷邊。18.根據(jù)權利要求16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寬度限制部件由透明的材質形成。19.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供紙裝置, 所述寬度限制部件由透明的材質形成。20.—種圖像形成裝置,具有: 轉印部,將調色劑圖像轉印在被印刷介質上;以及 供紙部,向所述轉印部供給所述被印刷介質, 所述供紙部具有: 底板部,在該底板部上放置所述被印刷介質;以及 多個支撐部,按照規(guī)定的間隔設置在與所述被印刷介質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并具有規(guī)定的高度。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6019876SQ201610150051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6日
【發(fā)明人】利行宏, 利行宏一
【申請人】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